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Dee專欄
自強不息‧口足畫家
2024年《奧林匹克殘奧會》在法國舉辦, 如火如荼,吸引65,000名觀眾現場觀賽,168個代表團共6,000人齊聚巴黎,當中約4,400名是運動員,女性選手達到1,983人,該數字在2000年的雪梨殘奧會僅為988人。

編譯 田田 圖 視頻
2024年《奧林匹克殘奧會》在法國舉辦, 如火如荼,吸引65,000名觀眾現場觀賽,168個代表團共6,000人齊聚巴黎,當中約4,400名是運動員,女性選手達到1,983人,該數字在2000年的雪梨殘奧會僅為988人。這項創世界紀錄,告訴我們傷殘運動員的自強不息;然而,世人似乎忽略了傷殘朋友的藝術天份,他們之中不乏傑出的藝術家,且讓我們欣賞他們非凡的作品。

《口足畫家澳洲協會》
20多年前的一天,我收到厚厚的一個信件,內裝十幾張聖誕卡,繪有花鳥風景,或艷麗或素雅,極具水準,仔細端詳,原來寄自雪梨《MFPA Australia》(Mouth & Foot Painting Artists Australia)《口足畫家澳洲協會》口足畫家的畫作。頓時令身體健全,生性疏懶的我,慚愧萬分,隨後寄上一張支票以表敬意和謝意。《口足畫家澳洲協會》是一群由傷殘人士組織的協會,天助自助者,為謀生活,他們出售用自己的嘴巴咬畫筆,或者以腳趾拿畫筆繪成的畫作,創作的範圍和一般職業畫家沒有什麼不同,但創作的過程卻都佈滿學習的辛酸。多數口足畫家都是因意外或生病失去了雙手,或雙腳,或雙手雙腳。但他們在困頓沮喪中找到了以繪畫為職業和重振信心的選擇,他們擁有自己的協會,組織完善。我收到的信件印有八位口足畫家的照片︰W.Te.Rangi、G.Atkin、K.Tilley、G.Dossetor、G.Sharman五位先生及P.Farey女士都是用嘴巴咬畫筆畫畫;G.Russell、P.Jaskson女士則以腳趾畫畫。我依然保存數張聖誕卡,這五位畫家都用嘴繪畫︰S.Rigg的〈Great Ocean Road〉大洋路的浩瀚無際水天一色,在她的畫筆下表露無遺。D.Nolt的〈Serenity〉寧靜漆黑畫面,一隻雪白天鵝寂寂獨立,傲然自得。Daniela Caburro的〈Spring〉淡雅一片綠,湧現無數粉紅罌粟花,春意盎然。Jung Eon Hwang 的〈Summer Breeze〉蔚藍天空下,蝴蝶迎來夏日微風,翩翩飛舞在黃澄澄鮮花上。Elodie Cazes的〈Weeli Wolli Creek〉黃石聳立,蒼翠的樹木倒影在平靜湖面。這些畫家通過藝術表達自己,這是他們所喜歡的與世界分享自己想法的方式。

當下受好奇心驅使,上網搜索,P.Jaskson女士的自述,道盡口足畫家的艱苦卓絕,她是這麽說︰「我是Trish,是沙利度胺藥物 (Thalidomide)的倖存者,我於1962 年出生在昆士蘭州北部Townsville,每隻發育不全的小手上都有3 個小手指,這些手指幾乎從我的肩膀上伸出來,因為我出生時沒有手臂。我也有嚴重的心臟和肺問題。所有出生缺陷都是由沙利度胺造成的。儘管最好的醫學意見認為我無法生存,但我仍然在這裏享受我的生活。我的整個童年時期都在醫院進進出出,接受了無數次心臟手術,這些手術一直持續到今天。我直到7歲左右才學會走路,所以我去哪裏都是被人背著,直到11歲做心臟大手術,我才有力氣自己走路,不再需要朋友背著我了。 我熱愛生活,儘管我活在持續的痛苦中,因為『腳』不應該是『手』,但我的腳一生都是我的手。是的,沒錯,我每天都用腳拿著牙刷刷牙兩次。你用手做的一切,我都用腳做。 我和其他人一樣有釣魚、游泳、航海的愛好,我甚至嘗試過吹玻璃和室內跳傘。我曾經乘坐滑翔機和直升機。我熱愛攝影,我的照片贏得了許多獎項。 2015年,由於我活在痛苦之中,我的頭腦很糟糕;我知道我需要做點甚麼來讓自己擺脫那個頂空,所以我決定嘗試用我的『腳』畫畫。從我拿起那支筆的那一刻起,我就愛上了它,透過觀看大量教程並在此過程中犯了很多錯誤,我已經發展到自學使用丙烯酸進行繪畫。 我也做了7年的公開演講,我對從小孩到80多歲的人以及來自各行各業的醫生、教授、醫務人員、政治家、學校老師和學生進行了演講。 他們說我很鼓舞人心,但我不是,我只是一個『生活在一個非常對抗的身體裏的女孩,臉上總是帶著微笑。』」

《謝坤山》
我憶起2007年曾閱讀作者出版的自傳《我是謝坤山》,謝坤山(1958年6月21日—),臺灣臺東人,本是四肢健全的青年,因高壓電導致他失去雙手以及右小腿,之後又意外失去右眼的視力,但他毫不氣餒,不希望家人因他受苦,故發奮自強,娶妻生兒育女,成為口足畫家。少了那麽多東西,他還那麽快樂,依然每天滿臉笑容,何解?因為他想要的,他做到了;他失去的、不想要的,他不會去想,他的欲望很少,是一個容易知足的人。知足當然快樂!謝坤山先生看世界的角度與我們不一樣,當年受傷接受手術的那一刻,他沒有詛咒命運的殘忍,只是平靜的接受事實,想着下一步該怎麼做。通過他身體的三千三百伏特高電壓,似乎還儲存相當多的能量在體內,所以謝坤山就變成了一個人體發電機,無論走到哪裏,都能給人帶來正面的能量,只要在他身邊方圓50公尺內,都能感受一股溫暖和歡笑,看到仁者無敵,勇者無懼這句話的實踐。1996年榮獲第34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 閱畢,我深深為謝坤山的奮鬥不懈,樂天知命精神所感動激勵,因而撰文《讀〈我是謝坤山〉》一文,刊登於《同路人》74 -76期。現在謝坤山是《國際口足畫藝協會》的董事,協會的畫家利用自己繪製的圖畫製作成卡片或者掛曆,銷售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繪畫者都能夠擁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自力更生。

《國際口足畫藝協會香港分會》
2015年〈香港商報網訊〉報導《口足畫藝-彩繪生命色彩》展覽,介紹陳冬梅、盧佩鏞和楊小芳三位口足畫藝藝術家50多幅作品,作品以水墨畫及水彩畫為主,題材種類繁多,有風景、植物、動物、水果等。陳冬梅自幼不能執筆,由於左腳比較穩定及易受控制,故依靠左腳工作和繪畫。自1989年至今,跟隨著名畫家陳慧老師習畫,於1991年加入《國際口足畫藝協會香港分會》成為學生畫家,同年於《大一設計藝術學院》及《香港理工大學》修讀設計課程,其後在《香港復康會》修讀網頁設計證書課程,從事電腦平面設計工作,透過畫作傳播愛及和平的信息。此外,她還積極參與義務工作,曾到社區會堂和學校作繪畫示範和分享自己的經驗,鼓勵身邊的人熱愛生命,更於2004年獲得《傑出殘疾人士獎》。盧佩鏞天生沒有雙手,但她從小努力學習,畢業於《雅麗珊郡主紅十字會學校》,曾修讀工商設計,於1991年加入《國際口足畫藝協會香港分會》。雖然天生沒有雙手,但多年來以足代手,憑著驚人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成為香港著名的口足畫家,不少作品被製作成明信片、賀年卡和海報。展覽中,她最喜歡4幅表現春甜、夏酸、秋苦及冬辣的畫作。楊小芳幼年意外受傷失去雙臂,但性格樂天好動,愛跳遠、長跑、游泳及繪畫。2006年奪得《第六屆香港傑出少年選舉》優異獎,多年來獲獎無數。自2007年受老師啟發學習繪畫,尤其擅長國畫、水彩畫及抽象畫,最喜愛繪畫自然景物,認為可給人寧靜的感覺,其理想是能繼續創作,成為一名產品設計師,運用創意改善生活。展覽中,她最喜歡一幅名為《Maple Tree》(楓樹) 的作品。是次展覽希望讓更多市民認識這班生命鬥士和她們的作品,藉此鼓勵大家擁抱一個正面和積極的人生。
《前途樂觀光明》

澳洲、台灣、香港的《口足畫家協會分會》隸屬於《AMFPA》(Association of Mouth and Foot Painting Artists)《國際口足畫藝協會》協會第一屆主席Arnulf Erich Stegmann (1912-1984) 是口足畫發展史上的傑出人物,出生於德國Darmstadt,兩歲時因小兒麻痺而失去雙臂的使用能力,然而他的藝術才華很快就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和支持,為實現成為畫家的夢想,他進修多個專業課程,獲得文憑和獎項。但是在那個時代,殘疾人士被視作社會中的局外人,他的成名令他想為其他殘疾畫家爭取機會,要求平等尊重,拒絕憐憫,要求被視作一個人、一個藝術家。1957年他與 16位來自瑞士和德國的口足畫家成立《國際口足畫藝協會》總部設在列支敦士登首都Vaduz瓦杜兹,由口足畫家自行經營,不談政治,没有歧視,售賣畫作製成的明信片和日曆,盈虧自負。設有獎學金給予學員,每位口足畫家都能自由自在,沒有壓力,按照個人意願作畫。目前成員遍及全球,口足畫家已超越820位,發展至76個國家,眾人盡全力支持協會的發展,堅信《國際口足畫藝協會》的前景樂觀美好。
澳洲Archibald、Wynne、Sulman Prize 是美術界最重要的三大獎項。Archibald 獎授予最佳的肖像畫。Wynne獎授予最佳的風景畫或人物雕塑。Sulman獎授予最佳的油畫、亞克力、水彩畫或混合介質的最佳題材繪畫、風俗畫以及壁畫。至今我尚未查詢到口足畫家在此三大獎項中入圍或得獎的消息,為表示尊重以及維護公平原則,我極之希望聯邦政府能協助澳洲美術界,為口足畫家設立他們專屬的比賽盛事,俾使他們的畫作得到重視,同時建議各大博物館和藝術畫廊踴躍收藏保存,使其作為澳洲珍貴的藝術教育之一頁。我更奢望《國際口足畫藝協會》發揮影響力,促請各國政府效法《奧林匹克殘奧會》,舉辦四年一度的世界性口足畫藝賽事,然則,全球口足畫家,前途一片樂觀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