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話題
在「政治正確」與「道義正確」的夾縫中生存
在「政治正確」與「道義正確」的夾縫中生存
文:本刊編輯部
圖:新華社
說到「暖炕」這兩個字,你會想到什麼?如果你腦海中馬上勾勒出在中國東北,外面飄着漫天大雪,屋內一家人則其樂融融地盤腿坐在「火炕」上吃着熱氣騰騰的燉菜取暖……那麼在這個問題上,你的想法確實很「中國」——因爲韓國並不這麼想。事實上,韓國要爲「暖炕」技術申遺了,並稱其最大阻礙是同樣擁有土炕技術的中國。
一字之差的紛爭
在申請文化遺產方面,韓國一向敢爲人先,這個趨勢從2005年其第一次將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開始愈發明顯。不服氣的中國人對韓國自是調侃頗多,甚至創造出了「全世界都是韓國人的」這樣的段子取樂,以此抗議其習慣將歷史據爲己有的行爲。從外交關係來看,兩國政府並無交惡,甚至於2013年朴槿惠總統訪華後急速升溫;但民間紛爭卻因「是你的還是我的」這個話題劍拔弩張。
先提出一個客觀的前提:在「端午祭」申遺這個導火索上,人們大概誤會了韓國。「端午祭」與華人熟悉的「端午節」雖一字之差,意義卻差之千里。雖中韓兩國對「端午」一詞的解釋大致相同,但中國的端午節以祭龍、祭屈原爲主,江陵端午祭卻是韓國江陵地區特有的一種祭祀活動,自朝鮮半島本土的薩滿文化演變而來。不妨再說說日本的端午節,雖是由中國傳入,但處處飄揚的鯉魚旗似乎令它也完全換了一副模樣。中國有個「甜鹹豆花之爭」的笑話——北方人吃鹹豆花,南方人則喜甜豆花,彼此相見才知此「豆花」非彼「豆花」——而「端午節和端午祭之爭」或許比這還要離譜得多了。
由此引出的,是「東亞漢字文化圈」的一種有趣的文化現象。這個歷史上受中國,或者說中華文化影響、曾經或仍然使用漢字的區域,大多在歷史上曾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或至少是由中國皇帝冊封或向中國朝貢的周邊國家。在這個圈子裏,許多文化追根溯源總能找到相同的歷史軌跡,但這並不代表經過漫長的時日流轉後,經由各個民族自己的發展及延伸,兩者仍可再次混爲一談。粗暴地以源頭分類,如雞同鴨講一般好笑。
歡喜冤家:東北火炕與韓式暖炕
「暖炕」的問題,多少也能看到同樣的影子。在緯度較高的北半球北方,普通的床無法抵禦漫長的冬日寒冷,火炕便是應運而生的發明。它的原理是利用竈坑燒火,並通過坑道引導熱量,以達到室內取暖效果。2006年在河北的一次文物發掘,發現了一處西漢時期的火炕,或許是中國境內有據可查最早的火炕。在漫長的歲月中,直到近年來暖氣設施開始普及,火炕才開始逐漸退出其佔主導地位的歷史舞臺。而據考證,韓式暖炕起源的主流說法是三國時期。
從時間上來看,中國似乎佔了上風。但是等等,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土炕靠牆壘成,與床樣子差不太多,脫鞋盤腿坐上去是它的「正確用法」。而韓式暖炕雖也叫做「炕」,實際卻是一種地暖設施,通過加熱室內地面以達到保暖目的。脫鞋、盤腿一系列動作也沒錯,「上炕」的一步卻是省了。直到今天,在韓國一些較爲傳統的家庭餐館,仍然保留着這種席地而坐的模式,硬要說的話卻與日本人喜歡坐在榻榻米上的習慣有點類似,而這在中國卻是相當鮮見的。細細究來,此炕也非彼炕,只是考證困難的源頭與如出一轍的原理,令雙方在這個問題上有些「掰扯不清」。
要政治正確,還是道義正確?
那麼,韓國人究竟有沒有將其申遺的資格?先來看看韓國的態度。1998年,韓國正式將「文化產業」視作21世紀國家經濟支柱產業,其對文化遺產的狂熱態度不言自明。一方面,一項長期被忽略的技術冠上「文化遺產」的名號後,必然有利於其未來生存,甚至推動整個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傳承;另一方面,文化遺產是屬於整個民族乃至國家的驕傲,對於建立民族自豪感與凝聚力也好處頗豐。新浪網援引韓國人的看法稱,這是最具有回報率的一種投資。此次「暖炕」申遺事件,韓國國土海洋部相關人士也稱,若其成爲世界文化遺產,則它的獨創性和優越性將廣爲人知,這對相關產業的擴大出口和未來發展大有好處,想來也並不無道理。
既然申遺聽起來百害而無一利,爲什麼中國看起來似乎「不上心」,總是落在別人後面?對此,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華的說法是:中國地大物博,申遺過程難免有所取舍。與申遺相比,落實非遺保護措施更是當務之急。此番言語頗有些諷刺的意味,尤其是聯繫中國現有非遺頻發的負面新聞來看。單摘出幾條最近的新聞:2015年4月,廣西非遺「起聲歌」僅面臨不到十人的傳承窘境;而中國傳統戲曲平均每兩年便有三個劇種無聲無息消失,至今年9月全中國有74個劇種竟只剩一個職業劇團或戲班,與苟延殘喘無異。
來自權力階級的重視及資金投入,是目前中國非遺十分需要,卻又往往無法享有的東西。在被冠上這一榮譽名號,享受了網友幾天的關注與讚賞之後,又逐漸歸於沉寂甚至消失,「非遺」只是變成了統治階級一次性獲取政績的空殼,無疑令人嗟嘆。在這種現況下,中國是否還要繼續申遺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從民族感情角度來講,屬於自己的文化自然不願讓予他人,從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角度來講,或許讓給韓國申遺是個無論對產業本身還是其消費者都是更爲積極的選擇。在這件事上,無論選擇「政治正確」還是「道義正確」,總要產生受害者,而在洶湧浩蕩的民族榮耀感面前,理性的聲音總是最先被淹沒。
各執一詞背後的利益與犧牲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東亞文化圈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歸屬感,是使問題升至新的複雜高度的主因。不說鄰國,單說中國國內,這種情況也屢見不鮮。國人普遍推崇的民族英雄元太祖成吉思汗,從地理上將其稱爲蒙古國人實際也無何不妥;而受民間喜愛的三國智將諸葛亮,如今在全國各地都有武侯祠、廟宇紀念,每個地方究其根源都大有來頭,「瑯琊的諸葛亮」最終成了「全國人民的諸葛亮」。
要說對錯,或許雙方都對。至少比起默默無聞等待消亡,文化受到關注總是一件幸事。但論到利益歸給誰的問題,總免不了一場唇槍舌戰。戰起來時,雙方總不免要高舉「民族氣節」、「集體榮譽」的大旗,令自己的觀點佔據了思想高度的上風。混亂過後,那些真正經歷了時間洗禮的藝術遺產,卻仿佛耗盡最後一口氣一般,成爲了論戰最後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