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澳洲反思
植根澳洲反思 2
人只想住在澳洲, 卻未真正想過成為澳洲人。你同意嗎?
原住民的想法
在澳洲大地生活了60,000年的原住民, 根本沒有很強的國家意識。原住民人口約800,000, 佔澳洲人口3.3%。在澳洲政府給原住民生活及教育多種優惠政策下, 他們中有少部份人成為了專業人仕。但大部份原住民都很貧窮, 很少人會投入澳洲社會, 因此他們對社會事務不感興趣, 但也與原來的部落生活脫節, 沒有很多文化的聯繫。
原住民最初並未被視為澳洲人, 在1967年後, 他們在澳洲才有了法定地位。作為澳洲土地的主人, 他們卻沒有很大對澳洲社會的歸屬感, 確實是極大的諷刺。
英國移民的想法
從英國來的殖民, 建立了今天澳洲的制度及社會。他們中大部份只有一、二百年的歷史。最初的殖民, 把自己看成為大英帝國的子民, 在這裏找著財富、自由和機會。 他們大多投入這裏的社會, 把自己看成為這個國家的主人。不過覺得自己是澳洲人而不再是英國人, 相信是自一百多年前, 聯邦政府成立才開始。他們的身份認同, 相信是與土地而不是與國家有更大的關係。1933年西澳州曾進行公投, 有超過66%的人贊成西澳州獨立, 可見西澳州人認同自己身處的土地, 多於澳洲這一個當時新建的國家。在90年代, 曾有人推動澳洲成為共和國, 脫離名義上由澳洲女皇管治的制度, 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贊成, 可見當時澳洲社會,不少人仍把自己看成為大英帝國子民的一部份。當然,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澳洲人自小唸的歷史, 就是澳洲由英國人建立的, 與英國有斬不斷的聯繫, 一起經歷過戰爭, 而且澳洲人也享受自治及高的生活質素, 並不用向英國爭取甚麼福利或好處, 所以不少澳洲人, 是享受著這種與英國密切的關係。
不過, 在八十年代開始, 從亞洲及其他地方來的移民, 成為澳洲人的重要部份後, 卻不一定會有同樣的想法。
其他移民的想法
有其他歐洲來的移民, 在二次大戰前後, 多是因為在原居地生活艱難, 才選擇移民澳洲。他們對澳洲給他們發展的機會, 及在這裏能擁有的一切, 都有正面的回應。對澳洲人人平等及自由 (Fair Dinkum)的思想, 他們更是擁護支持。相應地, 多元的背景令澳洲人也能主動與世界各地建立關係, 不少在澳洲出生或成長的第二、三代, 都會有一段時間, 或多或少在世界不同地方生活。除了長期在鄉間生活, 與世界隔絕的土澳外, 澳洲人不少都有國際視野或聯繫, 因此澳洲人大多歡迎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來這裏定居。
在八十年代開始,非洲難民及亞洲移民也來到了澳洲。非洲來的移民, 除了從南非來的以外, 大多是以難民身份來到澳洲。他們多是空著身子在這裏找到他們人生新的一頁, 大多數的人都會擁抱澳洲這一國家。不少非裔的澳洲人, 也在生活上支持原居地的親友, 就像百多年前的華人移民一樣。不能適應在澳洲生活的相信只是少數, 也可以隨意回到非洲, 過不錯的生活。因此, 這類移民, 對澳洲多元文化的支持, 可以說是最大的。
亞洲移民卻不一樣。除了從越南來的難民以外, 亞洲移民大多是在原居地生活不錯, 能到澳洲留學、進修或工作而移民澳洲人仕。他們大多是嚮往澳洲高質素生活而留下來的, 是原居地與澳洲的生活差距決定了他們移民的選擇。留學生大多在原居地沒有很大的事業基礎, 因此願意留在澳洲的人, 都會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 也接受在所生活的社會。不過, 爭取有更好的生活的第一代移民, 往往也會因為在澳洲生活未能達到自己的期望, 而對澳洲生活未能投入。其中, 從中國來的移民, 似乎顯出了最大的困難。
原居地的發展影響了移民的投入
華人移民有來自東南亞如越南、馬來西亞、台灣、香港及中國, 他們對植根於澳洲都有不同想法。越南來的華人, 經歷戰火洗禮後, 深知無法回到越南, 找回過去失去的豐富, 大都投入澳洲生活, 重新開始。澳洲成為了他們新的家, 不過他們不少仍受中華文化的影響, 在澳洲社區中, 他們最擁抱多元文化 。也可以說, 越是多元文化的澳洲社會, 他們越能找到自己的投入。每一次澳洲本土發生天災, 我們見到越南來的華人, 多慷慨解囊捐助, 甚至比澳洲人更積極。
馬來西亞的華人卻又是不同。他們不少人的家中在馬來西亞仍擁有財產, 來的是年青留學生, 畢業後成為專業人仕。馬來西亞不容許雙重國籍, 有人只成為永久居民, 而不願成為澳洲人, 因為加入澳洲國籍會有可能令他們失去在馬來西亞的財產。由於來的時候還是年青人, 因此他們大都能投入主流社會, 現時華人與主流社會聯繫深的僑領, 不少都是從馬來西亞來的華人。他們身處澳洲及華人文化之中, 認同澳洲的制度較多, 並不構成社會的問題。
台灣來的華人, 早期來的多是投資移民, 英語不大靈光, 因此只能作小生意, 不少人仍與台灣保持密切關係。他們人數不算多, 卻是自成一個圈子, 並不大投入澳洲社區, 卻在華人社區中具備影響力。不過, 由於台灣長期受中國威嚇, 台灣來的華人, 大多強調自己是澳洲人的身份, 會更備有安全感。
香港來的華人, 八十年代前多是留學生, 像馬來西亞的華人留學一般, 完全融入澳洲, 在社會中扮演著專業人仕的角色。不過由於華人人數多, 他們也保留了自己獨特的中華文化。九十年代因為香港回歸問題, 不少成功的專業移民從香港來到澳洲。能打進澳洲社會的, 多喜歡這裏的生活。認為香港發展機會較大的, 也不少回流香港。因此真正留在澳洲的, 都認同自己是澳洲人。
來自中國的華人就不一樣。中國近年來經濟起飛, 九十年代後來自中國的華人, 都相信自己在中國的發展會更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網及強大的經濟力量, 這些華人盼望能把中國的一切, 帶來澳洲。他們會盼望他們在中國的成功, 能在澳洲複製, 而沒有覺察到他們的成功, 是建基於一個與澳洲其他人很不相同的社會制度及世界觀。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自己對中國的想法及處事方式帶到澳洲, 衝擊著澳洲社會。而且, 他們中間不少人仍真心相信中國的制度比澳洲優越(由於他們在中國的成功經驗, 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 因此他們努力去改變澳洲。
中國政府也極力在華人中, 強調自己制度的優越性, 不少來自其它地區的華人也因著與中國的合作, 而接受了中國的不少價值觀及合作。也因著如此, 澳洲主流社會今天已覺察了這一種轉變, 而有部份澳洲人, 會對華人持負面態度。
來自中國以外地區的華人, 佔著華人社區的一個重要部份, 要對這些轉變敏銳, 並且加強與主流社會的溝通, 才能紓緩澳洲社會對華人的猜疑, 這才能為在澳洲的華人帶來最大的益處。
周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