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DeeDee專欄

澳仕學中文

2025年6月5日一個陽光和煦的初冬周四早晨,我駕車送伴侶Richard Bradford,去位於Templestowe,Manningham the Pines Learning & Activity Centre U3A《Mandarin Conversation Level 2》上中文課。

編譯 田田      圖 馮家鎏博士牧師

2025年6月5日一個陽光和煦的初冬周四早晨,我駕車送伴侶Richard Bradford,去位於Templestowe,Manningham the Pines Learning & Activity Centre U3A《Mandarin Conversation Level 2》上中文課。

《U3A Australia》

   U3A Australia是《University of the Third Age》澳洲第三階段大學的簡稱,即《長青大學》,是一個全國性的組織,支持以U3A團體為基礎的社區。這些團體是義務性質、不謀利、舉辦多元化的課程,提供會員學習機會,年達五十及以上的長者每年交納 $70會費,即能成為 U3A會員。我們何其幸福,U3A給予長者一個分享知識、技能、興趣的空間,鼓勵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俾使老年生活多姿多采,生命再次活力充沛。我有幾位朋友是U3A義工,2019年我訪問了兩個U3A,撰文《可敬可愛的U3A & 華人社交舞班義工 》刊登於《同路人》 一個不謀利機構,一份服務每一位在澳洲華人的免費社區雜誌第593期。Trudi Dempsey 女士在 the Pines U3A教授《Zentangles》,教導你臨摹一些基本圖案,然後隨心拚凑,創作你自家的畫。真的,只要你能寫CISO 4個字母,人人都能畫畫。不久我去了Nunawading U3A,行政主管Elsie Mutton女士帶領我參觀《長者麻雀班》,分英語及華語兩班。我走進朋友Herbert 及一位義工教授的英語麻雀班,是日來打牌的有39人,4人一桌,有一桌得3人,香港專欄作家簡而清曾創下5人麻雀,原來3個人也能打麻雀。雖然不賭錢,但是有些老太太輸了也會臉紅耳赤,很可愛。Grace Chung & Marco Ng 夫婦 2012年在 Nunawading U3A教授《社交舞班》約有50多位學員,Grace 教女步Marco教男步,然後師生一齊練習,笑聲盈堂,其樂無窮。訪問當天承蒙主席Valerie Donton 女士接待,介紹辦校宗旨,每周舉辦200多個不同課程,俾使學員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最後主席和我們來個大合照,眾人笑容可掬,盡興而歸。

      Richard上課的《Mandarin Conversation Level 2是中文會話中級班,採用課本《生活汉语 101》配備錄音,學生必須能夠在班上使用漢語拼音,至少經已學習中文2年。此課程目的在於增加中文詞彙,通過小組討論,促進學生會話和演講的能力,非常有意義且實用的課程。在此我認識了 Richard的同學Bruce Jackson,他友善可親,健談有趣,與我雖是初次相識,卻甚為投契, 我很珍惜這份偶而得來的緣分,同時也很好奇:緣何土生土長的非亞裔澳洲人會辛苦地學中文?遂萌生下筆撰寫《澳仕學中文介紹這兩人學習中文的前因後果,幸運地他們都應允我的訪問,由於未能完全掌握中文,我與他們的交談採用半中半英。

《Bruce Jackson 》

田田:謝謝你忙中抽空接受我的訪問,請簡單自我介紹一下。

Bruce:我是一名自雇人士,早於1980年代開始學習〈Sign Writing〉一種傳統繪畫,種種有關 Verre Eglomise的藝術品。Verre Eglomise是法文,前者指「玻璃」,後者是發明此玻璃的法國人。我學習在玻璃表面手繪圖畫,貼上金箔,自由創作設計。若干年後當我經已熟練掌握繪畫、洗刷、手繪字體等技巧,我發展了自己的事業,在Warrandyte 置有一間名為《Goldreverre》的工作室,為顧客提供建築行業、視覺裝飾藝術的設計。同時將專注力放在網上創作,創作海報、壁畫、舞臺背景等設計。踏入90年代我定期為《 Victorian Arts Centre》(維省藝術中心) 繪畫 70平方公尺的旗幟橫幅,懸掛高牆,宣傳近期的戲劇製作。設計複雜然美不勝收。我在Box Hill U3A學習書法超過十年,每年農曆新年我們都會去博士山或者中國城寫春聯,非常好玩,我的字常常得到好評,華人對一個西人能寫中國書法感到異常驚奇,他們不明白我的Sign Writing 背景,給予我數十年拿毛筆的經驗。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田田︰請問緣何想學中文?你的工作與中國有聯繫,挺有意思的,可以告訴我嗎?

 Bruce:我一直想學外語。年輕時去旅遊,亞洲印度、歐洲以色列……在當地學到一些語言、單詞彙,覺得不夠,想正確認真地學習。2005年我贏得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工作合同,去了香港開始學廣東話,在荃灣住了將近2個月,又因為簽訂工作合約,轉而學簡體字普通話,這是更實際的選擇,因為普通話用途更廣泛。我愛香港,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迪士尼樂園的工作小組需要5- 6人,我必須安排一群澳仕在外國工作的每一件事務,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在樂園的大街上為商户製造100多個裝貼金箔的玻璃窗。2015年為上海迪士尼樂園工作,住在浦東數月,此時我經已學習中文10年,真正有幫助,雖然工程艱難,有很多問題,我的中文程度尚不足完全應付。此後因為工作與中國有聯繫,我從南京購買金箔運入澳洲,當地供應商會說英文,我想與他們說中文,開始從不同途徑自學,上網上課程、聽錄音帶,讀書、寫字。在台北教授鍍金技術時,參加私家補習班,與24位同學一起學習,進修中文。2024年參加了U3A《Mandarin Conversation Level 2》,有老師指導,同學砌磋,學習更有趣,更享受,也對漢文化更感興趣。

田田︰你學成創業,還開班授課?

Bruce:我在網上結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互通各地有關〈Sign Writing〉的訊息,將這項藝術傳授給年輕一代,對我非常重要。知悉雪梨、紐西蘭極需教師,我隨即去了那裏教授。有些台灣青年從網上學到〈Sign Writing〉希望學習傳統的西方貼金箔手藝。我就在2017-2018年前往台北,與朋友Winton Francis開辦短期課程,他教設計和刻字,我教鍍金技術,幫助學生將西方的技術融入中國書法、以23克拉金箔設計自己的姓名。將這項藝術傳授給年輕一代藝術家,對我異常重要。這也是《the Letterheads Movement》(信箋運動)的精神,讓富有經驗的商人為新人提供學習的機緣。今年我將再次前往雪梨和紐西蘭基督城開班授課,繼續我的理念。

 田田︰你對學習中文有甚麼期盼?

Bruce:對澳仕來說,中國比較不透明,難以了解。希望能了解中國、中文說得更流利、會看會寫一般程度的中文、一直進步! 繼續學習!

《Richard Bradford 》

田田︰我知道你會漢語拼音,2008年你去圖書館借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CD 自學普通話,為甚麼?Richard:因為有些事可做,這是對自己的一個挑戰。

田田:可惜後來中止了, 為甚麼? 可能是缺乏支援,獨力難支?

Richard:我没有中止,只是太忙了,不再看電視的普通話新聞報導。

田田︰你有兩個中文昵名︰講廣東話的朋友叫你「鬍鬚佬」;說普通話的稱你「大鬍子」,你喜歡哪一個?會寫嗎?

Richard:我喜歡稱我「大鬍子」。會寫簡體的「大胡子」,因為可以通過漢語拼音學會。

田田:為甚麼今年4月你福至心靈,突然想學中文?

Richard:因為自2016年始擔任《新生會》(Chinese Cancer & Chronic illness Society of Victoria)電腦顧問,認識很多華人朋友,希望能與他們交談,想深入學習中文,可惜初級班已滿了,無奈成為一個中級班的插班生,班中同學已學了《生活汉语》第1至38課,具有基礎,我才開始學第39課「找室友」,可想而知,課程對我是非常困難的。

田田:《新生會》員工又給了你四個中文花名,為甚麼?

Richard:這是眾人對我的美化,令我很不好意思。員工Arfa Lai 稱我〈英雄〉因為她認為我熱心、耐心、細心、叻,有若科學家一樣,尋根究底,不找到答案,絕不罷手。職員義工有困難,隨叫隨到,不會不耐煩。義工Mandy Lee稱我〈天使〉,認為我很神奇,每當她遇到問題,心想若果Richard在就好了!Richard 突然就出現在門口,他一來,電腦就聽話了,很多困難就解决了。Elsa Lau認為我友善、樂於助人、與《新生會》人和諧相處,大家吃甚麼,我也吃甚麼,喜歡吃中國菜,愛喝龍井、壽眉,融入中國文化。不僅幫助解决電腦問題,舉凡其他寫字樓設施,能幫的,都樂於幫。不僅解决問題,更會建議採用新的方法。會長Dorothy Yiu 稱我〈通天曉〉、〈黃大仙〉因為當初聘請我為電腦顧問,解决電腦問題,豈知當我見到其他問題,舉凡電話、手機、面書、影印機等,即自動請纓解决。為同事更新程式、教導如何使用新軟件、預防病毒、設立網絡系統、將各種檔案存儲於那時剛興起的ICloud Computering (雲端科技)中的Cyberspace (網絡天空服務器)上,方便員工存取和交換訊息。 更灌輸電腦科技理念、介紹數碼媒體產品新趨勢,為《新生會》開啟新角度和新手法。

田田:難怪Dorothy肯定你是一個真正的義工。你是帶着一顆心來,不是短期的激情;而是長期的投入。你享受你的工作,與《新生會》人融為一體!難怪你榮獲2017年《新生會義工獎》、2018年與義工Kim Szeto共同榮獲〈Chisholm Volunteer Awards〉義工獎,由前國防部長The Hon Julie Bishop MP頒發。你與Kim獲此榮譽,名實相符!

   世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都是不同的;而語言是人類溝通的最佳橋樑。藉憑溝通,我們彼此瞭解、互相欣賞、尊重同理、將心比心、求同存異、和諧相處。澳洲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國儒家哲學的理想是「世界大同」,這理想似乎是陽春白雪,高不可攀;然而,我們祈望: 藉憑積極溝通,努力學習不同的語言文化,這個冷漠不公的世界,終有一天,成為一個充滿愛、花團錦簇,百花齊放的地球村!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