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聯邦政府正在權衡,一旦川普政府削減太平洋和東南亞地區的發展資金,是否應該加強對外援助。 在全球地緣政治劇變之際,澳洲外長黃英賢發佈了《2025外交政策速覽》(2025 Snapshot),總結關鍵戰略原則。 黃英賢指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戰略意外不斷增加的世界中,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與日俱增。」 這份文件列出了政府的主要優先事項,包括鞏固澳洲在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地位,深化與東南亞的經濟聯繫,並拓寬與印度和日本等地區大國的關係。 報告稱,亞太地區面臨「自二戰以來前所未有的軍事集結、有可能升級為衝突的激烈大國競爭、脅迫行為以及氣候變遷的影響」。 「澳洲的利益在於建立一個和平、穩定和繁榮的地區。」 同路點評: 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凍結對外援助資金已對亞太等部分地區造成了破壞性影響。雖然在全球範圍內,美國對外援助規模遠遠超過澳大利亞,但在太平洋地區,澳洲的援助份額比美國大得多。一些受川普削減援助影響的國家可能會轉向澳洲求助。如果澳洲不援助這些國家,很有可能中國會去援助,也意味著澳洲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會收到影響力。但是,今天的澳洲有沒有這個能力增加對外援助,以及能否像預期一樣增加影響力是需要謹慎考慮的。
在美俄展開談判之際,韓國國家情報院稱,北韓向俄羅斯增派部隊,支援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 去年,北韓曾向俄羅斯派遣約1萬至1.2萬名士兵,協助俄軍抵禦烏克蘭對庫爾斯克地區的攻擊。 根據韓國國家情報院的評估,北韓軍隊在庫斯克地區傷亡慘重,曾一度撤離,但已於本月初重新部署。 儘管北韓士兵紀律嚴明、訓練有素,但因缺乏實戰經驗、對戰場地形不熟悉,在俄烏前線極易遭到無人機和砲火襲擊。 今年1月,韓國國家情報院披露,約300名北韓士兵陣亡,另有2,700人受傷。 近年來,俄朝關係日益密切,韓美擔憂俄羅斯可能以核武技術作為回報,協助北韓發展核武。 雖然俄美會談帶來了「希望」,但是形式的發展畢竟還不明朗。 同路點評: 北韓持續向俄羅斯派遣部隊,代表兩國軍事合作進入新階段。這種合作可能包括武器技術交流、聯合訓練等,進一步鞏固雙方的戰略同盟關係。但這很可能引發東北亞地區的安全疑慮。韓國、日本等國可能加強軍事準備,導致區域軍備競賽的風險上升,尤其是北韓士兵曾經缺乏實戰經驗,如今卻獲得了這些經驗。所以,我們需要密切關注這一動態,採取適當的外交和安全策略,以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就像美俄的對話,中國在聯合國的表態,都有助於穩定俄烏局勢。
中國博士生鄒鎮豪(Zhenhao Zou;音譯)3月5日被倫敦法院裁定有罪,他被控在英國和中國對至少10名女性實施下藥和強姦。 在倫敦大學學院(UCL)就讀的他拍攝了多次性侵過程,將其作為「紀念品」。 負責調查此案的首席警探表示,28歲的鄒鎮豪「可能是英國有史以來最猖獗的性犯罪者之一」。 法官羅西娜·科蒂奇(Rosina Cottage)稱鄒鎮豪是“危險且具有侵犯性”的罪犯,並警告他將在6月19日被判刑時面臨“極其漫長”的監禁。 鄒鎮豪居住在倫敦南部。倫敦警察廳表示,他利用線上平台和交友軟體結識女性,並以喝酒或學習為藉口將她們邀請到家中,然後對其下藥。 隨後,他在女性失去意識時拍攝自己實施強姦和性侵的過程,並在事後留下一些受害者的首飾和衣物作為紀念。 內倫敦刑事法庭(Inner London Crown Court)裁定鄒鎮豪犯下28項罪行,包括11項強姦罪。 英國警方與中國公安部合作調查此案。他們表示,由於鄒鎮豪的作案手法,有些女性可能尚未意識到自己曾經是受害者。警方希望能與英國的中國留學生群體取得聯繫,尋找可能曾與鄒鎮豪接觸過的女性。 同路點評: 這起案件再次揭露部分留學生在海外的法律意識薄弱問題。雖然這只是個案,但它對留學生群體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也提醒在海外生活的中國學生要尊重當地法律,避免因法律意識淡薄而觸犯刑法。澳洲先前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案件,也說明了法律不會讓罪犯逃脫。對女孩來說,一定要特別小心,盡量避免單獨去第一次認識的人家裡,在外面跟「朋友」聚會也要特別留意自己的飲料。對於施暴者來講,在決定自己要這麼做之前應該要認識到,在今天的科技和法律面前,是很難逃脫的,應該要克制自己的衝動,避免讓自己陷入犯罪的境地。
中國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3月10日和11日相繼閉幕。然而,與政治會議的結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經濟的現實困境仍在持續。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2月消費和生產數據雙雙下滑,通貨緊縮壓力依舊嚴峻。 中國全國政協會議於10日閉幕,政協主席王滬寧在演講中強調,要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扎實做好「四個凝聚」工作,包括堅持中共全面領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發揮愛國統戰組織的政治作用,還要當好「黨的政策宣傳者」。 儘管「兩會」整體氛圍依慣例以「維穩」為主,但部分提案仍引發廣泛社會關注,尤其是關於青年贍養壓力及就業歧視的問題。 例如,全國政協委員金李建議提高贍養老人的個稅抵扣額,並將贍養配偶父母也一併納入,他說中國很多家庭已進入“四二一結構”,亦即“四位祖父母、兩位父母和一個小孩”,因此第一代獨生子女的贍養壓力大,需要政策協助。 另一位全國人大代表蒙媛建議,將「禁止就業年齡歧視」寫入法律,禁止企業設定年齡門坎,更成為微博熱搜榜首,閱讀量達1.1億次。 同路點評: 分析家指出,在當前國際經濟情勢及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設定的5%經濟成長目標恐難實現。但是,這個目標的背後不是能不能實現,而是政府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採取了一種穩健但保守的態度,這一目標相比過去動輒6%~7%的增速已經顯著放緩,釋放出政策層面對當前經濟現實的理性判斷。政府不願高調承諾高成長,地方政府財政吃緊,依賴傳統大規模投資刺激經濟的老路已經不可持續。另外,生活壓力和就業壓力才是導致中國消費不足的根本原因,這才是考驗政府的如何制定和落實政策的地方,如何在「穩定成長」與「長期改革」之間找到平衡,將是對決策層的一大考驗。
前英格蘭銀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將成為加拿大下一任總理,至少在目前是如此。隨著該國面臨由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全球貿易大戰,卡尼被認為需運用自己處理全球經濟危機的經驗。 卡尼曾在2013年擔任英國英格蘭銀行行長,成為該行超過300年歷史以來第一位非英國籍的行長。在此之前,他也擔任加拿大央行行長,成功引導自己的祖國度過了經濟大衰退,之後才被挖角到英國擔任最高銀行職位。 然而,與加拿大大多數有意參選的總理候選人不同,卡尼從未擔任經選舉任命的公職。不過,他在接替即將離任的總理賈斯廷·特魯多的競選中輕鬆勝出。現在,他必須帶領他的國家迎接其中一項最艱難的挑戰——與最大貿易夥伴美國之間日益升級的貿易戰。 但要維持總理的職位本身就是一場鬥爭。加拿大的下一次聯邦選舉定於十月舉行,但許多人預計選舉將提前至本月。 雖然卡尼曾在全球各地居住,於紐約、倫敦和東京等地為投行高盛工作,但他出生於遙遠的加拿大西北福特史密斯小鎮。 同路點評: 卡尼以其豐富的央行行長經驗和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卡尼缺乏從政經驗,這可能成為他施政過程的一大挑戰。他需要快速適應政治環境,平衡專業知識與政治現實之間的關係。在對美關係方面,他需要在維護加拿大利益的同時,處理與美國的貿易和外交關係。他的專業背景可能有助於應對當前的經濟困境,但政治經驗的缺乏也可能帶來不確定性。未來,他需要在專業能力和政治智慧之間找到平衡,最終,卡尼能否成功,不僅取決於他的經濟管理能力,更取決於他如何在黨派鬥爭、民意訴求和全球格局變化中尋求平衡,真正兌現民眾對變革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