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植根澳大利亞

11 討論六四的自由

本來今期要刊出的是有關王賡武教授系列的第三篇。但香港這兩週發生了全球預期但令人震驚的47人審訊宣判, 並且有香港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 因在臉書專頁發表感受而在獄中再被拘捕事件, 使我不得不先放下王賡武教授的中國人觀, 而先寫自己在六四這日子, 於我植根於澳洲後的感受。下一期才繼續討論王賡武教授中國人觀給我的啟發。

六四變成在討論中不可被批評的事件

在2021年1月初把香港民主派領袖, 差不多全數送進監獄的47人初選案, 審訊三年,  在上週三判決。差不多所有被告都是罪名成立, 民主國家大都表示這是一次政治審訊, 違反人權, 在判決後都表示考慮制裁香港有關官員, 這情況都不在意料之外。本期專題,我們報導了對裁決的不同看法。

但同時間, 5月28日, 香港警方突然公佈, 表示「一名正在還柙中的女子,透過另外五名被捕人,由2024年4月份開始,以匿名方式在一社交平台專頁,利用某個將至的敏感日子,持續發佈具煽動意圖的帖文,挑起市民對(中國)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及司法機構的憎恨,及意圖煽動網民在較後期間組織或參與非法活動。」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確認案件涉及一個名為「小彤群抽會」的社交平台專頁。鄧炳強說:「沒錯,我們其中一個拘捕的人就是鄒幸彤。至於你所說的敏感日子,日子本身並不重要,最重要是這些想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利用這些課題煽動市民憎恨中央政府、憎恨香港政府及憎恨司法機構的行為,這正正是犯罪所在的地方。」

其後5月31日, 香港基督教週刊《時代論壇》網上版展示頭版專欄及第二頁開了天窗, 編輯部表示「因事未能刊出」,並且每年有基督徒付費刊出的《六四禱文》廣告,及刊登者聯署名單都被抽起, 成為空白。這是《時代論壇》創刊以來的首次。

香港警方拘捕「小彤群抽會」專頁管理人(到這週二已有8人被拘捕), 對香港能否再談論、記念、及批評1989年在北京發生這問題的答案, 呈現在全世界人眼前。六四事件影響到今天華人成為澳洲最大的多元化族群的歷史事件, 這些年來受到更大的關注。香港警方的行動, 展現出寒蟬效應, 就是6月4日或是5月35日, 已變成了一個「敏感的日子」, 每一個香港人的行為都受到警告。像鄒幸彤這樣把自己對香港六四集會的感受, 在互聯網發表, 香港政府就把她視為是「想危害國家安全的人」, 而在網絡發表的行動就是「最重要是這些想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利用這些課題煽動市民憎恨中央政府、憎恨香港政府及憎恨司法機構的行為」。

/ 臉書 「小彤群抽會」 專頁

香港保安局長鄧炳強, 清楚表明了香港政府對港人, 要公開談論六四事件的個人感受或立場, 要是與中國官方立場及批不同意態度, 就會被視為是危害國家安全的事。若鄒幸彤等人最終要接受審訊及若被定罪後, 會更被香港法庭確認的案例。

已發生的事可以被忘記嗎?

英國人殖民澳洲的歷史並不光彩。最初來到澳洲的殖民者, 並沒有大規模殺害原住民, 他們只是長時期忽視了原住民擁有這片土地及他們的權益。在澳洲聯邦還未成立時, 各州都設立了專責部門, 處理殖民者與原住民的衝突。在成立聯邦政府後,原住民並未被視為澳洲公民, 政府也漠視他們的生活狀況。直至60 年代, 澳洲修改憲法, 把原住民視為澳洲人, 並開始正視及提倡原住民應有的各種權益。從最初承認原住民的土地權益到了今天要在議會中聆聽原住民對國家事務的看法, 澳洲社會仍不斷地在討論這段殖民者與原住民間的歷史, 務求要找出在這期間國民及政府以前曾犯上的錯誤, 要與原住民和解。

今天像我們這些從世界各方各處來到澳洲定居的移民, 可以說是和這一段歷史沒有直接的關係, 因為我們及祖先根本沒有參與這段歷史。不過,大部份人都明白,若澳洲社會及政府不去面對這些歷史上的不公義, 今天及將來的澳洲人仍是無法不受到過去這些陰暗歷史的影響, 澳洲的長遠發展, 仍是會受到窒息。一個無法正視自己過去失敗及錯誤的國家, 怎能去改正這些錯誤呢?

中國六十年代發生的「文化大革命」,影響著中國的每一個人, 一直到今天執政的共產黨還未有正視過。到89年發生了六四事件, 中國政府長期推行「失憶治療法」, 盼望在國民的記憶之中, 把這一段歷史抹去。在香港長大的新加坡華人墨爾本大學新聞學教授, 也是新聞記者的林慕蓮(Louisa Lim), 在2014年出版了《失憶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mnesia)一書, 揭示了中國新一代對這影響中國的重要歷史事件的無知。同時間林慕蓮也發現, 在中國以外全世界, 至今六四事件仍是影響今天中國最重要的一段人人孰悉的歷史。

/ 失憶人民共和國
/ 失憶人民共和國

不去談論一件歷史事件, 並不會令身處這段歷史中的人, 改變對事件的看法。35年前全世界關注過, 六月四日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要求中國進行改革, 帶來的鎮壓, 到今天仍是世界無法接納及信任中國政府的原因。那些在六四以後,在中國出生及成長的中國人, 他們可能因為政府不容許談論這事而不認識當日發生過的事, 不過他們在一個六四變成禁忌的社會中成長, 也受著這段歷史所帶來的陰暗力量所操控。今天中國新一代對政府明顯地不信任, 卻又盲目支持不公義的政府管治, 只希望能為自己爭取到最大利益, 卻不願為國家付出甚麼, 只是反映出六四事件的陰霾, 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處處可見。

要求討論曾經發生過的事件, 會為當政者帶來壓力, 同時間社會也會反思及逼使政府進行檢討及面對。不過, 這卻提供了機會讓社會走上復和的路。以法律禁止討論這些問題, 是以更野蠻的方法, 來維持國家及社會的安全。從已知的華夏三千年歷史來看, 都是從未成功過的事。

寒蟬效應

從鄒幸彤及「小彤群抽會」專頁管理人被捕, 立時《時代論壇》就開了天窗, 可以見到寒蟬效應的確存在。

甚麼是寒蟬效應?

寒蟬效應是自英語Chilling Effect的中文翻譯。原來是一個法律用語,是指當下對法律沒有明確禁止的言論自由, 作出的「阻嚇作用」, 是指以法律或其他行動讓公眾感受到壓力,從而使得合法的講話被實際上禁止。1952年美國最高法院法官William Brenan在判決中使用作為法律術語。被翻譯成為中文時, 成語「噤若寒蟬」表示在秋天發聲的蟬, 在冬天已死去, 卻被人視為寒蟬不會發聲的來表達在強權下, 人不敢發聲表示異議, 因此「寒蟬效應」就被應用來表示Chilling Effect。

是的, 於香港出版的媒體, 在鄒幸彤等人被捕下, 還有誰敢以身試法, 再去談論六四事件呢?誰可以確認自己對六四作出的評論, 會一定能被當政者所接受呢? 《時代論壇》每年在這日子以基督信仰角度探討六四的頭版專題, 到底會否違反國家安全法, 又有誰會知道呢?不過, 在保護員工不受牽連下, 即時抽起文章開天窗, 明顯地會帶來更多讀者關注及社會迴響。原來計劃將要刊出, 基督徒付費聯署有關六四禱文的廣告, 絕對是信仰的一種表達, 留了空白, 卻是對客戶的一種保護。本刊在網絡找到這份未曾被出版過的禱文, 也在這裏刊出, 讓讀者細評一下, 這樣的禱文, 是否真的會有影響到中國國家安全的可能性。

/ 香港時代論壇開天窗

還好的是《時代論壇》的編者, 仍發表了他們的社論。在徵得《時代論壇》的允許, 我在這文章中也刊出這社論, 與讀者一起細讀身處香港《時代論壇》這群基督徒對六四問題的信仰反思。

還好的是澳洲政府及聯合國清楚表示, 香港政府引用拘捕鄒幸彤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 明顯地違反人權, 是對言論自由的壓制。因此,我相信在澳洲出版刊物討論六四事件及寒蟬效應, 並不違法。事實上, 澳洲出版的刊物, 可以討論全世界任何國家、政府所作的事, 也可以對這些事持不同的看法。只要作者討論建基於事實, 及沒有違反人類普世價值及尊重別人, 都可以出版。傳媒的存在, 正是監察政府的第四力量, 而不是受政府所操控。

尊重自由是澳洲社會價值

中文媒體對六四事件的討論, 在澳洲並不多見。不過,在這一天, 澳洲大城巿都有舉行街頭展覽及集會, 可以說是政治性, 要向全世界表達出對中國打壓民主、自由及人權的決心, 不過,參加的人並不太多, 影響力自然也不大。

不過, 今年香港政府刻意要在香港人忘記六四、停止記念六四、及不能談論六四, 卻激發了全世界華人關注六四, 可以說是弄巧成拙。

ABC在今年, 訪問了悉尼的歷史藝術家沈嘉蔚及他的妻子, 談及他們的經歷。1989年沈嘉蔚在中國已是成名的畫家, 他的作品在中國受到廣泛認可, 當年6月4日前後, 他來到澳洲雪梨交流, 太太卻在北京醫院生產, 親身經歷六四的震撼。發生六四, 令沈嘉蔚憤怒, 寫信向領導表示退出共產黨, 要成為澳洲人。兩年後沈嘉蔚與太太在雪梨重聚, 定居澳洲, 他也成為澳洲著名的藝術家, 可以說六四改變了他的一生。

沈嘉蔚在他的最新創作《巴比倫》中, 記錄了共產黨的400名偉人, 同時也記載了文化大革命及六四的民主女神及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作為藝術家, 他在澳洲有自由去表達他所感受的世界, 這正表達了言論自由的可貴。

/ 沈嘉蔚工作室

對我這一代來說, 能夠繼續在生活中討論六四, 令我更肯定澳洲的社會。不管這一個國家的政客有多少爭吵或是多少無能, 至少這裏生活的人, 能享有言論自由, 按照自己人生信念去生活, 並且無懼政府監控地活出每一天, 正是移民來到澳洲的人, 最應該珍惜的。

作為雜誌的出版人, 我相信媒體在維護社會內每一個人的自由, 並且捍衛民主及人權, 起著重要的角色。媒體扮演著記錄、評論、及讓公眾建立當代發生事件的重要角色。全面及高質素的媒體為澳洲社會的民主、自由、法治及推動人權提供了發展基礎, 澳洲的媒體一直以來, 都表現不錯。可惜的是, 澳洲過去三十年已發展成為多元文化社會, 而主流媒體卻遠遠跟不上這步伐。再加上政府沒有提供給多元文化媒體發展的空間, 又加上中國使用極大資源推動大外宣, 及社交資訊平台受中國政府監控, 令到移民澳洲華人長期仍在中國提供的訊息影響下生活, 這明顯地影響著華人移民融入社區。

香港《時代論壇》六四社評, 蒙允許轉載

站在歷史記憶的肩膀上禱告

時代論壇 / 2024年5月31日

那年的春夏之交,成為一代港人的集體記憶、政治倫理的啟蒙與定規。長年存在於集體記憶之中。誠實面對歷史,不是為了延續冤仇,更不是為了抹黑煽動,而是為了貨讓未來的悔改與復和有根有基;也為了讓社會能夠正視事實,得以從錯誤中學習,避免覆轍重蹈。一如聖經作者記載歷史人物,無論這些人物跟上主的關係有多親近,對於其生命軌跡裡的種種缺憾,仍是會秉筆直書;以色列人作為上主的選民,聖經作者對於他們的過犯更是毫不客氣。能夠誠實面對過去,才能靠著那掌管歷史之主的恩典,面對未來。

那段橫跨九七與千禧年的歲月,並不短暫,對事態的關注度,固然有起有跌,相關集會也一度被嘲諷為「唱K」和「行禮如儀」;惟近年香港社會的變化,翻天覆地,形格勢禁。即使是源於歷史記憶的禱文,也可能惹來「關注」;某些人的經歷與回憶,便顯得格外敏感。作為傳媒,要毋負歷史、毋負讀者,惟有將段段文字化作空格子與一片白,以應對當前局勢。

為逝者擺上悼念,為生者付出關懷,是人之常情,也是良善與仁愛的表現。從信仰角度來看,那份從心底發出的悼念與關懷,以及為社會未來更為公義和平的盼望禱聲,上主總會垂聽──無論聲音多寡,無論人在何方。

基督信仰並沒有為特定政體背書。然而,不同政體對人性的假設,跟信仰視野所看到的,是遠是近?在不同政體下,社會實踐公義與憐憫的限制,是大是小?當眾人活在其中,大家的人性陰暗面是會被制衡抵消,還是會變本加厲甚至禍及鄰舍?凡此種種,信仰總有話要說。不變的,是我們要為在上的禱告,求賜智慧與謙卑,期望制度能夠尊重真相,賞善罰惡;更要為萬民禱告,期望社稷體現和平公義,眾人守望相助。

放眼歷史長河,幾十年只是短暫一瞬,個人能夠左右的也實在有限。然而,置身於大尺度的歷史視野,即使一時尚未看清楚掌管歷史之主的心意,卻總可以看得清楚社群互動裡的人性善惡,以及在缺憾世界裡與神同行的生命軌跡──是別人的,也是自己的。焉知昔日的歷史歲月、今天的盡忠服事,會如何為上主所用,撰寫那未來的終章?讓我們守護歷史記憶,站在她的肩膀上,向上主禱告呼求。

周偉文

/ 無法刊登的禱文【於無聲處聞泣禱 長夜守望有恩光】,由一群基督徒草擬,本來以廣告形式於《時代論壇》1918期13頁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