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悼念六四不分愛國本土

悼念六四不分愛國本土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維基百科、蘋果日報

六月四日,在很多四、五十歲、甚至年青一代的中國人、香港人眼中,是一個每年都不能忘懷的日子。即使他們身處在不同國家、地區,他們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悼念在中國大陸,六四是忌諱的字眼,即使是事發二十七年後,仍是極度敏感的事。但在香港,悼念六四卻是每年其中一項的大型社會運動。悼念六四不只是一項悼念活動,更是香港人對民主渴求的一種呼叫。但悼念六四這事卻在今年香港出現一點變化。近年香港本土意識興起,有聲音指悼念六四與本土和香港前途問題等議題無關,更放言指「悼念六四將畫上句號」。難道悼念六四,真的有愛國、本土之分嗎?

 

每年的六月四日,對於一些在89年後出生,或在六四事件發生時,仍是一臉稚氣的香港年青人來說,他們的感受可能不會比當年在電視機旁目睹或是親身經歷參與過一些社會運動的香港人來得深。但不論是年青一代或較年長的一代,到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參加燭光晚會,悼念六四事件中死去的、追求民主的烈士和學生,是每年必做的事情。

 

本土意識興起將悼念剔出議程

 

但近年香港本土意識興起,在香港年輕一代中更為濃厚,無論甚麼政治議題,都要求強調本土,連六四都不例外。自2013年起,已經有不少本土派揚言杯葛維園六四晚會,認為晚會主題不離大中華思想,不是以香港為本位。不少本土派人士更認為支聯會(六四晚會的主辦單位)主張「建設民主中華」,是中國人的事,與香港人沒有關係。

近年香港學界漸漸以本土派為首,他們對於「悼念六四」的想法更加激進,認為悼念六四已沒必要。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孫曉嵐在電台節目中表示質疑悼念六四這件事,指悼念六四應該要有個完結,她說:「因為這一兩年,對香港前途問題是非常重要時刻,如以香港人本位思考,再去悼念六四,(但)事件沒有進展,很自然地就不應該再投放那麼大的心力,或者不應該視為理所當然的責任。」及後,她更預計學界將在未來一兩年內把悼念六四剔出議程。而中文大學學生會會長周竪峰亦批評支聯會晚會「儀式僵化」,硬將中國人身分認同與建設民主中國,與六四掛勾,認為這並非香港人的道義責任。他說:「平反六四也好,建設民主中國也好,其實都不是香港人的道義責任。」

香港兩大高等學府的學生會會長的表態,或多或少正代表部分香港年輕人的想法。他們這番言論的重點不在於是否支持悼念六四,而是表態否認中國人的身份。

 

六四、中國、香港不能分割

 

六四事件,不僅是一件在中國發生的民主運動,在當時距離香港主權移交還有八年,六四更可說是香港人對政治的覺醒。在「六四」發生後,當年有能力的人選擇移民,沒有能力或有能力但決心留守香港的,都大力支援中國大陸的民運。相信那些香港人,為的不只是中國的民主,更重要的是為了渴望透過本土民主化,保障香港的利益。最終在全國人大通過的《基本法》中,加入了普選的內容。如果香港年青一代認為六四只是中國的事,和香港沒有關係,看得會否太過簡單?

對於香港年青一代或本土派「否認中國人身份」這想法,我們只能表示理解,但不能認同。或許在本土派眼中,認為表明立場身份,即可放下中國人這身份,但他們好像沒有考量過要承擔失去身份的後果。身份認同,不只是憑自己的感覺和信念就可營造出來,還要考量到世界各地的人對你身份的定義。自香港回歸後,相信世界各國都不會否認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假如那些本土派人士在澳洲旅行時遇上意外,難道他們就可隨意找一間大使館,要求獲得他們的幫助嗎?

不管香港自回歸前後,中國其發展一直都在影響著香港發展,不論是經濟上或政治上。環觀中國、香港近代歷史,香港的六七暴動,被形容是一場由香港左派受到文化大革命極端思潮的影響而對抗香港政府的暴動。1982年,中國和英國簽定《中英聯合聲明》,香港的管治權正式回歸中國。到近年的普選特首,因中國政府的「八・三一」決定,引起多場在香港發生的民主抗爭運動。香港前途的每一步,往往都和中國有著不能分割的關係。本土派領袖或許認為,「悼念六四」中所提倡「建立民主中國」,與香港的民主進程沒有關係。但敢問一句,如中國沒有民主,難道主權在中國手中的香港,能得到他們理想中的民主嗎?香港的民主進程要得到巨大進步,或許他們要看清「中國和香港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這真相。

 

悼念六四沒愛國本土之別

 

香港本土派和學界表明悼念六四與他們沒有太大關係,這想法其實很值得我們反思,悼念六四到底有沒有愛國與本土之分。

很不幸地,人類歷史是充滿血腥和殘暴,不論是台灣二二八、納粹、法國大革命,甚至到近年的恐怖襲擊如「911」事件等,都是我們人類史中的悲劇。在這些事上,我們不會因我們是澳洲人、香港人、台灣人或美國人,因種族而忽視這些悲劇,因種族而選擇拒絕痛心。因為這些事在人類歷史上,已經成為全球人類共同的歷史,都是一個永不能磨滅的教訓,「六四」亦是一樣。當然身為一個人,我們是有權去選擇悼念還是遺忘這些歷史,但卻不應因「中國、本土」這因素為悼念的大前題。

悼念六四在本土派眼中,認為是一件很沒有本土意識的中國事,但在筆者而言卻不這麼認為。「六四」在香港的價值,早已超越1989年在北京和香港所發生的事情,悼念六四,成為很多香港年輕人政治覺醒的啟蒙老師,亦是承傳香港人的共同記憶的活動,更是自1989年後,香港歷史的一部分。從客觀的效果來說,不少香港年青一代,是因「悼念六四」而了解政治,關心政治。更多人因了解「六四」,從中建立出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感。因此悼念六四,不單不是和建設民主香港沒有關係,更沒有削弱本土意識,反而讓更多香港人投身香港社運,是很香港本土的一件事。

無可否認的是,「六四」的影響力已經從年輕人中慢慢減弱,如希望「悼念六四」能代代相傳,這個亦是主辦方要認清的事實。維瑟爾(Elie Wiesel)--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在1986年主講諾貝爾講座時說了一句,「過去的反面不是將來,而是遺忘將來;將來的反面不是過去,而是遺忘過去。」希望那些只顧前路,而選擇暫時遺忘歷史的年輕人們,也可緊記這說話。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