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選舉, 一場令人心寒的鬧劇
A disappointing Federal Election to date
SpaceX創辦人同時也是特斯拉(Tesla)執行長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兩周來因收購推特(Twitter)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也成為美國媒體的議論焦點。馬斯克在4月4日成為推特的最大外部股東,過了幾天又宣佈不加入該公司董事會。
2022年已經過去一個季度多,新一輪疫情在中國依然肆虐。不同於過去兩年,奧密克戎傳播快,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廣東、吉林、陝西多點爆發,而且包括上海、深圳等重要經濟中心。
澳大利亞將在5月21日(週六)舉行聯邦大選,屆時,澳大利亞人將依法前往投票點參與選舉投票。 總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從悉尼出發前往堪培拉訪問總督,並告知其該選舉日期。他隨後返回聯邦國會,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了這一消息。 「我希望在5月21日舉行眾議院和代表參議院的選舉,」莫里森總理說,「總督接受了我的建議。」 澳大利亞的政治制度源於英國的西敏寺制,因此是議會政治制度,而非美國的總統制。澳大利亞議會由參議院(Senate)和眾議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組成。 本屆聯邦大選,澳大利亞將選出眾議院共151名眾議員,席位超過半數的黨派會自動成為執政黨。 聯盟黨若繼續執政至少要獲得76個席位,而工黨現時只69個席位, 要在選舉中多取得7個席位才可執政。 澳大利亞151名國會(或聯邦)眾議員代表的是全國151個選區。選區的邊界會隨人口增減進行調整。例如,在2019年的聯邦大選中,南澳州因人口減少而失去一個選區,同時維多利亞州和首都領地因人口增長而各增設一個選區。 聯邦大選通常改選眾議院所有議席及參議院一半議席。參議院又叫上議院,由76名議員組成。與眾議院不同,各州在參議院的席位數是均等的,即每州12個席位,北領地和首都領地各兩個席位。 參議院擁有與眾議院幾乎相同的立法權,只是不能提出或修改有關稅收和財政支出的法案。眾議院通過的所有法案,必須經參議院批准才有效。 雖然距離聯邦大選日還有一段時間,但執政黨和反對派陣營都出現了一些關鍵表述,其中,並非所有表述都基於事實。 在最近聯盟黨政府提交了預算方案後,事實核查小組就發現國庫部長喬希·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 和他的對手就政府開支和澳大利亞經濟提出了一些誤導性說法。 氣候變化問題似乎也成為一個焦點話題,前所未有的洪災再次讓人們看到對氣候變化缺乏行動的後果。 事實上,事實核查小組最近發現一個莫里森總理提出的誤導性聲稱,他將澳大利亞的溫室氣體排放與其他國家進行了比較。 在網上,兩大政黨都偏離了事實和數字,轉向了更為理論的層面。 RMIT ABC事實核查小組的《大選恐嚇宣傳警報》(Election Scare Alert )系列報導將貫穿整個大選競選期間。截止目前,《大選恐嚇宣傳警報》已深入調研了兩個恐嚇宣傳:工黨有關無現金福利卡(cashless wel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