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話題
9·11事件20週年之際的中美關係
美國總統拜登4月14日宣佈,他將在2021年9月11日之前從阿富汗撤出所有美軍。這個時間點象徵著自2001年9月11日美國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遭恐怖分子襲擊的「911事件」以來,美國從入侵塔利班政權開始的長達20年的「反恐戰爭」的結束。
然而,拜登決定將「 911事件」成立20週年作為撤軍的最後期限,這也意味著特朗普政府和塔利班最初在阿富汗簽署的協議「將於2021年5月1日全部撤出阿富汗」的承諾將被推遲四個多月。當原定的最後期限5月1日到來時,美國將繼續保留約3,000名駐阿富汗部隊。
3月11日,美國官員宣佈9·11恐怖襲擊20週年紀念日將以傳統的朗讀受害者姓名的方式在世界貿易中心紀念廣場舉行。紀念活動還將包括「光明儀式」,這是一種由兩束光組成的藝術裝置,讓人聯想起襲擊中被毀的雙子塔。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9·11事件十九週年之際,不僅規模縮小,而且所有參與者都必須戴上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由於新冠大流行,去年的紀念活動取消了家庭成員親口敘述受害者名字的鏈接,並用預先記錄下來的記載受害者名字的家庭成員的記錄來代替它們。
拜登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並不令人意外,這場戰役普遍不受到選民歡迎,前任總統特朗普也曾承諾將自5月起撤軍。 9月11日是一個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日子,基地組織在20年前的這一天襲擊美國,促使時任美國總統布什發動阿富汗戰爭。這場戰爭已經導致2,400名美國軍人喪生,估計耗資2萬億美元。
美軍是為了因應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而開始在阿富汗發動攻擊。現在,經過了20年,在造成近2400名美軍與數以萬計的阿富汗人喪命後,拜登訂下9月11日為最後一名美國軍人撤離的最終日期,撤軍行動將自5月1日展開。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設定的撤軍截止期限是5月1日,特朗普曾試圖撤軍但在離任前沒能完成。
隨著北約中最大的軍事強國撤軍,北約盟國在布魯塞爾開會,料將同意撤出北約駐阿富汗的9600名士兵。
為何撤軍?
拜登在當天的講話中指出,美國必須把焦點擺在其他地方出現的恐怖主義威脅,以及獨斷的中國。就在美國總統拜登宣佈從阿富汗撤軍的消息之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公開表示,美國撤離阿富汗的原因是「集中精力應付未來其他一些更危險的威脅……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
拜登剛主政白宮時,就已經宣佈定調了未來的中美關係,視中國為「最嚴峻的戰略對手」。自那時以來,美國聚集了西方盟友,並在諸如新疆有關的問題,與香港有關的問題,與台灣有關的問題,南中國海和可追溯性等問題上對中國發動了瘋狂圍攻。
4月13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ffice of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公開2021年《美國情報系統年度威脅評估》報告內容。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主管美國情報體系(U.S. Intelligence Community)工作。這是拜登上台之後美國情報系統的首份威脅評估報告,內容主要聚焦在未來一年內美國面臨的「最直接、最嚴重的威脅」。這份報告顯示,美國認為中國在全球範圍內擴大自身影響力的同時,將削弱美國影響力,破壞美國及其盟友的關係。報告將中國列在威脅名單的首位。其後為俄羅斯、伊朗與朝鮮,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網絡安全及地區衝突等問題也在報告中有所體現。
其中表示,中國正日益成為與美國「勢均力敵」的競爭者,在經濟、軍事及技術等多個方面對美國進行挑戰。
這份報告其中一部分以「中國為成為全球強國的攻勢」為主題,從地區及國際活動、軍事能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太空、網絡以及情報、影響力運作、影響及干擾選舉等幾個方面總結了對中國威脅的評估。報告認為,北京正越來越多地將其日益增長的軍事能力與經濟、科技及外交影響力相結合,以維護中共地位,保護其領土及地區優勢,並「以華盛頓的利益為代價」尋求國際合作。
報告預測,北京將增加在南海地區恐嚇其他對手的行為,而中印邊境的緊張氣氛將會保持在較高水平。報告還提到,當「時機符合其利益時」,中國領導人可能會尋求「戰術性機會」,減少與華盛頓之間的摩擦。
對於評估的威脅的變化,成為了美國目前的第一要務,這才是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真因。
一點往事
2001年早已成為過去,而為阿富汗戰爭招募的最年輕的士兵是在911襲擊發生後三年才出生。拜登選擇重新確定美國外交政策目標的優先級,並將戰爭資金轉向解決國內關切。
拜登認為,美國應該集中精力應對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挑戰。那麼,此時俄羅斯和中國都發生了什麼?
目前,俄羅斯正在烏克蘭邊境集結軍隊,規模是自2014年入侵克里米亞前夕以來最大的一次。
2014年烏克蘭經過大規模激烈抗議後親歐派抗議者控制了國會,亞努科維奇總統被罷黜流亡俄羅斯後,俄羅斯兼併了克里米亞。同年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的親俄地區武裝實行割據。自那以後烏克蘭部隊一直在那裡同分離主義武裝交火。烏克蘭方面估計,自從2014年以來烏克蘭東部的衝突已經導致14,000人死亡。
2014年底烏克蘭議會修正法律放棄了不結盟政策。 2016年6月烏克蘭通過法律把加入北約列入其外交政策。 2019 年當選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競選期間就承諾要把加入北約的議題付諸公投。上月他簽署了法令,再次明確加入北約為烏克蘭的外交目標。
冷戰結束後,原屬蘇聯陣營的中歐和東歐的許多國家相繼加入北約。北約準備吸納烏克蘭和古魯吉亞,進一步向前蘇聯的心臟地帶擴展則觸動了俄羅斯的紅線。俄羅斯官員雖然表示會尊重烏克蘭獨立,但同時指出烏克蘭被認為是俄羅斯民族的搖籃。美國力主邀請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但這個問題在北約成員國中產生分歧。以德國為首的許多西歐大陸國家都反對北約繼續東擴,吸納烏克蘭和格魯吉亞。
中國方面,近日中國軍機多次進入台灣在南中國海(南海)上空的防空識別區。台灣國防部稱,4月12日有20多架次戰鬥機、轟炸機和其他飛機進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4月1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訪問美國,並發表聯合聲明,承諾加強合作應對中國,批評中國的行為「有違規則為本的國際秩序,包括經濟和其他形式的脅迫」,兩國確認維持區域和平穩定的「威懾力」的重要性。兩國領導人罕有地在聯合聲明共同發表對台海局勢的關注,這是1969年以來首次在聯合聲明中加入與台灣直接相關的內容,另外,兩國又關注香港和新疆人權問題,以及東海、南海局勢。
3月,美國、歐盟、英國與加拿大以新疆問題為由,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而北京方面隨即反擊,對歐盟採取懲罰性措施,制裁對象包括歐洲議員、外交官、機構與相關親友,並禁止他們所在的企業同中國進行貿易往來。
而早在特朗普時代,雙方就經歷了中美貿易戰,彼此關稅制裁。
其它影響因素
除了國際關係的影響, 在過去四年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的經濟、貿易及科技制裁, 到底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中國已成為科技大國, 曾幾何時差不多5G技笒炙手可熱, 主導全世界。但今天, 在美國實施科技制裁中國下, 中國科網技業大受壓迫, 在全球影響力大幅下滑, 對中國國力影響有多少, 現時還未可知。不過, 科技企業發展極度倚賴半導體晶片, 而中國在這方面受制於美國是明顯的事實, 因此中國能否在短時間找到出路, 對抗美國的制裁, 將決定它討價還價的能力。
還有在過去年多的新冠疫情, 對中國及美國經濟及生產力帶來巨大影響。今天中國沒有受新冠疫情影響, 經濟聲稱維持增長, 但卻面對如何確保國民能不受感染, 把病毒鎖在國門以外。而美國在開始時受到極大衝擊, 有接近10%人口受到感染, 特朗普更因此而失去連任機會, 但今天已完成了差不多一半人口的疫苗接種, 很快會走出新冠的威嚇, 開展經濟復甦計劃。這樣的改變, 對中、美兩國在未來一、兩年的發展, 會帶來怎樣的轉變, 相信會影響兩國對峙的實力。
結語
有趣的是,美國氣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4月16日訪問中國,在上海與中國氣候特使解振華進行為期三天的會談。氣候變化如今是兩國可以合作的為數不多的領域之一。氣候變化能成為緩和中美緊張關係的新「乒乓外交」嗎?
然而,即使是在冷戰的高峰期,美國和蘇聯都就公共衛生與軍備控制問題展開合作。克里與拜登政府官員多次表示,美國不以氣候問題和中國做交易。
中美關係,是接下來10年,至少是10年,每天都需要關注的問題,只是高度全球化的今天,美國的盟友真的要完全站在美國的利益背後嗎,就如澳大利亞一樣,是站在盟友一邊,還是站在利益一邊,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中美關係,正關乎於這些國家的利益,經濟的滑坡,意味著國內的內部矛盾的發生,如何權衡,真的不容易。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