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一場暴雨令悶熱的空氣變得涼快,但涼意令我有點發抖、頭也有點重、身體在發熱、突然眼前一黑,我想我是暈倒了。
要數在澳洲比較多人用的語言,廣東話是其中之一,僅次於英語 (72.%)、普通話 (2.7%)、阿拉伯語 (1.4%)、越南語(1.3%)、廣東話 (1.2%),大約有近30萬人,佔澳洲總人口百分之1.2
2025年7月13日,澳洲財長吉姆·查爾默斯(Jim Chalmers)針對財政部一份關於預算與住房的建議文件誤發至媒體事件作出回應。查爾默斯表示,該文件內容與此前政府公開討論過的預算和住房政策保持一致,未包含新的政策變動或調整。他指出,此事件不會對政府現行的政策方向產生影響,政府將按照既定計劃繼續推進相關政策的執行。 此次文件誤發事件涉及一份敏感性建議文件,原本應限於政府內部流通,但因技術或管理原因,意外發送至媒體機構,並由此引發社會關注。查爾默斯在回應中重申,這一事件僅是文件傳遞過程中的錯誤,並不代表政策本身發生變動。 關於住房政策,查爾默斯指出,目前住房建設的實際進度尚未達到政府此前設定的目標。根據官方數據,住房供應的增長速度仍然落後於需求增長的速度。查爾默斯表示,政府將繼續採取具體措施,包括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以促進住房建設的加速,力求提升住房市場的供應能力。 同路點評: 此次事件顯示出政府在處理敏感資訊方面可能存在漏洞,引發對政府內部溝通和資訊保密的關注。儘管財長查爾默斯強調此事不會影響政府的政策方向,但反對派對此事件表示關切,認為這暴露了政府在預算和住房政策上的不確定性。 查爾默斯對此事件表現出的冷靜態度,雖有助於平息外界的猜測,但也可能被解讀為對政府內部管理問題的輕描淡寫。在數位化和即時通訊的時代,資訊的傳遞速度和範圍大大擴大,政府如何有效管理內部資訊,避免敏感資料外洩,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此外,住房問題一直是澳洲社會關注的焦點。查爾默斯提到,根據目前的建設趨勢,政府可能無法達成預定的住房目標,這一點值得深思。在面對人口增長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政府應該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促進住房供應,解決民眾的住房需求。
2022年,澳洲維多利亞州退休男子Ian Williams發現帳戶出現兩筆共1,338澳元的未授權交易,地點位於距離其住處約150公里外的Coles超市。銀行NAB (National Australia Bank Limited) 子公司uBank初步指控他本人使用Google Pay完成交易,Williams提出定位、睡眠App與警方調查證據,證明他不在現場,且警方確認犯罪嫌疑人非他本人。 銀行同意退款,但附加免責與保密條款,遭Williams拒絕。其後Williams自學法律,提告銀行索賠3.79億澳元,指控銀行未妥善防詐及違反ASIC付款守則。案件目前於維州最高法院進行,雙方即將展開正面法庭對質。Williams堅持此案意在揭露大型銀行責任,呼籲公平與透明。 NAB銀行回應稱重視詐騙防範,並已申請撤銷案件,預計於今年晚些時候進行聽證。 同路點評: Williams案凸顯數位支付環境下,現代詐騙利用技術隱匿,如所謂的「幽靈點擊(ghost tapping)」手法。此詐騙方式透過盜取信用卡資料,將其註冊到犯罪分子控制的虛擬錢包內,並利用手機系統自動讀取與輸入的一次性驗證碼(OTP),讓受害人不易察覺非法操作,完成交易或綁卡行為。這類技術隱蔽、難以防範的詐騙,凸顯銀行及監管機構必須升級防範系統,加強交易異常監控及消費者教育。 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政府大幅削減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預算與監管權限,使類似問題難以獲得有效處理。澳洲應借鏡此經驗,強化ASIC及相關單位監管力度,完善數位支付交易異常偵測與消費者救濟機制。 此外金融業者應加強對高風險族群的保護與用戶教育,避免因資訊不對稱導致受害者獨自承擔損失。唯有健全制度,才能重建公眾對金融體系的信任。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於2025年7月12日至18日展開對中國的正式訪問,行程包括上海、成都與北京,目的是深化雙邊經貿與多領域合作。這是他繼2023年11月首度訪華後的第二次出訪中國,象徵中澳關係逐步回暖。 在首站上海,阿爾巴尼斯與中國鋼鐵企業及官員就綠鋼合作與產能過剩問題進行交流,並強調澳中應共同推動低碳供應鏈。期間,澳洲旅遊局與中國大型訂票平台攜程(Trip.com)簽署合作備忘錄,藉此重啟中國赴澳旅遊市場。 阿爾巴尼斯表示,澳洲仍致力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降低對中國的單一經濟依賴。然而,他也指出過去數年來的外交努力已促使中國逐步取消對澳大麥、葡萄酒、牛肉和龍蝦等主要產品的進口限制,恢復的出口價值估計超過200億澳元。 在敏感的區域安全議題上,阿爾巴尼斯重申AUKUS(澳英美三邊安全聯盟)所推動的核動力潛艦計劃是為了維護印太地區穩定,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他亦強調,對於台海潛在衝突澳洲是否涉入軍事行動將由國會決定,不會事先承諾參戰。 同路點評: 阿爾巴尼斯此行在象徵與實質層面皆釋出積極訊號,標誌著中澳關係從冷淡走向復甦。上海之行突顯雙方在經貿與綠色產業上的共同利益,尤其在鋼鐵減排與旅遊市場重啟方面,有明確合作進展。 在北京尚未登場之前,外界即高度關注阿爾巴尼斯如何處理中國對AUKUS計劃的疑慮。雖然中方過去曾公開表示對核潛艦計劃有所關切,但此次行程尚未出現明確「警告」或對抗性言論。阿爾巴尼斯選擇以「維穩、非針對」的立場作出解釋,試圖在安全與外交之間取得平衡。 台海議題依然是澳洲國內政治中的分歧焦點。前副總理巴納比·喬伊斯(Barnaby Joyce)呼籲政府應更明確承諾對台支持,以強化與美國同盟關係。然而,工黨內部與主流外交政策則堅持和平與審慎的原則,避免貿然軍事表態。 此次訪華,既是雙邊貿易的提振契機,也是一場外交測試。阿爾巴尼斯必須一邊穩住對中國的經貿往來,一邊安撫美英盟友對AUKUS與印太戰略的期待。他所採取的「務實加防守」策略,反映出澳洲外交正在尋找一條可長可久、兼顧雙邊與多邊壓力的中間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