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彭定康為持BNO護照港人爭取居英權 ?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絡來源

香港未代港督彭定康1992年出任第28任港督,一直至1997年6月30日聯合王國對香港行使主權的最後一日為止。在職期間,他的親民作風大受市民歡迎,每次發表施政報告後會親自出席電台節目接聽聽眾提問,以及主持公開答問大會,面對市民質詢,由此建立了開放和向公眾負責的親民形象。在離任後,他一直對香港事事關心,在各項大事上均發表自己的意見,有一種錯覺讓很多香港人覺得他從未離開過香港。近日,彭定康在一場演講上,被問及會否替港人爭取居英權,他表示會在上議院表達這項想法。可是,居英權這事只是港人的一廂情願,還是有機會實現的夢想?

什麼是BNO


若要說香港人的居英權,要從BNO說起。BNO,全稱是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中文是英國國民(海外),相信很多經歷過港英時代、在1997年以前出生的香港人對它不陌生。英國國民(海外)國籍的創立,是要配合《中英聯合聲明》當中英方備忘錄有關規定︰「凡根據聯合王國實行的法律,在1997年6月30日由於同香港的關係為英國屬土公民者,從1997年7月1日起,不再是英國屬土公民,但將有資格保留某種適當地位,使其可繼續使用聯合王國政府簽發的護照,而不賦予在聯合王國的居留權。」此身份後來由《香港法案 1985》確立,屬於英國國籍的一種,具有國籍身份、屬於英聯邦公民,但不擁有英國居留權。

BNO持有人可以免簽證入境英國逗留180天,但須受移民管制 (Subject to immigration control),份屬旅客身份,不能工作、不能定居、不能申領福利。而且180天逗留,並不是每次入境就可以逗留180天、180天後出一出境再入境又180天,而是每連續365天內連續180天逗留。故此,如果你出入英國境內過於頻繁,與你來英國的理由、身份不相符時,有可能遭海關拒絕入境。BNO持有人在現行歐盟條約、法律及英國法律框架下,並不具歐洲公民資格,故亦沒有自由流動的權利,不具有居歐權。

爭取持BNO可居英


前港督彭定康來港為他的新書推介,近日出席一個名為《塑造更好未來》的演講。這場演講雲集不同政治光譜人物,比如:財政司長前政治助理羅永聰、運房局前副局長邱誠武、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等,港大學生會前會長馮敬恩、學聯前副秘書長岑敖暉、香港眾志成員周庭同林淳軒等年輕社運人士亦有出席。同場有前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在現場問彭定康,不少人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人希望有英國居留權,而彭定康是英國上議院議員,可否在上議院為BNO持有人爭取英國居留權,為這些人找到「更好未來」。

這條鋒利的問題,屬執政保守黨溫和派的彭定康,先說笑話希望香港人會認為居英是屬於「更好未來」,因為英國近年有些事情發展得不太令人鼓舞,隨後笑稱劉慧卿高估了上議院的權力。他之後認真回答,說自己曾在上議院贏取項有關放寬中港生在內的留學生政策辯論,希望未來在上議院會有另一場關於香港的辯論,讓他可以提出她的觀點,不過他先把醜話說在前頭,讓她不要期待相關辯論會很快發生。

BNO居英權的這個想法不是新鮮事,早在1990年時任香港總督衛奕信爵士公布居英權計劃,提供最高50,000人和他們的家眷成為英國公民。名額主要給予曾經從事敏感職位的政府公務員,以及對香港有貢獻、對香港前途具重要性的人士,也包括最有能力及動機申請移民的人士。由於上述只是針對高學歷人士的居英政策,當年時任行政局議員鄧蓮如女男爵與行政局議員李鵬飛一同前往倫敦,代表兩局議員,以道義理由就居英權問題向英國當局進行多番遊說。然而,礙於中國政府施加的壓力和英國政府擔心港人會湧到英國定居,所以一直也不願意給予全港所有英國屬土公民居英權。

現實英國情況


雖然彭定康承諾為持BNO護照港人爭取居英權,但再看1990年英國已有措施表達了不大量接收香港移民的意向。在近十幾年英國本身存在著許多客觀因素令其沒辦法接收移民。自去年宣布脫歐後,英國內部經濟問題更是嚴峻。先是英鎊大跌,商店因而紛紛提高商品價格,令消費者支出今年承受的壓力加大。自脫歐公投以來,英鎊對歐元下跌了14%,對英國進口同樣產生影響,使得英國的通過膨脹加大。2015年英國的通脹接近0,2017年通脹不斷增加,至4月份通脹以接近2.7%,照此趨勢分析預期今年年底英國通脹指數有可能逼近3%的心理關口,而物價攀升波及基本物資到食品服裝等各個領域。而目前領薪者的薪資並沒有與之同步增長,導致居民實際購買力下降。

而造成企業不提高工資的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英國就業的相當一部分是非全工時的低收入工作,隨着英國人月底難以平衡收支的低收入人群不斷增加,就工壓力大,企業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提高薪資吸引職工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企業主的觀望態度,面對英國脫歐後英國與歐盟近兩年的談判不確定性預料將給經濟成長造成拖累下,企業管理者更傾向于謹慎而避免擴大企業開支。

而在2016年脫歐公投前,英國的經濟便一直不明朗。2012年英國政府正式宣布,英國正經歷自2008年以來第二次經濟衰退。2008年至2009年期間,英國經濟陷入衰退,國民生產毛額(GDP)下滑7.1%,隨後因為受到歐債危機的波及,加上貧富不均日益嚴重以及高失業率,GDP成長力道微弱。2011年第四季,GDP反轉下滑0.3%,今年第一季再度下跌0.2%,其中建築業下跌幅度最大,達到3%,連最有成長潛力的服務業也萎縮0.1%。不過4年的時間,英國經濟便歷經兩次重大起伏,這也是自1970年代以來,英國首度出現「二度衰退」。

在英國的經濟問題經已難以解決,莫說是接收新移民。最重要是英國脫歐已反映出英國人排外的姿態,公投顯示大部分英國人希望英國收回對邊境的完全掌控權,減少來英工作的人數。在如此的社會環境下,放寬持BNO的香港人擁有居英權基本是雪上加霜。

結語

香港人居英權一直是討論的焦點。80年代港人確實紛紛移民,當年一個名為「Right of Abode Delegation」(居留權代表團)的組織提出買島「救港」,首選地為澳洲北部達爾(Darwin)。1983年,英國雷丁大學講師Christie Davies認為,香港1997回歸中國後再沒將來,建議把550萬名港人遷移到北愛爾蘭科爾雷恩(Coleraine)與倫敦德里(Londonderry)之間新建的城邦,振興當地經濟之餘,也可拯救香港。但外交部官員斯諾克斯爾(David Snoxell)回覆指,若550萬名港人移居北愛爾蘭,會逼走當地人,且不應低估大規模遷徙的風險,並指在香港的中國人大多是捕魚的水上人。建議最後不了了之。
在近年政治和生活環境的因素下,很多香港人都希望離開香港這片小土地,遷居到異鄉生活。要離開,談何容易,英國現在的經濟環境實在沒能力應付移民需求。話雖如此,彭定康願意承諾在上議會辯論上提出此意見,可說是為港人送上一絲暖流。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