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俄烏戰爭爆發半年後戰事依舊膠著

8月24日是烏克蘭獨立31周年紀念日。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的入侵行動也將在這一天正滿六個月。烏克蘭軍方日前表示,迄今已有近9000名烏克蘭軍人陣亡。而西方官員稱,自戰爭開始以來,已有數萬名俄羅斯士兵傷亡。俄羅斯資深外交官表示,已排除和平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可能性,莫斯科預期戰事將拖長。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24日挑起戰爭,原本希望火速以武力收復對這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控制,不曾想過會遭遇烏克蘭人頑強抵抗。受戰爭影響,尚未走出新冠疫情衝擊的世界經濟如今正面對陷入蕭條的威脅,而這場戰爭也正加速冷戰後的國際關係格局重組。

/ 自战争开始以来,已有数万名俄罗斯士兵伤亡

未見和平曙光

俄烏戰爭將滿半年,迄今尚未出現停火跡象。烏軍在西方軍援下逐步展現反擊能力,俄軍近來幾無進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在訪問奧德薩期間被問到對未來的希望時亦表示,局勢非常困難,和平前景並不樂觀。俄烏戰爭即將進入第7個月,兩軍持續對峙,尚未看到停火跡象。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境內的推進接近停滯,而烏克蘭人正在南部已被俄軍控制赫爾松地區展開反攻,並陸續奪取一些村莊。

俄羅斯方面明顯沒有任何停戰的準備,目前仍在為繼續作戰重金招募新兵。雖然俄國從未給出具體數字,但西方官員說,自從半年前入侵烏克蘭以來,已經有7萬到8萬俄軍士兵死亡或受傷。為吸引新兵,俄國當局為志願者提供巨額金錢、土地甚至為他們孩子優先提供學校名額。招募者甚至到監獄去招兵,承諾會給他們自由與金錢, 可見,俄羅斯當局有多麼絕望。這並不是打贏戰爭所需要的士兵種類,而克里姆林宮仍然希望能以數量取勝——他們希望能把那些債務纏身的數十萬的絕望人士送上戰場。

而上個週末現年29歲的達里亞·杜吉娜在莫斯科附近駕駛一輛汽車時發生爆炸死亡一事件,更加激化了兩國關係。 杜吉娜的父親是俄羅斯著名的極端民族主義者亞歷山大·杜金,據說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關係密切,可能是這次襲擊的預定目標。 杜吉娜曾發聲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予以支援,她7月因被指「頻繁且高調地發佈有關烏克蘭的虛假資訊」而受到英國制裁。 雖然烏克蘭官員否認與爆炸有任何牽連,但俄羅斯聯邦安全域已表示烏克蘭對此負有直接責任。

由於俄羅斯可能發動火箭彈襲擊,基輔地方當局已禁止與烏克蘭獨立日紀念日相關的大型公共活動、集會和其他集會。烏克蘭其他地區的官員也已採取措施限制慶祝活動,比如延長宵禁、敦促居民在家工作並不要聚集在一起。日前歐洲聯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表示,歐盟將辯論是否在鄰近國家為烏克蘭軍隊展開大型訓練行動,人心向背呼之欲出。

核威脅陰雲籠罩

在俄烏戰爭初期的核武威脅之後,全球正面對戰火之下烏克蘭核電站日益升高的核災難威脅。位於烏克蘭南部的被看作是歐洲第一大核電站的扎波羅熱核電站及周邊地區不斷置身炮火之下。烏克蘭官員報告稱,巴赫穆特東部地區遭到炮擊和火箭彈襲擊,對扎波羅熱核電站附近的尼科波爾和南部城市尼古拉耶夫的襲擊造成了破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幾天前警告說,倘若發生核災難,受影響的將是整個歐洲。

戰爭爆發幾天後,普京使俄羅斯的核力量置於高度戒備狀態。從衝突開始到現在,來自俄羅斯的核威脅一再出現,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最近警告西方領導人,核戰爭的風險已經「變大」。英法德美四國領導人已于21日敦促各方,在俄國軍隊佔領的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廠周邊保持軍事克制,並呼籲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獨立視察人員「迅速造訪」劄波羅熱核電廠,同時他們誓言要在戰爭中繼續支援烏克蘭。

如果普京面臨毀滅性的戰略失敗或對其政權的生存威脅,使用核武器極有可能成為其最後的選擇,核戰爭的可能性永遠不會是零。對核升級可能性持懷疑態度的人認為,只要美國和北約避開俄羅斯設定的紅線,包括直接攻擊俄羅斯軍隊和在烏克蘭領土上部署北約部隊,核武器就不會參戰。但這只是西方社會的一廂情願——避免與俄羅斯軍隊直接接觸並不足以確保避免發生核衝突。

日前,普京表示贊成美歐關於國際原子能署派人核查核電站安全情況的主張,但電站自3月4日起就已經在俄軍控制之下,核查工作如何展開,不只是技術問題,背後也是俄烏雙方的主權爭奪。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那天,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就曾發出警告,任何反對俄羅斯努力的行為都將導致「在整個歷史上都未曾發生過」的後果。這引發了自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以來,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最嚴重的危機,許多人擔心世界正處於核戰爭的邊緣。特別是烏克蘭曾經擁有但放棄了前蘇聯的大量核武器,這場戰爭重新喚起了人們對核對抗的擔憂,也為國際社會敲響警鐘,加劇了試圖加強已有50年歷史的《核不擴散條約》的緊迫性。

/ 救援人员帮助乌克兰居民撤离

多極世界日漸形成

這場戰爭強力衝擊了冷戰結束後日漸鬆散的西方聯盟:長期難以團結一致的歐洲聯盟出人意料地眾口一詞,特朗普總統任期內受到嚴重破壞的美歐跨大西洋聯盟也迅速重新振奮,因冷戰結束而陷入自身定位迷茫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也重獲活力,並可能很快接納芬蘭和瑞典兩個新成員。俄羅斯原本希望控制烏克蘭來阻止北約組織繼續東擴,結果卻是北約組織在芬蘭入盟後,與俄羅斯的邊境線大幅加長。

不過,也有相反意見近日刊在《國家利益》雜誌上,認為無論誰贏得烏克蘭正在進行的戰爭,美國都是這場衝突的戰略輸家。因為這場戰爭將推動俄羅斯與中國和歐亞大陸其他國家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包括印度、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阿拉伯海灣國家,而這些國家將永遠與歐洲國家和美國保持距離。美國不再是世界上唯一的主導力量,這將迫使它遲早與盟友分擔負擔,以應對多極世界的新現實。

在21世紀的今天,公然舉兵入侵鄰邦的行動震驚世界輿論,也讓很多人聯想到了近期持續緊張的台海安全形勢。作為一個居住著2300萬人口的島嶼,臺灣與烏克蘭的相似之處對許多人來說是顯而易見的。臺灣與烏克蘭一樣,長期生存在一個強大且專橫的鄰居陰影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都用民族主義的歷史敘事來為如今的領土主張辯護。習近平已在最近幾年加強了對臺灣的警告,不要尋求從中國正式獨立出去,這與普京威脅烏克蘭若尋求加強與西方的安全關係(比如加入北約),將懲罰該國的做法相似。在某種程度上,臺灣比烏克蘭更易受攻擊,因為大多數國家不承認臺灣是主權國家。

因此,北京是否會在美歐倉促應對歐洲戰事之際,「假道伐虢」乘虛對臺灣採取某些軍事行動?俄烏戰爭無論如何收場,北京無疑都在密切觀察,掂量自己的戰略選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台海兩岸的緊張關係讓許多臺灣人感到擔憂。在持續的武力威脅下,臺灣人受到烏克蘭人頑強抵抗侵略者的啟發——現在臺灣報名學習射擊、巷戰和戰地救護等戰爭技能的民眾是俄烏戰爭爆發前的四倍,這些人希望「全副武裝」,以準備應對中國內地可能對臺灣發動的戰爭。一切都充滿著不確定。

澳洲人的關心焦點

俄烏戰爭, 遠離歐洲的澳大利亞原來並不扮演怎樣的角色,澳洲跟烏克蘭及俄羅斯的經濟連繫也不多, 澳洲人想也不會長期關注事件, 應該只會把它看成為「遙遠朋友不幸」的遭遇一般看待。不過,由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個人魅力及堅決不降的態度, 及美國及歐洲在武器支援上, 令到這場戰爭已不再是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 也令全球包括中國與台灣在內,明白在太平洋這邊將極可能有相似的戰爭, 對澳洲的影響就變得很大了。

同時間, 中美角力亦令到澳洲意識到保衛自己安全的重要性, 因此台海的綏靖還是戰雲密佈, 就變成了澳洲人不能不關心的事。澳洲其中的一些考量會是戰爭科技的重要性,下一個聯邦財政預算案中,軍備開支相信是每一個澳洲人關注的事。

不單如此,過往二、三十年, 澳洲經濟極度倚賴中國,不過自烏克蘭戰爭爆發後, 澳洲已經無法不去重新評估及改變這樣的經濟政策。這會為澳洲人帶來怎樣的契機, 相信仍未可知。

不過,走向多元文化的澳洲, 要主動與世界各國建立關係, 並不太困難。且看成長於多元文化澳洲的下一代,會否能在這動亂世界中,找出澳洲要走的方向吧。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