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CUSCR)會長 Stephen Orlins表示,中國和美國需要在人工智慧領域開展合作,從而避免在該領域的重複勞動。 中國央行所屬的《財經新聞》發布的一段影片顯示,歐倫斯在北京參加一年一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對記者說了這番話。 近年來,人工智慧已成為美中兩國摩擦的關鍵領域,華盛頓接連對中國的人工智慧和晶片產業實施了多輪制裁,試圖延緩中國的進步,並稱這些舉措對於防止中國開發軍事相關技術至關重要。 包括OpenAI在內的美國主要幾家人工智慧公司在最近提交給美國政府的文件中警告說,中國的人工智慧模型,諸如DeepSeek R1,正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有競爭力,他們擔心美國在人工智慧發展方面的優勢被削弱。 這些意見書是應美國政府就人工智慧行動計劃徵求意見的要求而提交的,突顯出中國對美國在技術能力和價格方面日益構成的挑戰。 根據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報導,阿里巴巴的子公司螞蟻金服集團正在使用中國和美國製造的晶片來建構更有效率的人工智慧模式。 該消息人士說,晶片的組合不僅減少了訓練人工智慧模型的時間和成本,還限制了對英偉達等單一供應商的依賴,並指出了利用多個網路(稱為專家混合)的行業趨勢——這種技術可以用更少的運算量來訓練模型。 該公司本月稍早在一篇論文中表示,它能夠使用成本更低的硬體有效訓練自己的MoE模型,將計算成本降低了20%。 同路點評: 無論是深度偽造、演算法歧視,或是AI武器化,這些問題不會因為國界而消失。就像氣候變遷一樣,AI是一項全球性技術,如果中美兩個最大的科技大國不合作,全人類都會承擔代價。所以說,AI帶來的風險是全球性的。兩國在演算法、算力、數據、資本、人才等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如果能共同推動規則制定,例如AI倫理、安全標準等,會大幅提升全球治理效率。在AI軍事化、自動武器、智慧監控等敏感領域,缺乏溝通容易引發誤解、誤判甚至衝突。但是,另一方面,有許多困難:當前中美關係整體處於競爭甚至對抗態勢,AI恰好又是國家安全與技術主權核心領域,在這種背景下談合作,本身就很敏感;尤其是在晶片、演算法和資料層面,美方對中方的限制越來越多,而中國也在推動「自主可控」;技術對抗升級,合作空間被壓縮。
路透社3月24日北京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家琨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尚未收到菲律賓前總統羅德里戈-杜特蒂及其家人的避難申請。他並說,杜特蒂那次香港之行是為了個人度假。 應國際刑事法院(ICC)的要求,杜特蒂於 3 月 11 日從香港抵達馬尼拉主機場時被捕。 據杜特蒂上週被捕並被送往海牙。他將成為第一位在國際刑事法院接受審判的一個亞洲國家的前國家元首,他面臨謀殺罪的指控。他因發動「毒品戰爭」而被指控犯下的反人類罪,因為那場戰爭導致數千人死亡。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上週二回應菲律賓前總統羅德里戈·杜特蒂被捕時,呼籲國際刑事法院(ICC)「依法慎重行使職權,避免政治化和雙重標準」。 同路點評: 這類表態通常是一種外交上的謹慎處理方式。即使背後有接觸或溝通,中國也往往採取「先不回應細節」的策略,尤其是涉及他國前領導人、可能引發外交波動的事件。如果杜特蒂真的考慮尋求庇護,那背後牽涉的可能不僅是個人命運,還可能反映菲律賓內部政治博弈的加劇。對中國而言,是否接受,也需要綜合評估中菲關係、國際輿論,以及庇護的政治風險。阿富汗前總統阿什拉夫·加尼,前突尼斯總統本·阿里,玻利維亞前總統莫拉萊斯,烏克蘭前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都有類似的經驗。
商品及服務稅分割的最新安排使維多利亞州從「貢獻者」變成了「受益者」,由於人口大幅增長和經濟陷入困境,維多利亞州將承擔相對較大份額的商品及服務稅,而新南威爾士州、昆士蘭州和西澳大利亞州則會因此而損失一部分稅負。 維多利亞州的商品及服務稅收入將比去年增加 37 億澳元,佔 GST 總收入的份額將從 24.8% 上升至 27.5%。 聯邦撥款委員會證實:「維多利亞州的商品及服務稅分配預計將比去年大幅增加。」 「這主要是因為與主要礦業州相比,該州提高礦業收入的能力較低,而人口成長率相對較高。 「由於評估新冠疫情健康和商業支援費用的方法發生變化,維多利亞州的商品及服務稅評估需求也大幅增加。」 然而,雖然商品及服務稅管理局表示維多利亞州的份額將會增加,但它表示,所有州都應該從商品及服務稅池的預期成長中受益。 同路點評: 維多利亞州有可能加入南澳大利亞、昆士蘭、塔斯馬尼亞和兩個領地的行列,成為維多利亞州前幾代政治家、新南威爾士州政治家以及最近的西澳大利亞人所稱的「乞丐州」。這種變化並不意味著「某個州在偷懶」,而是澳洲GST分配機制本身就是為了實現「財政能力平衡」,使各州在提供教育、醫療、基礎設施方面保持大致公平。 2018年由史考特·莫里森主導的改革,讓西澳的GST分配有了「最低保底」:無論財政能力多強,至少拿回75%的GST貢獻,這在本質上破壞了分配制度的公平性。
一些澳洲墨爾本及阿德萊德居民收到匿名信,信中聲稱如果他們舉報澳大利亞公民、民主活動人士任建峰 (Kevin Yam)及許智峯,警方將支付 203,000 澳元的賞金,,兩人因涉嫌在香港犯下國家安全罪而被通緝。一些住在任建峰附近的居民表示都收到了類似信件, 而許智峯任職律師行員工都收到類似信件。 外交部長黃英賢的發言人向澳洲版《衛報》表示,這些信件「令人深感擔憂」,並將直接向中國和香港官員提出此事。 這封匿名信從香港寄出,並於週五(21日)送達兩人住所附近的一些家庭。信中附有兩人的照片,標題稱他們是「通緝犯」。明顯地這些信任是對澳洲居民峰個人生活的干預及恐嚇。信中詳細列舉了一系列所謂的「國家安全相關罪行」,並表示香港警方將向任何提供有關他們行踪或將他交給香港或澳大利亞警方的人提供 100 萬港幣(20.3 萬澳元)的獎勵。 任建峰自小從香港移民澳洲, 是一名律師,大學畢業後在香港生活了 20 年,2022 年返回澳洲。許智峯則在數年前抵達阿德萊德申請政治庇護, 他們都被列在八名海外活動被通緝名單之中。 同路點評: 匿名信件以懸賞形式,直接在澳洲國土上追蹤和「懸賞通緝」澳洲公民,無論信是否由香港官方直接寄出,其內容與香港警方網站上的通緝公告幾乎一致,甚至聯絡方式、用詞都相吻合,等於是把香港的執法意圖「外包」到澳洲居民手中。這不僅是情報或偵查行為,更涉及對澳洲法律體系及主權和對澳洲公民生活的干預。換句話說,這不是「追逃」,這是跨國威脅。這類事件將把中澳之間的緊張關係再次推向聚光燈下,尤其是中國海軍剛剛還在附近,澳洲政府有責任捍衛自身主權,並採取明確法律行動。
在新興中文社群媒體平台小紅書(RedNote)上,一系列針對澳洲政治黨派的攻擊引起了人們對錯誤訊息、假訊息及聯邦大選前外國干預風險的擔憂。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段由人工智慧(AI)生成的深度偽造視頻,其內容錯誤顯示反對黨領袖彼得·達頓(Peter Dutton)可以講普通話,另一段經過剪輯的誤導性視頻暗示達頓計劃驅逐華裔澳大利亞人。 現任總理阿爾巴尼斯領導的工黨政府也成為被攻擊的目標,其中一部分帖子顯示在購物中心有人被捕,並帶有澳大利亞警方拘捕臨時移民的虛假措辭。 小紅書作為一個豎版影片平台最初旨在提供生活方式和電子商務內容,隨著其流行度在近年來飆升,目前該平台在澳洲擁有超過70萬月活躍用戶。 不少人相信聯邦政府在將要來臨的大選中, 在華裔選民中, 將面對更多類似的挑戰。 同路點評: 其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和獨特演算法,已大幅增加的華人選民數量,使小紅書成為大選前夕值得重點關注的平台。然而,澳洲選舉委員會(AEC)並未對該平台上的誤導性或欺騙性內容進行監控,奇怪的是一直不太喜歡政治的中國方面也沒有什麼動作。其實很多時候你細心看,就會發現,大部分內容都是澳洲的某些黨派成員製作的,但是很多黨派的名字我們也不熟悉。這些黨派利用自己黨內會講中文的黨員進行宣傳,AEC未必有能力監控小紅書,但是建議華人讀者直接向小紅書舉報。 「你有更多資訊嗎?請協助我們揭露本次選舉中隱藏的宣傳行為。」這是不是聯邦政府要向華人社區作出更多宣傳的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