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點評
莫斯科恐襲
是誰策劃了導致130多人死亡的莫斯科近郊音樂廳恐怖攻擊案? 俄羅斯與美國、烏克蘭24日就此展開激烈爭吵。 俄羅斯總統普丁23日發表電視演說時說,4名恐襲直接實施者均被拘捕,他們試圖向烏克蘭方向逃跑;初步資訊顯示,烏克蘭方面為他們準備了越境「窗口」。
西方媒體強調,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已宣佈對這起攻擊負責,但普丁在演講中沒有提及,俄調查機構和主流輿論都認為此案與烏克蘭有關。 烏克蘭方面強烈否認與此案有任何联系,烏總統澤倫斯基指責普丁試圖將責任歸咎於烏克蘭。
美國對俄恐襲案表達了「強烈譴責」,並認定這是IS所為。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沃森23日發佈聲明說,IS是這起事件的「唯一」責任方,烏克蘭沒有參與。 不過俄方並不相信這說法。 俄外交部發言人札哈羅娃表示,在案件調查完成前,美國為烏克蘭任何辯護的言論都應被視為犯罪證據。 俄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24日說,在俄方正在調查是誰發動莫斯科近郊音樂廳恐襲時,不要急於下結論。
同路點評:
事實上,無論如何,這事件已經成為俄烏衝突的新爆發點。 23日晚至24日凌晨,俄烏分別針對對手目標展開大規模空襲行動。 從外部環境來看,2年的戰爭,消耗了俄羅斯太多的心氣,原本以為是速戰速決的特別軍事行動,結果發展成了持久戰, 如今俄羅斯的報復,尤其是快速抓獲嫌疑人,其實 克里姆林宮的神經已經被刺激到了,普丁需要一個重大事件,來為低迷的經濟,內部的厭戰情緒尋找突破口,動員整個俄羅斯。 即便不是烏克蘭做的,但是烏克蘭內部大量的支持抗戰分子,已經給烏克蘭扣上了帽子。 另外,國家安全是連結不同系統,只要任何地方有短板就會被利用,IS的恐襲被俄羅斯利用,明顯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