Connect with us

天下事 看世情

10 「全政府」國防策略 (上)

國防部對澳洲國防策略進行檢討, 在4月17日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瑪里斯(Richard Marles)發表了《國防戰略性檢討》報告書

國防策略的目標

國防部對澳洲國防策略進行檢討, 在4月17日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瑪里斯(Richard Marles)發表了《國防戰略性檢討》報告書, 其中提及傳統的以保護國家土地不被侵佔作為國防目標並不適合澳洲。是的, 由於澳洲的獨特地理位置及鄰近國家經濟實力較差, 因此澳洲被常規軍隊攻佔領土的風險確是不高, 與鄰國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亦不大。因此對澳洲的安全威脅及國防目標, 亦要按照今天國與國可能發生衝突的模式來重新訂定。

這一份報告書, 把澳洲的國防目標, 設定在維持亞太地區和平安定及國際間能按大家共同接受的規則, 包括對別國領土的尊重及以和平手段解決彼此衝突, 作為基礎。對於這目標的訂定, 不單止是國防部, 更是要政府各部門合作, 連結上這一個國防策略。俄羅斯在去年入侵烏克蘭, 全世界見到烏克蘭在軍事力量遠遠不及俄羅斯的條件下, 通過傳統媒體, 結合互聯網、自媒體、社交平台、使用全球化的媒體攻勢, 爭取到全球絕大多數國家的支持和援助, 至今仍未落敗。就是結合了整個政府各部門的參與, 得到全球大部份國家的支持所致。

事實上, 把國防從傳統的海陸空三軍進行防守, 推展到社會不同層面在全方位面對不同形式的侵略, 這一概念, 對華人來說並不陌生。中國有在網上制造及管控言論的網絡打手(又稱為水軍), 也有在全球影響華人社區的輿論的大外宣, 及各種向不同國家的游說及統戰活動, 也有不計成本的大撒幣經濟、文化、軍事及援助活動在全世界各國結交盟邦。當然這些活動, 西方社會各個國家都同樣在作, 只不過是各自的力度都不相同。

世界社會在改變                         

中國多年來實行「大外宣」, 以媒體影響各國華人對中國的態度, 同時間也影響華人在身處國家的生活, 對各國產生了極大影響。五、六十年代的馬來西亞及印尼, 兩國都極度排華, 原因就是因為華人掌握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 而中國又要藉這些華人輸出共產主義的影響力所致。以前澳洲沒有很多華人, 中國對華人的影響並不大, 中國亦沒有很多途徑影響澳洲社會。不過, 今天澳洲華人佔人口約6%, 而更是澳洲最大貿易夥伴, 中國亦大幅度加強了對華人及主流社會的影響。今天, 澳洲終於要調整國防策略, 可以說是面對了現實, 作出反制措施。

面對中國從過去二十多年經濟起飛, 要再次成為世界強國的底氣, 西方社會如何回應, 倒是值得探討。不到二百年之前, 中國還是世界經濟大國並且有亞洲最強大的軍事力量。231年前,清朝乾隆皇帝稱自己為「十全老人」, 就是以過去十次侵略附近國家看為自己管治的輝煌成績。「十功者,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這是赤裸裸的說明中國侵略及欺凌別國, 並不尊重別國主權的行為。所以認為中國向來不是周邊國家軍事威脅, 並不符合歷史事實。

今天的戰爭技術與乾隆皇帝時代絕不相同, 科技令威脅國家可以任何時間在處於極逺距離時,就可以發動攻擊。例如美國可以空降大量軍隊到世界各地, 或是藉著無處不在的航空母艦或潛艇,在遠離本國地區採取軍事行動。核子潛艇更可以長期潛伏水底, 在任何地方出現。而基礎建設已不單止是電力、食水及能源供應, 更包括維持整個社會正常運作的各種設施。因此電腦、互聯網、及社交平台影響著全球社會各方面的運作。澳洲今天調整國防策略, 可以說是走出了正確的第一步。

具體操作會是如何?

報告書沒有詳細列出細節, 更沒有簡單地把美國視為盟友及把中國視為敵人。在檢討報告書中, 美國被確定是澳洲的盟友而中國是經濟夥伴及有實力的強國, 澳洲將要在這地區的和平及合作中扮演戰略性平衡的角色。而要在中國實力壯大時,又同時尊重美國維持國際秩序的地位, 令亞太地區保持國際間的和平合作, 澳洲要扮演戰略性平衡的角色。外交部長黃英賢就這概念, 在兩周前發表了演說, 定出了澳洲外交策略的方向。

要能達到「全政府」國防策略, 澳洲政府不同部門確實都要拿出具體方法, 在本部門的工作範圍內作出具體建議, 才能算是整個政府的參與。在政府不同部門中, 除了外交部外、貿易部、文化部、教育部、旅遊部及多元文化部,我相信都可以拿出一些具體政策出來。

貿易與旅遊是與各國建立合作關係的基礎活動, 而教育亦是澳洲第三大輸出,過往澳洲過份集中發展與中國的貿易及經濟關係, 相信現時要作出極大調整。澳洲要把握與東南亞國家發展經濟合作, 令澳洲在經濟上不再過度倚頼特定一個國家, 是政府即時要作出的改變。多元文化部主要是在澳洲社會協助多元文化移民的生活, 因此具備通過這些移民, 與原居地國家發展合作及交流的可能性。第一代的移民, 絕對可以成為建立澳洲與他們原居地國家合作關係的橋樑。

華人可以怎樣回應

粗略估算, 6%的華裔澳洲人, 來自中國的有一半以上, 香港及台灣背景的合起來佔五分之一,而來自東南亞各國的佔30%左右。可以說, 華裔澳洲人就已經是極多元化的一群。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中華文化, 卻對中國及共產主義持極不相同的態度。在面對中國在亞太勢力的興起及澳洲國防政策的調整, 回應都不一定相同。不過, 最起碼的, 是華裔澳洲人要與主流社會有更強的凝聚力, 才能令到澳洲社會面對外來威脅時, 同心同德, 群策群力。

在不同背景的華人群體中, 從越南及柬埔寨來的可以說是最熱愛澳洲的一群, 因為他們在原居地的一切都在戰爭中給共產黨政權奪走。很難想像他們會是熱愛中國的一群, 不過他們倒是最熱愛中華文化, 支持在澳洲社會中,讓中華文化有更大的發揮。

馬來西亞因為是英聯邦國家, 不少馬來西亞華人, 都是藉著七十年代的「可倫坡計劃」來到澳洲讀書, 這些第一代移民, 多是能說英語的留學生,最容易融入主流社會。他們家人不少仍在馬來西亞, 也多有經濟實力, 因此可以扮演著連繫澳洲與馬來西亞, 及發展經濟合作的角色。

香港來的移民有廣東背景的老華僑及英語流利的專業人仕。他們自少離開了香港, 今天與香港的聯繫不多, 與原居地關係並不強。他們一就是彼此依頼, 結成為華人社區一份子, 或是完全澳洲化, 變成主流社會的一群。不過, 由於這最近從香港來的新移民漸多, 他們應該可以扮演協助新來者, 融入澳洲的角色。

台灣來的移民,英語能力普遍不高, 過往關注多是台灣本土的政治發展。我相信是時候他們要更主動地認識澳洲, 投入這裏的生活吧。

印尼、菲律賓及其它地區來的華人, 不少都是說英語的, 在華人社區並不活躍, 只是在生活文化中保留了華人生活模式。不過他們倒是可以加強澳洲與這些地區的經濟合作, 在澳洲要擴展與亞洲各國經濟合作時, 他們的發展機會也會被提高。

至於來自中國的移民, 情況較為複雜, 留待下回再談。

周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