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聯合國發佈2024《全球幸福指數報告》

新加坡連續第二年獲亞洲最幸福國家

幸福是甚麼?相信不少人都無法去定義這一個人人都有的感覺。每一個嘗試去定義「幸福」的,都會發現在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不同社會、不同時間下,世界上的人都會對幸福有不同的看法。不過,聯合國卻仍嘗試就不同國家國民的幸福感,作一個比對。

每年的3月20日是「國際幸福日」。聯合國在當天發佈了2024年度《全球幸福指數報告》。聯合國自2012年起就開始公佈這份報告,以期促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這項年度報告以美國市場研究公司蓋洛普的資料為基礎,由牛津大學領導的全球團隊分析結果。今年,芬蘭以平均7.7分第七度蟬聯榜首,第二名到第五名依序是丹麥、冰島、瑞典、以色列。最後兩名國家是黎巴嫩和阿富汗,分別以2.7分和1.7分墊底。

/ 每年的3月20日是國際幸福日

從這報告,可以見到研究是以西方社會對幸福的理解來進行,結果未必能應用在其他文化國家之中。不過,從構成這個「幸福感」的元素,我們仍可以對不同國家國民的生活,作出比較。

世界幸福國家是怎麼評分的?

今年是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發布的第 12 週年,每年,聯合國皆會依照世界上最全面、調查範圍最廣泛的蓋洛普(Gallup)世界民意調查數據,同時邀請全球共 143 個國家的人民評價自己的生活幸福感,從各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健康壽命和社會廉潔度等方面,對全球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幸福度進行排名。

具體來講,報告邀請全球受訪者完成一系列的自我評估,透過「坎特里爾量表(Cantril Scale)」來為自己的生活幸福感評比。這項評比基本上是一個自我滿足的階梯量表,階梯的頂部(代表 10 分)意味著最幸福,而階梯的底部(即 0 分)則代表著最不幸福。由於單年資料比較不穩定,自2013年以來,報告採最近3年平均結果進行國際比較。

除此之外,報告也會衡量與調查一些可能與各國人民自我報告中幸福感相關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六項要素為「人均GDP、社會支持、健康預期壽命、自由度、慷慨程度,以及貪腐程度」。報告結果綜合了以上調查,基於每個國家的人民在三年內對自我生活品質的評價完成平均評分。而要注意的是,由於排名是根據人們接受調查時所提供的答案來評比,因此不一定會考量到最新的時事或近期的變因。

最新出臺的2024年度的「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再次顯示出北歐國家的優勢。當然,不少北歐國家如芬蘭的人, 對這一結果反而不敢苟同。芬蘭人本身是典型的喜怒不形於色,堅韌克己的民族。如果以表達喜悅和憤怒來排名,芬蘭人排名則不會高——在這一點上他們和拉美人非常不同,比如說拉美人整體上的情感表達非常豐富。對芬蘭人來說,幸福是一種有節制的、均衡的,以及不怨天尤人的生活。換句話講,芬蘭人覺得與其說自己很幸福,倒不如說自己很知足。更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芬蘭人是世界上不幸福程度最低的國民。他們非常擅長於減少那些讓人不幸福的因素,將財富轉化為社會福祉罷了。

放眼亞洲,新加坡連續第二年成為亞洲的「最幸福國家」,全球排名第30位,台灣則成為亞洲第二,排名 31。日本及南韓分別排名 51 及 52。中國排名全球第60,香港排名再較去年跌 4 位至 86,比俄羅斯的 72 位還要低。中國名列亞洲第九;而緬甸、柬埔寨、印度、斯里蘭卡和孟加拉在亞洲最不快樂國家之列;全球人口最多國家印度在143國裏在第126位。

澳洲人的幸福感在全球排第10,而新西蘭則排11,兩個國家長期排在前端,相信是由於人口少而資源豐富而且國家穩定及福利多,也因此澳洲成為移民天堂, 而新西蘭人亦不少定居在澳洲。令人難明白的是新西蘭在各方面都不差於澳洲,卻人口無法增加,是否是太冷導致移民裹足不前?

香港人在中、港、台三地感到幸福感最低,是意料之內。現時香港經濟低迷,社會自由度及對政府怨氣明顯,相信在短時間,都不會改變。台灣人的幸福感緊貼新加坡,相信與近年來台灣經濟發展迅速,股巿急遽上升,國民財富增加不無關係。而中國大陸已進入經濟困局,在各方受西方社會打壓及樓巿崩潰,相信在短期之內,情況都不會改善。

被視為世界最先進的國家的美國,排名23,雖然不低但反映出國民並未完全美國今天的發展。或許是美國經濟政策導致貧富不均,並且低下階層生活不容所致。

除歐洲外,全球範圍內的幸福不平等現象也有所加劇。幸福不平等在年長者中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最為明顯。這些結果反映了家庭、社區和國家內部收入、教育、醫療保健、社會接受度和支持方面的差異。

年輕族群幸福感呈下滑趨勢

近年來,美國、加拿大、澳洲和新西蘭等國各大年齡層的人民幸福感都在下降,尤其是年輕族群。事實上,根據 2021至2023 年期間的數據,年輕人是目前全球最不快樂的年齡族群。不過,澳洲的年輕人幸福感排名比去年略微上升了兩位,因而在今年整體幸福指數方才擠入了全球前十。

全球30歲以下的群體中,平均生活評估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顯著下降,通常呈現U形,即中年生活滿意度較低的情況;目前亞洲和非洲超過一半的國家有這種現象,香港年輕人幸福感全球排名97。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年輕人的不幸福感是老年人的兩倍。這四個國家的年輕人正在經歷相當於「中年危機」的令人擔憂的趨勢,而且年輕女性比年輕男性更加不快樂。

參與報告編輯的牛津大學經濟學教授Jan-Emmanuel De Neve對媒體表示,年輕人現今正經歷中年危機,尤其是北美的年輕人。像美國就是年輕人的幸福感不如老年人,導致美國的排名出現下滑。如果單看老年人組,美國排在世界第十,但美國年輕人的幸福感排名第62位。新西蘭也有類似的問題。如果單以60歲以上老人組來看,新西蘭排名世界第六,但新西蘭年輕人的幸福感排名第27位。相比之下,許多福祉改善幅度最大的國家是中歐和東歐的前共產主義國家。與較富裕國家不同的是,那裡的年輕人稱他們的生活品質明顯高於年長群體,而且往往與西歐相當或更好。

此外,社交平臺負面影響、社會爭議兩極化、貧富懸殊、難以出頭等,都是年輕人幸福感下滑的因素。同時,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人們通常更重視記住生活中積極方面,而不是記住消極的方面。這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生活評價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

幸福是什麼

「國際幸福日」的確立,的確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從此明晰了「幸福」是「人類共有的精神家園」,即「共同幸福」。「共同幸福」,就是人類的共同價值觀。既然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項基本目標,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類生活中的普遍目標和期望,那麼究竟什麼是幸福呢?當大多數人在突然面對「你幸福嗎?」這個問題時,多少都會有點手足無措,一時難以回答。什麼是幸福?這個問題常常被提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全球的幸福追求並不僅僅是從十幾年前才有的。千百年來,人類從來沒有放棄思考幸福、尋找幸福、定義幸福、憧憬幸福。特別是在經歷了啟蒙時代後,追求理性、人文、科學、進步的啟蒙主義思想家們將幸福視為一種所有人在此生中都能追求的目標,是一種在塵世應得的權利,甚至是一種義務。自此,在人們的觀念裡,幸福是人類與生俱有的能力,是所有男女老少都可以達到的目標。

近些年來在學術圈,參與幸福領域研究的除了心理學家,還有腦科學家,臨床醫生、社會科學家和經濟學家等。科學家們也承認,幸福很難被鎖定在某一類特定學科,關於幸福的研究註定是一項跨學科的研究。所以,對於幸福的定義也從來不是單一恒定的。比如,不丹、尼泊爾等都是不發達的國家,不丹的經濟水準在南亞,甚至在亞洲都屬於墊底的,卻一直有著很高的幸福指數。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些國家尚未進入西方社會人人熟知的「消費社會」狀態。生活在那裡的生活節奏慢,過馬路都是慢悠悠的,他們沒有超前消費觀念,沒有房貸車貸,自然對生活的滿意度就格外高。由此可以看出,「幸福」可以個完全主觀的概念。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一個感到不幸福的人,移民到一個幸福感較強的國家,絕對不會令他們立時感到更幸福福。相反,每一個移民在初到一個國家時,都會經歷文化改變、失去一直支持自己努力生活的親友、並且要在一個國家重新建立關係,及調整自己人生期望的階段。這些都會令人感到壓力及困難,因此不少移民,特別是從富裕國家移民到澳洲的,大都會在適應期會感到幸福感下降。

幸福永遠沒有正確答案,也沒有一種完美的幸福。試圖刻意去找尋完美的幸福,往往會適得其反。約翰·斯圖爾特·密爾曾說過:那些真正幸福的人,關注的實際並不是自身幸福。他們往往在追求其他事物的道路上意外地找到了幸福。願我們都能不糾結在「你幸福嗎?」這個問題本身,而是更多地感受美好、感恩生活、發揮能力,在行動過程中體驗不同層次的幸福。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