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維基百科忽遭中國大陸屏蔽

維基百科忽遭中國大陸屏蔽

 

維基百科創始人占米•威爾士(Jimmy Wales)在12月2號於亞洲領導力峰會上表示,他會在兩個星期內飛往北京,和中國政府當局討論解禁對維基百科的封鎖。但當他一喊話,就傳來中國一度全面封鎖各語言維基百科的消息,立即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根據中國傳媒報導,占米•威爾士宣佈要和北京討論解禁維基,這讓當局反應過來,原來他們只封了中文,於是在4號全面封鎖了維基百科其他語種的頁面。而維基百科中文版也立即在「中國大陸對維基媒體的封鎖」詞條裡,證實了這次封鎖,並說「次日,封鎖範圍已擴展至維基媒體基金會全站」。但到了6號下午,有中國網友留言表示,可以再次登上維基百科網站。

維基百科在中國被封並不是第一次,在2004年六四期間,中國政府首次封鎖維基百科。其後,中國政府數次在六四、國慶等敏感時間,反覆封鎖、解封維基百科。其他曾部分封鎖維基百科詞條的國家,還包括俄羅斯、伊朗、敘利亞和巴基斯坦等。

創始人吉米•威爾士曽表示,希望讓任何人都能夠簡單的搜索到人類的任何知識。網站在上線後的第二年,他就宣佈不會在維基上做商業廣告,以保持中立性。同時, 他在維基成立十週年的時候表示,他是懷有一份「人道主義目標」來建立維基百科。

同路點評:

雖然不知道是否真的因為占米•威爾士的喊話,使中國政府忽然封鎖了維基百科,但在這也能看出中國政府對資訊流通的管制是多麼的敏感。

事實上,維基百科包含各種信息,當中有些信息例如文革、六四等那些比較敏感的內容,的確是中國政府不太希望中國網民所看到的。但我們身處這數碼化的年代,中國政府要禁止所有信息,看來只會越來越困難。

另外,除了維基百科外,在中國被封鎖的臉書、谷歌等,近期也試圖打開中國市場。他們在打開中國市場的同時,亦無可避免地要作出一些讓步。可是,在他們作出了讓步的同時,是否又會失去本來的意義呢?

 

香港立法會會就「網絡23條」表決


香港立法會近日會就被稱為「網絡二十三條」的《二○一四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恢復二讀表決。多個團體近日舉行不同集會,表示反對通過有關草案。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指,條例草案已充份諮詢各方意見,衡量不同持份者利益。       如「鍵盤戰線」、青年新政、 東九龍社區關注組等多個團體近日於鬧市的行人專用區集會,抗議政府提出版權條例草案。鍵盤戰線發言人指出,雖然政府聲稱不會以刑事侵權控告改圖等做法,但現時草案豁免範圍仍有漏洞。

同路點評:

公平而言,《二○一四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的確是一把雙刃刀,它的確有保障創意產業權益的作用,但它的修定卻有點模糊不清,只強調二次創作達戲仿、諷刺等情況,就可能獲豁免被民事索償。但當中有太多的灰色地帶,如網上流行的番唱歌曲,則有可能會被民事索償。因此在如此多的灰色地帶下立法,看來不太合適。

台灣有學位無人讀


台灣教育部門12月4日公布的2015年度大專校院系所新生注冊率顯示,許多「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的學校博士班招生慘淡,甚至無人報讀。有專家分析稱,台灣大批名校出現博士班招不到人的狀況,是受近年來少子女化、產業轉型、大學教職減少等因素的影響。根據台灣「大專校院系所特色信息及新生注冊率查詢系統」數據顯示,今年總共有54個大學的博士班無人報讀。以台灣大學為例,2015年度台大的農業經濟學系、生命科學系、戲劇系、海洋所等4個博士班注冊率都掛零。

同路點評:

事實上,台灣這幾年的升學率變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生人數不斷升高,使台灣企業也漸漸對求職者的學曆不那再麼重視了,亦使現今博士在畢業後,除了當大學教授以外,出路相對更少。台灣早前有一則新聞,指有博士轉行賣雞排,引起社會一些爭議,指浪費台灣的教育資源。但想深一層,台灣仍不算是知識型經濟,因此即使像那位博士般,也不一定能在市場上找到合適的工作。

俄贈警犬給法國


法國警方日前在巴黎逮捕嫌犯時,一隻名為狄塞爾(Diesel)的警犬,被恐怖分子所引爆的炸彈炸死,因公殉職。而俄羅斯政府得知消息後,近日贈送了一隻警犬多布雷亞(Dobrynia)給法國,並在俄國內政部的臉書專頁上寫到,在恐怖主義的鬥爭中,我們將力挺法國人民和警方,同時也向狄塞爾致敬。

根據外媒報導報導,多布雷亞是一隻7歲的比利時牧羊犬牠被賦予了俄羅斯傳奇英雄多布雷尼亞(Dobrynya)的名字,代表「力量、勇敢及無私」的化身。俄國當局表示,贈送多布雷亞是希望象徵兩國將團結對抗恐怖份子,「希望多布雷亞能代替狄塞爾,繼續為法國效力。」

此外,俄羅斯政府在臉書發表這項消息後,獲得許多網友的留言表示支持和讚賞,有人說:雖然狄塞爾是無法取代的,但多布雷亞對我們來說是相當美好的禮物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安慰,這項溫馨的行為讓大家看見兩國之間的友誼」、「加油!勇敢的警察部隊和警犬們」等。

同路點評:

在一片恐怖份子襲擊的陰霾下,雖然俄羅斯政府今次的送贈可能只是微不足道,但意義卻十分重大,亦相信對於法國人來說,可感受到一絲絲的暖意。希望法國人可以像「多布雷亞」的意思般,有「力量、勇敢及無私」去面對面前的寒冬。另外,我們也必須感謝警犬們對我們社區的貢獻。警犬在很多嚴重的天災和恐怖襲擊的事故中,都會在最前缐為人類服務,隨時會犧牲其生命。而最近看到另一則新聞,是有關警犬的晚年悲慘故事,希望我們在感謝牠們的同時,也可以對牠們的退休生活多加關注。

 

100年前結婚蛋糕竟完好無缺


美國華盛頓州一名男子瓦寧格(Ronald Warninger)在清理車房時,赫然發現祖父母在100年前時結婚的結婚蛋糕,並完整無缺地保存在一個舊帽盒內,放在一個好像大水煲的鐵鍋裏。

67歲的瓦寧格向傳媒談到今次驚人發現時表示:「我現在退休了,有時間想整理一下這些東西。我看著那裏的帽盒,我肯定認得它,我知道蛋糕就在那裏,它放在車房內一個高高的架子上。」

瓦寧格指他還有50 多年前的小孩時期記憶,指該個蛋糕放在父母的雪櫃裏,但直至現在從未再想起它。他表示:「我的祖父母並沒有一個良好的雪櫃,但我的父母買了一個直立式雪櫃來保存它。我記得該個蛋糕以鍚紙包好,並被告知『你不許碰它。』但僅此而已,從來沒有任何關於它的計畫,亦沒有談及它。」

瓦寧格續稱:「這個蛋糕的經歷真是不可思議,它的造型依然完好,它多次出入雪櫃,並且經人手處理多次了,而且它更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

同路點評:

收藏100 多年前的郵票或 100 多年前的錢幤等故事我們可能已經聽過不少,但收藏蛋糕並長達100 年時間,確實是有點不可思議。而且通常結婚時,人們都比較喜愛收藏結婚戒指或一些銀器給下代,真正能把結婚蛋糕收藏並傳到下一代的,相信只有他的祖父母倆人才能把它真正地實現出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算是另一種浪漫。

但筆者比較好奇的是,為甚麼蛋糕放了一百年的時間,它仍然會完好無缺,並沒有腐化呢?當中是否加了甚麼奇怪的防腐用品呢?不過如果有機會給你一嚐百多年前的蛋糕,你有勇氣一試嗎?

華盛頓郵報搬離歷史大樓 員工不捨


華盛頓郵報總部大樓是美國新聞業最著名的編輯室之一,但為了因應電子時代的需求,「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近日決定了要做出改變了。 華盛頓郵報將正式搬離總部大樓,700名編輯部員工將改到3條街之外的新辦公室工作。 華盛頓郵報歷史悠久,但自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2013年買下報社之後做出多項重大改革。 統籌新聞部搬遷的副總葛蘭特(Tracy Grant)表 示:「要離開這裡,心情真的很複雜,儘管這裡老鼠為 患,但我們對這裡有很深的感情。」

1972年啟用的華郵辦公室距離白宮很近, 當年年輕記者伍德華(Bob Woodward)與柏恩斯坦( Carl Bernstein)就是在這裡發表石破天驚的報導,揭發「水門案」,最終促成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 )1974年辭職。 在這裡的43個年頭,華郵贏得數十座普立茲獎( Pulitzer)等新聞獎項,奠定在美國極其尊崇的地位。

任職華郵工作近20年的編輯密契爾(Robert Mitchell)表示:「我們非常喜愛報社的悠久歷史,但報社比這棟大樓還重要。」

同路點評:

即使歷史多麼的悠久,但總會敵不過時代這巨輪,相信在華盛頓郵報工作的老員工們,一定感受至深。即使新的工作環境更先進,更現代化,但要離開長年工作的總部,總會有點失望。

但無可否應的是,我們正身處大數據年代,紙媒日漸式微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很多傳統的報業都將重心重新投放在電子媒體上,網上即時新聞讓讀者們可隨時隨地緊貼著世界。因此華盛頓郵報那棟舊式大樓,的確難以符合現代的需要。雖然華盛頓郵報的員工會有不捨,但為了發展,看來也不得不作出一些犧牲。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