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致費德勒,也致我們即將逝去的青春

「即使是在我最狂野的夢中,我也想不到這樣的場景。」


這一夜,不知道多少「奶粉」潸然淚下,當淚水從臉頰滑落的那一刻,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一起,相擁而泣;這一夜,不知道內心的心情怎樣,甜蜜?苦澀?激動?惆悵?也許,五味雜陳更貼切吧,甜蜜,是1665天的等待,才再見費德勒大滿貫賽場的捧杯,苦澀,是逝去的青春本就沒有輪迴,激動,是3492天的堅持,才換回再一次大滿貫擊敗納達爾,惆悵,是這樣的夜晚也許永不會再現,正所謂,「夢裡不知花漸落,一曲廣陵換故知」。

是的,十年之後,費德勒終於在大滿貫賽場上戰勝了,比自己小5歲的對手納達爾,而這個對手如今也已然是一位老將,身體機能下降,曾經引以為傲的抽球力量與旋轉,多變且大力的發球,以及曾經覆蓋場地每一個角落的腳步……在周日晚上的Rod Laver體育場,你又見到了幾次?那些美麗的曾經,也只是我們夢中的碎片罷了,我們以為一夜夢醒,真的回到了高中時代,就如電影《夏洛特煩惱》中的情節一樣,我們準備好了去珍惜曾經我們沒有珍惜的過往,可是……當費德勒穿越了時空,打出了只屬於自己的傲骨,對面的拉法卻不能展現曾經「跑不死」的自己,這不是穿越,更像是一種迴光返照,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回憶過去,卻是珍惜現在,珍惜現在的每一個瞬間,珍惜又一次費納決,又一次大小威決賽會師,珍惜又一次費德勒的捧杯,珍惜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殊不知,哪一次就是最後一次,哪一天就是最後一天,就像我們常說「See you later.」但是,很多人卻從來都沒有機會再見。

費德勒,曾經是種信仰,如今已然是種情懷。


我們今天的激動與傷感,喜悅與感慨,正是因為費納決陪伴了我們的成長,是我們青春的記憶,是我們青春的童話。

2005年羅馬上演的5小時史詩對決;2007年的法網決賽納達爾3-1在費德勒面前搶走Career Slam的榮譽,並達成法網三連霸偉業; 2008年的溫網決賽,斷斷續續的雨、長達4小時48分鐘的比賽,見證了費德勒的落寞;09年澳網的失落,11年法網的沮喪,一次一次的跌倒,一次又一次的爬起……35歲5個月28天的費德勒再一次走到了大滿貫比賽的最後一天,重整旗鼓,衝擊納達爾鑄造的銅牆鐵壁。
驕傲的獅子座,再一次在賽后哭泣,只不過這一次是作為勝利者激動的眼淚。然而,這樣精彩的費納決,費德勒激動的淚水,納達爾沮喪失意的表情,不知道下一次一齊出現在大滿貫決賽的場地,會是什麼時候。

曾經,David Foster Wallace,在2006年於《紐約時報》上提出,「費德勒,一場宗教體驗。」的確,在那樣的年華,在那個只有被人們稱為「費德勒時刻」經典瞬間的年代,費德勒就是一種信仰。

「當你全情投入到這個瑞士人的比賽中時,即身處於這樣的時刻。你或喜或悲的神態,或手舞足蹈或忘情吶喊,這些都使你的家人焦慮的從另一個房間跑來查看你是否出了什麼狀況。 」沒錯,我們曾驚訝於瑞士人場上不可思議的回球,曾經感到加倍的血脈噴張,曾經在神聖的溫布爾登網球殿堂無人能敵,曾經與阿加西在美網決賽底線對攻之中打出完美製勝分,如果你曾經有過這種體驗,有過這種神聖的網球體驗,你就會與紐約人一樣,有種「流血的宗教體驗」,就是這種體驗,一種宗教一樣的體驗。

1665天,沒有拿過大滿貫;3492天,沒有在大滿貫賽場戰勝納達爾……然而,我們卻清晰地記得這一個數字,記得曾經的狂野……因為,人們信奉費德勒,費德勒就是人們的信仰,人們相信費德勒不朽的存在,信奉費德勒的勇氣、費德勒的力量……

只是,我們曾經的信仰,漸漸地,似乎變成了一種情懷。這種情懷,像我們懷念哥哥張國榮,懷念Beyond,懷念滾石三十年一樣。慢慢地,我們懷念周星馳,懷念那個喜劇片周星馳、功夫片成龍、槍戰片周潤發的年代。這感覺,與我們愛費德勒一模一樣。尤其,在現如今這個喜歡談情懷的歲月。

《美麗新世界》告訴我們「愛是無用的」,《娛樂至死》告訴我們「書是無用的」,而情懷正在於這種無用。 「寧溘死以流亡兮」,是屈原的情懷;三寸不爛之舌,是鳩摩羅什的情懷;一米出頭的身體,是派卓西安尼的情懷;汩汩流出的鮮血,是年輕一代的情懷。

當我們在山頂高喊傾聽回音,並在內心中激蕩起那熟悉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是一種情懷;當我們在夕陽西下看著太陽緩緩降落灑下餘暉,並在內心中感受到那震撼的辭藻「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那也是一種情懷;而今天,當我們在體育場內亦或是電視機前,看著費德勒飄逸優雅的球風,納達爾的暴力回擊,就是這樣一種情懷。

在推動網球這項運動上,價值黃金萬兩


競技體育是殘酷的,歲月以及傷病是即便如神一樣的運動員也避免不了的,費德勒與納達爾在經歷這一切的同時,始終沒有放棄,技術是一方面,而精神力量才是他們成就這一切的首功。
對網球這項運動最真摯的熱愛,對冠軍永不熄滅的渴望,再加上面對重重困難卻始終保持的堅毅態度及果敢、不放棄的宗旨,才讓我們有機會落淚、有機會追憶曾經的過往、有機會感嘆、有機會感慨、有機會懷念逝去的青春。

費德勒做到了,納達爾也做到了,無論是歲月還是傷病,都敵不過那份愛,那份執著,再加上帥氣的面龐,正直的人品,柔和的脾氣,讓兩人擁有了一切可以成為神的素質。柳比西奇曾說,「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殺入決賽,然後輸給一個叫費德勒的人」,而納達爾在法網10年9冠的戰績,也足夠成為一代球王。
最近這10幾年,正是網球這項運動發展最快速的時代,這都歸功於費德勒、納達爾。正如今年,人們期待費納決一樣,正如賽后,人們因費德勒的奪冠而激動落淚一樣。費德勒是一種信仰,是一種情懷,成為了網球在世界範圍內推動的最大價值。

澳大利亞與網球的關係


當年邁的Rod Laver先生,站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球場,為費、納頒獎的時候,我們在思考澳大利亞與網球的關係。 Rod Laver先生,作為澳大利亞網球歷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我們自不必多談,我們就談費德勒。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費德勒職業生涯中的第一任真正意義上的教練,來自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名叫皮特•卡特。皮特也是一位職業網球選手,他退役後旅居瑞士,在巴塞爾老男孩網球俱樂部兼職教練,在那裡他遇到了年僅9歲的費德勒。

他一路陪伴費德勒,並把他帶到了1998年溫網青少年男單冠軍的領獎台。即便今天都能從費德勒身上看到皮特的影子,只不過費德勒把這些技術更加的發揚光大。只是,皮特沒能一直陪伴費德勒,在2002年年中與新婚妻子在度蜜月期間,因車禍而去世。悲傷至崩潰的費德勒,曾說,「任何一場失利都無法與失去皮特相提並論。」

而球王費德勒從那之後,每年都為皮特•卡特的父母鮑勃•卡特和戴安娜•卡特購買頭等艙機票,入住跟自己一樣的高級酒店,享受豪華的餐飲待遇,來看自己的比賽,並且邀請他們參加墨爾本的慶功宴。
這只是澳大利亞與網球之間的一個小故事,作為澳大利亞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未來,無論是球員還是教練,都將再次帶給我們驚喜。

結語

有的時候,我們感慨,我們真的很幸運:因為,我們與這樣一個完美的費德勒相遇;因為,我們見證了這樣一個完美的費德勒一步一步走向完美的極致;因為,在費德勒走向完美的路上,有我們的吶喊和祝福。
我們感謝費德勒出現在這個世界,詮釋了完美,我們也感謝這個世界,讓我們見到了這樣的完美,我們更要感謝自己,不曾錯過這份完美。

致費德勒,也致我們即將逝去的青春。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