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微信海外前途堪憂

/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

/微信被封杀

 

美國特朗普政府上星期下令,45天后美國公民個人或者公司,將禁止使用「微信」,抖音國際版如果找不到買家,也將收攤走人。國務卿蓬佩奧對五大領域「淨網」計畫的宣佈是美中脫鉤的最新動態,將中國影響力和中國公司從美國互聯網上移除。消息一出,頓時在海外微信用戶圈猶如投下了一枚震撼彈。不論是由於方便易用、網路支付、還是朋友圈所在等種種原因,對於世界各地的很多中國人來說,微信已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聊天工具,特別是在中國大陸的親友們保持聯繫的最重要工具。許多人感到震驚與不知所措,也就不難理解了。而身在澳洲的無數華人也不免擔心,微信是否會被澳洲政府封殺。

 

/微信作为中国公司开发的平台,公众号上的内容会受到中国有关部门的审查

 

澳洲政府表示不跟進

在8月7日早間一場面對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社區的記者發佈會上,當有中文媒體記者問及澳大利亞政府是否考慮禁微信及有何調查進展時,代理移民部長艾倫·塔奇(Alan Tudge)回應稱:「不,這不在我們的計畫之中」。澳大利亞有超過80萬人使用微信,它已經成為許多人的重要(通訊)工具。

早前,莫里森政府已排除了針對TikTok出臺禁令的可能性。儘管澳洲政府會持續觀察,但目前尚無任何證據表明,禁用TikTok勢在必行。較之美國強硬的淨網態度,澳洲政府的態度更偏向于把選擇權交由使用者自己的手上。畢竟,人們知道,這些應用程式將會直通到中國,用戶自身要去判斷是否要繼續使用這些應用程式。而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是,如果蘋果商店下架微信,澳洲政府不許採取任何行為,在澳洲的無數蘋果產品使用者是否就自動放棄了微信的使用。那麼下一步,是否會有無數華人果斷放棄iPhone,然後轉而投向中國國產手機華為。而這一切是否依舊在澳洲政府的可控範圍內,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政策上都要持續跟進。但要是連Android平台上也不能下載微信的話,到底微信還否能生存,仍是一大疑問。

不過,西方社會對中國互聯網公司在全球的影響力的警惕性確實與日俱增。近幾年國際風雲變幻莫測,曾幾何時,西方主流社會樂觀地希冀互聯網會把中國推向民主,已演變成為今日對中國互聯網技術和影響力的警惕。現在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已經已經和美國比肩,和美國一樣雄心勃勃,影響力也不輸於美國。

騰訊集團旗下的微信平臺擁有數以億計的使用者,服務功能涵蓋了社交、購物、遊戲甚至情侶約會。對於說中文的人來說,微信變成了不可取代的工具,無論你身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但是也並非所有華人反對美國政府封殺微信的禁令,亦有支持封禁微信與TikTok的華人在白宮網站上請願,認為微信是用於「滲透」、「洗腦」、「威脅」美國華人的工具,微信支付也損害了美國銀行業的利益。同反對禁令的人們一樣,支持微信禁令的人們亦收集了數萬簽名。支持微信禁令的請願書寫道。這也讓西方社會日益看清微信不單純的一面——它給人們帶來了生活的無窮便捷,但也是中國監控天羅地網的重要環節之一。

除了獲取資訊以外,不能忽視的是微信是一款集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和Venmo等類似服務於一身的移動應用。這款所謂的超級應用在中國幾乎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號稱擁有超過10億用戶。而美國的大小品牌,從耐克、肯德基、星巴克,到亞馬遜,都使用微信內嵌的「小程式」軟體來促進交易和吸引中國消費者。

目前,在美國境外運營的美國企業,是否也要全面執行這條行政命令?在美國商務部出臺細則之前,這一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特朗普8月6日發佈的行政命令的措辭並不清晰,沒有明確定義何為「交易」,這都有待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9月20日前出臺相關實施細則。如果只是禁止了美國境內企業及個人與微信母公司騰訊之間涉及金錢的「任何交易」,微信紅包、微信轉帳、微信支付等金融相關業務將在美國境內被禁止,公眾號「打賞」功能也可能受到一定的影響。美國企業在微信平臺上的廣告行銷業務,也有可能受到衝擊。可口可樂、耐克、麥當勞等諸多美國企業都在中國市場使用微信平臺開展業務,其中包括涉及金錢交易的支付業務。如果同樣適用美國境外運用的美國企業,美國的這項禁令不僅會對中國企業騰訊公司的業務造成傷害,也會間接將對沃爾瑪和星巴克造成更大的傷害,因為它們依賴騰訊獲得客流。如此一來,這一舉動很可能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中兩國的較量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停歇。

而對於澳洲政府較為現實的問題是,澳大利亞媒體監管機構對微信的瞭解究竟有多少,一個更簡單的問題,這些機構中多少人能懂中文,懂得微信公眾號的寫作套路,人們不得而知。如果澳洲政府意圖監管微信上的資訊,難以想像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如果澳洲政府放任不管,微信公眾號早已成為華人瞭解資訊的主要途徑,而其中消息的真假更是無法保障。

 

/微信滋生假新闻泛滥

 

假消息滿天飛?

其實,假新聞和誤導性內容不僅存在於微信,而是到處都是,知名媒體同樣會生產假新聞。只是由於微信特殊的私人網路傳播方式,致使假新聞的傳播更為容易。據一項對美國微信用戶的調查,79%的人在聊天群裡讀取政治新聞;71%的用戶參加了超過100人的聊天群,有時候人們彼此並不認識。對於微信上傳播的內容,一度「只能微信,不能全信」成為流行語,卻也是真實寫照。

微信上假新聞的來源很多都是翻譯中的誤翻譯,是跨文化交流造成的差異。有時原文比較真實,但是翻譯過程中由於編譯者有自己的認知和解讀,導致這個新聞變成了假新聞,因為很多翻譯者可能並不具備有關澳洲政治、文化、社會的背景知識,甚至一些人還身在大陸境內,只是受雇於編譯有關澳洲新聞而已;還有就是故意羅列很多事實,運用不真實的圖片做成一個假新聞,以博讀者眼球。

海外華人如此喜歡微信、微博等中文媒體平臺,主要基於環境認同、親切感、語言問題等原因。而假新聞的生產是有需求才有供應,一些為中國大陸唱讚歌、貶斥西方主流社會價值觀的文章之所以在海外華人圈中傳播廣泛,也與海外華人微妙的心理狀態有關,儘管身在異國他鄉,但遲遲難以融入當地社會的疏離感,而人們此時看到微信公眾號祖國強盛的一系列文章後,驕傲感油然而生,很難會去冷靜分析文章的真假了。

同時,要想判斷新聞的真實性,往往需要讀者看不同平臺對同一事件的報導,然後交叉比對,做出自己的判斷。如果看微信的人能夠閱讀英文內容,他們可以根據連結來找到原文,做些比較。但是在「碎片化」閱讀的時代,並非每個人都有時間和精力這樣做。而且很多海外華人的英文閱讀能力也有限。這對於辨別微信公眾號內容真假又增添了難度。

誠然,解決微信中的資訊問題並不容易,但理解這些問題就是走出了關鍵的第一步,對記者、政府部門和社團來說,微信可以作為聯繫那些被主流話語方忽視的個人和團體的場所。此時,如何建立並維護好一個可信任度高的優質公眾號,成為了需要思考的問題。如何打破「劣幣驅除良幣」的微信公眾號局面,華文媒體必須要體現有所擔當,以傳播真實客觀消息為己任,而只有在高品質的文章的滋養下,讀者的鑒賞能力才有可能同時提高。

 

未知的領域

據澳大利亞市場公司Bastion 2018年的資料統計,微信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媒體之一,擁有300萬在澳大利亞本土註冊的帳戶。除了作為通訊工具,微信很大程度上是很多剛剛登陸澳大利亞的華人的消息來源。中國新媒體資料平臺「清博大資料」澳大利亞部分顯示,微信上有超過50個內容針對澳大利亞華人的活躍微信公眾號,「微悉尼」、「看看澳洲」、「今日悉尼」、「都市折扣」等活躍帳號最高單日總閱讀數量都達到5萬次以上。

而在上一次聯邦大選中,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和反對黨領袖比爾·肖頓也都使用了微信和澳大利亞華裔選民進行交流,同時包括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澳大利亞特別廣播服務(SBS)和《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在內的多家媒體也有他們的微信帳號。但是,發佈在微信上的消息並不總是和澳大利亞國內的頭條新聞一致。斯威本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中國問題專家約翰·菲茨傑拉德(John Fitzgerald)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採訪時表示,政客和媒體使用微信可能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微信並不是為了在民主體制中使用而設計的,且民主無法通過微信進行」。澳洲很有可能在準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就進入了微信這個未知的領域。

微信的令人擔心之處在於它受到中國的審查和控制,另外還不僅僅是審查的問題,有時候微信會推動某些問題,這涉及控制公眾輿論的問題。因此,值得和微信討論的問題包括如何運營在澳洲的微信平臺的問題,在一個理想的世界,政府應該讓在澳洲運營的社交平臺透明化。而不是無論人們在哪,北京政府的習近平的「剪刀」都在審查甚至遮罩著人們發送的消息。

/如果读者无法阅读英文,则很难分辨微信公众号内容的真假程度

 

新南威爾士大學坎培拉分校澳大利亞國防學院的湯姆·西爾斯(Tom Sears)長期研究在澳大利亞微信帳號上的新聞報導,他告訴ABC報導,這些機會主義的中文媒體常重新改編那些中國官方媒體上發表的文章,相似率高達86%。而在澳華人以微信為諮詢收取的主要平臺,亦不有利於融入當地社會,因為他們從微信上和澳大利亞媒體上看到不同的畫面,更有可能傾向於認為澳大利亞本地的媒體只講述了故事的一個方面。這也是為什麼有「海外華人更粉紅」的諷刺說法。

微信從開發到今天不到十年,影響力席捲全球華人,如果只是單純的商業產品,也許騰訊公司的這一創舉可以在商學院的課本裡寫下一筆,但是如今的微信已演變成海外華人統一戰線的重要工具。即便澳洲此時不採取類似美國的強硬做法,但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