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DeeDee專欄

鸞鳳和鳴

BS記錄片《 Arranged︰Parveen  And  Ranjit’s / Nitesh And Swasti》告訴我們包辦婚姻的種種,也可謂婚姻模式多元化吧!

編譯  田田  圖  視頻

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天經地義,自古已然。我們認知中的婚姻應是自由戀愛促成,然而,卄一世紀的今天,仍存在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SBS記錄片《 Arranged︰Parveen  And  Ranjit’s / Nitesh And Swasti》告訴我們包辦婚姻的種種,也可謂婚姻模式多元化吧!

《 Parveen Singh & Sikh Ranjit》

    紐西蘭Hamilton的22歲錫克女孩 Parveen是在Waikato 農場長大的第三代農民,準備離開她心愛的家,經祖父母安排的半包辦婚姻,嫁給Auckland印度出生的男子Sikh Ranjit,她很忐忑,不知如何適應她的新家。Parveen母親個性倔強獨立自主,首次的包辦婚姻不幸福,不顧世俗批評毅然離婚,再婚卻幸福滿盈因是自己選擇的,婚後 Parveen跟隨母親生活,直至6年前她因癌症逝世,自此祖父Mohan和祖母Mito便成為她的監護人。儘管祖父母、母親、所有親戚都是由家長安排男婚女嫁,包辦婚姻從來不是她的選擇。然而不顧她的反抗,祖父母理所當然就是安排她婚姻的人,他們開始物色合適的男孩,但她對這些男孩都不感興趣,每次回覆都是一個大大的「不」。有一年祖父母去了印度,那裏有個男孩,他們攜回他的錄影帶給她看,她想這是個笑話。於是她與長輩決定:繼續找。若果她找到那裏有合適的男孩,長輩便去那裏商談。50年前Mohan和Mito在Hamilton結婚,屬完全包辦婚姻,新娘在婚禮當天首次見到新郎。Parveen問祖母:婚前你想見他嗎?祖母:在當時認為是不適當的。Parveen問祖父:當你第一次見到她,喜歡她嗎?祖父:是。她則需一段時間。Parveen:害羞? 祖父:是,每個人都看着你。Parveen:你喜歡他?祖母:不是立即,需時間,他為人很好。Parveen:不是一見鍾情,幾時愛上?祖母:不能告訴你哪一天,就這樣發生了。祖父:婚前的羅曼史,婚後便没有甚麼可盼望了。

   2年前Parveen在大學遇到Ranjit,兩人即時有感覺,但交往是不可能的,她的祖父母和他的父母期待他們先定婚。他與她一起很快樂,一切都很順利,他並不想這麽快定婚,但相較於約會其他女孩,他先定婚父母會很快樂。這麽做並不壞,起碼大家可以說說話,因此雙方家長相約見面。Mohan和Mito非常喜歡Ranjit,他與Parveen坐在一起,下一分鐘兩人就收到「紅包」(錢),這是傳統的一種表示接納、祝福。Ranjit父母也非常喜歡 Parveen,稱讚她是個好女孩。 Parveen 和 Ranjit希望這個迅速決定是對的,因為她不僅嫁給他,更是嫁給他的家庭。包辦婚姻需時遠較戀愛婚姻為長,身為水電工的Ranjit開始忙碌,盡心盡力裝修父母的家,希望能讓Parveen舒適地入住。基於祖父Mohan健康問題,Parveen和Ranjit提早4個月舉行婚禮,祖父母撫養她長大,他們是她的一切,看着她出嫁是極之重要的一刻。僅有3個星期準備,家中開始緊張,婚禮在户外舉行,夏天不擔心下雨,他們需要2個帳幕。

《 Anand Karaj 錫克婚禮 》

   Parveen和 Ranjit開始他們的錫克婚禮,《Anand Karaj》意謂「幸福的結合」。在Hamilton親朋好友都來了,一邊擊鼓頌唱旁遮普歌謠,一邊用黃油為 Parveen清潔臉頰手脚,令她感到深深被愛惜。叔伯們把手鐲沾着牛奶給她戴上,一直要戴40天。眾人既高興亦傷感,Parveen則很緊張,她戴上母親的頭飾,捧着母親的照片合照,極力將母親融入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祖父會包頭巾,但今天他特地請來一位專業人士為他纏繞大紅頭巾,大家笑讚他挺英俊。在Auckland,Ranjit與家人忙碌着準備妥當,開始1.5小時的車程趕往Hamilton的錫克廟。印度的婚姻不僅新娘穿金戴銀珠光寶氣,類如香港新娘穿的華麗金絲銀線中式裙褂,新郎也有飾物,珠寶金飾,還有一把金黃長劍,用來保護新娘頭上身上大大小小的金器。錫克婚禮具有漫長的儀式和習俗,每一項都具意義必須遵循,故而過程緩慢。終於抵達廟宇,400名賓客正翹首以盼,Ranjit與Parveen端坐檯上,神情緊張,祖父將長長的紅飾帶繞在新人身上,新人必須圍繞着錫克教義步行4次。祖母代表母親喂新人吃糖果,給予他們祝福:「愛是一個靈魂住在兩個身體裏。」。完成錫克教婚禮,立即去紐西蘭婚姻註冊署,Ranjit朗讀誓言時緊張得兩眼只顧凝視官員,事後Parveen笑他:你是和我結婚,還是和他? 回到農場新郎帶走新娘之前,最後要做的一件事是「跳」。 姐妹團用絲帶綁住大門,上書「無錢,無蜜糖」索取開門利是5000元。兄弟邦見狀想方設法,一湧而上,信用卡?不,現金。100元。不。新郎:我可將她從後門偷運出來……嘻哈笑鬧,卒之談判成功贏得美人歸!Parveen和 Ranjit認為他們的婚姻是成功的,因為婚前有機會互相了解,結婚是他們自己的抉擇。婚後每個星期都會回農場探望祖父母叙天倫樂。

《Nitesh Prasad & Swasti Singh》

   在南Auckland 另一對年輕伴侶,斐濟印度男子Nitesh Prasad和女孩 Swasti Singh正在計劃結婚,包辦婚姻相較於婚前戀愛,是没有甚麼期待的,但在商場的一次預先安排約會,不尋常的他倆卻有立即聯結,愛意爆發,Nitesh:我要與這個女孩結婚。Swasti ︰我想我會嫁給這個男子。一年等候後他們將舉辦一場歷時三天的印度傳統婚禮。Nitesh ︰你想要多少個小孩? Swasti:2個。只 2個?我想或許10個。笑:不!你感到怎麼樣?緊張。我愛你,蜜糖!謝謝!這是他們婚前見面的最後一次。包辦婚姻依賴首次印象,Nitesh 和 Swast相見時彼此都眼花撩亂, Swasti:一見鍾情,我僅在故事或電視上聽到,但在現實生活中確實發生了。現在我們是單身,有很多規矩,結婚後我們可以自由地做所有我們想做的。她要為蜜月挑選一些性感服裝。無獨有偶,Nitesh也喜歡為 Swasti購買性感胸圍,但不能,因為他們未成婚,只能看,不得買。按印度傳統33歲Nitesh已超越一般結婚年齡,忙於工作無暇顧及。父母焦急,找到 Swasti家庭,當他見到她,一見鍾情,這是他最偉大的一天。儘管他年齡漸長、慾望強烈,她一直遵守嚴峻的規則,在一年的訂婚期間,不准一起睡覺、看完電影7點前送她回家、當家人在場時兩人須分開坐,不得握手。對男子來說是很困難的,只能看,不得接觸。

《Hindu印度婚禮》

   在斐濟女方家人正準備【Mehndi Ceremony曼海蒂儀式】 3天前家人用天然海娜顏料在Swasti雙手雙腿上手繪印度紋彩,圖案越複雜代表丈夫的愛越深。紋彩除令她更美麗外,尚有一個目的,新郎名字隱藏在這些圖案裏,這是傳統新房中的「破冰」,新人之前並無密切接觸,此時在尋找名字中開始交談,互相認識。雖說是一見鍾情,但Nitesh和Swasti缺乏機會瞭解對方,Swasti:見面前不准用手機交談,沒有Skype,通常在Facebook交流,他很溫柔開放,講出他想要的妻子,從不對我隱瞞甚麼。哥哥Vinal:他是我妹妹適當的人選,謙虛、心軟、常哭、好人。母親:我女婿是個好孩子,我愛他的家庭,他會好好照顧我女兒。父親:我只有一個女兒,非常不捨得。這個黃昏有件異常重要的事,缺乏這項斐濟儀式,婚禮無法進行,新娘男性家人送椰子給新郎,飲汁吃肉,象徵新人與椰子共同開始新生活。

     與此同時Nitesh則接受 【Haldi Ceremony薑黃儀式】,家人輪流在他臉、手、脚上塗抹薑黃粉,代表祝福與喜慶。母親:之前他不要娶印度女孩,說要個一半印度血統女孩,問他為甚麼?他說不要每次都吃印度薄餅和咖哩。怎麼現在卻要印度女孩?他說她美麗,他愛她。父親:成親後她就是我們的女兒,她也會侍奉我們。伴郎Ronald 要照顧新娘,同時裝飾香蕉樹,翌日攜去婚宴,香蕉樹只結果一次,見證印度教只結婚一次。結婚當天一架巨型勞斯萊斯將新人送往餐廳,按印度標準,中型婚禮有500名賓客,載歌載舞熱鬧非凡。3個小時繁複儀式後新人終於踏足他們的新家。「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事業有成,娶得嬌妻是每個男子的夢,然而印度教傳統卻教新郎苦候足足24小時。新婚之夜Swasti睡在新房,房外有數名姨媽擔任保鏢,他則睡在客廳。捱過很難捱的一夜,終於踏上蜜月之旅,開啟自己的新生活。之後搬去Christchurch,翌年三月迎來了他們第一個孩子,Nitesh絕對支持包辦婚姻,若果他的子女對此感興趣;Swasti則尊重子女根據他們的傳統作出選擇。

   Parveen和Ranjit、Nitesh和 Swasti 婚後生活幸福,足以證明半包辦、全包辦婚姻的存在理由。父母長輩人生閱歷豐富,洞悉婚姻的甜酸苦辣,為子女物色對像着眼於「門當户對」,雙方成長環境相似、教育水準相等、思想行為相近,婚後則較易磨合;然而半包辦、全包辦婚姻是在結婚的前題下進行,若在交往過程中發現實在無法契合,則這婚究竟還結不結?諷刺的是,今天自由戀愛結合之離婚率極高,如何省思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婚姻之路,是一生一世的學問!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