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日本天皇表露「生前讓位」意願引各方關注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維基百科

日本明仁天皇8月8日下午發表視頻講話,流露出「生前讓位」意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當天表示,政府將對此事予以認真考量。日本天皇並無實權,亦無法參與政治,僅作為日本國民統合的象徵,但鑑於其「萬世一係」的歷史地位以及在日本國民中的崇高威望,令明仁天皇「生前讓位」的意向變得複雜,引發了各方的高度關注。

據多方媒體報道,明仁天皇在視頻講話中並未直接提及「讓位」二字。他表示,隨著年齡的增加和體力的衰退,繼續作為日本國家象徵履行公務「變得困難」,而單純減輕天皇公務內容或設立「攝政」一職代替天皇履行公務亦作用有限。明仁天皇擔憂,在天皇出現嚴重的健康問題時,有可能導致社會發展停滯,給國民生活帶來不利影響。並強調天皇過世與即位重疊時期的忙亂亦應該避免,從而保證「天皇作為日本國家象徵持續且不中斷」。

明仁天皇現年82歲,於1989年裕仁天皇去世後繼承皇位,年號平成。雖然,二戰後走下了神壇的天皇無法參政,但並不意味著其可以免除繁忙的公務,作為國家與國民的最高象征,他每年要過目1000多份文件並署名蓋章,親筆寫信或致電給外國元首不下600回,參加約200次接見、茶會、午餐會與晚餐會等各類活動,以及20多場祭祀儀式。而他的身體健康狀況則並不樂觀,2002年,他被檢出罹患攝護腺癌,次年進行手術;2012年又接受了心臟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事實上,由於身心疲憊,他去年曾幾次出現讀錯稿子或做錯動作的失誤。同時,明仁天皇當年登基時正是當下皇太子德仁親王的年紀(56歲),明仁天皇的「讓位」意向或許亦是為了令正當壯年的德仁親王可以更順利地「接班」 。

日本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自日本神話神武天皇至當代明仁天皇已延續了125代。雖然,自七世紀的奈良時代至十九世紀的江戶末期,歷史上日本天皇生前禪讓時有發生,讓位後的天皇被尊為「太上天皇」,出家則尊為「太上法皇」。但按照明治維新後制定的日本《皇室典範》、《大日本帝國憲法》以及二戰後的《日本國憲法》,如《皇室典範》在第一章「皇位繼承」中的第四條明確規定「天皇駕崩時由皇嗣立刻即位」,間接否定了天皇生前讓位或讓位的可能性。同時,因《日本國憲法》一方面規定了天皇作為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其工作必須以國民的「總體意願」為基礎;另一方面亦規定了天皇除典儀外,不具備任何實際權力,更無法參與政治。故而,在「退休」的問題上,明仁天皇不僅無法自己說了算,就連表達意向亦需再三斟酌措辭,以免被認為「干預」政治。有關明仁天皇「讓位」的意向,在今年7月的時候就已有日媒披露,但旋即被宮內廳全盤否認了報道的真實性。明治天皇的玄孫、日本作家竹田恆泰當時就曾批評表示,「肆意公開天皇生前讓位的消息有違憲的可能,因為涉嫌在政治上利用天皇實現法律的修改, NHK 報道此事像對待八卦新聞一樣,非常欠考慮。」

明仁天皇形象親民,廣受日本國民尊敬愛戴。長期以來,他致力於在符合《憲法》的前提下,讓皇室不斷適應現代社會,成為積極正面的形象,並將戰後的日本帶入了一個和平無鬥爭的時代。他與皇后美智子的婚姻打破了日本皇室1500年的傳統,他們的愛情成為傳頌的經典。他還接受了更非正式和更現代的生活方式,並通過到日本各地巡遊、和與當地百姓面對面交流來拉近皇室與百姓之間的關係。2011年,在日本發生地震海嘯災害後,他發表了其史上的首次電視講話,鼓勵民眾「能手牽手、富有同情心地對待他人,並順利度過這一艱難時刻」,他與皇后走訪災區,顯示了日本皇室對民眾的關懷。同時,對於戰爭,他有著清醒的認識,「回顧過去,加之對戰爭深深的悔恨,我祈禱戰爭的悲劇不再重演;我謹向民眾對死於戰爭、或經受戰爭蹂躪的人們表達深切地哀悼。」

故而,在明仁天皇隱晦地表達了「讓位」的意向時,大部分的日本國民對此表示了理解與支持。根據共同社8月初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85.7%的受訪者認為應該修改《皇室典範》,允許「生前讓位」。《朝日新聞》進行的民調中也有84%的受訪者贊成「生前讓位」。而多數國民對明仁天皇「生前讓位」的讚同,亦令安培在這一問題上的態度有所緩和,較之在7月NHK首次披露明仁天皇生前讓位意向後,「注意到了這樣的報道」的表示,此番他稱將予以認真考慮。

雖然,日本國內以及周邊國家的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明仁天皇之所以選擇當下的時機表露「生前讓位」的意向,一是想以此表達其維護當前憲法的態度,並避免被安倍在修憲過程中所利用;二是想通過「生前讓位」的方式,開創近代天皇退休先例,使天皇這一身份「職務化」,防止抬頭的右翼勢力未來將天皇再度「神化」。然而,這僅是一種猜測,在皇室未作正式表態之前,並不可被過度強調。

必須指出的是,不承認天皇「生前讓位」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維護了政權與社會的安定,免於近代日本陷入如同白河法皇、後白河法皇時代的政治混亂局面。是故,如某些日本學者所謹慎指出的,天皇「生前讓位」與否是高度敏感的政治問題,不應以天皇的意志為轉移,如果生前讓位制度確立,可能伴隨產生天皇因政治壓力被迫讓位,或天皇自身隨心所欲讓位等風險。

同時,即便據共同社7月中旬的報導,日本政府在6月成立了專項小組,圍繞修改規定皇位繼承的《皇室典範》等「生前讓位」所需舉措展開探討,但鑒於天皇生前讓位在日本憲政史上還是第一次,有「堆積如山」諸多課題有待解決,如是否修改年號,如何調整皇室內部的繼承序列,如何稱呼讓位的天皇,讓位天皇居住何處、待遇如何,等等,都需要通過學術討論、社會意見徵集、政府內部研究、最終提交國會討論直至表決等一系列複雜程序才能完成,絕無可能一蹴而就。

故而,明仁天皇雖然向日本民眾公開傳遞出讓位的意願,亦有不少日本民眾希望敬愛的天皇能夠卸下重擔,安享晚年,但最終「生前讓位」能否實現仍是未知之數。唯一期盼,明仁天皇的善意不會被「惡意」利用,而日本社會能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之世。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