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茂賢執導兼親自執筆《破·地獄》踏入第四週上映,電影由黃子華、許冠文、衛詩雅、朱梔康及周家怡領銜主演,秦沛、金燕玲、韋羅莎、梁雍婷、白只、鍾雪瑩等聯合演出,以香港殯儀業為題材,探討人與人之間聯繫、生與死議題。 電影《破·地獄》票房勢如破竹,贏盡口碑,早前已勁破十項票房紀錄,成為最短時間破億之香港電影之餘,躋身史上香港電影華語片票房第一位。 除了香港票房成績亮眼,海外多個地區票房同樣報捷,包括成為英國及愛爾蘭史上最高票房香港電影第三位,反應相當理想。 《破·地獄》主演於芸芸芸268部亞洲電影中,成為最終18部入圍作品,與泰國熱賣作《夏日乖孫》、台灣電影《魔戒》及香港電影《七月返歸》等有口皆碑的亞洲電影爭奪多個獎項。 《破·地獄》導演陳茂賢及衛詩雅代表劇組飛往馬來西亞出席盛會,更於頒獎禮上榮獲四項大獎,包括導演陳茂賢勇奪「最佳導演」;張叔平、彭正熙則奪得「最佳剪輯」;而姚漢文則贏得「最佳藝術指導」。 同路點評: 《破·地獄》在11月於香港上映, 立時成為人人關注現象, 本刊上期專題就介紹了這一齣電影。影片結合了深刻的社會議題與娛樂元素,巧妙地將喜劇與嚴肅主題融合。這種獨特的風格幫助它在與其他亞洲影片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電影的獲獎展示了香港電影在亞洲和全球影壇的影響力和活力,為香港電影產業注入了信心,展示了香港電影在多元化、創新和類型創作上的潛力 。但也有人認為它過於誇張或不夠成熟,某些場景可能讓人感到不夠深刻,甚至有些過於低俗,可能會掩蓋影片的社會深度,導致其主題表達變得輕浮。香港電影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逐漸下滑,雖然《破·地獄》獲得了獎項,但其表現並未改變香港電影面臨的整體困境,例如市場縮小、資金短缺等問題。
菲律賓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12月2日表示,媒體有關一艘俄羅斯潛艇出現在南中國海菲律賓專屬經濟區(EEZ)的報道令人「非常憂慮」。 《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PDI)引述安全人員的消息報道說,一艘俄羅斯攻擊型潛艇上週曾在南中國海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上浮。 「這非常令人擔心。對西菲律賓海、我們的專屬經濟區、我們的基線的任何入侵都令人非常憂慮,」 馬科斯在向記者談話時並沒有提供有關俄羅斯潛艇現身的更詳細情況,而只是表示他要讓軍方來討論這個問題。 法新社引述菲律賓軍方的話說,一艘俄羅斯基洛級「烏法」號(UFA490)潛艇是上週四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被發現的。 菲律賓海軍發表的聲明中表示,菲律賓軍方當時派遣一架飛機和一艘艦艇前往俄羅斯潛艇上浮的地點,而俄羅斯海軍水兵稱,他們正在等待天氣轉晴,然後駛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 菲律賓海軍發言人羅伊·文森特·特立尼達(Roy Vincent Trinidad)向法新社表示,這起事件「不值得大驚小怪」。 同路點評: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有國家,包括那些在該地區沒有領土主張的國家,都有權在國際水域,包括南中國海自由航行。然而,由於中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等國家對該地區的領土主權存在爭議,情況變得複雜。根據《公約》,俄羅斯潛艇的出現沒有問題,然而,近年來,俄羅斯和中國在軍事合作上保持密切聯繫,俄羅斯此舉不僅是在展示其對南中國海戰略重要性的關注,還表明了俄羅斯希望透過加強與中國的軍事合作,提升其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這也被視為俄羅斯透過增強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存在,來彌補其在歐洲戰場上的局勢壓力 。
近日在敘利亞重新燃起的戰火,是自去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以來,在動盪的中東地區引發的另一個惡果。該區域的各式攻擊行動及以色列的軍事回應顛覆了現狀—-現在在敘利亞發生的事進一步證明中東的戰爭正在升級,而非平息。 自2011年以來的十年戰亂中,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的統治之所以能夠存活,是因為他願意為了保住所繼承的政權而不惜摧毀敘利亞。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依賴強大的盟友:俄羅斯、伊朗及黎巴嫩的真主黨。這些盟友在與從伊斯蘭國的激進極端分子到美國及富裕海灣君主國支持的民兵組織的叛軍作戰中,站在阿薩德一方。 如今,伊朗正因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對其在中東安全的重大打擊而感到震驚。它的盟友真主黨,曾派出精兵為阿薩德政權而戰,現在也因以色列的攻擊而受到重創。最近幾天,俄羅斯對敘利亞的反抗軍展開了空襲,但莫斯科的軍事力量幾乎全部投入烏克蘭戰爭。 敘利亞的戰爭並未結束。雖然它已經淡出頭條新聞,部分原因是中東和其他地區的動盪,還有因為記者幾乎無法進入該國。 同路點評: 在過去四年中,敘利亞的戰爭感覺上似乎已經實質結束。阿薩德總統的統治在該國的主要城市中基本上沒有受到挑戰,而敘利亞的某些其他地區仍然不在他的直接控制之下。這些地區包括東部的庫德人多數區域,自衝突初期以來,基本上保持相對獨立。 2015年通過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2254號決議,該決議為和平提供了一個藍圖,文中原則明確指出「敘利亞人民將決定敘利亞的未來。」這項決議的目標是透過自由選舉和新憲法塑造該國的未來,但這也意味著阿薩德及其家族必須放棄他們多年來被視為家族封地的國家。多年戰爭中超過五十萬的死者證明了他及家族不願讓這一切發生的決心。
Soofia Tariq 2024 年 11 月 26 日 所称内容 原住民灭绝了先于自己存在于澳大利亚的俾格米人。 我们的判断 这是虚假信息。大量证据表明,原住民是英国人到来之前定居在澳大利亚土地上的唯一人类群体。 敬告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读者,本文章可能包含逝者的影像。 AAP FACTCHECK – 与社交媒体所称言论不同,原住民并未“灭绝”曾定居在澳大利亚土地上的俾格米人。 错误言论声称,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并非这片土地上的第一批居民。首批居民是先于他们到达并生活在这片大陆上的“尼格罗-俾格米人”。 基因测序显示,原住民至少在 4.8 万年前就已经抵达澳大利亚,从那时起就一直居住在这里。这与澳大利亚早期考古遗址的定年相符。 在欧洲人于 18 世纪到来之前,没有任何遗传学或考古学证据表明存在过任何其他人种。 社交媒体上正在传播澳大利亚曾存在“尼格罗-俾格米人”的理论,这种说法已是近一百年前的老古董了。 “给我解释一下。原住民来到这里的时候不也是殖民者吗?”一篇从 X...
今天新聞提要包括: 數位服務可為澳洲人節省時間與數十億美元、因健康問題,維州呼籲提供更多煤氣禁令回扣、因健康問題,維州呼籲提供更多煤氣禁令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