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話題
亞洲巨人的對峙,將會走向何方
亞洲巨人的對峙,將會走向何方
文︰李澤鑫
圖︰網絡
中印對峙,一觸即發
中國與印度兩國之間邊境線長達3500公里,領土爭議存在已久。過去幾十年來,兩國一直無法就解決領土問題達成協議,緊張局勢時有發生。而近來的中印邊境對峙,時間已超過一個月,局勢仍在不斷升溫,到目前為止仍未有撤退跡象。這是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以來發生的最長時間的對峙,雙方互相指責,互不讓步,火藥味十足,令外界關注未來兩國如何解決紛爭。
此次對峙發生的地點是中國稱為洞郎(Donglang)、印度稱為都克欄(Doklam)的一片邊境高地,位於中國南部,印度與不丹的交界地帶。衝突的起源是不丹政府抗議中國工程隊在上述地點進行道路興建工程,而印度為了支持不丹派遣軍隊進入中國西藏南部的洞朗地區,阻止中方人員在當地修路。兩國政府不停地向邊境增援部隊,並且表示除非對方先行撤兵,否則絕不後撤。兩個亞洲巨人正處於武裝衝突邊緣,兩軍對壘,一觸即發。
邊境爭端,由來已久
中印兩國邊界全長約2000多公里,分為東、中、西三段。但因為歷史原因,全段邊界從未正式劃定,主要爭議在東段(從中國、緬甸、印度三國交界處起向西到中國、不丹、印度三國交界處)。根據1890 年簽署的《中英藏印條約》規定,西藏與錫金的邊界線起自與不丹交界的吉姆馬珍山(Mount Gipmochi),並沿分水嶺行至與尼泊爾邊界,而此次中國與印度的爭議地區就位於吉姆馬珍山以北,屬於條約規定的中國領土。
但是,《中英藏印條約》是過去印度政府在英國威逼下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且當時談判雙方是清政府和英國,印度並沒有參與其中。因此,印度拒絕承認這一不平等條約,且一直想借機廢除。但是,中國當局卻說此次爭議地區屬於中國領土,印度無權插手,更無權侵入。印度此次不惜得罪中國,派軍與中方對峙,原因是爭議地區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印度唯一能對中國入侵作出進攻性反擊的區域。同時,印度亦懼怕一旦中方完成了這些道路建設,中國軍力會更加方便地覆蓋在戰略上十分敏感的「雞脖子」地帶(chicken’s neck),這一20公里寬的咽喉地帶是印度本土和7個東北邦的連接走廊,中國軍隊只要從洞郎順河南下,從不丹借道,數小時內即可切斷印度與東北部的聯繫。另一方面,印度政府也想借此機會廢除當年所立下的不平等條約,以此實現其大國夢想。
選擇戰爭,還是就此收手
自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以來,中印兩國在邊境上雖時有衝突,但總體來說維持和平。儘管在兩國國內,放肆一戰的呼聲時有響起,但無論對中國還是印度而言,在軍事上加劇對峙甚至是爆發戰爭,對中印兩國來說都是下下策。
再言,一旦爆發戰爭,中國快速往西藏補充兵力非常困難。儘管近年來中國已經改善西藏自治區和中印邊境實控線附近地區的基礎設施,極大地增加了自己的軍事能力,然而高原反應問題,卻是無可避免的。軍人能否適應高原,能否在高原上保持原有戰鬥力,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此外,倘若在爭議地區爆發戰爭,巴基斯坦、不丹等國勢必會牽涉進來,到時中國政府潛心部署多年的一帶一路政策,恐怕會因此而大打折扣了。
而對印度而言,開戰同樣不是最好的選擇。印度現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倘若因此而爆發全面戰爭,印度的發展必然一蹶不振,多年努力毀於一旦。再者,印度的軍事實力並不能與中國相抗衡,更別提鄰居中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巴基斯坦,兩者夾攻之下,印度必然迅速潰敗。而且,印度的社會民生問題甚是糟糕,在人民的溫飽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之下貿然發動戰爭,到時內憂外患共同夾擊,印度政府必然無力承擔這一切的後果。
總而言之,中國和印度都是核武器大國,兩國萬一發生衝突,將戰事擴大到全面戰爭的局勢,那將會變成極其危險的局面。因此,兩國政府不到萬不得已都不願開戰,就算真的要開戰,也只會是小範圍的,面對面肉搏的常規戰爭,規模必然不會很大。
印度的黃粱大國夢
此番對峙,印度為何要不顧理虧,派軍「入侵」中國呢?相信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印度想借此擴大它的國際影響力,以實現它的大國夢想。從所周知,自獨立以來,印度一直都有一個大國夢。印度獨立後的首任總理尼赫魯就曾經這樣說過,「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中間地位不能引動我,我也不相信任何中間地位是可能的。」大國夢是印度各階級所一致追求的,近年來,隨著印度經濟的發展,其雄心壯志愈是快速膨脹。但是,儘管印度的經濟規模持續擴大,印度和中國經濟規模之間的差距在縮小,不過,經濟規模的擴大不代表綜合國力的整體提升,在軍事、教育、衛生等方面,印度和中國還有很大差距。英國《金融時報》曾分析稱,「按名義價值計算,印度的產出僅為中國的五分之一。印度僅佔全球GDP的2.5%,而中國佔比高達13.5%。如果中國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就可以在不到4年時間裡為本國已然巨大的產出增添一個印度規模大小的經濟體。」
另一方面,印度本國的文化基因亦成為了制約其發展的枷鎖。印度是一個全民信教的國家,主體宗教婆羅門教深刻地影響著印度人的思維和生活,而禍害印度社會頗深的種姓制度便是由印度婆羅門教催生。
種姓制度是古印度時期存在的一種社會體系,它將人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婆羅門(祭司與教師)、剎帝利(士兵和統治者)、吠舍(普通勞動者、商人、農人、工匠)和首陀羅(奴隸)。前者地位高於後者,「婆羅門」的社會地位最高,「首陀羅」則最低。他們因在古印度社會地位的不同,他們所擁有的權利、義務和職業也完全不同。
種姓制度規定各職業為世襲制,不同種姓之間不能通婚和來往。如果有屬於不同種姓的男女通婚,那麼他們所生的後代世世代代將被稱為「賤民」,不再屬於任何一種種姓。「賤民」在大眾眼中是代表著不祥,是不可接觸的人,他們在社會中毫無地位,備受鄙視。「賤民」沒有任何社會地位,他們只能世世代代從事最污穢的工作,譬如處理屍體、收集垃圾、清除排泄物、屠殺動物、皮革處理等等。他們自身和所接觸的東西,都被認為是最骯髒的。他們不能與「婆羅門」接觸,不能與之共用東西,甚至不能到同一所寺院參拜。
儘管在1947年印度脫離殖民體系獨立後,種姓制度的法律地位就已經正式被廢除,各種種姓分類與歧視被視為非法,然而時至今日,在實際社會運作與生活上,印度社會仍然沒有完全擺脫這一制度的桎梏。印度人身上所帶的種姓烙印往往如影隨形,對其事業與生活產生潛在的影響。
印度人口眾多,經濟實力有限,倘若不顧自身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不集中精力解決自身的內亂紛爭,而是一味盲目地對外「秀肌肉」、追求大國地位的白日夢,只怕最後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