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植根澳洲反思

7 隱性歧視與多元文化澳洲

植根澳洲反思, 是我走過移民之路, 其間在進入主流社會之路途中所經歷的一些反省。

時間就像一支射出去不能回頭的箭, 31年前移民澳洲時還是30剛出頭的年青小夥子, 現時已是在籌算自己如何離場的階段。不過, 由於工作的緣故, 經常接觸各種年齡及不同想法的新老移民, 聽他們的故事, 汲取他們的經驗, 同時也深入地與主流社會, 特別是政府或與移民適應有關的機構接觸, 也明白他們的看法及處事方式。因此, 盼望藉著這專欄, 個人作出人生的反思, 盼望能給後來者一點幫助; 也願意能找出影響及改變社會的策略, 讓現時的制度及社會操作, 真的能讓澳洲成為歡迎新移民的多元文化社會。

基督徒怎樣協助新移民?

讀者中, 你來了澳洲二、三十年者, 應該有不少人, 不過你對澳洲的認識有多少呢? 最近數年, 開始多了香港人移民澳洲, 預計在未來數年更會有大批港人定居澳洲, 上一期我曾寫過有說粵語的港人教會, 認為是傳福音的契機, 相信有很多接觸新移民港人的機會。兩年前, 我也曾這樣想, 因而看到了要與當時服事的粵語教會的會眾, 一起回應這一個時代的挑戰。不過, 今天我已離開了所服事的教會, 不過仍在思考到底移民多年的華人, 是否真的有能力, 協助新來的移民, 把生活安頓在澳洲?

是的, 我記得30年前新來澳洲的日子, 當時華人很少, 在教會的華人, 都很熱心去介紹政府的服務, 或是在生活上提供意見, 給新來澳洲的人。不過今天, 澳洲政府都已很主動地向移民社區, 發放訊息。而且在網絡上的各個社交平台, 都有不同目的的生活群組, 把新移民連在一起。早前面臨被澳洲政府驅逐出境的一名劉姓男子, 就是一名通過以微訊群組, 在澳洲各城巿, 創辦了有超過六萬名會員的澳大利亞緊急互援協會的短期居民。這些社交組織帶來了很大的商業機會和利益, 同時也支持了一些新移民的生活。就此看來, 華人教會在這方面能作的變得很有限。

而且, 教會內的信徒,若是來的澳洲很久的, 大多與今天初來澳洲的人, 在事物和價值觀上都不相同, 能否受到新來移民的接納, 仍是未知之數。港人教會內, 不少人是「藍絲」, 與近年來年要香港政治及社會改變的「黃絲」, 想法很不相同。新來澳洲的港人, 不一定能在華人教會內找到認同感, 而且不少「老」港人, 雖然已習慣了這裏的生活, 其實也對澳洲社會沒有深入的認識, 不一定能為新移民提供多少社會訊息。所以, 隨非華人教會願意撥出資源, 協助新移民適應, 否則他們可以提供的幫助, 可能只是很表面, 及維持在社交層面上, 不一定很貼身和具體。

隱性歧視

記得初來澳洲的時候, 身邊有些人會談及種族歧視的憂慮, 其中的例子包括言語侮辱或身體威嚇、社交上的拒絕接觸、及工作或生活上的不公平對待。言語侮辱或身體威嚇我很少碰到, 大部份澳洲人對不同種族的人都很禮貌, 因此我沒有在這方面感到不安全。不過,不是所有人都會熱心與英語不太靈光的新移民接觸, 但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因為大家根本沒有很多共通的話題。

我的姊夫及妹夫都是來自英國的移民, 由於是親戚的緣故, 初來的時候大家都有一些共通的話題。但日子一久, 我在這裏的生活圈子所接觸的朋友都是華人, 與他們沒有交集, 我又不主動地進入他們的社交圈子之中, 因此漸漸大家減少了接觸。相反, 我與幾位西人的基督徒每兩週都有交流的機會, 大家變得無所不談。我亦見到身邊不大願意與不同族裔人接觸的澳洲人, 其實大多沒有很多新移民的朋友, 只要他們有機會多接觸, 相信不會堅持拒絕少數族裔。

至於在工作或生活的不公平對待, 其實與大家的背景、處事方法、或我們對主流社會的認識有關。從事社區發展及媒體工作, 其實我們對澳洲有限的認識, 確是會令我們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我們不熟識這裏的制度, 也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各種關係, 有意見時也不知道向何處反映。與我們接觸的人, 會很禮貌地聽一下, 卻也不一定明白我們所提出的意見, 再加上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花上時間去細心查究, 很多時候這些意見都像是沒有被聽見一般, 被歧視的感覺就從此產生。

有些融入了主流社會的朋友認為, 那麼我們就要發出更大的聲音, 多說、多溝通、務求自己像其他人一樣, 我同意這是我們要主動去爭取的。不過, 我相信由於多元文化社區, 在澳洲佔著接近一半人口, 而且新移民在人口比例極高, 因此政府及社會也要主動省視, 如何能為這些非主流的人口, 提供讓他們明白、認識、及融入社會的可能性, 不能讓社會掉進一個「隱性歧視」的文化之中。

隱性歧視是指在制度上我們沒有考慮到多元文化社區的特點, 認為他們應該和主流沒有分別, 因而導致歧視的情況出現。例如勸人戒賭的機構只用英語來宣傳助人戒賭的機構, 然後發現沒有很多華人前來尋求幫助, 就認為賭博不是華人面對的問題, 又或是問題並不算嚴重。在華人間受賭博影響的社會問題, 對主流社會影響不大, 可以會長期受到忽視, 但不是所有問題都是如此的。

在新冠疫情期間, 一些少數族裔沒有快速接收到來自政府的訊息, 結果是在這些社群中有較多人受感染, 然後傳入主流社區, 到這時候可能已經一發不收拾,整個社會都受到影響。維州去年七月的爆發, 其中我們學習到的就是要避免這隱性歧視帶來對整個社會的影響。不過, 聯邦政府至今, 明顯地還沒有學會這功課。

建立多元文化澳洲

維州政府一直以來, 強調多元文化社區的重要, 是各州政府中最積極的。這可能是與維州的歷史有關, 在淘金時代, 維州有著1/4人口為華人, 遠比今天更多元。不過數十年來的白澳政策, 令人相信澳洲是由英國人所建立。不過在八十年代開始, 接納澳洲與亞洲連接, 並吸納沒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亞裔移民產生了今天的多元文化澳洲。

維州多元文化委員會每年都撥款支持少數族裔辦各種文化活動, 令到社會相信要彼此尊重, 這是值得支持和肯定的。不過大多數的這些活動, 都只是某一族裔的「內部」活動, 並沒有得到主流社會或不同種族裔的支持。想一下我們華人, 有多少人會參加伊斯蘭人的活動, 或是與印度人一起慶祝他們的節日, 我們就知道我們作為新移民, 我們也沒有對別的族裔的生活感到過興趣。也因如此, 我們也明白為甚麼別人對我們也不感興趣吧。

華人成為了多元文化社群中最大的一族群, 因此在建立多元文化澳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若我們強調自己是中國人, 要把中國的制度帶進來, 或是要求澳洲人、社會或政府臣服中國, 這是搬石頭砸自己腳, 危害自己及下一代。最近的中澳緊張關係, 在中國政府看來, 是澳洲小國政府不知好歹、不知感恩, 與中國的強大進路對著幹的結果。在澳洲人看來, 這是要嚮往自由及多元共融的澳洲人, 屈服在經濟及強權威嚇之下所引致。

要避免引起澳洲人的誤解, 我相信最理想的辦法, 是華人強調中華文化與亞洲各國相連, 並把來自不同國家的華人, 共同推動多元文化活動, 避免了把中華文化等同於只來自中國。事實上, 台灣、香港、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柬埔寨等地的華人, 合起來約佔華人四成左右。中華文化本來就是多元, 更影響著不少亞洲國家包括如日本及韓國等。

來自不同地方的華人, 推動多元文化澳洲, 我相信是澳洲華人的出路。

周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