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嘉年華即將到來,今年的雙十一也是自去年12月中國解除新冠「清零」限制以來最大的購物節。 而中國經濟自疫情後一直反彈乏力也影響了這一全球最大的年度購物盛事,各家公司紛紛打起了價格戰來招攬顧客。 雙十一促銷於11月11日(週六)正式開始,各商家已經提前幾週預售。 今年,不少商家都打出了朗朗上口的促銷口號:阿里巴巴的「雙11天天低價」、京東的「真便宜」和拼多多的「天天真低價」。 花旗分析師在上週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總體而言,價格戰是今年所有[中國電子商務]平台最大的競爭護城河。」 他們預計,由於經濟狀況不景氣和謹慎的消費情緒,銷售數字將「平淡無奇」。 雙十一是由阿里巴巴於2009年創立的,現已成為中國長達數週的購物嘉年華。 這項購物節銷售額經常超過美國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和「網路星期一」(Cyber Monday)的總和,被視為中國消費者消費意願的風向標。 同路點評: 阿里巴巴和京東都宣稱今年的「雙十一」銷售額有所成長,但是連續第二年決定拒絕透露具體細節或數字。 如果他們說銷售額和交易額繼續創下新高,那麼這對他們來說是件好事。 但他們沒有公開這些數字也許有點說明問題。 大多數消費者,尤其是那些更容易衝動消費的年輕人,都受到了勞動市場疲軟的影響。 現在的消費者不再那麼衝動,他們知道自己想從促銷中得到什麼,除此之外不會買其他太多東西。 「雙十一」數據低迷的同時,其他經濟數據也令人失望,如10月初國慶黃金周假期的旅遊人數低於預期。 青年失業危機也可能對消費造成壓力。
以色列在10月7日受到哈馬斯組織的恐怖襲擊後, 大部份國家都表達了支持以色列的態度。
因涉嫌在過去三年洗錢近2.3億澳元,澳大利亞聯邦警察局(AFP)日前對長江換匯(Changjiang Currency Exchange)進行了突襲,並逮捕了主要負責人。
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道,原中共政治局常委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逝世,終年68歲。 報道說,李克強近日在上海休息,10月26日因突發心臟病,經全力搶救無效,27日凌晨零時10分在上海逝世。 訃聞在兩日後公報。 李克強於2013年至今年3月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擔任國務院總理一職。 他在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成為僅次於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排名第二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並在第二年成為總理。 當時曾有「習李體制」的說法。 李克強為何身處上海, 官方沒有公佈原因, 靈柩被空運至北京, 並已於11月2日進行火化, 其後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追悼大會。 在李克強故鄉合肥, 不少人悼李克強, 他曾居住的故居, 門前成為一片花海, 放滿前來悼念者獻上的鮮花。 李克強逝世的消息正值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訪問中國前夕。 如果中國政府依照先前的治喪慣例安排李克強的後事,那麼阿爾巴尼斯將依然有望按照原計劃在下週訪華,並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和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發表媒體聲明,表示得知中國前總理李克強先生閣下逝世的消息,「我深感悲痛」。 阿爾巴尼斯表示,在李克強先生任職期間,澳中雙邊關係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締結了中澳自由貿易協定。 同路點評: 68歲對中國領導人而言實屬年輕,而李克強是中共「團派」(共青團)的最後一位領袖,李克強之死可能會觸發知識分子一些情緒。 「團派」勢力在過去十一丶二年已經減弱,甚至是原可進入政治局的胡春華最後亦被刪掉,故此李克強逝世不會刺激黨內鬥爭加劇。 李克強是一位聰明的實用主義者,似乎不那麼關注意識形態。 這也是他在上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中國最有權力的決策機構)的七人之中,顯得形單影隻的原因之一。 在一個工程師主導的政黨中,身為經濟學者的李克強以「實話實說」聞名。...
10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6次會議決定,免去李尚福的國務委員及國防部長職務。 對於他被解職的原因,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沒有需要發佈的資訊。 根據台灣中央社報道,針對李尚福被免職的原因,以及新任防長的人選,吳謙以“關於你關注的新任防長問題,建議關注權威訊息的發佈”一句帶過。 當有媒體進一步詢問,李尚福被解職的原因是否和先前傳出的涉嫌反腐敗有關? 以及新任防長會不會現身香山論壇? 吳謙則回應「沒有需要發佈的訊息」、「香山論壇的相關安排,會適時發佈訊息」。 有關29日至31日即將在舉行的北京香山論壇,吳謙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央軍委領導將與相關國家防務官員展開交流。 並說,根據美方通報,美國國防部副部長辦公室中國事務高級主任卡萊斯將作為美國國防部代表參加這次論壇。 期間中方相應官員將和她進行交流。 吳謙也說,中美兩軍關係,實際上參與溝通的人員級別不是最重要的事項,認為溝通最重要的是在實質內容。 當前兩軍關係出現困難與障礙,責任完全在美方。 至於俄方參加論壇的具體人選訊息,吳謙則稱,會適時發佈。 中央社指出,出席8月29日在北京舉行的中非和平安全論壇開幕式是李尚福的最後一次公開露面,當時他也發表了演說。 之後,關於他落馬甚至涉案被查的傳言甚囂塵上,並出現各種原因的揣測。 同路點評: 除了李尚福和秦剛之外,這一波被解職的還有財政部長劉昆和科技部長王志剛。 上個月解放軍火箭軍的司令員李玉超及政委徐忠波被撤換,外交、國防、財政、科技等多個部門的部長在短時間內接連被免職,可能反映出中國內部的重大政策上有各種分歧。 李尚福和秦剛都曾被視為習近平的親信,但都是上任不到一年就宣告被撤換。 這可能引起外界質疑中國政府的穩定性和公信力,但在中國政治的脈絡中,或許正反映了習近平的權威。 習近平可能是透過罷免自己任命的官員以及治理「塌方式腐敗」,進一步鞏固個人權力,中共也不需要公信力仍然可以維持統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