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話題
民調顯示大多數法國人認為政府防恐襲措施不夠
民調顯示大多數法國人認為政府防恐襲措施不夠
法國尼斯恐怖襲擊後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88%的受訪者認為法國當局為防止恐怖襲擊所採取的措施不夠,99%的受訪者認為法國受到恐怖襲擊的風險仍然非常高。
受法國媒體委託,法國輿論研究所在尼斯恐襲發生後的兩天內訪問1000名18歲以上法國公民。調查結果顯示,81%的受訪者表示為防止恐襲發生,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願意接受更多安檢和部分自由限制。68%的受訪者認為在情報機構備案的重點恐怖嫌疑人應該被拘押。
當地時間18日12時,法國全國為尼斯恐襲受害者舉行默哀一分鐘的儀式。在尼斯恐襲現場參加默哀儀式的法國總理瓦爾斯和政府官員受到當地民眾的噓聲;當地救援和醫護人員走過時,現場響起持續的掌聲。
14日晚,一名31歲男子駕駛卡車衝進正在法國南部海濱城市尼斯欣賞國慶煙花的人群,共造成84人死亡、202人受傷,其中52人重傷。法國警方已通過指紋分析正式確認疑犯身份,是一名31歲的突尼斯裔法國男子,曾因參與持械暴力、盜竊等活動在法國警方留有案底,但此前並未在法國情報部門備案。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5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譴責14日晚發生在法國南部旅遊城市尼斯的恐怖襲擊,強調應加強打擊恐怖主義和暴力極端主義的區域及國際合作。
同路點評:
連同去年《沙爾利週刊》雜誌社遇襲以及巴黎連環恐怖襲擊,法國在一年半之內遭遇三次惡性恐怖襲擊,不僅震驚世界,也讓法國全國上下進行反思:為什么法國會接二連三地遭受襲擊,為什么法國防不住恐襲,下一步到底該怎麼辦?
實際上,法國從去年巴黎連環恐襲以來一直處於國家緊急狀態,但人們的一些行為卻沒有受到約束。比如,巴黎作為反恐重點區域,進入地鐵也沒有安檢。法國的恐怖主義既有意識形態方面的因素,又有法國乃至西方經濟和社會問題的影響。僅靠對內加強安保、對外打擊極端組織,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沒有顛覆性的政策出台,恐怖主義將長期籠罩法國。
1970年代以來最龐大內閣「出爐」
聯邦總理譚保(Malcolm Turnbull)18日宣佈了新內閣名單,並與新內閣成員一同在堪培拉國會山與澳洲總督考斯格羅夫(Peter Cosgrove) 面前宣誓就職。新內閣中共有23位部長,大部分原前排議員均維持地位不變,僅部分職責範圍有所調整。本屆內閣是自1970年代的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政府以來,成員最多的一屆。除總理譚保外,22名新內閣成員有副總理兼聯邦農業與水資源部長Barnaby Joyce,聯邦財長Scott Morrison,聯邦外交部長Julie Bishop,聯邦金融部長Mathias Cormann,聯邦稅收與金融服務部長Kelly O’Dwyer,聯邦貿易、旅遊與投資部長Steven Ciobo,聯邦律政部長George Brandis QC,聯邦移民部長Peter Dutton,聯邦國防部長Marise Payne,聯邦國防產業部長Christopher Pyne,聯邦衛生與養老及體育部長Sussan Ley,聯邦婦女事務、公共服務總理助理及就業部長Michaelia Cash,聯邦社會服務部長Christian Porter,聯邦產業、創新和科技部長Greg Hunt,聯邦通訊及藝術部長Mitch Fifield,聯邦環境和能源部長Josh Frydenberg,聯邦基建部長Paul Fletcher,聯邦原住民事務部長 Nigel Scullion,聯邦教育及培訓部長Simon Birmingham,聯邦鄉郊發展、通訊、地方政府與領地事務部長 Fiona Nash,聯邦資源與北澳事務部長Matt Canavan,內閣秘書長Arthur Sinodinos AO。此外,針對自由黨在聯邦大選中損失多個議席,不少人將此歸咎於政府的養老金改革措施。外長畢曉普承認,可以理解民眾對大選結果的沮喪與失望。譚保則表示,會「洗耳恭聽」同儕及社會所表達出的憂慮。
同路點評:
去年譚保政變上台後,其內閣就一直動蕩不安,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有五名部長因醜聞等各種原因辭職,令政府信譽嚴重受損,導致不得不進行洗牌,啟用一批新人。本屆大選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的2月內閣的穩定性,令民眾可以對在2月內閣基礎上組建的新內閣有所信心。當然,新內閣是否可以支持譚保兌現大選承諾,仍有待時間檢驗。不過,對於某些州而言,新內閣的成立或許並非那般令人「歡喜」。有消息指出,負責新潛艇、護衛艦及其它國防制造項目的新任聯邦國防產業部長Christopher Pyne已暗示指自己不太可能與前自由黨同僚,南澳國防產業部長Martin Hamilton-Smith「緊密合作」。
維州將建最大風力發電站
經州政府批准,維州西南部的Dundonnell區附近將興建維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風力發電站。該電站造價為6.5億澳元,將擁有96座渦輪,輸出電力將惠及Ballarat與Warrnambool等地區的14萬戶家庭。同時,工程階段將創造300個崗位,建成後將會有16個崗位。維州政府的新能源目標是到2020年,25%電力來自新能源,2025年則升至40%。州長安德魯(Daniel Andrews)表示此舉「對於造福子孫後代、令他們繼續享受我們今天的美好環境而言至關重要。」由信託能源(Trustpower)牽頭,電站建造工程將於12個月內開始。
同路點評:
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有利於改善澳洲傳統煤電工業造成的環境影響,是值得鼓勵的事情,從長遠而言,亦是時代發展的趨勢。但同時,維州政府亦需要警惕,行業轉型與變革的幅度在短時期內不應過大,後者或會導致民眾生活成本的增加。例如南澳作為澳洲新能源的領軍者,就曾被批評指過於依賴新能源而導致電力輸出不穩定、電價上漲。
瓶裝純水被曝不「純淨」
費爾法克斯傳媒的一份調查報告發現,在雪梨咖啡廳、超市及便利商店出售的瓶裝水中,34個牌子中就有7個牌子裡裝的是「淨化的」自來水,均價為2.75元/升。例如澳洲本土純水品牌Nature’sBest,每年售出瓶裝自來水量達2500萬瓶,其老闆Warren Peffer稱,「基本上,水是免費的,所以我們只是在賣塑料瓶而已。」昆士蘭科技大學營銷專家Gary Mortimer指出,「商家無法以瓶裝水比自來水更好的噱頭叫賣,因此只能用『新鮮』、『自然』或『雪山頂』等意象來使購買者信服。」
同路點評:
澳洲人對瓶裝水的消費量正逐年增加,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瓶裝水的年消費量高達4.66億公升,較之2010年上漲了39%。而消費者每購買一瓶瓶裝水,所付花費卻往往比真正價值多出2000倍左右。其實,長久置於塑料瓶中的水,無論本質上是礦泉水亦或處理過的自來水,往往都沒有購買者想象中的那般「純淨」。若想要喝到放心水,何妨隨身帶一個過濾杯?
家用太陽能發電回購價下調
消費者保護團體日前警告稱,家用太陽能發電回購計劃將於9月至明年1月下調回購價格,南澳、維州與新州的回購電價將分別下調至6.8分每千瓦時(原16分每千瓦時),5分每千瓦時(原25分每千瓦時)與5.5-7.2分每千瓦時(下調了60%)。屆時,這些地區將有超過275,000戶家庭受到影響,平均每年需要多繳納1500澳元的電費,部分購買大型系統的家庭,其損失更可高達4000澳元/年,因為這些享受高價回購的家庭中的大多數是在太陽能電池板價格更高的時候購入的。
同路點評:
之前政府不惜以貼補的方式推出回購計畫,是為了鼓勵家庭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越早購置相關系統的家庭所享受的回購價格就越高,當然,彼時系統的價格亦更為昂貴。但電力公司卻不願意肥水外流,下調回購價就成了遲早的事情,此舉顯然會打擊到人們對於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購買熱情。唯一的希望是未來蓄電池的價格可以更便宜。
昆州投資移民政策放寬
昆州政府於近日公布投資移民新政策,將於7月25日開始實行的新政策,不僅將132類商業天才投資移民簽證的投資額度由250萬元下調至了100萬澳元,並取消了原本的創造就業要求與地區要求;亦將188A類簽證的投資額度由原本的繁華地區50萬澳元、偏遠地區30萬澳元,統一下調為20萬澳元,不再分區。188A類簽證目前是中國投資移民澳洲的主要途徑之一,而132類簽證則是澳洲所有投資移民項目中惟一可以一步到位獲得永久居留權利的簽證類別,二者均無語言、學歷要求。
同路點評:
為拉動澳洲經濟,鼓勵海外投資,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投資,自聯邦至各州政府或多或少都在放寬投資移民及相關「福利」政策。比如澳洲此前正式開放了小學留學,並取消了留學生家屬陪同時間受學習課程時長的限制。對於很多注重下一代教育,又看中澳洲部分行業市場潛力的中國投資者而言,這些政策無疑具有較高性價比與強勁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