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二晚上發表由《悉尼晨鋒報》及《時代報》贊助的Resolve Strategic 民調, 由上周四開始到周二訪問了2049澳洲人, 發現在最後一週, 澳洲選民對執政聯盟黨的支持回升, 有可能追上一直以來在民調領先的工黨。 這一個民調在總理上周五承認在過去三年, 面對各樣危機, 他像「推土機」一樣作出重要決定, 可能沒有顧及別人的意見及感覺, 他表示若能繼續執政, 會在下一屆政府作出改變。雖然反對領袖阿巴尼斯認為與其總理改變, 澳洲人倒不如改變政府。 其後, 國防部長達頓又打出國防威脅牌,公佈中國戰艦出現在西澳對開海域, 加強澳洲人對中國威脅的感覺。雖然達頓表示中國軍艦沒有進入澳洲水域, 但已令到一些澳洲人對國家安全感到不安, 而寧願支持對中國強硬的聯盟黨連任。 周日在聯盟黨於布里斯班舉行的競選誓師大會中, 推出讓首次置業者可以使用公積金達5萬元作為首期的政策。雖然過往自由黨也有很多人不支持, 而且極有機會導致房價上漲, 不過,卻得到不少年輕首次置業者的支持。 同時間, 總理莫里森更保證不會在下屆政府加稅, 並指稱工黨沒有具體提出如何在財政上能支持所提出的競選承諾,...
ABC一項調查顯示, 今屆聯邦大選, 華裔選民比之前更成熟。ABC訪問了多個學者, 他們觀察到華裔選民會關注政黨的政綱, 並且重視自己手上一票的影響力。不過不少受訪者表示,在施政方面,各政黨都不一定盡力實踐所宣傳政策。 有學者指出大量虛假信息存在於中文媒體平台, 選民不一定相信所接收到的選舉信息。 至於備受關注的奇瑟姆選區, 有華裔學者表示華人已不再單純考慮候選人的種放而投票, 反而會看候選人的表現及對社區的貢獻。 而華人參與選舉作為支持者或選舉義工也不少, 在很多華人聚居的選區, 多有華裔義工參加各政黨的助選黨, 顯示華人在選舉中, 不再作旁觀者。 同路點評: 華人移民澳洲時間愈長, 對社會的認識就愈多, 參與選舉的成熟程度就愈高。各大政黨針對華裔選民拉票的方法層出不窮, 走在灰色地帶的也不少。上一屆大選奇瑟姆選區自由黨出現誤導性的廣告牌, 一直成為工黨攻擊廖嬋娥的焦點。不過這些嘩眾取寵或誤導性的競選宣傳, 是否有成效, 就要看選民的素質, 當然澳洲政府也有責任, 確保華裔選民所接收的競選信息, 要與主流社會一樣,...
烏克蘭獨立後首任總統克拉夫丘克(Leonid Kravchuk)葬禮周二在首都基輔舉行,現任總統澤連斯基和夫人奧琳娜(Olena Zelenska)出席,這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近3個月來,兩人首度一起公開現身。 奧琳娜此前透露,自開戰以來,她和丈夫僅透過電話聯繫,擔心倘回到基輔,她和兩個孩子會有生命危險,又憶述兩人分隔前丈夫最後的說話是「開戰了」。 奧琳娜上月受訪時被問到對孩子說了什麼,她說:「沒有必要對孩子解釋什麼,他們什麼都看到,就如所有烏克蘭小孩一樣,一切都看在眼內。」 同路點評: 烏克蘭人每天都會從視頻見到總統澤連斯基, 為著避免受到暗殺, 總統夫人奧琳娜一直與丈夫分開。不過, 現時烏克蘭部隊在歐洲國家支援下, 軍事上取得成績, 逐漸擊退在北方的俄羅斯軍隊, 解除了基輔的威脅。今次澤連斯基夫婦兩人同時現身, 除了表示對克拉夫丘克的尊敬之外, 更向烏克蘭國民, 提供了更大的安全感, 也提高了士氣, 就是我們沒有倒下來。
香港Telegram接連出現「起底」信息,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正積極研究,引用《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停止或限制市民使用Telegram應用程式。有資訊科技界人士表示,署方一旦落實封鎖Telegram,將對本港網絡資訊自由造成很大打擊,日後或可引用相同法例封鎖其他軟件。由於封鎖個別頻道技術上有困難,最終或會封鎖整個應用程式。 香港互聯網協會開放數據小組召集人黃浩華擔心,日後有其他通訊軟件涉「起底」罪行,私隱署同樣引用法例封鎖,將會減少大眾通訊軟件的選擇,且或「嚇跑」科技巨擘在港的投資。 同路點評 用禁止使用的方式來保護私隱, 還是加強對涉密者的檢控與懲罰, 是兩種不同的管理互聯網的方法。強調個人自由的西方社會, 會從教育、檢舉違例者及加強懲罰來進行管理。香港若採取禁止使用的方式, 是改變了百多年來香港的自由港文化。不過,這和現時香港走向一個凡事由政府操控管理,社會服從管治者「良好」動機的政策是一致的。預期在將來,同樣的決定, 會成為管治香港的新文化。
朝中社18日報道,朝鮮自 4月底至5月17日累計有1,715,950宗發燒病例、62人死亡, 每天增加超過232,880宗發燒個案, 相信是新冠感染。 朝鮮領袖金正恩周二主持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建國以來首次面臨防疫考驗,初期暴露國家應急能力不成熟、國家領導幹部態度不積極,現於非常時期下要再次振奮全黨,捍衛祖國和人民安寧,強調做好生活保障和物資供應,包括居民治療需求。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憂慮朝鮮進一步爆發疫情,尤其該國民眾沒接種疫苗,促請朝鮮提供相關數據及資訊,世衛亦承諾提供藥物及檢測物資等援助。 同路點評 嚴格的封鎖仍然無法阻止Omicron病毒進入朝鮮。一直以來朝鮮政府拒絕世衛提供讓民眾接種疫苗, 是金正恩不相信新冠病毒, 還是抗拒疫苗不得而知。在朝鮮現時亦沒有檢測政策及實施隔離限制, 因此新冠病毒以想像不到的速度傳開。要是單靠感染後建立的個人免疫能力, 令朝鮮達致群體免疫, 死亡人數必然不少。不少人憂慮這正是全世界最不願見到的人道大災難。
俄軍圍攻烏克蘭東南部港口重鎮馬里烏波爾82天後,烏克蘭軍方在周二表示已完成在當地的「戰鬥任務」,並跟俄方達成協議,撤走市內「最後堡壘」亞速鋼鐵廠的最後一批守軍。周一先有265名軍人離開,他們未來會以交換戰俘的方式重獲自由。可以說俄羅斯終全面攻佔馬里烏里爾,俄軍鞏固在烏東的掠地,當地與克里米亞的陸橋基本打通。 不過烏克蘭在東北部戰場反攻頻傳捷報,已收復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周邊被俄軍佔領的失地。專家認為現階段難言勝負,「烏克蘭沒有輸,俄羅斯也沒有贏」。 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馬利亞爾稱,53名重傷的烏軍被送到親俄武裝控制的新亞速斯克(Novoazovsk)接受治療,另外有211人透過人道主義走廊,被送到另一個親俄控制點奧列尼夫卡(Olenivka)。這些人將會被用來交換被俘虜的俄軍,撤離廠內其餘守軍的工作仍然繼續。據報鋼鐵廠內約有600名烏軍。 烏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需要這些國家英雄活着」。馬里烏波爾最後守軍亞速營的指揮官在社交平台表示,其成員已在馬里烏波爾堅守82天,吸引敵軍炮火以作牽制,容許烏軍重新整編、訓練新兵和接收西方伙伴的大量武器援助。俄國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總統普京已保證這些戰鬥人員投降後會獲「按國際標準」對待。亞速營因起源的極右元素,一直被俄方指控為新納粹。 同路點評 對於俄烏戰事, 明顯地在歐洲各國支援下, 俄羅斯無法按原訂計劃取勝, 不過烏克蘭也被攻擊得體無完膚, 要重建也不容易。不過, 現時俄羅斯看來除了使用核子武器之外, 亦無法取得上風, 而軍心明顯散漫, 沒有能力繼續下去。 烏克蘭在經過俄羅斯軍隊蹂躪之下,現時取得少許喘息空間, 亦不能就此作罷。因此戰事在短時間內無法結束, 只有倚頼美國及歐洲國家的經濟及軍事支援守下去。放棄馬里烏波爾是避免守軍全數犧牲的最好方法。只待俄軍稍為退卻, 相信戰事仍會加劇。 另一方面, 西歐各國一方面又不敢挑釁俄羅斯, 也是進退兩難。而且芬蘭與瑞典兩國, 已表明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又為這場戰爭增加變數。
5月15日在南加州橙縣拉古納伍茲(Laguna Woods)的一座教堂發生槍擊事件,造成一人死亡,另外四人重傷,一人輕傷。據現場人士透露,這六人包括陪同母親前去做禮拜的鄭醫師。據悉,全是台裔華人。在槍手開槍後,鄭醫師為了制止槍手衝上去時被槍手開槍打死。該教會的前牧師張宣信,則趁兇手在更換手槍子彈時,拿椅子從後面撲打兇手,旁邊的人也一湧而上才制止了兇手。 據橙縣警局消息來源,兇手68歲,來自拉斯維加斯。警方目前尚不清楚其作案動機。當天參加禮拜堂的黃姓教友透露,她聽負責接待的信徒說,兇手說普通話, 比較晚進去,當時接待還詢問兇手「好像從未看過你」,兇手則回稱他以前來過。有傳聞兇手一直因政治問題仇視台灣人, 事件有待進一步調查。 同路點評 華人在全球各處, 都形成小社區, 華人基督徒在英美加澳都組成說自己語言的教會, 因此教會也是一個主要的社區組織。這一次發生的槍擊事件,原因未知, 不過相信與宗教無關。過往美國的槍擊事件, 極少數是在華裔社區中發生, 所以今次事件在華人間,引起相當多的討論。南加州橙縣向來是華人生活中心, 不少華人教會也向受影響者提供輔導援助。只盼事件不是由於政治看法不同, 而引起的暴力行為吧。
烏克蘭樂團卡路什(Kalush Orchestra)在5月15日勇奪2022年歐洲歌唱大賽冠軍(Eurovision 2022),亞軍為英國,季軍則為西班牙。 第66屆歐洲歌唱大賽由歐廣聯(EBU)及義大利廣播機構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RAI)主辦,於林的奧林匹克體育館登場,去年義大利天際月光樂團以《閉嘴乖乖聽話》拿下冠軍成為今年地主國,烏克蘭Kalush樂團以歌曲《史蒂芬妮亞》(Stefania)擊敗24個來自歐洲各國的歌唱好手一舉拿下今年冠軍,主唱普修克(Oleh Psiuk)在表演完以英語大喊,「拜託幫幫烏克蘭和馬立波(Mariupol)!幫幫亞速鋼鐵廠(Azovstal)!」 同路點評 《史蒂芬妮亞》是 Psiuk 寫給母親的,但自從 2 月 24 日俄羅斯入侵後已成為烏克蘭的國歌,歌詞寫下,「我總能找到回家的路,即使所有的道路都是毀了。」Kalush的6位團員全為男性,曾到被俄軍佔領的烏克蘭城市拍攝音樂錄影帶,在大賽結束後團員將於兩天後返回烏克蘭,其中有一位團員因正在打仗捍衛基輔(Kyiv)而沒有參加比賽。 主唱者表示,自己從沒有從軍也沒拿過槍,但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幫忙,於是成立志願者組織,在歐洲歌唱大賽代表烏克蘭。
2022年菲律賓大選投票結果出爐。與此前的民調一致,小費迪南德·馬科斯大幅領先主要對手、現任副總統萊尼·羅布雷多(Leni Robredo),當選菲律賓總統。 小馬科斯常被稱作「邦邦」(Bongbong),他的父親是曾統治菲律賓二十年的獨裁者馬科斯,母親是因奢華無度的生活而聲名狼藉的前第一夫人伊梅爾達(Imelda)。這讓他的獲勝被視為是1986年推翻其父專制和腐敗統治的民主起義的驚人反轉。 1975年,小馬科斯在牛津大學攻讀哲學、政治和經濟學位,這被視為通往政治生涯的大門,但他沒有畢業,他否認這一點。菲律賓新聞網站Verafiles的一篇報道披露,在他兩次考試不及格後,菲律賓外交官出面游說校方給小馬科斯頒發了社科專業的特殊文憑。 在2016年的菲律賓大選中,小馬科斯出馬角逐副總統,儘管敗選,但他拿下了超過1410萬票,與當選副總統的羅布雷多差距僅26萬票。 在本屆大選中,小馬科斯的競選搭檔是現總統杜特爾特的女兒、43歲的薩拉·杜特爾特(Sara Duterte)。小馬科斯在去年年底就曾表示,如果在選舉中獲勝,他們將繼承杜特爾特的主要政策。 同路點評 小馬科斯的父親曾經統治菲律賓多年, 是以貪污及獨裁。在父親倒台後, 小馬科斯曾經流亡海外, 不過在90年代, 小馬科斯回到菲律賓, 利用家族財富和人脈重新出現在政壇。他先擔任了北伊羅戈省省長,隨後又擔任了眾議員和參議員。這一次小馬科斯勝出, 杜特爾總統支持是最主要的因素。 2016年,杜特爾特不顧國內爭議,准許馬科斯的棺槨轉葬至菲律賓英雄墓園。2017年馬科斯百年冥誕時,儘管有民眾抗議,杜特爾特仍發表了盛讚馬科斯的談話。政治策略師艾倫·德爾曼(Alan German)說,如果用數字來展現杜特爾特家族對小馬科斯的支持對其當選有多大幫助,「將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杜特爾特的機器很強大,他是一位深受愛戴的總統。」
女王在感染新冠病毒後, 又精神奕奕地現身,穿上一身鮮黃套裝、戴上帽子在周二於沒有事先公布下到訪倫敦柏丁頓車站,由愛德華王子陪同,主持伊利沙伯線的揭幕儀式。 96歲的英女王看來精神很好笑容滿面,柱著枴杖走路,儀式後還試用車站的儲值卡增值及售票機。工作人員給女王一張Oyster車資儲值卡,裡面已增值5英鎊,皆因女王鮮有現金在身。車站職員向女王示範如何使用售票機女王問道:「我可以去哪裡?」職員答道:「你可以從這裡直達Abbey Wood。」女王即說:「好,非常好。」 女王逗留了大約10分鐘,便由愛德華王子陪同離開。這是女王上周二因行動不便缺席國會新會期開幕典禮後,第三次公開露面,上兩次分別是上周五出席溫莎馬匹展,以及過去的周日出席其登基70周年慶祝活動頭炮——皇家溫莎馬匹展大匯演。今次到倫敦柏丁頓車站,是首次於溫莎堡以外的公開活動。報道指,事前不公布女王會出席,是要按女王身體狀況作決定。 同路點評 英女皇是全世界年紀最大的國家元首, 已經96歲, 不過好像沒有人願意見到她離開。在早前她感染了新冠病毒, 很多人擔心她捱不過這一關。但最後她康復了而且能如常活躍。很多人認為管治者必然與國民對立, 但像女皇一樣, 經歷數十年贏得全世界人的愛戴, 確是罕見。回顧女皇一生, 她年輕時在大戰中成為國家的希望, 在英國有困難時就出來支持國家, 而且極少對別的國家領袖作出批評。 不過她也不是只當好人, 她會堅持她認為是重要的價值觀, 以及英國皇室的風範, 對皇室成員多加提醒, 讓英國人至今, 大部份人仍然以有皇室為榮。不過有一天要是她倒下來, 繼任者是否能延續這一傳統, 看來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