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婚外情」 ——寫在林丹出軌事件之後 王軻軒 最近幾天,羽毛球名將林丹出軌趙雅淇的事件炒的沸沸揚揚,無論是不是小三自己為了博眼球的炒作,還是真的是一段「真愛」,林丹已經通過自己的微博承認了出軌的事實,並已向家人道歉。 「超級丹」的驚天出軌新聞,讓人們似乎忘記了前些天還在發酵的劉愷威的婚內出軌,也忘記了不久前王寶強妻子馬蓉出軌經紀人的事件。無論是男還是女,似乎總離不開婚內出軌的話題,我們在3個月之前曾因馬蓉探討過女人出軌,而對於男人來說,這似乎也是一個陷阱,又充滿了誘惑,不能說人人被它吸引,出軌案例卻比比皆是。但是,無論我們是用道德標準還是宗教信仰來衡量,似乎,忠於婚姻亦或是忠於自己的配偶才是被世界接受的。 出軌明星數不勝數 林丹曾是世界體壇的清流,和謝杏芳的婚姻被多少人羨慕和稱讚,如今,大家都覺得幻滅了。縱觀整個世界體壇,巨星、大咖出軌的故事數不勝數。科比·布萊恩特的鷹郡事件,德維恩·韋德的雙重出軌及私生子事件,德國網壇名將貝克爾走馬燈似地換女友把感情當兒戲,邁克爾·喬丹鬼混之後拋棄前妻,沙奎爾·奧尼爾肆無忌憚的出軌,橄欖球明星辛普森著名的「花花公子」和「外黑內白」名聲,綽號「野獸」的泰森痴迷於人通姦,喜歡3P患上「性癮」出軌聲名狼藉的老虎伍茲,擅長「變臉」的自行車名將阿姆斯特朗、沒什麼不能做的NBA球星慈世平…… 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認為西方人性觀念更開放、亞洲人更內斂,那就大錯特錯了,盤點一下中國的出軌男星,也會發現,人數眾多,名氣也都不小。文章、姚笛的小三事件,如今一個回歸家庭,一個慢慢療傷,令人唏噓;剛剛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成龍,早年那句「我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流傳至今;汪峰,音樂如此才華,幾段婚姻皆有出軌,盛傳天下;陶喆,道歉大會上奇葩的PPT,至今讓人難忘;陳赫,與前妻的感情美文在各大媒體上雞湯的時候,劈腿張子萱,鬧得滿城風雨;「厚道」的王迅,婚內出軌,還在微博上高調地炫嫩妻;李連杰與師姐黃秋燕的婚內迷上了利智,從而拋棄前妻和女兒…… 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認為只有名人才會婚內出軌,或者說只有名人或者有錢人才有機會,才有這樣的想法去出軌,那麼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婚內出軌是一個普遍的行為,至少可以說,是大多數人都想做的一件事,而這樣的心理也被商人們利用,比如Ashley Madison,是一家專門為已婚人士提供交友、約會服務的社交網站,其網站口號是「人生短暫,偷情無限」。而在中國也有很多為已婚人士提供約會的網站或者App,也有很多我們稱為「約炮神器」的App,並不分已婚或單身,如果人們不介意對方的已婚身份,約會也同Ashley Madison一樣的。 為什麼發生婚外情? 大部分男人對於婚外情很少表示內疚或後悔,同時他們也不認為婚外性行為和他們與妻子之間的問題有什麼關聯,他們婚外情的目的無非是,尋求「新鮮」,甚至可以在家庭裡運用,或者,不喜歡一夫一妻制,覺得局限而太單向,再或者是因為毫無顧忌地愛。 而大部分男人表示婚外情對他們有好影響:第一,婚外情幫助男人保留或者發展出更獨立的自我,它可以證明男子氣概、男性雄風,可以證明自己到底是怎麼樣的人,並了解自己新的層面,還可以讓自己看到自己的性感、感情豐富的一面,也可以找回自己早已遺忘的愛、親暱和關懷以及如何付出和承受。第二,獲得性經驗,獲得跟自己妻子不能獲取的經驗。 當然,有些人只是單純的享受婚外情,因為婚姻使得性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外遇令人滿意、興奮,同時情感上得到很大的滿足,容易讓人恢復青春活力以及興奮,並享受刺激和冒險的滋味。但是,只有極少數人表示內疚,會認為外頭的性行為必定帶來相當強的罪惡感,低級又卑鄙。 婚外情的真相揭秘 其實,婚外情根本沒有男人想像的那麼簡單。 玩婚外情,男人玩的是性,女人玩的是情。性會越玩越膩,情會越玩越深。男人「為性而情」,女人「為情而性」。初識時,男人為了贏得女人的性,都會裝出玩情的樣子,免不了一番溫情默默、信誓旦旦,不論情戲演得有多真,其真正目的還是性。等到女人信以為真,情不自禁「為情而性」的時候,男人的目的就達到了,於是兩個人開始進入初戀狀態。 隨著時間推移,男人對女人的性膩了,就想撤退了,於是可云:「兩情若在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可女人卻說:「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此時,男人開始漸行漸遠,實際上是想逐漸抽離了,而女人則開始天天想見男人,實際上是陷進去了。於是,兩個人的戲陷入了僵局,再加上原配妻子的參與,婚姻的危機就來了。 有人說,「婚外情就像一朵開在垃圾上的花,盛開,有個過程,凋謝,也不是一下子的事。」處理婚外情需要時間,這不是套話,是婚外情發展規律決定的,任何人都不能違背,違背了是要付出代價的,好姻緣鬧得分崩離析,這些都是當事人心急惹的禍,這就是代價。 婚外情的下場 婚外情發展來發展去,不論怎樣的開頭和過程都逃不出以下的結局。 第一,家破人亡:在充滿激情的日子裡,陶醉於幸福之中的男女,享受心靈和肉體的快感,尋找一切機會單獨在一起,可怕的是合法配偶將偷情者雙雙「捉拿歸案」之後,低頭認罪也來不及。於是家庭破裂,「一失足千古恨」。女方丈夫不能忍受戴綠帽子的羞辱,因為憤恨的衝動而去殺人,這樣的事屢見不鮮。 第二,無言平淡的結局:有人評論說,「兩個寂寞的人在適合的環境中走到一起,又無奈地發現彼此的神秘面紗後的缺點,激情慢慢退卻;漸漸壓抑了內心情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當所有的美麗都經不起現實的磨礪,當所有的期待都如肥皂泡般在風中破裂,人生便只剩下平平淡淡的現實。生命渴望的新鮮事物,現代都市人的婚外戀情,都會與婚姻等許多看似美好的事物一樣,美麗、多彩,卻脆弱、短暫。在像肥皂般綺麗,煙花般絢爛之後,重新歸於平淡、歸於庸常。」而這樣的結局也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第三,走到一起,就如陳赫與小三張子萱最後結婚一樣。本來在無愛的婚姻中生活,品嚐到婚外情的甜蜜後,決定打破「鐵飯碗」,重建「金飯碗」。為了真愛歷盡千心萬苦終於拿到離婚證書,兩個人喜結良緣,開始新的生活。只不過,新的婚姻也會面臨舊事的重演,誰能相信彼此不再尋求婚外情的快感呢?至少,前段婚姻的子女也會是一個棘手的問題,那麼這個「金飯碗」也不一定能保得住吧。 第四,反目成仇、轉愛成恨,就如陶喆和楊子晴一樣。就如前文所說,男人「為性而情」,女人「為情而性」,當男人因膩了或者被妻子發現之後,想斷了這段情,而女人卻已陷入很深,於是矛盾就顯現出來,反目成仇,轉愛成恨就很自然的發生了。...
從銀行縱火案看到澳洲難民問題 上星期在墨爾本Springvale區一間聯邦銀行內,發生了自焚式爆炸襲擊。消息指是一名難民縱火導致事件發生,究竟他背後有什麼原因驅使他做?有人指出作案者為澳洲收容的難民,更指出不少難民在被澳洲收容後,很少人會關注到他們如何生活,就讓我們探討一下,來到澳洲的難民,生活的情況到底是苦或是甜呢?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維基百科/蘋果日報 早前在Springvale區發生的縱火案引起來市民關注,他用助燃劑在銀行入口處點燃了自己。除了其他無辜的市民外,他自己也嚴重燒傷。跟據Herald Sun的報導,將縱火人身份認定為尋求庇護的難民。因他申請了庇護,並沒有面臨被驅逐出境的危機。報導稱他為持有過橋簽證的緬甸難民,2013年非法偷渡來的。在縱火前曾大叫他沒有錢買食物,聲稱政府沒有給他足夠金錢,因為他的簽証暫時不能工作,所以他只能依靠政府資助。他飽受精神困擾,他不但患上了賭癮,並且他緬甸的家人患有重病。 難民在澳實況 難民來澳洲的過程困難重重,有些是乘搭船過來的,他們要跨越數個國家的邊界和過半百人擠在一艘小船裡。他們對未來的路程一無所知,但他們相信跨越危險和苦難之後,將迎來自由的人生。如何處理日益增加的難民及維持邊境安全一直是澳洲的重大議題,每年不同黨派也會就移民政策帶出爭論。 究竟難民在澳洲的生活情況是怎樣呢?難民受他們的原來的政府以不同原因逼害,他們千辛萬苦尋求方法到另外一個國家生活。在澳洲,雖然政府提供了不少福利給難民,但他們對澳洲生活感到迷惘,他們認識的大都是難民。政府會安排難民在同一個地區居住,因此,他們的社交圈子很少,很難融入社會。大部分難民的母語不是英文,與當地人溝通有困難。雖然政府有提供免費的英語課程,但他們要在短時間內學習一種新語言是不容易的。他們也要習慣澳洲的生活方式,所以這增添了很多無形的壓力。難民初來到一個新國家,經濟上很大機會遇到困難。他們大部分都拿過橋簽証,花很多年時間也找不到長工。澳洲人口不斷上升,但就業職位並沒有增加。除了難民,其實新移民也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找到一份長工。 再者難民裡也有很多不會算術和不認字,這大大減少找到工作的機會,因認字是工作的最低要求。有人會認為低技術工作適合他們,可是他們和僱主有一個溝通障礙,嚴重的可能連工作需要和說明也不能理解。跟據數據顯示,很多難民也長期失業,因為他們沒有技術和有英語聽說障。就算有僱主聘請他們,因他們不是當地人,大部分都是廉價勞工,所以他們需要申請失業援助去維持生活。根據社會服務局(The Department of Social Services)的規定,難民可以立即獲得和其他澳洲永久居民相同的收入補助,不用一年的等待期。他們最高每人每兩周可以領到497澳元,但是這不足以支持他們的生活。他們除了要支付日常開支,還要付房屋租金。他們飽受種族歧視問題和經濟壓力,所以難民在澳洲的生活是不容易的,他們要比常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才能支持自己的生計。 如同在Springvale發生的自焚案的嫌疑犯一樣,他是長期失業,承受著龐大的經濟壓力。跟據報章報導,他一直哭叫說因為得不到政府的津貼,所以要從一個房子搬到另一個房子。可見他是在一個絕望的情況下,才想不通做這件事的。 澳洲人民對難民的看法 上年澳州政府宣布接受敘利亞難民,立刻引來大批市民反對。敘利亞的地方經常發生內戰,極端伊斯蘭組織(ISIS)佔據敘利亞。市民上街遊行示威,認為難民內裡藏有恐怖分子的穆斯林,會對國家的安全構成危機。跟隨SBS的調查結果顯示,有一半以上的受訪者反對政府接收更多的難民,原因包括不想有類似歐洲的移民危機。去年巴黎的連環恐怖襲擊經調查証實,其中一名施襲者是到歐洲尋求庇護的人。因此,澳洲人想保障自己和國家的安全,澳洲吸引移民的其中一個在西方國家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安全國。 聯合國難民署資料顯示,如果從一個國家接受和安置的難民總數這個方面來看,澳洲則排在第25位。可見澳洲每年增加難民數量,但是澳洲市民接受程度還是很底。在社交平台上,澳洲人紛紛表達對增加移民數量的不滿,他們認為納稅人付得太多,已經到了一個無法接受的地步,再者會引致有經濟、人口和政府等問題。種族歧視的問題也十分嚴重,難民並不是在澳州出生,但他們擁有與永久居民一樣的福利,他們會認為這是不公平對待。澳洲僱主中大部分會聘請當地人,不會考慮缺乏本地工作經驗的難民。政府接待的難民陸續增加,如果大部分長期失業,這會增加政府的財政負擔,消耗社會成本。市民身為納稅人,他們認為應把資源投放在更加重要的地方上,不應加大金額去支持難民生活。 澳洲境外難民 除了抵達澳洲境內的難民,還有境外的難民。自2013年起,澳洲政府拒收乘船到達澳洲的難民,將他們轉往太平洋島國諾魯(Nauru)、馬努斯(Manus)的拘留中心。可是那裡設備不足,就醫困難。早前在諾魯的難民拘留中心大量文件流出,揭發2年內發生超過2000宗性侵、襲擊與自殘未遂事件。比較嚴重的事件包括2014年9月時一名女孩嘴唇被縫在一起,一名警衛發現後只顧嘲笑她。雖然他們逃避了國家的逼害,並坐船到達一個新地方,但他們要飽受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這會對他們以後的心智發展造成很大傷害,他們有部分是有機會獲批過橋簽証到澳洲境內生活。如果澳洲政府要避免與縱火案同類事件再次發生,他們應該要加強監管拘留中心。雖然他們不是居住在澳洲的土地上,但在公開文件上買示拘留中心每年花費納稅人12億美元,這是與澳洲人息息相關的事。 ...
台婚姻平權法案 進入二讀 11月17日,台灣婚姻平權法案——《民法親屬編修正草案》進入二讀,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開始審議相關草案。此前,民法修正草案在國民黨及民進黨均同意下在立法院通過一讀。委員會審查修正草案,擬新增「同性或異性之婚姻當事人,平等適用夫妻權利義務之規定」的條文,保障同性婚姻權益,並修改部分《民法》條文,將「夫妻」、「父母」、「養父母」等異性戀用語,修改為性別中立的「配偶」、「雙親」、「養親」等等,落實婚姻平權。如果法案三讀通過,台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 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宗教團體及民眾清晨即集結立法院外抗議,逾萬人早上響應團體號召,身穿白衣包圍立法院,反對同性婚姻法合法化。他們認為容許同性戀者結婚將會衝擊家庭價值觀,對下一代造成不良影響。民眾又形容當局黑箱作業,要求立法院撤回婚姻平權法案,先召開30場公聽會做諮詢,然後將草案全民公投。因反對修法聲音太大,朝野立委決定本週、下週先各開一場公聽會,四黨各自推薦學者專家出席。 支持婚姻平權的團體則指,目前有超過六成立法院委員支持修例,民調亦顯示多數台灣民眾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敦促立法院和反對團體不要拖延審議。 同路點評︰ 台灣在性別平權、婚姻平權上一直處於亞洲國家的「領先位置」,今年上任的民進黨總統蔡英文多次公開表示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在民進黨執政的現況下,立法進程可能加速。有人認為,持宗教的原因而反對是很專制的,不能把宗教硬生生套在他人身上,但事實上,若通過修法,宗教的自由有機會遭剝削,在已立法的國家便可看到相關例子。另一個常被拿來討論的是家庭倫理的建立,政府把關乎整個台灣的社會制度未經諮詢民眾之下,就進入立法院修訂,似乎是罔顧民意,婚姻與家庭的組成密不可分,但願政府舉行公聽會時能多聽取不同的意見,而非只為做做樣子。 韓在野三黨有共識 彈劾朴槿惠 韓國國會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與另外兩個在野黨派達成了共識,謀求推動對現任總統朴槿惠的彈劾程序,以迫使朴槿惠辭職。在朴槿惠「閨蜜門」風波下,青瓦台堅決以守護憲法為名,強硬對應要求總統朴槿惠下台的民意,迫使在野三黨對彈劾總統達成了共識。除了共同民主黨和正義黨,新世界黨內屬朴槿惠派系的32位國會議員也發表聯合聲明表示,贊成國會著手有關彈劾的磋商。面對獨立檢察官調查,朴槿惠會再委任4至5名律師,擴充律師團隊應付調查。 同路點評: 朴槿惠事件在韓國民眾間掀起一場場的示威抗議,事發已經接近一個月,民眾不但沒有淡忘,而且對此的憤怒越來越深,覺得是總統欺騙了市民,因此讓她下台的呼聲高漲。在野三黨這次聯合一起彈劾可謂是反映民意,朴槿惠在事發後沒有引咎辭職,青瓦台盲目守護她的做法讓很多人不滿,但現在三黨聯合,看來朴槿惠被彈劾下台的成數很大。 何韻詩入選 BBC百人榜 英國廣播公司(BBC)選出本年全球百大女性,以「出櫃」及參與佔領行動知名的香港藝人何韻詩躋身百人榜。何韻詩被BBC歸列為歌星及爭取民主社運人士,更形容她「敢言的性格贏得歌迷尊重,卻惹怒中國的共產黨統治者」。BBC全球百大女性於2013年開始,每年選出100名不同方面如藝術、宗教及人權等範疇,具影響力及貢獻的女性。BBC引述何韻詩曾說過的話︰「不要說自己無選擇,每人也可以選擇」,當時何用以回應人們可以為社會付出。同時東方足球主教練花名「牛丸」的陳婉婷也入選百人榜。 同路點評: 香港雖然是個彈丸之地,但內裡人才百出。何韻詩已說十分榮幸作為一個香港人,入選世界名單。雖然香港人言論自由近年受打擊,但仍然有不少人敢說敢言。有一部分人和何韻詩一樣,不畏強權,為社會和政治議題發聲。香港仍有空間給香港人說真話,應該堅持做認為正確的事。香港人不應被社會改變,應該用行動去改變現時的處境。 梁振英與 習近平會面 近日香港特首梁振英在秘魯利馬出席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會議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匯報工作情況。梁振英匯報香港經濟最新發展情況,指香港要加強五個傳統產業,分別為金融、貿易物流、旅遊、專業服務和文化創意產業。他亦匯報本港創新科技方面發展,希望在國家層面獲協助,同時談及扶貧、安老、助弱和房屋問題。 梁振英會面後表示,習近平對本港情況十分了解,亦肯定他和特區政府的工作,包括最近處理立法會宣誓引發的問題。梁振英引述習近平指,「一國兩制」下「港獨」沒有空間,香港必須依法辦事,執行香港法律,包括《基本法》,強調人大常委會有必要釋法。 習近平提到,希望梁振英帶領特區政府繼續綜合施策,廣泛凝聚社會共識,不過就未明言是否支持他連任,也沒有提及特首選舉事宜。香港特首將於明年七月換屆,選舉將在明年三月舉行,直到目前,北京罕見地保持了沉默,並未按照過去的傳統對現任香港特首表態支持。 同路點評︰ 香港特首選舉戰已揭序幕,民望低落的梁特首會否成為中史棄將是公眾的關注點,會面前外界亦不斷猜測習近平會否接見梁,此次習願意會面可以反映,中央仍未完全放棄梁振英,習近平用上希望梁「繼續」綜合施策這個字眼,令人不禁揣測是否暗示讓他繼續當選,然而習也沒有明言支持,可見中央還是對他有保留,畢竟梁上任以來,未能穩定民心,社會紛亂撕裂,中央對他的能力也有所質疑。資深評論員劉銳紹認為,中央對梁的支持只是梁的「任內」工作,而並不包含「未來」工作。現時民主派積極搶攻選委會,目標是取得300席,然而1200人選委大多聽命於中央,民主派即使派人出選也只屬陪跑。 ...
民調顯示 韓珍民望比譚保高 最新一項民調顯示,幾乎一半的昆士蘭人認為一國黨(One Nation)領袖韓珍比現任澳洲總理譚保及工黨領袖肖頓更能解決他們的問題。一國黨正在爭取確定草根政策,這將取得多數昆州選民的支持,而他們的增長勢力會為兩大主要政黨帶來進一步的威脅。 在上週快遞郵報(The Courier-Mail)的一項民意調查中,約有900名昆士蘭人的投票意向,顯示出他們厭倦了工黨和兩黨聯盟的治理,並形成一種持續上升的趨勢。民意調查顯示,在十一月頭美國大選結果揭曉後,特朗普意外獲勝,這為昆州帶來衝擊,令昆州人已厭倦澳洲兩大政黨,並認為韓珍比職業政治家更了解社會民生。45%受訪者表示,相信韓珍和一國黨比主要政黨更妥善處理昆士蘭人關心的問題,調查中則有46%人不同意,9%人不確定。 韓珍如當選昆州州長,對於昆州的亞裔人士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擊。前總理紐曼(Campbell Newman)預測,一國黨將在下一次在昆州的州選舉中贏得20%以上的投票率,並與其中一個主要政黨瓜分權力。雖說下屆州選舉到2018年初才進行,但如果現任昆士蘭州長普里馬科斯(Annastacia Palaszczuk)在少數族裔工人政策上孤注一擲,州長職位則可以在任何時候舉行選舉。 同路點評: 韓珍所掌舵的一國黨一向被外界看成是強烈種族主義,她政治方針強硬,把亞裔移民驅逐出境,在澳洲社會引發軒然大波。美國特朗普的政綱大致是保護本土工人權益,停止外勞輸入美國,這點與一國黨的立場很相似。最近外籍工人漸漸入侵昆州的農村和部分鄉郊地區的趨勢有所上升,不難理解為何昆州人選擇韓珍,就如特朗普,人民已厭倦傳統政客的技倆,反正把票投給誰也不能短期內為國家改變什麼,何不選擇一個在嘴上討得市民歡心的人呢?但是,把自己站在更高的層次往下看,一國黨是否只可解決眼前之害,而不能長遠地推動澳洲變成一個更好的國家? 維州爆發 大規模雷暴哮喘 墨爾本發生了20年來第一次大規模的風暴性哮喘。墨爾本的天氣經常令人不能預測。同一天裡,天氣由40度降至15度,再加上一場狂風暴雨,引致雷暴哮喘(thunderstorm asthma)大型爆發。數千人出現哮喘徵狀,以及有兩人已經因呼吸系統疾病而死亡。在星期一晚上五個小時內,維州救護車中心一共接到1900個求救電話,100多個求診者到達醫院。因情況十分嚴重,很多醫院隨即宣佈進入「災難應對」狀態。衛生指揮官Paul Holman表示,狂風雷暴以及雨水激發了空氣中的花粉、灰塵以及其他的刺激物,所以會令到患有花粉症的人有機會引發哮喘,他同時表示在風暴最強烈的時候會出動所有可以派出的救護車。 救護車曾一度出現短缺,一部分消防隊內的急救人員、醫生和警察都加入到急救團隊中,因很多人情況緊急,需要第一時間處理。翌日,很多藥房表示治理哮喘藥的銷售額急劇上升,可見情況十分嚴重。可是,很多人從來沒有患上花粉症或哮喘,他們那晚是第一次遭受到嚴重的哮喘症狀,例如呼吸困難和胸口悶侷。風暴除了令市民身體出現問題,屋頂被吹翻和大樹被吹斷。惡劣天氣導致一萬三千家庭停電,影響區域包括Altona和Tarneit等區域。據全國健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澳洲有300萬人被花粉症的折磨,多數由24歲至44歲的女性。其中180萬人更面臨著潛在的生命威脅。 同路點評: 春暖花開,本是一件美好的事,可是空氣中的花粉有機會令到市民患上花粉症,少至皮膚過敏,嚴重時窒息而死。今次發生的風暴正好引起各界關注,有傳那兩位死者是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死亡。醫護界應徹底調查這件事,以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現在天氣反反覆覆,不論是今次的雷暴哮喘,或是轉季時引發起的花粉症,醫護界應檢討今次的突發事件,並作出充份的準備去防禦人手短缺的問題。坊間有很多藥物可減低花粉症,除了患有花粉症和哮喘的人,由於今次有部分人是第一次遭受哮喘,其他市民也可買對抗花粉症和哮喘的藥來「看門口」。 Myki逃票額 多達5400萬...
不怕跌倒,越戰越勇──── 林正森 澳洲悠遊假期旅行社創辦人 文:何懿羚 圖:受訪者提供 無人完美,人總需要跌跌撞撞才找到方向,才會成長。自1996年來到澳洲,林正森的故事開頭和許多留學生一樣從高中生涯開始,至大學畢業後為了在澳洲這片土地繼續追夢,想盡辦法、千辛萬苦地選讀一些符合移民資格的課程,感激幸運之神站在身旁,他自認自己移民之路比同期的人順利很多。外人看來他是位出色成功的華裔商人,經營著澳洲悠遊假期旅行社,但背後的他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嘗試過無數失敗後才嚐到的甜。失敗乃成功之母,此言讓他領悟至深。 「初生之犢不畏虎」,早在別人忙於處理學業時,大學一入學、19歲的林正森已在澳洲開了一間餐廳。回想當時他剛高中畢業,距離大學開學還有一段時間,於是他善用空餘時間並得到父母幫忙,開始營運第一家自己的生意。出身於商人之家,從小受到企業精神的薰陶,耳濡目染下大膽嘗試開辦餐飲事業。正直年輕之時他第一次創業,作為一個社會新鮮人初出社會便從事食物生意一開始難免會力不從心,但憑藉謙虛之心從低學起,沒有什麼不能完成的。礙於年紀問題,他不免常被廚師們看輕,欺負他這個「小老闆」。其中最難忘一次是在煮食途中廚師因不滿工作太繁忙而拍拍雙手離開,當時餐廳內正直高𡶶時段,他只好硬著頭皮進廚房煮菜,無助的他只有從基本學起,來自台灣的他不計麻煩學起廣東話,又學習如何為公司處理稅務,學習如何與批發商打交道,學習如何招聘稱職員工等。 屢試屢敗終有一天會成功 他隻身在異鄉渡過了高中、大學、和工作時期,人生中最青春寶貴的時間已奉獻於澳洲,現在回首,當初的淚與汗沒有白留,以前吃的苦都是為未來築的路。剛開始做生意時,白紙一張的他也經歷過被人欺騙的日子。在以前籌備餐廳時,找了家裝修公司承辦工程,結果這家公司用了二手材料為餐廳裝修,價格高昂且收費不菲。另有一次有人想買下一間餐館並打算把生意拓展,建議林正森先生不要以真金白銀賣給他,入股形式投資到他的餐廳裡,只要分紅便足夠,當時單純的他相信人們的一席話,結果餐廳最後被他人吞拼,被迫離開的他在結束後沒有得到任何金錢。 在第一次創業便落下如此不美滿的結局,其他人想必心灰意冷,重投打工生活。但這些小小的苦楚豈能停止林正森的企業精神呢?他把第一次失敗當作一件能啓發自己的經驗,損失的金錢當作是學費,至少他在失敗中上了寶貴的一課, 「很少人可以十九歲當老闆,做餐廳要面對很多人,錯也不知自己錯在哪裡」。三年的餐廳經營也許不能為他帶來大筆財富,起碼,他賺到的是金錢買不到的經驗。 離開餐廳後他繼續在創業道路上留下足跡,曾做過汽車保安警報、韓國零件批發商,多番嘗試下有顧客願意接受他,他憶道「現在回想起也覺驚奇,為何人們會相信一個二十二歲出頭的亞洲小子,當時英語甚至一般,上門為客人示範」。一年後,林正森開始感到迷失,或許是從來沒有受薪工作的經濟,他自認自己是「很沒有邏輯」的人,但在迷茫中唯一感到清晰的是知道自己一定要做生意。在從事於汽車保安警報中認識的一位電腦專業的「大哥」,林正森當時看見汽車保安警報並不足以維持生活,於是跟著這位「大哥」賣二手電腦。當年電腦剛剛在社會中捲起熱潮,很少人有一台屬於自己的個人電腦,當初一開始時很辛苦,唯一的市場是在Ebay上販賣,當時在家裡的車庫裡負責裝配電腦,然後等郵局上門取貨,後期到每逢星期天舉辦的市集售賣。「市集是很辛苦的,星期六我們有很多人去裝配電腦,然後裝入貨運車裡。星期日早上可能五點或六點就要到達地點。以前的電腦很重⋯⋯我們要把所有東西從車上搬入市集裡,接著花心思把電腦放在桌上,裝價錢,做陳列,跟著做一天,比方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四五點,接著再把貨物重新打包好,搬上車再搬入倉庫裡」。這次他堅持了三年,直到電腦在社會上也普及,沒有賺錢的空間,他開始思索新的商機。 旅遊業是林正森的一次偶然機會。當時他在一家相熟的旅行社與職員對話,問他想不想踏進旅遊界,他說他當時身上有積蓄,於是決定與人合夥旅遊公司,他出錢,別人出力,沒過多久,第一間Holiday XP便在Burwood區誕生。2007年,即是開業半年後,此時他還工作於電腦事業中,對旅行社完全沒有過問,他的合夥人與他說公司資金周轉不靈,需要再度投入金錢。林先生當時質問合夥人開業時的本金到那兒去,合夥人沒法解釋,林在森把心一橫,決定放合夥人走,自己奪回旅行社的經營。合夥人一去,沒有任何經歷的他再度學習,不懂什麼便鼓起勇氣打電話向別人請教,現在他所擁有的成就便是從那時開始一點一滴積累。 自擁有第一家店鋪後,有一天他走到Box Hill區的商場詢問空置鋪位,可是難題又來了。商場方面說租金加上裝潢花費不菲,剛好身上的錢已用得七七八八,所以找了個合夥人做拍檔,好景不常,在簽約後合夥人便告知林正森他想放棄注資。人在絕境中潛能爆發,他想盡辦法和信用卡公司借錢,最終開始了在Box Hill的第一間分店。 信仰是我的處事態度 大家對商人的刻板印象或許只局限於為利是圖,林正森恰好是個反例子。他經常告訴自己,工作不是為錢,而是為員工,為公司品牌,為家人。身為一位商人他因此感到滿足開心,也希望接下來這幫人不會像年少的他一樣被人騙錢,以自身經歷去帶領人們積極向前。生意蒸蒸日上同時,他也不忘初心,不會因金錢而欺騙他人,他做生意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讓他人像他一樣可在澳洲站穩陣腳,創下自己一片天。 他花了十八年時間才造就出現有成就,作為一名基督徒的他在經營生意上又是如何呢?最近他問神為何讓他接觸做生意,後來發現基督徒並不一定是要很窮困,他相信神賜予每一個人的天份各有不同,他以聖經中所領悟到的道理傳遞給自己的員工、合夥人、和客人,以一個正確的原則對待他人。職場是林正森先生服侍的地方,他說「曾經有人和我分享,如果有一天在星期天的禮拜上,有一位朋友很不開心,他想見你想和你聊天,但他所在於一間酒吧裡,你會到教會為他祈禱還是到酒吧陪他聊天?我覺得每人選擇不同,並沒存在對與錯之分,我覺得教會就是你願意去服侍的地方,就算酒吧不是教會,但你去的心是為了服侍神,那麼這就是你的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