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妙寫人心

繪畫,是我一生的追求 ——Steven Deutscher

繪畫,是我一生的追求

——Steven Deutscher

 

採訪/撰文:陳麗娜

圖:部分由被訪者提供

 

在一個機緣巧合下,筆者遇到了數十年前自德國移居澳洲的畫家——Steven Deutscher,因此有了這篇專訪的出現。不久前的一個星期五,Steven拿著他的作品走進了《同路人》雜誌的辦公室,當時他希望在隔天飛往德國前,有人會賞識他的作品並買下它們。和他傾談後,發現他對繪畫有著無法澆熄的熱情與追求,於是邀請他與大家分享他的經歷,包括於德國分裂期間他在東柏林與西柏林的生活點滴,以及一直以來對繪畫的矢志不移。

「柏林圍牆」豎立,令我見不到未來

對於德國人來說,柏林牆所代表的不僅是甘迺迪或冷戰這樣的字眼,更是數以萬計民眾的故事,他們用自己的生命,造就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傳說——「自由」。出生於德國東柏林、現年69歲的Steven,年幼時與父母生活在德國東柏林。身為工程師的父親,希望兒子他日也能成為一名工程師,但年幼的Steven嚮往的卻是自由的生活。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雖說追求自由是人類共同的天性,飽受兩次世界大戰戰火蹂躪的德意志民族更是渴望著自由,但1961年「柏林圍牆」的豎立,令Steven覺得自由離自己愈來愈遠。1961年8月13日早晨,柏林市區的居民驚現市中心的主要街道中央,豎起一道四米高的鋼筋混凝土牆。大牆兩邊將不少父母與子女、妻子與丈夫頃刻之間分割兩邊。西柏林被一百零七公里長的圍牆隔離成孤島,只有各一條陸空通道保持西柏林與西德之間的聯繫。「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劃分成東德和西德。生活在東德和西德是非常不同的,東德人民沒有自由,所有的資源都由國家供給,生活在極其嚴苛的統治之下,普遍人們的生活也比較困苦。許多東德人希望前往實行資本主義的西德,過上更好的生活。我曾想到西柏林生活,但當時年紀小,父母也沒有想過要離開東柏林,因此也就留了下來,但我深深地知道:留在東柏林,我沒有未來,見不到我想要的自由。」言語間,Steven仍流露出當時對離開的那股渴望。

由於柏林牆把柏林城從中間割裂,所以當牆體遇到大樓時就將整座樓變成牆體的一部分,於是誕生了一個逃亡的方式——「跳樓」。當時只要有東柏林人爬到樓上,表現出想逃亡的意圖,西柏林人就抬著床單前來接應。如果有一棟大樓只是恰巧緊鄰柏林牆時,「跳樓」的人則先提前電話通知西柏林的親友開汽車到樓下接應,自己從樓上裹著棉被直撲汽車頂部。雖然當時Steven年紀還小,但他知道:有一天,他也會離開東柏林的。當Steven漸漸長大時,離開的念頭愈來愈強烈。終於在他17歲時,他離開了那個讓他見不到未來,體會不到自由的地方,隻身到了西柏林。雖然離開了父母,但他始於沒有忘記父親曾希望他成為一名工程師。於是,在西柏林的日子,他學習了飛機維修的課程,最終他也沒有成為一名飛機維修工程師。因為他骨子里藏著一股對繪畫的熱愛。

移居澳洲 終生創作

Steven後來到了法國巴黎學習法語,巴黎有著獨樹一格的藝術氣息,那裡藝術家齊聚、人文薈萃。當聞名世界的大師近在咫尺的時候,Steven除了感動,也見到藝術家們對藝術和生活的無限熱愛。那時的Steven也拿出了筆和紙,認真地作畫,在畫中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從簡單的人物素描到水彩風景畫,他都是無師自通,也沒有正式上過美術繪畫課。為了讓生活有更多不同的體驗,他曾到日本居住2年,並在一間進出口公司擔任翻譯的工作。由始至終追求自由、舒適生活的他,從日本回到西柏林後,在80年代初期決定移居澳洲。

剛抵達澳洲的Steven居住於布里斯本,當時他遇到了啟蒙老師——澳洲著名的藝術家Hugh Sawrey和Richard Bogusz。在他們的鼓勵下,Steven看了很多澳洲著名畫家的作品,包括羅伯茨(Roberts)及康得爾(Conder)等,也開始作了更多不同的嘗試。在啟蒙老師的作品、收藏和展覽中,Steven也對澳洲的人文景觀有了更多的瞭解和體會,也努力讓每一​​幅畫為觀眾帶來更多新鮮的視覺體驗,他後來更為昆士蘭度假村創作一系列的油畫。在一次到墨爾本渡假時,Steven見到St Kilda 海灘 和市區Yarra River 南岸的藝術中心旁,有畫家、手工藝術家在出售自己的油畫和手工飾物。當時Steven見到Yarra River日落的美景,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我為什麼不來這裡賣我的畫呢?於是,在他回到布里斯本後,決定收拾行李,搬遷到墨爾本居住,後來也在Yarra River南岸的藝術中心擺起攤位,賣起畫來。Steven說:「對我而言,墨爾本的風景,最迷人的地方是在於那種生活的味道,這是墨爾本與其它州的區別。比起那些或而巍峨或而浩瀚的風景,墨爾本更多的是人文的氣息,無論是在走在街道上、小巷中,還是拱廊下。」漸漸地,Steven的畫得到了賞識,買他作品的人愈來愈多,並接到很多畫廊的邀請。很快地,他的作品出現在South Yarra、Kew、Glenferrie等地區的藝術畫廊,得到許多藝術愛好者的賞識和認同,也將他的繪畫事業推向了高峰。在不少人的家中,油畫也是家居擺設的新寵,現時Steven的作品被不少地產公司看中,將他作品擺放在即將出售的房屋裡作裝飾,而不少新買家在買房子時也把Steven的作品買了下來,除了讓家變得更為奢華外,也更富有文化氣息。無論是適合歐式風格的油畫作品、高檔住宅的肖像油畫、田園風格的花卉題材油畫,或中式風格的水彩和水粉畫等,Steven都能把美感和精粹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些年來他到處寫生,將出外旅行時見過的一切,繪畫出了不少街景水彩畫。從沒正式學過繪畫的Steven一直強調,「藝術是很難說得清楚,它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繪畫不僅需要技巧,更是一種精神生活,與個人的經歷、性格都有關係。」的確,一個藝術家的創作來源主要取決於他的生活和修養,完成一幅好的作品,首先需要明白自己的生活目的,創作前要有自己的想法,找到自己的個性。從事藝術創作數十載,Steven認真地說:「繪畫是我一生的職業,從沒想過要從事其他的工作,也沒有想過退休的事情。反而,我希望能有更多創新的作品,這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包括技法、材料、題材等,要不斷地嘗試,也不要限定於一個題材,不斷的否定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有更好的作品。同時也要對生活充滿感悟和熱愛,不斷發現和抓住生活中心,希望擁有不同的創作風格,使作品富於清新簡潔、含蓄淡雅之美,展現出新奇的創造力。」

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當你用快樂眼光來看待生活的時候,你就發現生活是七彩的。在Steven眼中,他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雖然他沒有太多的金錢,但他對生活有著大大的滿足,因為他得到了想要的自由。「面對困境,我盡量保持樂觀的心態,以寬大的胸襟來面對生活上的壓力。人生是一種體驗,尋找快樂是生命的本能,它不需要用金錢購買,不需要用身份換取,它是一種心態、一種感覺,也是生活的技巧。當感覺自己快樂時,快樂就會陪著你,而你覺得不快樂時,快樂就會遠離你。活得精彩也許不容易,但是要活得快樂相對容易多了。當你對生活感到疲憊時,嘗試讓自己停下來,可以聽聽音樂、看看書,不要為難自己。我很慶幸能在生活中找到自由,雖然我沒有太多的金錢,但我活得很快樂、很滿足。對我而言,我希望能在作品中表現了藝術的生命和生命的藝術兩者之間的關係,藝術的生命是自由、是自我心靈的釋放,生命的藝術是物體本身具有的豐富多彩的本體內涵。當自我心靈能體驗到的物體本能時,兩者就能結合成表現和被表現的美學思維,也很自然地在畫作中表現出來。」

現在的Steven,每天都過得很充實的、富有意義。他說:「我通常德國住幾個月,澳洲住幾個月,有時到美國或東南亞國家旅遊,到處寫生,將眼睛所見到的美好事物記錄在我的相機裡,然後再把它們畫出來,與大家分享我走過的路、見過的風景。我已接近70歲的人了,更要在未來的日子裡,努力讓自己愉悅的過每一天。對我來說,我的人生已經很成功了。因為我有著自由,從事自己喜歡的繪畫創作,去過很多不同的國家,有過許多生活的體驗。如此的生活,叫我倍感快樂和滿足。」擁有三名女兒的Steven,在創作路上得到了女兒們的支持,現時女兒們已長大成人,各自有自己的生活,這讓Steven更能放心到處尋找他的快樂,探索他的創作。

後記: 臨走時,Steven祝福我有個快樂的人生。凡事把握當下,快樂地過每一天。的確,當我們在朝著自己的理想努力奮鬥時,卻忽略身邊很多事與物。用平淡的心態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生活,會發現生活是多彩的。當你對世界微笑的時候,你會發現世界也在對你微笑!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