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想要啊?不想要你就說啊,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不想要啊? ——敘利亞難民困擾歐洲 文:本刊編輯部 圖:新華社 隨著敘利亞難民小艾蘭「沉睡」海灘的悽慘場面傳遍世界,歐洲開始行動起來應對當前這場罕見的難民危機,而這也考驗著歐洲的「理智與情感」。據悉,這一階段湧入歐洲各國的難民數量起碼超過80萬,很可能已經達到100萬,而專家預計最終可能達到200萬。200萬以穆斯林爲主的難民,要涌入基督教爲主的歐洲,可能爆發的問題實在太複雜了。 美國要為難民潮負責? 面對今年以來持續升溫的難民危機,意大利多位政要和媒體人士近日指出,此次難民危機是西方對西亞北非進行軍事干預導致的惡果,歐洲正在為之前「缺乏遠見」的政策付出代價。意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在近日發給歐洲各主要媒體的一封公開信中表示,就這場難民危機而言,西方國家明顯低估他們為利比亞和敘利亞謀劃前途所造成的影響,同時「也高估了自己在那些領土上構建未來的能力」。倫齊認為,歐盟需要更具遠見的外交政策,才可能幫助歐洲解決這場危機。當前難民危機已經把歐盟逼到十字路口,如果成員國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並找到「具有遠見且一致」的外交政策,那麼歐盟就沒有理由繼續存在。 意大利前外長佛朗哥·弗拉蒂尼指出,西方缺乏遠見的政策在利比亞犯下嚴重錯誤,「打了就走」令利比亞陷入空前危機。如今利比亞地方武裝與「伊斯蘭國」勾結,不僅造成更嚴重的內亂,而且對歐洲安全構成極大威脅。意大利資深媒體人希仕說,這場難民危機正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實施軍事干預政策結下的惡果。這場危機撕裂了歐洲。在犯罪集團的操控下,難民的命運恐將更加悲慘,而一些歐洲國家對此低效和矛盾的反應令事情雪上加霜。希仕說,歐洲應該從這場危機得出的重要教訓是,應改變針對非洲和中東的政策,而一個協調一致的政策應該從利比亞開始實施。美國中東政策的失敗、歐洲應對難民危機的需要,客觀上要求對歐洲一體化政策進行全面更新。 在國際社會,附和這種說法的聲音很大,仿佛美國及其盟友應該爲難民潮負責。但是,意大利政要們的說法,很可能是難民潮逼近,急火攻心之下的說法。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之後,都在當地長期駐軍,以幫助當地恢復秩序,也是國際社會不斷地聲討,導致美國被迫讓步,在利比亞採取「打了就走」的方式,甚至沒有直接參與敘利亞的戰爭。美國不參與到底好不好,不急於下結論。 艾博德巧計成虛話 澳大利亞是《聯合國難民公約》的締約國,也是安置難民的主要國家之一,但在本次中東難民潮當中,也不得不表現出必要的謹慎。前總理艾博德9日曾表示,澳大利亞將額外安置1.2萬名逃離叙利亞和伊拉克戰火的難民,並將擴大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目標的空中打擊。 艾博德說,這些名額主要分配給婦女和兒童,以及在約旦、黎巴嫩和土耳其避難的少數族裔家庭。「澳大利亞政府將儘快派遣調查團隊前往這些國家,做好難民接收工作,」艾博德說,「難民來到澳大利亞之前要做好例行的安全和健康檢查。」艾博德表示,額外安置難民是澳大利亞政府謹慎的决定,澳大利亞可以承受這一數量。他強調,將被安置的1.2萬名難民是在澳大利亞人道主義救援框架內每年接收13750名難民的基礎上額外增加的。2018年至2019年,澳大利亞接收的難民數將增至18750名。 此外,艾博德還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將提供約4400萬澳元的人道主義援助,向超過24萬名逃離家園或在鄰國避難的叙利亞和伊拉克人提供水、食物、衛生和教育服務以及應急物資等。艾博德同時宣布,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得到澳國家安全委員會授權,將空中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從伊拉克擴大到叙利亞境內。艾博德說,此舉展現了澳大利亞打擊極端組織的决心,有利于保障澳國土安全。 應該說,艾博德的計劃可算是充滿智慧,既避免了大批穆斯林難民湧入澳大利亞對社會造成的衝擊,又防止了輿論對政府難民政策的指責,是艾博德任期內難得的巧妙政策。很可惜,情况出現變數,聯邦自由黨14日晚舉行議會黨團投票,選舉通訊部長馬爾科姆·譚寶爾為黨首,譚寶爾將成為澳大利亞新任總理。譚寶爾是否會繼續沿用艾博德的計劃,還是另起爐灶,不得而知了。 東歐政治家理直氣壯說「不」 和西歐政治家們欲說還休相比,東歐政治家們就理直氣壯得多。匈牙利總理歐爾班7日表示,前來歐洲尋求庇護的人應被視作移民而非難民。歐爾班說,前來歐洲尋求庇護的人應被視作移民而非難民,因爲他們不願留在首個抵達的安全國,而是希望前往其他更富裕的西歐國家,如德國,過上「德式生活」。他還稱,歐盟應考慮爲土耳其等衝突地區鄰國提供資金支持,如此一來,移民可以就近避難,不必長途跋涉。他表示,已進入希臘、馬其頓、塞爾維亞或匈牙利的叙利亞、伊拉克及他國移民將得到安全保障,但根據歐盟規定,他們必須在當地遞交避難申請。此外,15日生效的匈牙利新法律將非法跨越邊界圍牆視為犯罪,違反者將面臨監禁和禁止入境。匈政府發言人科瓦奇14日夜表示,凡是沒有在塞爾維亞提交避難申請的人都將被遣返。 斯洛伐克總理費喬(Robert Fico)也在9日表示,國家不該屈從德國、法國的壓力,他依然反對歐洲聯盟的難民收容計畫;計畫強迫成員國要共同分攤收容16萬名難民。斯洛伐克及其他歐盟較東邊的成員國,就種族、宗教及族裔上大致一致,目前都不願接受來自中東、亞洲及非洲的難民,因此飽受西邊成員國如法國、德國批評。費喬表說,「德國或法國說什麽,我們可不打算屈從,幹一樣的事。我們自有看法。」 東歐國家的政治家們底氣十足,和他們背後有著强大的民意支持是分不開的。12日 ,捷克、波蘭、斯洛伐克等3個東歐國家首都,分別有數千至1萬人走上街頭,參加反移民示威遊行,許多人高呼反伊斯蘭口號,在華沙,右翼政黨成員更是高呼:「波蘭人反對移民」,「今天是難民,明天是恐怖份子」。斯洛伐克首都布拉第斯拉瓦,民眾高舉標語寫著:「這裏不歡迎你們,回去吧」。而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遊行者高舉「送他們回去!」「捍衛邊界」的標語。示威群眾甚至要求政府下臺,並退出捷克2004年加入至今的歐盟。 ...
中國建全球最大環球影城 中美正式簽署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及度假項目《合資協議》。位於北京通州的環球影城總投資高達500億元人民幣(約 110 億澳元),面積是新加坡環球影城的十六倍,預料2019 年竣工開園,每年可接待一千五百萬人次,爭取成為亞洲區主題公園「一哥」。分析認為,隨着2016年上海迪士尼及2019年北京環球影城相繼開幕,中國旅遊市場將呈現新一輪「主題公園熱」。 北京環球影城《合資協議》簽約儀式前天在康卡斯特NBC環球集團紐約總部舉行。北京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出席儀式。協議簽署後,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開始規劃施工。分析認為,這是中美促進人員交流的標誌性大型項目。北京環球影城預計每年接待遊客超過一千萬人次,最高可達一千五百萬人次,年平均收入約八十億元,可望成為通州經濟乃至北京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北京環球影城一期工程計畫用五年時間建設,而荷里活著名導演史蒂芬•史匹堡將參與公園設計。北京環球影城將是環球影城在全球的第六個、亞洲第三個主題公園。一點二平方公里的佔地面積,是日本大阪環球影城的兩倍多,更是有近五個新加坡環球影城那麼大,如果再算上外圍二點八平方公里的度假村,將是新加坡項目的十六倍,即使算上美國本土的兩家,北京這家也將是最大的。 同路點評: 據統計, 在2013年,全球各地的環球影城共接待了超過三千五百萬名遊客。如果在管理上能做得更為完善,相信北京環球影城能吸引大量遊客到訪中國。但相對於鄰近國家地區的旅遊業有一定負面影響,首當其衝應會是日本東京,新加坡和香港。 而言,上海迪士尼和北京環球影城除了標誌著中國正在急速發展的旅遊業外,亦標誌著中美雙方在文化交流上的友好關係。近年來,不少荷里活大片都會到中國取景或選用中國演員,而中國電影市場對美國荷里活來說有極大吸引力,相信是次合作對美方有一定好處。另外,是次合作公佈日期接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日子,亦能向外界傳遞中美雙方有好的正面訊息。 顧問亞洲取經:香港須拓新景點 為了掌握香港旅遊發展新趨勢,旅遊發展局的顧問團體就大嶼山未來的旅遊和康樂定出發展大綱前,曾先後到多個亞洲區城市取經,了解不同度假勝地的成功之道。期間又進行研究,發現現時到訪香港的短途、回訪旅客,對主題景點的造訪率均有下降趨勢,關注旅客對主題景點的興趣會隨到訪香港次數增加而降低,反映香港有需要開拓更多新穎的旅遊設施。另外,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表示,暫時未有八月份的旅遊數字,但初步來說,旅客數字跟七月的情況差不多,都有下調趨勢。他續指,七月的旅客數字下降百分之八點四,八月份亦相約。 同路點評: 中國遊客一直是香港旅遊業的其中一個重要來源,但自從中港矛盾問題日漸升溫以來,香港的旅遊業亦一直處於不穩的狀態。反水貨客或一些反中國遊客的行動當然有一定影響,但核心問題始終是發展的旅遊景點不足,希望香港政府能夠發展更多景點,才能重新打造香港的旅遊業形象。另外,香港旅遊業自2003年沙士以來,過分依賴中國遊客,香港政府亦要多想辦法吸引更多其他國家的旅客。 台灣集資設計新正體字體 台灣字體設計團隊「justfont」早前推出全球首個「中文字型群眾募資計劃」。該設計團隊有感台灣曾是漢字字型設計重鎮,但現時街頭所見的字型都不是台灣設計產品,或者已是十多年前的設計。他們憂慮長此下去,他們的孩子們也要用別人生產的字型學習文字寫法。由此他們希望透過推出「金萱」字型,改變台灣字型面貌。Justfont的籌款計劃原先分三階段,先籌150萬新台幣(約 6.5萬澳元),之後再加倍至300萬(約13萬澳元),最後到450萬(約 19.5 萬澳元)。三個階段分別預期在明年八月、後年十月及2018年十月完成。不過籌款計劃才推出不到一天時間,已籌逾1800萬新台幣,超出預期目標12倍多。 同路點評: 文字,隨了作書寫通訊用途外,更是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文化。繁體字更是中國文化其中一個重要環節。當我們越了解繁體字,就會越知曉中國漢字、文化的由來。可是現在,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網上符號和用語的興起,令人開始放棄和遺忘正統文字,令文字日漸衰退。希望台灣所推出「金萱」字型,能令公眾重新關注文字的意義和價值。 阿富汗難民女教師獲聯國嘉獎 阿富汗一名不畏文化歧視,膽敢挑戰社會傳統框框的女教師,奉獻畢生時間和精力,致力於阿富汗難民女孩子的教育工作,教導她們讀書寫字,受到各方讚賞和敬佩,更獲得聯合國高級難民專員公署頒授南森難民獎(Nansen Refugee Award)。...
埃及軍空襲車隊誤殺12遊客 埃及保安部隊星期日在西部沙漠地帶打擊恐怖分子時,錯誤空襲一支遊客車隊,導致十二人死亡, 十人受傷,包括墨西哥及埃及遊客。墨西哥總統涅托事後強烈譴責事件,稱事件是「悲劇」,要求埃及官方徹查原因。墨西哥外長馬謝烏在記者會上表示,墨西哥政府已確認至少有兩名墨西哥遊客在這次空襲事件中死亡。她引述墨西哥生還者描述, 該批墨西哥遊客本月十一日抵達埃及首都開羅,當時一行人當時正在埃及西部沙漠地區歇息及野餐,突然遭到一架軍方飛機及數架直升機投擲炸彈襲擊。 埃及保安消息人士則表示有八名墨西哥人及四名埃及人證實死亡,另有八名墨西哥人和兩名埃及人受傷。埃及內政部事後發表聲明,指軍警周日在西部沙漠綠洲地帶追捕恐怖分子,意外向四輛墨西哥遊客乘坐的四驅車開火,強調事發地點屬於遊客禁區,限制到訪,正調查該批遊客如何能進入禁區。 另有埃及官員透露,事發地區位於拜哈里耶綠洲附近,距離埃及首都開羅數百公里,以綠洲和不同的岩石形態聞名,雖是旅遊勝地,但也被認為是武裝分子的藏身之所。早前,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的埃及分支曾在該處把一名為法國公司工作的克羅地亞人質斬首。武裝分子也經常在該處向埃及保安部隊發動襲擊。 同路點評:雖然埃及自塞西出任總統以來,大力推廣不同振興經濟的措施。但埃及受到恐怖分子侵入,保安局勢每況愈下,負面消息不斷。外資來投的信心日漸減退,使振興經濟的項目處處碰壁。 「伊斯蘭國」(IS)肆虐埃及,在本年七月時,更綁架一名克羅地亞工程師,最後更將其斬首。事件已令旅客赴埃的觀光意欲大減,亦令外資對埃及的安全問題失去信心。現時更發生軍人和警察誤殺遊客事件。事件除了顯示埃及政府無力保護旅客外,更突顯出埃及軍方對於打擊恐怖分子的無能,令埃及的保安局勢雪上加霜。因此,如埃及政府仍未能解決恐怖分子的問題,無論塞西的振興經濟的措施有多遠大,亦會嚇怕外資。 澳洲皇家空軍首次成功空襲敘利亞IS武裝 當地時間9月16日上午,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安德魯斯(Kevin Andrews)宣佈並證實,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戰機首次成功地打擊了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在敘利亞的地面目標,摧毀了伊斯蘭國的一輛裝甲運兵車。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安德魯斯確認,澳大利亞F/A-18超級黃蜂戰機在這次行動中發射了一枚導彈,擊中伊斯蘭國的一輛裝甲運兵車。他說:「兩天前,(澳大利亞)空軍任務小組完成了對敘利亞東部伊斯蘭國的第一次打擊,摧毀一輛裝甲運兵車。」「兩架黃蜂戰機找到了那輛隱藏在一個伊斯蘭國大院中的裝甲車。」他說,在接收到允許攻擊的命令後,黃蜂戰機發射了一枚精準定位的導彈將目標摧毀。安德魯斯說,在整個行動中澳大利亞戰機沒有任何被敵方攻擊的危險,「這是從一個保證澳大利亞飛機安全的距離或高度上完成的」。安德魯斯還說,攻擊行動有嚴格的控制,以避免平民傷亡。 美國中央司令部空襲當晚發佈了消息。根據美軍中央司令部發佈的聲明,聯軍展開了對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地面目標的打擊,包括哈塞克(Al Hasakah)附近的一支機動部隊、代爾祖爾(Dayr Az Zawr)附近的一個原油回收站,以及伊斯蘭國的裝甲運兵車。美國聲明證實,澳大利亞戰機在敘利亞境內執行了空襲行動。聲明還列出了聯軍在伊拉克打擊伊斯蘭國的15次空襲行動。 同路點評:澳大利亞軍隊參與打擊「伊斯蘭國」,意味著澳大利亞開始正視「伊斯蘭國」坐大的威脅,以及希望由此解決引發的難民問題。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際社會希望通過打擊「伊斯蘭國」,徹底解決敘利亞問題的決心。澳大利亞孤懸海外,本來不是「伊斯蘭國」最大的目標,但國際道義當前,當仁不讓,令人讚賞。 澳大利亞雖然人口不多,以中等力量自居,但武裝部隊的戰鬥力不容輕視,歷次戰爭都證明了澳大利亞三軍絕不遜色於任何盟國。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澳大利亞空軍首次出手即獲得戰果,說明訓練水平和實戰能力還是比較客觀的。 馬丁廣場將設置戶外用餐區 雪梨馬丁廣場將被變身成為活力四射的餐飲區,新的戶外座椅和新街景會被設立。此番為首次允許在皮特街(Pitt...
一次意圖沖破「象牙圍城」的嘗試 文.本刊編輯部 圖.本刊編輯部、IEPCP 賭博在澳洲是合法的,也一直是不少居住於墨爾本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動,但賭博所帶來的危害卻是巨大及深遠的。近年來,由於互聯網的賭博方式日趨發達,令參與線上賭博和體育賭博的人數急速增加,兒童、青少年從小就有了賭博的思維。在2013-2014年,維州所有的老虎機,共吃進了25億澳元。賭癮也常常伴隨著其他問題,容易使人在生活、工作、家庭上產生危機。 2012年起,維州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改革,以加强對賭博的牌照監管與危害防治。同年,政府成立了維州負責任賭博基金會 (VRGF)與維州賭博與酒類監管委員會(VCGLR),務求降低賭博問題的流行與危害程度,加强對賭博和酒類的監管力度和培養負責任賭博習慣。維州負責任賭博基金會今年獎助了十五個預防賭博傷害的專案,針對不同的族裔和社會群體,進行宣傳及社區教育工作。其中由墨爾本東區促進衛生保健合作單位 (IEPCP) 所主辦的 Chasing the Luck? (「賭運」還是「倒運」?) 是唯一透過華文媒體從事宣導教育的項目,以5個主題:「破解賭博之謎」、「危機自助錦囊」、「勇於求助、走出幽谷」、「親朋互助、專業協助」、「投入社會、擴大參與」,幫助華人社區預防賭博危害並提高問題賭博的危機意識。為了給華人社區提供更多的信息,此項目也舉辦了具意義的創作比賽,徴集大家對賭博的看法及感想,帶動社區進行有建設性的對話。為了更廣泛地傳播預防問題賭博的信息,IEPCP、良朋互助 (CPC) 以及華人賭博關懷協會(CGCI)也共同合作舉辦六場普通話及六場廣東話3CW廣播論壇,邀請到精神健康專家、社區服務專家等專業人士,以他們的專業 知識及所接觸過的個案為大家分享如何預防賭博問題。創作大賽收到的投稿作品共有七十九份之多,包括文章寫作、詩詞創作、文史搜索、漫畫創作、攝影以及多媒體創作等,來表達賭博對個人、家庭或社會的影響。而盛大的頒獎儀式,也在2015年9月6日圓滿舉行。 缺乏廣泛的宣導 不可否認,VRGF在這次的宣導項目中注入了不少心血去帶出賭博的禍害,包括創作大賽、廣播論壇,並在中文媒體上登刊宣導報導。作為華文媒體之一的<<同路人>>雜誌不僅協助向大眾宣導賭博禍害的信息,包括撰寫主題、構思有獎創作大賽、設計宣導單張、連續多期刊登有關項目的文章等,社長周偉文先生也擔任了創作大賽的評審。然而,從Chasing the Luck? (「賭運」還是「倒運」?) 這個項目來看,整體的宣導活動是不足夠的。據悉,這次項目來自政府的經費逾 $200,000,但經費的分配並不均勻。其實這次的宣導活動除了是要宣傳賭博帶來的影響,也要讓賭博問題在華人社區受到重視。IEPCP總幹事米思穎女士(Sally Missing)曾表示,最易受賭博困擾的人群,並非都是成年男子,也包括婦女、國際學生、餐館輪班職工、青少年、老年長者等五大群體。然而,從這次宣導項目的活動安排來看,並沒有為這五大群體提供足夠的信息。整個活動缺乏與華人社區直接接觸的機會,主要集中在媒介方面的宣傳,包括電台採訪、報紙雜誌、微信及小組調查等方式進行。如果群眾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宣傳活動的話,他們就錯過了很多取得有用資訊的途徑。 大多數的餐館職工每日都有數小時的休息時間,而不少人會在這段時間裡以賭博來打發時間;不少婦女、留學生及長者來到澳洲後,因環境的變遷而一時難以適應,故把心思放在賭博上,通過賭博來逃避現實,忘記苦惱,希望以此作為對抗沮喪和壓抑情緒的突破口。也因為中國大陸是一個禁賭的國家,有些人來到澳洲後,發現這裡的賭博是合法的,而且有多種管道方式可以接觸或者參與,在這種情況下,參與賭博的機率就高許多。也有生長於澳洲的華裔後代,從小到大的生長環境經常接觸到賭博的行為,久而久之就認為賭博是一個正確的行為。而生活在澳洲社會的華人日益增加,如果政府可以在社區舉辦一些有關賭博問題的講座,或到學校作宣傳活動,相信能為更多華人傳播有關賭博問題的信息。 爲了向華人社區傳遞更多的宣導信息及提供更全面的輔導服務,IEPCP更增設了中文資訊網站(http://www.iepcp.org.au/chasing-luck),也設有線上投票活動,鼓勵廣大群眾就不同參賽組別投出最佳作品。雖然其網上的資料不少,但在宣傳上仍是不足夠。從其網上的投票票數來看,不少參賽作品所得到的票數廖廖可數,可見瀏覽其網頁的人並沒有達到預期的人數,也可以說沒有太多人知道可以參與網上投票這一活動。如果能投放多一些資源在其網上宣傳上,或許能吸引更多的人瀏覽,也會讓更多人對賭博問題有更多的了解。 事實上,多年來問題賭博一直困擾華人社區的部分華人。究其原因一部分與移民或者求學過程中所遭遇的種種挫折有關。但如果政府能在華人社區有更多的宣傳活動,不再只是局限於媒介方面的宣傳活動,相信賭博問題在華人社區被重視的程度將會更高。
看客思維與真假莫辨的狂歡 文 本刊編輯部 圖 湖南衛視截屏、《變形計》官方微博 最近在中國大陸,一檔湖南衛視打造的生活類角色互換真人秀節目《變形計》突然火了。它安排兩位經歷與成長環境截然不同的主人公——往往是跋扈不羈的城市富家公子與懂事隱忍的農村貧苦少年的組合——進行人生互換體驗,雙方在一段時間內互換角色以體驗對方生活。 「《變形計》是我們在偏遠山區挖到的一劑良藥,專門治療讓很多家長失去信心的城市獨生子女病。」節目第三任製片人謝滌葵於《變形計——一份來自遠山深處的力量》一文中自信滿滿地表示。但節目後,「土裏土氣」、「寡言少語」的農村主人公往往被遺忘,甚至不再有跟蹤報道;被標榜「好逸惡勞」的城市主人公卻大多收獲了似乎與其行爲並不甚匹配的人氣。當這檔節目又因其「造假」傳聞被轟轟烈烈推至臺前,屏幕前的我們是否只是興味盎然的看客? 「變形記」與「變形計」 1915年,一部名爲《變形記》的中篇小說,講述了一名旅行推銷員一覺醒來突然異化爲甲蟲的「荒誕」故事。人們用新奇的眼神打量着這個創意——人變爲甲蟲的悲劇應當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它也許突然讓人明白,人生總歸是有「轉換」的可能性;而且結果還可以頗耐人尋味。「卡夫卡的《變形記》解釋了處於資本主義時代中個體的異化困境——人性是一種張力,是一種在維持既定狀態和達到新的可能之間遊走徘徊的幽靈。」在豆瓣讀書頁面,有人這樣評論道。 在這部小說風靡世界約一百年後,2006年,一檔名爲《變形計》的角色互換真人秀節目橫空出世了。很難說是卡夫卡還是其它真人秀節目爲其貢獻的創意更多一點。《GQ中國》的報道中這樣描述節目主創者的經歷:在英國第四頻道不經意間看到《換妻(Wife Swap)》中,一個清潔工和一個模特互換人生時,她「腦袋上的電燈泡『叮』地亮了」。 《變形計》和《變形記》僅有一字之差。節目組稱,「計」意指「計劃」,這個別有用意的改變是因他們「更願意把這次變形看做是一個契機,希望在這個不同階層、不同群體越來越相對獨立的社會,給觀眾提供一個看到不同層面人的溝通、另外一種生活的窗口。更重要的是給參加的人,不只是孩子,還包括孩子家長一個機會。」 「功能性」是他們強調的詞。在大部分公眾場合,節目的教育意義都被當作賣點,令屏幕前的家長掬一把熱淚。開播不久後,這部節目便獲《新周刊》頒發的「2006年中國電視節目榜•年度節目創意獎」,官方大度的認可更令它挺直腰板——畢竟大部分時間,被戲稱爲「芒果臺」的湖南衛視都作爲頗有爭議性的娛樂頻道形象出現在公眾視野,也許這檔節目就是它爲自己正名的契機。 然而,沒有人能拍着胸脯保證這類節目完全沒有娛樂性。《變形計》的靈感源泉——英國版《換妻》曾於2006年被捲入一場桃色風波。一位與一名百萬富翁36歲的妻子交換的女性向警方控訴,表示這位富翁的朋友對她做出逾矩行爲。雖然當事人矢口否認,但擦邊球無疑在將倫理問題推上風口浪尖的同時,似乎也將某個原本大眾默契閉口不談的話題揭露於臺面之上:難道公眾在看到「換妻」這一敏感詞的同時,真的沒有期待任何逾界的行爲,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衝突嗎? 不能否認的是,從戲劇藝術誕生以來,「戲劇衝突」 便成爲其靈魂內容。在中國戲劇理論和批評中長時間流行一種說法: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顯然,真人秀節目並不是戲劇——但並沒有人規定它不可以有一個劇本。令《變形計》不聲不響地開播9年後突然成爲話題中心的誘因之一,便是其「造假」傳聞——據與參加過《變形計》的孩子們在現實中有接觸的人聲稱,《變形計》劇組爲製造爆點,於鏡頭外故意挑逗,甚至激怒節目中的「主角」——「罵他打他都可以,只要能引起或激化衝突矛盾,就有東西可拍」。介紹節目組前往廣西一山區學校拍攝第七季節目的「陳詞小同學」,愛心螞蟻國際志願者團隊創始人於新浪微博中寫道。 雙重標準下的另類造星平臺 事實上,即便湖南衛視不願承認,《變形計》也許是另一個以造星聚集人氣的搖錢樹。一個不甚明瞭的證據便是:被選中的城市少男少女,家境優渥、態度輕狂自不必說,大多還都擁有姣好的長相,且鏡頭感十足。一名網友在網絡社區中表示,自己學校中一位同學被選中參加《變形計》後頗爲得意,甚至特意去染了頭髮。聽上去奇怪的是,原本他們應當是作爲「反面教材」出現在這個節目中,而在面對鏡頭時,他們大多不像觀眾原本預想的那樣表現出「痛改前非的羞恥心」,反倒將自己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像一隻隻驕傲、毛色鮮豔的鬥雞。 對城市主人公的個人崇拜顯然不是根植在人骨子裏而與生俱來的本能,也不是什麼無心插柳的藝術品。在數字媒體日復一日持續對顯示屏前的小觀眾輸送一種精心打造的價值觀後,輿論的導向只是時間問題。這一切也許要從令八零後少男少女瘋狂的《流星花園》,以及其幕後推手,被譽爲「偶像劇教母」的柴智屏說起。2001年,柴智屏擔任福隆製作公司總經理期間,根據日本漫畫改編制作的《流星花園》一手提拔了人氣偶像組合F4,2002年曾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亞洲之星」。現年已53歲的她卻能十分精準地把握引爆青春期少年的火線。花花公子、俊男靚女、富二代、飛揚跋扈、打架、逃課、衝動、戀愛……這些關鍵詞組合在一起的大雜燴,彷彿一個將被困在書山題海牢籠中的城市學子以幻想形式解救出來的訊號,迅速令他們找到了「叛逆」的標準模板以供模仿。在那之後,此類偶像劇如同冰棒一般,在這個信息快消的時代此消彼長,一根又一根被迅速消化,爲少年躁動不安的感情尋找一個可供寄託的歸宿。 本文並無意探討青少年叛逆與偶像崇拜的成因——那又是一個更大的話題。但可以確定的是,看着自己的同齡人一個個走上紅毯,無論是否有可行性,「我也要當明星」的想法在每一個發熱的頭腦中愈發真切,敏銳的娛樂公司自然不會放過給他們創造一個出口的機會——即使是獨木橋。2001年,令「湖南衛視」與「選秀」兩個詞密不可分的《超級女聲》橫空出世。張靚穎、李宇春……這些如今內地觀眾耳熟能詳的名字,在踏上湖南衛視選秀舞臺前大多不過是青蔥懵懂的追夢小卒,在沒人記得前就很快消逝在某個鏡頭的角落;而如今他們鋪天蓋地地紅了,與從前的自己判若兩人。「毋庸置疑,天娛和湖南衛視是現在內地選秀當之無愧的造星夢工廠。」這是新浪音樂專題下的一段話。 這或許可以從另一個側面解釋這些孩子爲什麼樂意上鏡——對他們來說,《變形計》不過是個另類的造星平臺;而他們從外形到性格都是屏幕前那羣冒着「星星眼」的觀眾趨之若鶩的模板。「上這個就變明星了吧?」曾鳴於《GQ中國》的報道中寫道,2008年,12歲的施寧傑,變形計第七季《母愛的呼喚》城市主人公便對母親這樣形容自己的價值觀:讀書沒有用,他要當明星,因爲明星「輕松、娛樂、賺錢、被崇拜」。 相比之下,農村孩子雖然大多數時間以隱忍、堅強的正面形象出現在公眾視野,但沒有人覺得他們值得羨慕。挑剔的觀眾更多地將目光聚集在那些他們無力改變的事實上——因長期做農活而變得堅實矮小的體型、長久在烈日暴曬下黝黑的皮膚和臉頰上的兩團「高原紅」、覆滿塵土且款式過時的衣服、鏡頭前躲閃怯懦的姿態、夾雜着濃重方言腔調的含混低語。他們彷彿襯托城市主人公的綠葉一般,大多數時間悄無聲息地聽從節目組的安排,偶爾會因尷尬和迷茫令自己在鏡頭前的無措一覽無餘。這樣的角色,即使被冠以「主人公」的名號,仍是不討巧的。 他們都不是個例。雖然曾被稱作住在用錢堆砌的世界中的「奇葩富二代」,想做明星的施寧傑很容易便被公眾接受了。節目後,發火將交換家庭的傢俱乒乒乓乓都砸爛的他於新浪微博開設的個人認證賬號已有15萬粉絲。知乎社區一位網友表示,自己的堂妹從變形計的主角身上學了不少看上去很「酷」的惡習。「有次她踹貓時就問隔壁那個小女孩,我剛剛那腳帥不帥?像不像王境澤(第八季《遠山的呼喚》城市主人公之一)」,這名網友描述。「這檔節目確實挖掘了不少傑出的青少年演員。」另一位網友略帶諷刺意味地說。除此之外,網友也很快爲主人公們玩世不恭的態度找到了理由。「富二代(施寧傑)雖然一身壞毛病,但看得出本質善良,比那姑娘強百倍」。在豆瓣,有網友評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