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香港正生會事件的啟示

本月18日,香港警方指控基督教正生會的董事,挪用為正生書院籌得的4500多萬元捐款,拘捕四人,通緝三人,包括正生書院校長陳兆焯、正生會創辦人林希聖。

消息一出,全島震驚。根據公開查冊資料,難以判斷和分析正生會收到的捐款是否沒用於書院的營運上;亦難以判斷英國子公司的資產與籌款的關係。亦有不同聲音稱,此事件是一場誤會,正生書院校監崔康常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正生會以往是借錢給正生書院營運,學校目前欠正生會4000萬元,因此需要募捐,並稱正生書院會繼續營運,不會因為「被人說閒話」而停運。

正生書院一向形象陽光, 在香港社會中有高度認可,被視為對社會貢獻良多, 是基督教慈善機構中, 得到社會支持較多的一間。今天政府高調公告事件,令人也擔心是否與中共一向極力打壓宗教活動有關。

/ 創始人林希聖在美

風波起因

根據基督教正生會介紹,基督教正生會創辦於1985 年,是一間由基督徒營辦之慈善服務機構,協助濫藥人仕(青少年及成年男女)戒毒,輔導他們重獲新生。戒毒服務採取信仰支持個人意志,他們通常是由法庭轉介, 或是親友及社區介紹,自願參加。1998年, 正生會開設正生書院, 針對在學的青少年戒毒者, 提供正規教育課程, 讓戒毒者可以藉接受另類教育方式, 恢復學習並且可以升學, 重新投入社會。正生書院的學生, 須自願入住在香港大嶼山與人隔絕的芝麻灣半島地區, 過著簡樸及由輔導老師高度管理的生活, 進行戒毒及建立正確人生觀的培訓。期間, 按個人興趣接受教育。

在這裡入住的兩年半期間,毒癮青少年不但可以繼續學習取得學籍,不使課業中斷,也可以習得一技之長,繼續參加升學會考進入高中或大學,或是出社會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大家的共同點,並非全部信仰基督教,而是在人生轉折處稍加停頓、重心定位,進而自食其力,以為這些青少年提供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在過往25年, 正生書院除了學生能完成中學, 更有一些能進入大學, 成為專業人員。亦有一些在體育及其它訓練中, 取得成績及國際獎項。因此, 正生書院被社會視為對問題青少年人, 提供關心及發展契機的機構。

不過, 一直以來政府不管教育局、社會福利局、或是戒毒或懲教處, 都未有在經費直接資助正生會或正生書院。參加者需每月交接近1萬元的學費及生活費, 成為正生書院的學生。一直以來, 不少學生是靠申請政府綜援來繳交部份費用, 而正生會則向外界籌募捐獻來提供資助金額。不過, 這次向來以做善事為己任的正生會正因此而陷入了大麻煩。

因投訴而檢控

警方公佈於2023年底接獲舉報,懷疑基督教正生會涉嫌詐騙,涉款5000萬元。翻查資料,正生會與正生書院早於2009年就被指賬目不清,甚至有傳媒指,正生會挪用書院款項投資海外資產,又指該會在內地經營旅行社,疑似經營色情娛樂場所。當年廉政公署介入調查,惟半年後以書面通知正生會正式終止調查,並無發現貪污違規等情況, 並公開向正生道歉。

警方發出拘捕及通輯令後, 即時有不少網紅表示, 正生會已有2009年的前科, 今次再犯。然而, 2009年廉政公署的半年調查及公開道歉, 正正表明不單是找不著足夠證據, 不進行起訴而已, 因為廉政公署絕不需要因為查不到證據起訴而道歉, 而是因為令清白者受到社會質疑而致歉。可以說, 2009年的調查, 正是對正生書院的肯定。

此次指控,主要指該會二零二零年以正生書院財困為由募捐,惟籌得的捐款只有不足一成撥給正生書院,並將逾五千萬港元捐款轉移海外,甚至轉至董事私人聯名戶口,因此指控七名董事涉嫌虛假陳述和串謀詐騙。

警方的發佈會,卻沒有說明正生書院並非正生會工作的全部, 並且正生會取得的捐助, 足夠維持現時因新冠疫情而大幅減少的正生書院學生數目。因此在進行募捐後, 正生書院已有足夠經費運作。而且正生會亦高調公佈要在英國推動服務移英港人, 開展分會工作。

據瞭解,被捕的「正生會」4名男董事包括李永雄(77歲)、中學校長劉振華(50歲)、鄭天諾(34歲)和湯德崇(69歲),被通緝的3名董事包括正生書院校長陳兆焯(63歲),「正生會」創辦人、曾任正生書院校監的林希聖(69歲)及退休中學校長陳友志(62歲)。據瞭解,陳兆焯現身處英國,林希聖則在美國——這也是他39年來首次缺席團年飯及家長日,而是選擇透過預製影片發表講話,呼籲學生「各位平常心,繼續努力學習就得」,不受正生一事影響。

難以繞開的灰色地帶

事件惹起重大爭議,有網民認為這是政治迫害,亦有人指摘正生會賬目混亂。俗稱「88牌」的獲豁免繳稅慈善團體,特別是基督教機構,或會憂慮將資金轉移海外、開拓新事工,有機會觸犯法例。曾為若干勞工組織及慈善團體擔任義務法律顧問的吳健源律師首先強調,任何88牌組織的事工或財務安排,都必須按照其成立時提交予稅務局的組織章程作決定。從現實考量,近年不少港人移民外地,個別教會、機構或考慮發展海外事工,支援海外港人信徒,過程中有可能要將在港募得的資金轉往海外。假如某基督教機構的章程並未提及海外事工,而在未有修訂章程下推出相關事工,可能已違反章程,稅務局有可能取消其免稅資格。

正生事件的爭議點還在於機構資金流入私人賬戶,以及籌款目的與捐款實際用途或有出入。吳健源指出,任何88牌組織訂定章程時,都必須按稅務局要求,列明不能將利潤轉至機構會員及董事的個人賬戶,才能可獲免稅資格。當然,個別董事如因機構出現財困等理由而提出墊支,機構可以會議紀錄等正式文書作依據,以報銷方式將資金償還予該董事。然而,在一般情況下,機構都不應將資金調撥至非受薪人員的私人賬戶。

正生書院營運一直依靠「正生會」撥款,但警方的調查聲稱發現,正生書院涉案期間的撥款竟然錄得異常下跌,與募捐活動當中說法有極大出入。不過, 如前面所說, 在這期間由於疫情及社會變化, 沒有多少青少年學生入讀正生書院(或許是上了街或是已被指控違反國安法而被拘捕), 學校開支也同樣大幅減少。是否正是這些原因, 令到「正生會」2020年間收到4,500萬元捐款,撥給正生書院最終收到的捐款只佔整體捐款數字不足一成。警方的調查又發現,「正生會」於2020年至2023年間,部分捐款戶口有超過300次資金移動,包括轉移至「正生會」旗下10多個銀行賬戶,以及「正生會」董事及正生書院校長共同持有的3個私人聯名銀行賬戶,而該資金移動包括買賣資產,其間沒有向公眾交代資金匯出詳情。若正生會在英國發展工作, 大幅轉移資金也變得合情合理。當然過程是否合法, 自是有待警方調查結果。

香港警方在開始調查時, 就高調宣佈, 令人感到今天香港的管治, 已和一向以來公民社會假設隨非有足夠理由懷疑, 不然任何投訴前都會有一個無罪的可能性, 並不相同。

審查日漸嚴格 政府信號明顯

正生會的帳目確實有待進一步調查,只是如今直接拘捕、通緝相關人士,不免風聲鶴唳——令本就日益噤聲的香港社會擔憂的是機構將資金轉移海外會否惹來觸犯國安法的危機。作為一個國際城市,香港企業與海外企業、機構有資金往來屬正常不過的事。會否觸犯國安法是關乎所做的事情,及其動機與行為會否危害國家安全,而非關乎錢銀來往。當然,如果機構希望日後擁有較大的自主權,還是應該儘量想辦法避免過度依賴政府資源,而多靠來自教會或信眾的資助。更何況關於「國家安全」,這條紅線是流動的──今天可以收緊、有時可以放鬆,完全不由這些機構控制。與其擔憂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教會和機構倒不如恪守本分,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政府就國安法的實施已於2021年9月修訂《稅務指南》,如任何團體支持、推廣或從事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活動,稅務局將不再認定其為慈善團體,並會撤銷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給予的豁免繳稅資格。此時爆出正生會事件,從長遠看無疑政府進一步加強對慈善團體監管與限制的信號。自2016年北京出臺《境外非政府組織(NGO)管理法》後,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大陸的活動就收到了嚴格限制。早就有分析人士指,這是一部惡法,令中國大陸公民社會的生存空間更加狹小。而如今這種勢頭也已蔓延至香港之際,令香港公民社會的重構夢想再次遭到粉碎。

如今在香港的做法與當年在大陸的做法如出一轍,就是擔心公民社會組織在民間發展壯大。因為公民社會的發展壯大必然會形成各種權益組織,這就有可能脫離共產黨的控制,而且有可能形成獨立的民主黨派。這顯然是北京方面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因此,此次拿正生會開刀,就是給其他類似的組織機構打信號,本來已經入局的更難得到政府的資金支持,自己想辦法募集資金很大可能會在財務上被糾,而觀望未入局的企業則因為政治敏感性而不願意介入,因此香港公民社會的空間將日漸逼仄,而終將凋零。

/ 香港公民社會徹底淪陷

宗教活動受到打壓?

亦有人注意到, 正生會是在2019年後, 首次在處理與政治相關連的違法動後, 政府關注宗教及社會服務機構的涉嫌違法活動進行高調調查。這是不是代表政府對傳統上香港政府不太管控的宗教及社會團體, 要加強監管的先兆呢?一直以來中國對任何宗教活動都嚴密監管, 自97以後, 很多人都關心香港居民是否仍能維持過往的宗教自由, 及服務社會的自由。今天正生會事件, 令關心香港社會發展的人, 都擔心著這可能是政府監管態度改變的開始。相信隨著正生會案件的後續發展, 或許很快會有更清晰的結論吧。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