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3月10日和11日相繼閉幕。然而,與政治會議的結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經濟的現實困境仍在持續。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2月消費和生產數據雙雙下滑,通貨緊縮壓力依舊嚴峻。 中國全國政協會議於10日閉幕,政協主席王滬寧在演講中強調,要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扎實做好「四個凝聚」工作,包括堅持中共全面領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發揮愛國統戰組織的政治作用,還要當好「黨的政策宣傳者」。 儘管「兩會」整體氛圍依慣例以「維穩」為主,但部分提案仍引發廣泛社會關注,尤其是關於青年贍養壓力及就業歧視的問題。 例如,全國政協委員金李建議提高贍養老人的個稅抵扣額,並將贍養配偶父母也一併納入,他說中國很多家庭已進入“四二一結構”,亦即“四位祖父母、兩位父母和一個小孩”,因此第一代獨生子女的贍養壓力大,需要政策協助。 另一位全國人大代表蒙媛建議,將「禁止就業年齡歧視」寫入法律,禁止企業設定年齡門坎,更成為微博熱搜榜首,閱讀量達1.1億次。 同路點評: 分析家指出,在當前國際經濟情勢及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設定的5%經濟成長目標恐難實現。但是,這個目標的背後不是能不能實現,而是政府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採取了一種穩健但保守的態度,這一目標相比過去動輒6%~7%的增速已經顯著放緩,釋放出政策層面對當前經濟現實的理性判斷。政府不願高調承諾高成長,地方政府財政吃緊,依賴傳統大規模投資刺激經濟的老路已經不可持續。另外,生活壓力和就業壓力才是導致中國消費不足的根本原因,這才是考驗政府的如何制定和落實政策的地方,如何在「穩定成長」與「長期改革」之間找到平衡,將是對決策層的一大考驗。
前英格蘭銀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將成為加拿大下一任總理,至少在目前是如此。隨著該國面臨由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全球貿易大戰,卡尼被認為需運用自己處理全球經濟危機的經驗。 卡尼曾在2013年擔任英國英格蘭銀行行長,成為該行超過300年歷史以來第一位非英國籍的行長。在此之前,他也擔任加拿大央行行長,成功引導自己的祖國度過了經濟大衰退,之後才被挖角到英國擔任最高銀行職位。 然而,與加拿大大多數有意參選的總理候選人不同,卡尼從未擔任經選舉任命的公職。不過,他在接替即將離任的總理賈斯廷·特魯多的競選中輕鬆勝出。現在,他必須帶領他的國家迎接其中一項最艱難的挑戰——與最大貿易夥伴美國之間日益升級的貿易戰。 但要維持總理的職位本身就是一場鬥爭。加拿大的下一次聯邦選舉定於十月舉行,但許多人預計選舉將提前至本月。 雖然卡尼曾在全球各地居住,於紐約、倫敦和東京等地為投行高盛工作,但他出生於遙遠的加拿大西北福特史密斯小鎮。 同路點評: 卡尼以其豐富的央行行長經驗和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卡尼缺乏從政經驗,這可能成為他施政過程的一大挑戰。他需要快速適應政治環境,平衡專業知識與政治現實之間的關係。在對美關係方面,他需要在維護加拿大利益的同時,處理與美國的貿易和外交關係。他的專業背景可能有助於應對當前的經濟困境,但政治經驗的缺乏也可能帶來不確定性。未來,他需要在專業能力和政治智慧之間找到平衡,最終,卡尼能否成功,不僅取決於他的經濟管理能力,更取決於他如何在黨派鬥爭、民意訴求和全球格局變化中尋求平衡,真正兌現民眾對變革的期待。
《哪吒2:魔童鬧海》全球票房收入已突破127億元人民幣(約27.3億澳元),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首。 本片也創下了單一市場票房新紀錄,也是亞洲首支百億票房影片。 該片是第一部《哪吒1:魔童降世》的續集,由餃子執導,講述了哪吒與敖丙在天劫之後重塑肉身,面對命運挑戰並實現自我救贖與成長的故事。 目前,本週這部影片在澳洲的放映採用的是國語配英文字幕。 根據票房數據,65%的觀眾購票年齡介於18至35歲之間,其中40%的觀眾來自中國的三、四線城市,體現了影片的跨世代和跨區域吸引力。 該影片的春節檔上映吸引了大量觀眾,來自中國山東的23歲輔導班老師王林說:「9點的場次座無虛席。」 他說,其他影片的口碑平平,因此他選擇了這部影片。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的副教授吳國坤表示:「全球票房的成功反映了中國動畫日益增長的潛力。」 “影片成功的關鍵在於觀眾的參與,尤其是家庭,因為這部電影特別適合家庭和孩子們觀看。” 吳博士解釋道,5G技術和新型視覺技術的應用顯著提升了中國動畫的品質。 在中國社群平台小紅書和微博上,該話題多次登頂熱搜,與影片相關的話題與文化產品緊密相關。 本片與中國盲盒玩具品牌泡泡瑪特的合作,在上映兩週內全面售罄。 除了玩具,《哪吒2》還與騰訊遊戲合作推出了一款計劃於2025年發佈的手遊,併計劃在中國的主題公園設立IP主題區,顯示出其IP多元化發展的步伐。 同路點評: 儘管好萊塢在全球動畫電影市場佔據主導地位,但《哪吒2》證明了中國動畫也能創造出巨大的收入。自1920年代以來,中國動畫經歷了顯著的轉型,最初受西方影響的同時融合了傳統中國文化元素,現在正逐漸崛起為獨特的文化強國。然而,儘管《哪吒2》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中國國產動畫若無法持續推出高品質作品,其成功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哪吒2》的票房成績展現了觀眾對高品質國產動畫的熱情與支持。未來,中國動畫電影需要在內容創作和技術層面上不斷提升,以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期待。正如去年紅極一時的中國遊戲鉅作《黑神話-悟空》一樣,能不能持久輸出,能不能帶動整個產業持久輸出高品質作品,才是關鍵。中國從來不缺乏故事,也不缺乏IP,但如何利用自己大好的資源,而不是追求賺錢的速度,才能讓中國的電影和遊戲走向世界。好萊塢花了100年,鄰居韓國也花了幾十年,希望中國電影人和遊戲人,以及其他各行各業都可以沉澱,追求質量,畢竟質量才是可以永恆的因素。
澳洲儲備銀行(RBA)於2月18日議息會議後,宣佈將現金利率下調25個基點,從4.35%調整至4.10%,結束了長達15個月的利率穩定期,旨在進一步促進經濟活力和緩解借貸壓力。 儘管全球其他央行早已開始降低借貸成本,但澳儲行先前一直堅持認為,澳洲的利率水準並未達到需要調整的地步,且就業市場表現強勁。 然而,隨著近期經濟指標的變化,澳儲行最終決定採取降息措施。此次降息符合市場普遍預期。 路透社(Reuters)上週對44位經濟學家進行了調查,多數經濟學家預測澳儲行會在本月下調利率。 金融比較網站Canstar的數據洞察總監莎莉·廷德爾(Sally Tindall)表示,這一降息決定很可能促使銀行將降幅全額反映在可變住房貸款利率上,對於貸款額為60萬澳元的自住業主而言,每月的最低還款額將減少92澳元。 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已經率先行動,將其最低廣告可變利率降至6.44%,以迎接抵押貸款市場的競爭。 廷德爾女士提醒借款人要主動出擊,確保自己能夠享受降息的好處,因為並非所有銀行都會自動降低借款人的每月還款額。 她表示,銀行往往在澳儲行宣佈降息前,提早降低這些利率。事實上,2月初就有超過20家銀行在現金利率降低前削減了定期存款利率。 廷德爾解釋說:「銀行在考慮利率調整時,會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他們會比較在批發市場上購買資金的成本與通過定期存款等方式從家庭獲取資金的成本。」 同路點評: 撇開選舉不談,澳洲聯邦儲備銀行目前的職責只有兩個:維持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澳洲經濟在13次升息的重壓下放緩至爬行狀態,這種減速在去年下半年變得更加明顯。國內生產毛額(GDP)幾乎沒有成長,只是在人口成長和政府支出的作用下才出現了正成長。此外,零售銷售慘淡,破產創歷史新高,家庭可支配收入出現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最大跌幅。沒有任何一次降息可以比眼下更合情合理,更有必要。核心通膨率一直是不降息的主要理由。但如果你看看核心通膨率在2024年的下降趨勢,你會發現除非澳洲央行現在降息,否則就有可能面臨等待太久引發的風險。雖然菲利普曲線(Phillips Curve),假設通貨膨脹和失業成反比,高失業率應該會抑制物價,而低失業率會加劇通貨膨脹。但是這個理論不再成立。
維多利亞州州長 Jacinta Allan 表示,維多利亞州政府將剝奪不認真批准建造更多房屋的地方政府的規劃權。 Allan 警告那些未能努力實現到 2051 年建造 224 萬套新房的總體目標的議會,她打算「改變現狀」以解決住房危機,因為她發佈了去年起草的最終地方政府住房目標。 「很簡單——與我們合作,為更多房屋騰出空間,否則我們替你做。」 如果實現這些目標,30 年來住房成長的重點將從墨爾本的外圍轉移到其內郊區,這些地區受益於從醫院、公共交通到平交道拆除等各方面的投資,但住房存量增長相對較少。有些地區的密度將大幅增加。 Boroondara 被要求在本世紀中葉之前將其住房存量增加 88%,在目前有 74,600 套住房的地區建造 65,500 套新房。該地區包括富裕的東部郊區 Kew 和 Hawthorn。 同路點評: 維多利亞州政府針對墨爾本部分郊區解決住房危機的目標已被大幅削減,某市議會區域的新建住房需求幾乎減少了一半。儘管削減了住房數量,但未來幾十年,大多數地方議會轄區的新房屋數量仍將增加近一倍,尤其是墨爾本西區和內東區。儘管成長走廊地區的新建房屋存量下降最為顯著,但它們未來的需求仍然最大。即使有所削減,政府的目標仍是使大多數地方政府轄區的住房數量在 2023...
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2月24日宣佈,將在未來三年內投資500億歐元(約3,800億人民幣)用於人工智慧(AI)和雲端運算基礎設施建設。法新社稱,數日前,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馬雲參加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召集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不過,對阿里巴巴龐大投資AI計劃市場反應不一,阿里股價當天在紐約股市一度暴跌9.9%。 阿里巴巴在聲明中表示,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入至少3,800億元人民幣(500億歐元),以推動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發展。公司強調,該策略旨在”強化對長期技術創新的承諾”,並”凸顯其以人工智慧為驅動的成長重點”。不過,阿里巴巴並未詳細說明這500億歐元將在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領域如何具體分配。 同路點評: 自2020年以來,中國科技業曾經歷嚴厲的監管整頓,阿里巴巴等科技企業的業務受到重大影響。然而,近年來,這些科技巨頭逐步回暖,尤其是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突破使投資者重新燃起信心。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推出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獲得成功,進一步推動了市場樂觀情緒。儘管馬雲已不再擔任阿里巴巴的管理職務,但仍持有公司重要股份。這次他參加與習近平的會談,被廣泛視為其回歸公眾視野的信號。阿里巴巴的巨額投資計劃能否帶動公司業績成長,仍有待市場觀察。
路透社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近日提議,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建造船舶徵收最高150萬美元的費用。這項措施是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在全球造船、海運和物流領域日益增長的主導地位展開調查的一部分。消息指,如果建議案被採納,將直接衝擊全球最大的海運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 該調查最初由前總統拜登政府發起。報告指出,自1999年以來,中國憑藉大規模政府補貼和對國有企業的特殊優惠政策,使其在全球造船總噸位中的佔比從5%飆升至2023年的50%以上,嚴重擠壓了國際私人企業的競爭空間。 報告也指出,美國造船業受到了嚴重衝擊。 1975年,美國船廠每年建造70艘船,而如今這一數字已驟降至每年僅5艘。 同路點評: 上述措施是基於拜登政府時期對中國造船、海洋及物流業的調查結果,3月2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會舉行公聽會,到時候就知道特朗普是什麼看法。若建議案獲採納,將直接衝擊全球最大的海運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Cosco),在2024年1月已佔全球商用貨輪總數的19%。而中國也肯定會採取反制措施,最後都由終端的老百姓買單。上一個任期,特朗普對於中國實行的貿易戰,對中國確實有一些效果,但是對於美國本土經濟似乎還沒有看到什麼起效。
蘋果公司2月24日宣佈,計劃在2025年底前,與鴻海合作在德州休士頓建造AI服務器組裝廠,以支持其AI平台 Apple Intelligence 的資料中心,投資5,000億美元擴大美國投資。 法新社報道,蘋果宣佈未來4年將在美國投資 5,000億美元,涵蓋供應鏈採購、影視製作及研發,預計新增約2萬個工作機會。這是其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投資承諾。 此外,蘋果計劃 擴大「先進製造基金」至100億美元,並投入大量資金支持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工廠生產先進晶片。 近期,蘋果執行長庫克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外界關注蘋果如何應對美中關稅政策,確保供應鏈穩定。 但是蘋果並沒有公佈更詳細的內容,最終執行的效果如何還無法預期。 同路點評: 雖然短期內蘋果完全擺脫中國製造不現實,但加大美國本土製造比例,可以降低關稅衝擊,並迎合美國政府的政策傾向。蘋果投資的核心方向之一是AI伺服器和先進晶片生產,蘋果必須擺脫對台積電中國台灣和亞洲製造的依賴,確保AI發展所需的晶片供應安全。蘋果此舉是否成功,取決於美國製造能力能否真正匹配亞洲供應鏈的成熟度。如果關鍵領域佈局成功,蘋果可能在未來十年建立起更強的產業護城河。否則,高昂的製造成本可能成為利潤的拖累。
工黨承諾,到2030年,九成的GP診療將免除自付費用,這將成為他們在生活成本壓力下爭取連任的重要支柱。 工黨的計劃將擴大bulk billing激勵,耗資85億澳元,持續四年。自Medicare改革以來,坊間流傳說若在反對黨領袖Peter Dutton的領導下,Medicare可能面臨風險。 然而,就在工黨宣佈這項計劃時,聯盟黨快速宣佈了他們的90億澳元GP資助承諾,其中包括匹配工黨的提議,並再撥5億澳元用於心理健康支持。 Dutton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培訓、心理健康服務以及確保醫療實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多種服務給患者。 影子衛生部Anne Ruston表示,澳洲人理應獲得優質醫療服務,這筆資金將用於提升bulk billing比率,恢復到聯盟黨政府時期的水平。 聯盟黨突然宣佈的撥款承諾削弱了工黨在醫療這項核心選舉政策方面帶來的影響,並挑戰了阿爾巴尼斯宣稱聯盟黨執政會讓國民健保系統更糟的說法。 若聯盟黨在今年聯邦選舉中勝出——預計不晚於5月17日舉行——這些改變將於11月生效,與工黨的時間表一致。 影子財長Angus Taylor批評現任政府導致打包計費率下降到77%,而在聯盟黨執政期間為88%。 衛生部長Mark Butler駁斥這些數據,並指責聯盟黨曾長期凍結Medicare回扣,這在執政期間持續至2018年。 澳洲醫學會(AMA)表示,儘管新增資金有幫助,但Medicare回扣系統仍需徹底改革。會長Danielle McMullen指出,某些地區將成效較大,但城市地區的影響可能有限。 她強調,bulk billing的激勵措施會增加醫生的靈活性,但他們仍然需要在成本與病人利益之間取得平衡。 同路點評: 這場85億對90億澳元的健保撥款之爭,本質上是選舉博弈,而非真正的政策突破。撥款多少固然重要,但問題的核心是如何花錢。單純比拼撥款數字,無法解決醫師短缺、健保可近性下降等深層問題。澳洲醫療系統的問題不是只靠撒錢就能修復的。工黨強調bulk-billing的覆蓋率,但沒有解決GP減少的問題,導致許多人即使有健保也約不到醫生。而聯盟黨只是簡單加碼撥款,並未提出實際改革措施。兩黨在選舉期間都更關注政治宣傳,而非長遠的醫療體系優化。聯盟黨此舉是典型的競選策略——不管對手承諾多少,我都比你多一點。這種「競價式」撥款並不罕見,但往往缺乏具體的實施計劃,最終可能只是短期利好,長期難以持續。目前來看,無論工黨或聯盟黨,都還沒有真正提出系統性改革方案,而是在用「誰撥款更多」來爭取選票。
成立超過30年的香港民主黨,於2月20日舉行中委會討論前路,會後在晚上會見記者,宣佈決定成立三人小組,跟進未來解散及清盤安排。 三人小組由黨主席羅健熙、副主席莫建成及中委梁永權組成,會釐清行政、財務、法律程序等事宜。 羅健熙表示,解散須經會員大會表決,不能由中委會決定,但未透露具體的投票時間「若民主黨解散,必須得到出席會員大會的七成半人同意。 「具體就不太講得好多,我勳嗆政治形勢、社會環境係有好多不同嗆因素都會牽涉到」。 他指在香港推動民主一直很困難,近年來也看到許多民間社會團體或政黨陸續解散」。當被問及民主黨是否受到北京壓力而解散時,羅健熙表示他不透露中央委員會開會討論的內容。 同路點評: 民主黨曾是香港最大的民主派政黨,它的解散,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民主派生態的象徵性終結。民主黨並非首個解散的民主黨政黨。過去幾年,多個民主派組織因政治環境、資源、法律風險等因素相繼消失,如公民黨。羅健熙雖然未明言原因,但「不能透露」反而說明了解散背後的複雜性。與其被動消亡,不如主動解散,避免更多麻煩。民主黨解散後,香港的民主派組織已所剩無幾,政治活動可能逐步轉向更鬆散的社區、民間層面,而非傳統的政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