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奧運游泳池場上的小故事

奧運游泳池場上的小故事

 

文:本刊編輯部

圖:蘋果日報、維基百科

游泳比賽在奧運會上永遠都是最受囑目的項目之一。今屆奧運游泳比賽,大多人都聚焦在禁藥的話題上,但其實在游泳池場上,仍有不少有趣的小故事。當中有創造歷史的女飛魚、有一戰成名的新秀、也有不斷挑戰自我的老泳手。他們的故事,相信會永遠留在奧運的歷史中。

 

打破定律的黑人女飛魚

美國泳將雯露爾(Simone Manuel)於里約熱內盧奧運女子一百米自由泳決賽中,擊敗了大熱門的澳洲甘葆姊妹,與加拿大的奧莉基斯姬並列冠軍。美國泳手拿到了金牌並不是甚麼新鮮事,但雯露爾將會永遠寫入歷史中,原因是她成為奧運游泳史上首位奪金的黑人女泳手。出生於休斯頓的她十一歲始接受正規游泳訓練。一三年巴塞隆拿世界錦標賽,她代表美國奪得四乘一百米自由泳冠軍,五十、一百米自由泳又分摘亞軍和季軍嶄露頭角。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奇怪,黑人在很多運動中,都展示出超強的運動力,但我們卻很少看到黑人選手能在游泳界中奪冠、甚至參賽的也非常少。從運動生理學角度分析來看,黑人的肌肉密度比其他人種高,故此黑人要付出更大的氣力來解決身體下沉和浮力的問題,而這身體因素可以在泳池中造成1.2%到1.9%的速度差異。不過,今次文露爾參加的是短途項目,有專家指她可靠肌肉力量及爆發力克服先天障礙,但也要她背後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才可成功。

成為奧運首位黑人女飛魚後,雯露爾直言意義深遠:「希望我的成績能夠起到鼓勵作用,這面金牌是為往後參加這項目的黑人運動員而拿的。」如果細思她的說話,身體因素要否真的是黑人參加不了游泳的主因呢?在運動科技日漸普及的情況下,很多身體不利因素可以透過技術調整而解決。事實上,絕少黑人參加游泳比賽的原因,是因為貧窮或種族歧視等的社會問題。

的確,正規的游泳訓練​​需要很好的條件,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部分非洲國家政府只能建造和維護成本極低的籃球場或田徑場等。故有經濟能力、能參與到游泳活動的黑人本來就不多。另一個就是種族歧視問題。在一些富裕的國家如美國等,在五、六十年代中的歧視問題非常嚴重,大部分的游泳池都禁止黑人進入。故在那些國家的黑人只好參與其他活動。久而久之,即使種族歧視的問題改善了,但社會上已經產生了「白人游泳、黑人田徑」的體育文化,故大多黑人都不太參與游泳活動。

相信今次雯露爾的奪冠,可大大鼓勵黑人參與游泳活動,亦相信在可見的將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對歧視問題的重視增加,在奧運的游泳項目和頒獎台上,會越來越多出現黑人的身影。

 

擊敗了偶像的施古寧

 

在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場奧運決賽中,用擊敗自己偶像的方式,向偶像的最後一場個人奧運比賽作出致敬,並取得第一面奧運金牌。試問還有甚麼比這個登場方式更好的呢?

巴西時間8月12日,全球焦點都集中在菲比斯身上,因為這是菲比斯在奧運中的最後一場個人比賽。可是,最後全球的焦點不只停留在菲比斯身上,還停留在一名新加坡泳將身上。因為他不僅擊敗了「水怪」菲比斯,更為新加坡奪下史上首面奧運金牌。他的名字叫施古寧(Joseph Schooling)。

先回顧新加坡的奧運奪牌史,包括1960年羅馬奧運的舉重銀牌、2008年北京奧運桌球女團銀牌,還有2012年倫敦奧運桌球女單、女團的2面銅牌。新加坡從來都不是體育大國,故在世界體壇上甚無成績。但施古寧在今屆里約奧運為新加坡締造壯舉,奪下星國歷史上第一面奧運金牌。事實上,施古寧在2014年仁川亞運會上已經展露實力,奪得男子100公尺蝶式金牌,成為新加坡自1982年後首位在亞運會奪得金牌的男子選手。

 

可能身在澳洲的新加坡人,對施古寧奪金沒有大太興奮的感覺,但在新加坡內卻是另一番光景。施古寧奪金後,總理李顯龍立即在社交網站慶賀;樟宜機場亦在社交網站貼上一張航班表:「航班:SG2016 時間:50.39 起點:施古寧終點:金牌」,以感謝他為新加坡拿到第一面金牌。施古寧在15日清晨5時30分抵達新加坡樟宜機場時,還有500名支持者在現場揮舞新加坡國旗,迎接這位「新加坡之光」。於16日,施古寧更在國會接受表揚。

 

在8年前的北京奧運時,當初還羞澀地和偶像菲比斯合照的施古寧,現在已經搖身一變成為國際關注的游泳新星。但他的路可以走多遠,還是要看他在低谷時,能不能像菲比斯般渡過。

走過高山低谷的菲比斯

 

菲比斯(Michael Phelps),近十年美國泳壇的代名詞。

23面金牌、3面銀牌、2面銅牌,在奧運的歷史上,創下了「奪金最多」、「奪牌最多」、「單屆奪金最多」、「單屆奪牌最多」等紀錄,相信會是前無古人,後亦難以有來者。菲比斯年僅15歲時,便在2000年的悉尼奧運嶄露頭角。在2004年雅典奧運中便成功取得整個奧運生涯的第一金。年少成名的體壇新星多如天上繁星,但能越過低谷的、保持20年巔峰狀態的例子,屈指一數,寥寥可數。菲比斯今天的成就,贏的關鍵不是技術,而是心態。

菲比斯在8年前的北京奧運一口氣摘下所有金牌,在23歲時已經被喻為奧運史上最偉大運動員之一,踏上人生的高峰。可是無人知道這位人生大贏家背後,卻充滿了無盡的寂寞與空虛。菲比斯會踏上游泳之路,緣是一個悲慘童年。在他童年時,他的父母經常在家大吵大鬧,泳池是菲比斯與他兩位姐姐逃避現實的最好去處。在京奧達成創舉後,在他內心的寂寞和黑暗面就一下子爆發出來。受夠了枯燥訓練的他開始沉迷派對,吸大麻、酗酒、醉駕等新聞不時傳出,在泳壇中比賽成績更持續下滑。漸漸遠離體壇,理應會是他的結局,也是絕大多數年少成名、但欠缺心理質素的運動員的寫照。

菲比斯原本打算退出泳壇,但因巨額贊助令他騎虎難下。在參加倫敦奧運前已事先張揚賽後退役,雖然最後贏得6面獎牌後,但在最擅長的200米蝶泳中落敗,更是取得最少金牌和獎牌的一屆;雖然他成為了歷史上取的最多奧運金牌的運動員,但也填補不了內心的無盡空虛。退役的生活更使他產生自殺的念頭。他事後憶述這經歷時表示,「除了游泳我什麼也不懂,沒有自尊、沒有自我價值,覺得世上沒有我存在會更好,了結生命是最佳選擇」。

心底仍渴望游泳成為菲比斯的第一道救贖。可是,在2014年宣佈復出不久,又因為醉酒超速駕駛判監一年,緩刑18個月,美國泳協更停賽他半年。幸好,這次打擊對他當頭棒喝,痛定思痛後,他接受戒酒治療。菲比斯在勒戒中心時,受到治療師和院友鼓勵下,將從小便離他而去的父親加入邀請名單,他的父親亦立即答應前往,他兩父子之間的距離再度拉近。和父親和好成為菲比斯的第二道救贖,也使他的空虛寂寞亦得到真正的治療。

一般來說,泳手的高峰大約是21歲,31歲對一名泳手來說已經是老將。不要說是爭取奧運金牌,要在停賽半年後、在僅餘的11月內重拾比賽狀態也非常困難。可是,菲比斯做到了,今屆更以累積奧運23金的成績退役。菲比斯在參加完今屆奧運最後一場比賽時說:「從事這項運動24年,很高興能這樣劃下句點……這次是最後一次了……我這次心理狀態比四年前要好得多。」的確,一個人技術多好,心理狀態才是戰勝的關鍵。菲比斯在整個游泳生涯中的起跌,反映的其實不是他的技術,而是心理狀況。雖然,菲比斯在奧運的最後一場個人比賽中落敗,但他的故事永遠都獲得我們的尊重。

 

重賞之下,必有金牌!?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對運動員來說,能到世界最高殿堂和頂尖高手同台競技、為自己和國家爭取光榮,已經是最幸福的事。儘管能在奧運拿下獎牌有無價的意義,不過很多國家為了鼓勵自家運動員,均祭出多寡不一的獎勵金,盼運動員能為國爭光。剛贏了100公尺蝶式金牌的施古寧,獲新加坡政府頒發約71萬美元的巨額獎金,引起社會上不同的迴響。但原來新加坡政府所頒發的巨額獎金,仍屈居第二。

 

根據美國「FOX Sports」報導,格魯吉亞最慷慨,金牌運動員可得約120萬美元;而第三名則是台灣,金牌運動員可得約64萬美元。有趣的是,菲比斯在4屆奧運中,豪取23金3銀2銅,但美國奧運獎金並不高,所以菲比斯多年來僅獲62.5萬美元的獎金,比剛打敗他、只拿過一面金牌的施古寧還要少。值得注意得是,不是每個國家都為奧運奪牌選手提供獎金,例如英國就是。英國奧委會認為,運動員奪牌的動力不是來自獎金,而是他們對運動的熱愛、投入和付出。雖然英國奪牌選手沒有獎金,但他們也有另一個別開生面的鼓勵方法。在2012年倫敦奧運時,英國將部分金牌得主的臉印在「皇家郵政」的郵票上,讓金牌得主的事蹟能在郵票上流傳下來。

而且根據研究,通常那些體育小國所開出的獎金,都會比體育大國多。為甚麼會出現這現像呢?有人笑說因為那些體育小國認為根本沒有可能得到獎牌,故獎金開得有多高也不怕。事實上,體育小國能開出如此高昂的獎金,很大程度上反映他們政府投資在體育上的資源非常缺乏。

通常那些體育大國,他們的政府在很多體育項目上,都作出一定程度的投資,使其有一個非常完善的培訓系統。較受歡迎的體育項目,政府甚至會投資成立職業聯賽或舉行大型的國際比賽,隨了能從廣告中取得巨大收益外,還讓運動員有更多的經驗和收入。而作為運動員,其教練團隊的支出,大多有政府資助或所屬的俱樂部提供,他們亦能從職業比賽中賺取金錢。如果打出名堂,廣告商等贊助更會一擁而上。在這系統下,自然能增加在奧運比賽中取得金牌的可能性。即使不是名成利就的運動員,至少也三餐無憂。故此,奪牌獎金的多寡,對體育大國的運動員來說,根本起不了大多的刺激作用。但在很多的體育小國,政府根本不願意或是根本沒有能力投資如此龐大的資源。因此,體育小國的運動員,很多支出都要靠自己處理,才能維持一個高強度、符合參加大型比賽能力的訓練。因此,如此高昂的奪牌獎金,自自然然會使他們的運動員產生更大的動力。對於體育小國的政府而言,幾十萬美元的獎金,從表面上來看,總比要投資幾千萬、甚至上億元在一個體育項目上,更符合經濟效益。

要開出多少的獎金金額才算合理,的確很難一概而論。其實,獎金對於大部分運動員來說只是一種鼓勵。反而我們要關心的,是運動員們的退役生活。很多運動員從小就接受訓練,故此根本沒有太多空閒時間去學習其他技能。運動員的生命很短暫,黃金年齡介乎於18至30歲之間。運氣好一點的,可以在退役後當上教練,或如能在運動員的高峰期時名成利就,在退役後當然還有很多選擇開闢新天地。但事實上,很多運動員在退役後,過著潦倒的生活。如美國冰球選手威爾斯(Mark Wells)為了動脊椎手術,迫不得已地賣掉1980年拿到的獎牌,以換取4萬美元的手術費;前中國馬拉松名將、手握19面金牌的艾冬梅,因腳患退役無法謀生,在街邊擺地攤變賣金牌;前世界女子舉重冠軍鄒春蘭,退役後到公眾浴池替人搓背……等等故事,不能盡錄。

即使那些曾稱霸世界體壇的金牌得主、有過萬人同聲吶喊過的名字,很多在退役後都過著坎坷的命途,更何況是那些得不到獎牌、又不知名的運動員。希望各國政府在關注獎牌多少的同時,也可出台相關政策,保証運動員退役後生活。這才可使更多人投身在職業體育上,保持著國家的體育競技實力。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