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流言與真相,距離是天涯海角

文:本刊編輯部
圖:微信公眾平臺官網

3月12日對墨爾本來說是個徹頭徹尾的不眠夜。當晚,兩個幫派在CBD區域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衝突,並有行人遭到搶劫。這番架勢在向來平靜的墨爾本並不尋常,很快微信朋友圈便開始大規模刷屏,隨後連國內主流媒體都援引《Herald Sun》的報道,並稱「華裔受到衝擊」,令次日一早,許多人的手機便因國內親友的問候短信而震個不停。

再來說說兩日後的另一則新聞。14日,新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即將「四國互通」,移民一國相當於「移民四國」,這則像是從天而降的好消息不知又刷爆了多少人的社交媒體時間線。這兩則新聞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只是對於在澳的華人來說,看起來仿佛每一天都有重磅新聞發生在身邊。但事實究竟如何,也許與你我所見到的,有着天涯海角的距離——但是卻與「媒體」這一稱謂的門檻降低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從報紙到微信——你怎麼讀新聞?

在大多數人的記憶中,自己的家庭都曾維持着訂閱一兩份新聞日報的習慣。不過,在科技迅速發展的近二十年間,彩色電視與電腦以一種勢不可擋的勁頭侵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傳統紙媒開始衰落,人們轉而開始投向這種觀感更為豐富,且選擇更為多樣化的新聞獲取方式。隨着移動互聯時代來臨,智能手機又異軍突起。
據中國教育在線統計稱,截至2015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68億,其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佔比高達88.9%。無論在咖啡館、餐廳或是市中心的斑馬線,隨處可見低頭點擊手機屏幕、「不問世事」的人們——雖然這種行為有時會帶來危險。而人們究竟在哪裏閱讀新聞呢?艾媒咨詢2015年上半年的調查數據給出了答案——新聞客戶端、手機瀏覽器、微博、微信是手機網民的最愛。值得注意的是,34.9%的人會將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媒體作為自己獲取資訊的最主要渠道。

從宏觀角度來看,這個趨勢幾乎不可避免。對於對新聞本身並沒多少熱情,只是想找些事情填補碎片時間的人來說,社交媒體或許是最合適的。以微信為例,刷刷朋友圈,朋友會分享新聞,在羣里聊天,羣友會分享新聞,打開訂閱的公眾號,映入眼簾的更是數不勝數的新聞……有人戲稱,在微信如此火爆的年代,若是傳統媒體不開設兩三個微信公眾號、媒體人沒有屬於自己的自媒體賬號,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此言實則差矣。君不見,不要說與媒體多少沾親帶故的新聞訂閱號,就連養生、旅遊、餐飲、理財一干營銷號都熱火朝天地報道起了新聞,似乎坐擁一羣粉絲,不發些吸引眼球的勁爆時事,便是一種資源浪費。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件好事,至少標誌着互聯網時代,人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微信公眾號的出現,顯著降低了媒體行業的從業門檻,令信息不被少數人壟斷,市場自此平等起來——但這種平等果真沒有犧牲者嗎?事實上,受害者正是兢兢業業報道新聞的原創媒體,以及熱衷於此的讀者自己。

墨爾本騷亂與華媒鬧劇始末

只要你生活在墨爾本,便不可能沒有注意到3月12日及之後幾天內,就「墨爾本騷亂」這一話題,幾個媒體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先是3月12日衝突發生當晚,便有幾個微信公眾號率先截取目擊事件的現場羣眾的微信聊天記錄,未經進一步證實便將內容總結發佈出來,有些配上「圍搶華裔」、「槍擊事件」等關鍵字,以及女生大聲尖叫的短視頻、嵌着彈孔的轎車圖片等。在這樣的「點擊量爭奪戰」之下,甚至一些傳統媒體也有些坐不住了。一家國內大型主流媒體的報道中,將「華裔受到衝擊」寫在大標題中,稱華裔羣體在此次衝突中成為被攻擊目標,並引用受訪者的話,稱「隨後衝進來的幾波黑人有槍」。一時間,用「人心惶惶」形容看到新聞的墨爾本華人並不為過。

次日,輿論導向發生了大幅度的反轉。另一些微信公眾號將事實重新整理,並翻譯主流媒體報道,試圖還原真相的同時,對前一晚誇張報道的公眾號進行了強烈抨擊;而意識到自己的恐慌被營銷號「消費」了的民眾,則開始在各個平臺上發泄自己的氣憤。「朋友們,特別是留學在外的孩子們,盲目轉發,遭罪的是爸媽……」「澳洲全視角」的報道中,便截取了這樣一句網友的留言,並評論稱,「作為華人媒體,忘記了新聞報導的正確性、真實性、客觀性與公正性,為了點擊率成了不實消息的散佈和恐慌情緒蔓延的罪魁禍首,應該反思這些年來媒體到底丟掉了什麽、顛覆了什麽?」有趣的是,前文提到的那家中國主流媒體,次日也轉載新華網的文章,稱流血、槍擊、針對華人等報道均為失實,「沒有一些媒體說得那麽誇張」,簡直像「自己打自己的臉」。

我們先為大家梳理一條時間線:

是真相,還是倖存者偏差

相信大家都記得往年的公眾號中,「墨爾本是最宜居城市」、「選擇移民澳大利亞的十個理由」這一類口吻驕傲的文章佔據了極大比例,如今卻像是發生了徹頭徹尾的反轉。我們不難看出,在這場騷亂前,人們的恐慌便已經由此前的新聞進行了不緊不慢的發酵,而最後的爆點出現的時機可謂恰到好處。《Herald Sun》的速報中稱「尚不確定是否發生槍擊」,這點懷疑在傳播中卻逐漸變成了肯定句,更聯繫到之前的系列事件中的端倪,着重強調主流媒體隻字未提的「針對華裔」,讓人以為此次事件也完全是針對華人的惡性行動。在一些公眾號所發佈的文章中,有華裔女生的叫聲,也有受到波及的華人現身說法,不由得你不信。

不知道各位是否瞭解「倖存者偏差」謬誤——過分關注於目前人或物「幸存了某些經歷」,卻往往忽略了不在視界內、或無法倖存這些事件的人或物。舉例來說,若媒體調查長壽老人,發現其中很多都飲用葡萄酒,便得出結論「飲葡萄酒的人均長壽」,卻忽略了自己並未接觸到飲葡萄酒且早逝的人羣這一問題,其邏輯謬誤顯而易見。回到我們的問題。微信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應用程序,加之我們本身也是華人,自然微信聯繫好友大多是以華人為主。在這種情況下,發生在華人社區的事更容易被我們所知曉,而其他族裔社區的情況則並非如此。若我們僅以我們所接受的不對等的信息,來斷定犯罪行為均「針對華人」,則我們也犯了「倖存者偏差」的謬誤。在一段較長的敏感時期過後,比起「墨爾本宜居」等抒情文,人們對自身安全顯然更為在意。為迎合讀者喜好,華文媒體、公眾號也便更多地關注並報道這一類事件,更容易讓人產生「惡性事件的頻率顯著增高」這一錯覺。

細心的讀者亦會發現,在我們以上列舉的種種因素中,從「導火索」便開始有些脫節。雖然民眾對於難民抵澳將對治安環境產生的影響仍未放下心來,但這一次,難民卻是實實在在地「背了黑鍋」。據《The Age》報道,Apex原本由一羣蘇丹裔青年組成,隨後又吸收了另一個名為YCW的幫派,其中包括具有高加索、太平洋島、毛利、阿富汗、印度等一系列背景的成員,如今已擴張至近150人。墨爾本南區助理警監Bob Hill對The Age表示,這羣人沒有家庭與社區觀念,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念,「尋求刺激」便是他們的作案動機——成員們相互挑唆,慫恿對方進行新一輪的犯罪活動。可以看出,他們與去年年底進入澳大利亞的難民並無直接聯繫,更不屬於由宗教與政治原因驅使的恐怖組織。在我們面對此類信息時,需要小心甄別,以免被部分混淆視聽的新聞所誤導。

低成本、高回報的造假行為

一些華文媒體與公眾號所擺出的烏龍並不僅限於此。3月13日,澳大利亞新聞網登載一則新聞,稱澳大利亞目前正被號召對一項提案進行推動。這項提案首先由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發起,意在建立一個新的免簽證集團,將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與英國聯合在一起,創造「自由工作來往區」,令其中任一國國民都可在集團所屬的另一個國家自由生活與工作。如今它被倫敦一些國會議員與上院議員重提,同時皇家英聯邦協會(Royal Commonwealth Society)發起投票,但實際上這個提案的始作俑者——英國的支持率僅有58%,是四國中最低的。這或許與英國目前正面臨的歐盟去留問題有關¬——若英國留在歐盟,則「四國聯盟」或許將比想象中更為複雜與龐大。協會政策與研究負責人Tim Hewish稱,這個提案的推動將會「漫長且步履艱難」;換言之,現階段它還屬於一個「美好的期盼」。

再來看看「中文版」是怎麽說的。我閱讀的一篇文章中,標題被換成了「重磅:紐西蘭,加拿大,英國,澳洲即將四國互通!移民一國等於移民四國!」並使用「即將成立」、「進行非常順利」等字眼,刪除原文中較為中立的論述,讓人恍惚覺得,馬上我們便可在這四國中「暢通無阻」了。先不提大段甚至全文翻譯是否涉及侵權問題——事實上這一向是多元文化下的維權盲點之一,單說將新聞原意扭轉這一點,便足以令人啞然。

不難看出,一些所謂「媒體」發佈新聞的目的是吸引眼球,從而達到聚攏粉絲、擴散知名度的目的,而非對媒體行業有熱情。為追求時效性,便將新聞斷章取義、拼湊而成,甚至肆意編造、錯漏百出,加上一個足以吸引人的標題,便隨時可以發佈。對於缺少事實分辨能力的讀者來說,如何在充斥着時間線的新聞中找到真正客觀公正的報道,如今也越來越像是一場挑戰;普普通通的新聞瀏覽過程,現在竟像是「智力測驗」。對墨爾本讀者來說,剛剛經歷了騷亂風波,緊接着又「空歡喜」一場,想必讀者在大呼上當的同時,也逐漸開始厭煩這種「過山車」的感覺——但無論事實真相、還是忠實讀者都不是這些「媒體」所在意的內容。點進這樣的「勁爆」標題,乖乖送上點擊量,之後在頁面最下方花花綠綠的廣告中點擊「關注」,你便成了潛在商機中的一顆棋子;而這或許才是這些所謂「媒體」真正想要的。更不用提上週Julie Bishop的見面會上,有出席的媒體將其寫成了「專訪」——細心的讀者可能記得,自去年Julie Bishop的另一次晚宴致辭被一家華文媒體稱為「專訪」以來,這大概是第二次了。但心知肚明的人會認為向政府舉報過於「小題大作」,不明就裏的人反倒會送上一個「讚」,這一造假行為顯然成本太低。

值得期待的積極未來

但我們仍可看到積極的一面。在墨爾本騷亂事件發生過後,我們可以留意到有一部分堅持原創、真實的微信公眾號與網絡媒體開始了「闢謠」行動。而2015年,中國知名原創者網站「知乎」中更催生了一個名為「維權騎士」的組織,起因正是大多數辛苦原創的作者文章被微信公眾號肆意剽竊、轉載以創收。在這個組織的行動過程中,有部分涉嫌剽竊的公眾號原本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卻在維權過程中改變了自己的看法,甚至與作者達成了長期的合作。雖然只是個例,但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在網絡迅猛發展的這幾年間,「原創」與「編纂、轉載」的區別、「媒體」與「信息發佈者」的界限正被模糊,但曾經媒體人所持守的信念仍舊留存在一些人心中。隨着行業發展趨於穩定,讀者也將逐漸懂得如何去偽存真、如何以行動支持講真話而非博眼球的媒體,屆時,各方也都將收獲不同的果實。

事實上,微信公眾號也有可能面臨一場「洗牌」。今年1月,中新網報道,中國國務院法制辦官網發佈了修訂後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其中包括將各類新媒體納入管理範疇,令其提供新聞信息服務前,先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同時,意見稿還規範了轉載新聞信息,稱其應當完整、準確,不得歪曲、篡改標題原意和新聞信息內容,在顯著位置註明來源、原作者、原標題、編輯真實姓名,並保證新聞信息來源可追溯。雖然目前這一規定處於公開徵詢意見階段,但令人欣慰的是,這一行業的監督力度即將加強。而作為我們在澳的華人,也應當積極呼籲政府、企業關注媒體的抄襲行為或虛假信息,遇到問題時,也應第一時間向政府等部門表達自己的訴求,而非散播謠言,以維護良好的社會公序。

同時,我們想對讀者說,保持警醒是好的,但不要草木皆兵——我們所期待的應當是事實的真相,不是我們想要相信的「真相」;更不是別人想要我們相信的「真相」。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