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寫人心
香港最年輕女選手 以 22歲之齡完成全鐵人距離 陳樂怡Annie
香港最年輕女選手
以 22歲之齡完成全鐵人距離
陳樂怡Annie
採訪/撰文:TOTO
圖:受訪者提供
跑步、游泳、騎單車,這三種運動對讀者來就一定不陌生,如果這三種運動加起來會變成三項鐵人,一個非主流的運動,比平日接觸的運動更為辛苦。今次受訪對象是全香港最年輕完成全鐵人Full Ironman的女子—陳樂怡Annie,她僅以22歲之齡完成賽事,全靠她堅定的意志和背後的支持者,促使她完成人生第一個夢。
陳樂怡Annie在中學還未畢業的時候來到澳洲留學,現時22歲的她就讀迪肯大學的運動科學。眾所就知,迪肯大學的運動科學是很名的學科。一個留學生來到異地也繼續追逐自己的夢想,在外地大放異彩。Annie除了是一名三項鐵人的運動員外,她亦想當一個教練。在澳洲生活了差不多四年,現在的她除了讀書和練習外,在空檔時間也會教授游泳、跑步和踏單車,一步一步地融入澳洲生活,這證明一個留學生的生活也能過得十分充實。
為何會選上三項鐵人
筆者很好奇,三項鐵人在香港是一門非常冷門的運動,為什麼眾運動當中Annie會選上三項鐵人?
原來Annie從小在家中看到樓下的游泳池裡的小朋友玩得十分開心,於是自己要求學游泳。那時候小學三年級,在開始游了兩個月後便加入了泳隊,操水操了三整年。到了小學畢業之時,剛好在電視上看見李致和(香港首席鐵人)在多哈亞運會上參加三項鐵人的賽事,對鐵人這運動產生了好奇,加上發覺不斷重複練習同一項運動感到沉悶,於是在升中一的暑假參加了「三項鐵人明日之星計劃」,她的鐵人生涯就這樣開始了,那時她同時以參加奧運為目標。
Annie是一個喜歡挑戰新事物的人,她帶著好奇心去開始鐵人運動。訓練三項鐵人和單項運動對她來說,分別在於充滿挑戰性和訓練的地方經常變動。平常游水要在游泳池訓練,相反地鐵人可以在沙灘和不同的湖泊訓練;跑步可以跑山;踏單車可以在公路或山路訓練。因三項鐵人的比賽一定在室外舉行,所以訓練時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比較多,不會局限於在游泳池、運動場或健身房裡練習。
三項鐵人的訓練一定比單項運動辛苦,需要的時間比普通運動更長,對學業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Annie曾投放很多時間去訓練,因經常要出外比賽,所以那時候的她已經對有一套很好的時間管理,必須要在訓練前完成功課。三項鐵人這種運動的男女比例跟其他運動有著很大的差別,男多女少,但教練不會因為Annie是女性而減少訓練的內容。她在訓練時盡能力追上男仔的進度,經過長年累月的練習,訓練出她現在硬朗、堅強的性格。三樣運動要一起訓練所需要的體力和耐力要更強,對一個平凡人來說是很辛苦。相反,Annie是十分享受每次的訓練,她享受一群人一起練習的快樂,在練習時能夠忘記讀書的壓力。「練習時,開心比痛苦多,全因有著一班好戰友,一起向著目標進發,跟隊友就如家人一樣,教練好像我的爸爸。」那時的Annie以港隊為目標,最後經過刻苦耐勞的訓練,最終達成她的目標。
香港和澳洲三項鐵人的分別
在加入港隊的一年後,因為Annie選擇了到澳洲繼續學業,而放棄了參加奧運這個夢想,那時的她感到十分失望。但現在的Annie表示如果再有多一次選擇,她都會選擇到澳洲留學。Annie並沒有因為出國留學而放棄鐵人運動,反而更積極探索澳洲鐵人運動的發展。她表示香港是一個小城市,而澳洲則是一個大國家,顯然鐵人的訓練會比較不同。香港的鐵人運動很狹窄,受到的限制很多,訓練的地方不多;相反,澳洲可以訓練的地方多得很,有很多單車徑,各種的湖泊和高山都讓鐵人運動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Annie曾受過港隊和澳洲不同鐵人會的訓練,她指出在香港訓練是有著很大的壓力和負擔,教練會令運動員達到很高的要求,而訓練會不停地重複,會訓練到盲目。而因三項鐵人在澳洲是一種很普及的運動,從小開始為興趣而訓練,讓人們感受運動的樂趣,是一種開心和自由的運動,不會強迫去達到某一個程度,其實就如西方的教育制度一樣。Annie十分享受在澳洲接受訓練,因為每次都帶給她新鮮感,加上澳洲地大物博,可以到不同的海灘練習,不用再困在泳池裡,彈性比較高。
雖然Annie曾經參加過不同的鐵人會,但她現在比較享受一個人練習。她現在的教練在香港,遠距離地訓練她,每星期為她度身訂造一人專屬於Annie的訓練內容。Annie認為三項鐵人是一個自我挑戰的運動,現在有彈性的練習時間表,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去訓練,自己一個人練習就如自己一個人去比賽一樣。
香港最年輕女選手完成全鐵人距離
Ironman的黃金年齡是25歲至40歲,而Annie今次是比預期更早參加全鐵人賽事,她12歲開始鐵人運動,到今年22歲,這次參加全鐵人是作為一個給自己參加三項鐵人十周年的一個禮物。她再不是那個無知的少女,而是一個有著目標和喜歡挑戰的青年人。全鐵人Full Ironman是3800米游泳、180公里單車和42.2公里的跑步,是三項鐵人運動中最長的距離,比奧運距離和半鐵人距離更長。
今次Annie第一次完成全鐵人距離,完全是她鐵人生涯的里程碑,成為香港最年輕完成全鐵人距離的選手。Annie今次到澳洲的開恩茲比寶,沒有任何人的陪伴,沒有支援隊伍,沒有朋友,一個人也不認識,是對她自己的一項挑戰。因為Annie還是一個大學生,在比賽前一天還要到學校考試,在沒有足夠的訓練下隻身去比賽,其實是一件蠻危機的事,但她最後衝破重重的難關,她做到了! Annie還比原先訂下的時間快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她對自己有點兒喜出望外,因為訓練時間不足, 所以並沒有期望自己需要做出什麼時間, 她只希望盡力完成及享受比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在比賽途中,Annie曾想過放棄,第一次想放棄是在踏單車的途中,因有逆風,而那時開始下微雨,個人體力開始下降,但她發覺自己比預想時間快了半小時,所以繼續堅持下去。而第二次則是跑步時,到了35公里的時候,大腿開始疼痛和酸軟,人開始感到迷糊,而且天色開始昏暗,意志薄弱,開始走路。但她驚覺時間不容許她繼續走路,所以好忍受著痛楚跑回終點。Annie有著一顆不服輸的心,很想能在別人面前證明自己,因她曾經不被看好,而且三項鐵人是一場持久戰,誰可以堅持到最後便是勝利者。在衝線的那一刻,她心裡想著「教練,我終於做到了,戰勝了自己!」,但同時她亦感到很失落,看見身邊的選手得到親朋的歡呼和擁抱,而沒有人能即時和她分享這份喜悅。
Annie曾參加過澳洲不同種類的鐵人比賽,她認為外國比賽的氣氛比香港好很多,而開恩茲Ironman為例,沿途有著不同人歡呼、吶喊,連不認識你的人也會你打氣,看著號碼布大叫你的名字,除了參賽者的親友好友到場,連普通市民也會參與其中,就如嘉年華會一樣,Annie說這會令選手更投入比賽,因看見不認識的人也為自己打氣。相反,香港鐵人的圈子很小,在比賽中打氣的往往是認識的人,比賽的位置的選擇也不多,通常在大埔、沙田或西貢等。
追逐下一個夢
Annie的鐵人生涯會繼續走下去,目標一個又一個地達成,首先是入港隊、然後是完成半鐵人距離,再完成全鐵人距離,她現在又為自己定下一個更長遠的目標。Annie說每一個Ironman的最終夢想是踏上Kona夏威夷的世界錦標賽的頒獎台,而Kona不是每個人都能參與,參賽資格是需要在自己的年齡組別中得第一名。
小時候她想做一個全職運動員,但她明白到現實世界裡有大學學位較為重要。知識是一個人的財富,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擁有,而且沒有人能夠偷取的。所以她短期內的目標是能完成學位及將她的Ironman時間推到13個小時內。除了踏上Kona頒獎這個夢想外,Annie同時想成為一個教練。她現在在大學就讀運動科學,她選擇這個學科的原因是想對運動有更深入的了解,例如肌肉的活動範圍、營養學、運動心理學等,讓她更清楚了解自己的弱點和問題,同時令她成為一個更全面的教練。她認為教練才是一個運動員的幕後功臣,透過訓練,心理自我輔導,一步一步輔助運動員實現他們的夢想。
她擁有這個教練夢,或多或少也是因為她的教練Gary Sir,Gary Sir不單是她的教練,更是她的榜樣和人生導師。一個在香港,一個在澳洲,Gary Sir遠距離遙控訓練Annie,Gary Sir除了在練習上為她帶來幫助外,更在讀書和人生上成為她的教練。不斷給Annie灌輸正面的概念,帶她在逆境中走過。
現在六小時的一段訓練對Annie來就已經是基本,雖然過程辛苦,但她卻非常享受專注在訓練裡的忘我狀態,訓練後的疲累是必有,但付出和回報往往是得成正比,有一天她會看到努力為她帶來的成果。
後記
筆者和Annie是認識多年的好友,看著她一個又一個的目標達成,為她感到十分驕傲。在四年的澳洲生活裡,眼見她曾為訓練受傷入院,外面狂風暴雨也要繼續練習,風雨不改地向著自己的目標進發。追夢的故事在網上也看過不少,但在自己身邊發生是感動的,希望她這個追夢小子能達到她的目標,保持她的這份熱血,感染身邊的人,有一天為她所訓練出來的運動員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