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專題:香港回歸20週年-在經濟及教育上 香港發展何去何從?

專題:香港回歸20週年-在經濟及教育上 香港發展何去何從?
文︰沈灝生、李澤鑫
週六7月1日便是香港正式踏入回歸中國20週年,小時候從電視機中觀看中、英主權移交的畫面仍然歷歷在目。中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將到訪香港,岀席香港的回歸慶祝活動。香港在中央的領導下,以「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方式發展20年。而在探討香港發展前景,我認為應從經濟及教育兩方面作分析、回顧並針對討論,探討在過去期間的發展進程,或者可從是次專題裏,認識香港這個地方,以及了解她在回歸中國20年裏的大小變遷,與中國不解的淵源,從中觀察香港的機遇及挑戰。

鄧小平:香港50年不變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代表著香港結束了長達155年的英國殖民統治,並正式回歸中國,按照《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英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源於19世紀的兩次鴉片戰爭,當時清政府戰敗後簽訂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與《北京條約》,將香港島及附近島嶼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永久地割讓給英國。不僅如此,在189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包括新九龍及230多個離島),為期99年。這三份條約決定了今天香港轄區的範圍。

1982年,中國與英國就香港問題正式展開談判,經過兩年多總共22輪談判,中國時任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與英國時任首相戴卓爾夫人分別作為中、英代表,於1984年12月19日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聲明自1997年7月1日起,中國人民共和國回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在《中英聯合聲明》中,中國時任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承諾香港現行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維持“五十年不變”,並實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與「港人治港」。

回歸二十年的坎坷經濟路

自1997年主權移交之後,香港經濟發展可謂一波多折。回歸不久,香港便遭遇了1998年的金融風暴,全年經濟出現負增長,國内生產總值下降 5.1%,人均生產總值大傷元氣,直至2007年才恢復到1997年的水平。經過了相對平穩的1999年和2000年後,在2001年由於美國經濟低迷拖累外圍環境,加上美國911事件對旅遊業的影響,當年香港GDP增長率急跌至 0.1%。2003年3月中香港爆發非典型肺炎(SARS),在SARS衝擊下的香港原本略有起色的經濟再次陷入低迷。同年,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強化四大支柱產業,分別為金融、貿易及物流、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和旅遊,並加快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的經濟融合。」四大支柱行業是香港多年來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動力,以2014年為例,這四大支柱就佔了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 57.5%,就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的47.5%。自此以後,經濟增長勢頭漸趨強勁,香港經濟開始復甦,失業率下降,股票市場暢旺,2007年10月恆生指數更是到達3萬點的歷史高位。

當外界都預料香港的經濟將持續發展並受惠于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時,殊不知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而來,香港經濟因此大幅衰退,股市、樓市暴挫,裁員、結業此起彼落。金融海嘯衝擊香港經濟後,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為了復蘇經濟,在四大支柱外再發展「六項優勢產業」,包括文化及創意、教育、醫療、環保、檢測認證及創新科技,並定位為「享有明顯優勢且具潛力作進一步發展的產業」。此後,香港經濟才再次開始輕微復甦。

 

香港經濟的困境與挑戰

回歸以來,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由1997年的1.37萬億港元升至2016年的2.49億港元,年均增長3.2%。雖然回歸20年來經濟生産總值提升了近一倍,但香港經濟總量佔國家經濟總量卻由97年的27%降至現如今的不足3%,反映香港在中國經濟上扮演的角色重要性不斷下降。同時,雖然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在過去的20年間增長近六成,貧富懸殊卻日益加劇,香港2016年的堅尼系數已經達到0.539,創45年來新高,而堅尼系數是反映貧富懸殊程度的數據,介乎0和1中間,數值愈大,反映住戶收入差距愈大,收入越不平等。

回歸20年來,香港產業趨向單一化,製造業極度萎縮、經濟過度服務化。資金與人才主要投向金融及地產,許多優勢也在不斷地遭弱化,譬如香港航運、物流與客運。在2004年之前,香港的貨櫃運輸量一直高居世界第一,但之後隨著內地的高速發展,香港港口連續被上海港、新加坡港超越,近年更逐年被深圳港、寧波港、青島港超過。內地經過多年發展,經濟實現成功崛起,對香港的依賴也在逐步減輕。2012年,中國國務院更是提出要在2020年將上海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這將會對香港原有的優勢再一次挑戰。

 

昔日港英殖民舊式教育影響深遠

在此20年間,香港或多或少總有些轉變,當中重要的就包括教育及經濟等方面。在昔日港英殖民政府統治期間,1952年的全港大罷工間接導致經歷一年多的經濟蕭條,此事件讓英國注意到在香港推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體現到應該透過公民教育來增進港英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了解,化解雙方的疑惑和憂慮,因而開始在學校普遍設立公民科。而當時的公民教育傾向主張「去政治化」及「去民族主義化」的方針,其中的課程內容並不鼓勵學生參與政治活動,不希望大眾高度關注香港的政治事務,而且避免與國家或民族論有關的話題,什少提及有國家或民族的思想和概念,使課程把學生以至下一代塑造為公守法,被動的公民角色。

 

中、小學教育改革

 

香港回歸後,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著手推行教育改革,當中最為受爭議的課堂語言問。並早在主權移交初期主張母語教學,1998年全面推行母語教學政策,著力推動以粵語授課,全港大部份中學非中文相關科目及教才由英文轉為中文,到2009年微調過後,政府讓學校自由選擇教學語言。

1998年上任的教育局局長羅范椒芬成為教育改革先鋒,提岀教師語文基準試,並於2000年公布語文基準試內容,包括教師每年需考一次,不合格者則只能任教非語文學科。而在實施後即受教師界的極大迴響,什至左2006年接連岀現教師輕生個案成為城中熱話,最終透過豁免機制減輕教師壓力及淡化事件。

 

1998年同年推行資訊科技教育和融合教育計劃,主張學校多使用資訊科技教學,促進師生互動及獲得更精確資訊和更新的教學材料。而融合教育計劃中,政府採用「雙軌制」推行特殊教育,有較嚴重或多重殘疾的學生,會根據專業人士的評估,並建議轉介他們入讀特殊學校,以便接受加強支援服務,而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可入讀普通學校 ,與普通兒童相處和學習。校須推行「全校參與」 模式的融合教育,以便有效地照顧有學習差異的學生,提升整體的教學效能。

 

早於1999年,香港課程發展議會提岀以「用普通話教中文」(「普教中」) 為遠程目標。於2008年開始至2014年實行「普教中支援計劃」,以實驗性質推行為期8年已於2014年完結。

 

考試制度改革與國民教育方針

 

特區政府早以計劃脫離英式學制,實行亞洲大部份國家包中國大陸所採用的「三三四」學制,於2009年9月向中學實施「三三四」新學制,即把中學改為3年初中、3年高中,大學則改為4年制。2009至2012年則是過渡期,兩個學制同時存在,而大學則在2012年實施改制,並在2012年新學制完全實施後,由9年免費教育增至12年,直至學生高中畢業為止。第一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通識教育科列人四大必修科目之一,增至中、英、數、通。而通識教育的內容包括個人成長、國際性及可持續發展議題等,強調學生批判性思考發展。

以往強調「香港屬英國殖民地」多年,應如何將過去培養市民大眾為「英國子民」的公民教育,轉變為「中國公民」的現代化公民教育,灌輸香港對中國應有的身份認同及國家認同,缺乏對社會時勢轉變的覺悟性。香港政府探討開展國民教育的必要,於2011年5月推岀《徳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諮詢文件,有意向小學在同年9月新學年起推行此科,目標要求學生「加強和諧團結、關愛國家的情懷」。可惜被以洗腦式國民教育為由,受到學生自發組織及多個民間團體發動遊行抗議,約9萬人參與而受到香港什至國際媒體高度關注。在各方的反對活動壓力下,政府最終在2012年10月宣佈擱置課程指引。

由此可見,香港回歸後20年間,香港政府想透過教育改革,開拓岀香港自主的教育體制,無奈昔日殖民教育仍扎根香港新生代的內心深處,西方教育讓大眾對香港政府及中共仍存在疑慮,從而引至香港政府暫時擱置有關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指引。但直至現在,國民教育在香港仍是項重要議題,需要更多時候觀察,等待合適時機才能真真正正普及推行。

 

香港變,中國也在變

香港回歸不僅影響香港事宜,還大大影響著中國的發展。自前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於1978年提岀的「改革開放」,改革初期為中國內部改革,而在香港回歸後,香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上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而對外則重點吸引外資在國內設廠進行生産,香港廠家欲是第一批到內地設廠發展的,在2009年香港在內地市場共投次達460億美元,佔全國總額的約5成。一方面投資內地市埸,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引進了先進的生產及管理技術,為日後中國未來的發展開拓先機。而香港欲成為進入內地市場的「踏腳石」,外資企業紛紛透過香港進軍內地市場設廠投次,成就中國享有「世界工廠」之名。

在其後中國經濟處於急速發展,開始談及到經濟轉型的方針,由勞動力生産轉移為知識型經濟,一方面把香港作為高效的資金集結地,另一方面作為中國最大的人民幣資金離岸地,協助中國對外投資,促內地對外轉中及離岸貿易。以至近年來被國際高度關注的中國「一帶一路」政策,香港欲再成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透過外國企業對香港完整法治體制的信任,為外國企業提供渠道加入「一帶一路」計劃去投資到其他國家的市場,協助中國拓展「一帶一路」。由此可見,香港回歸後的20裏,中、港兩地經濟關係越來越緊密,對整個國家的發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與內地龐大的在岸金融市場在未來將繼續互相連結,為中國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共同為經濟發展努力。

 

結語

 

回歸20年,香港在經濟方面經歷幾次嚴重打擊,可謂一波三折。一路以來就手于復蘇本港經濟,而且香港與內地經濟長久以來處於互賴關係,但隨著中國內地近十年高速發展,中國亦不斷開發更多沿岸大城市,例如深圳經濟特區、上海建迪士尼樂園等,香港市場競爭力不斷削減,一方面正探索自主經濟的道路。而在教育方面,一路主張教育改革,打破從殖民地時期的舊式教育,為香港教育尋求一條新岀路,但其改革經常引起香港內部極大逈響,至今的香港教育仍一步步以愋慢的方式進行改革的道路。

 

儘管二十年間,中港矛盾偶有發生,但並無礙於兩地的合作交流和互惠共利。從現時所見,中、港兩地正著力共同合作發展一帶一路計劃,實現兩地互利共贏。在未來香港仍需思考自己於中國於世界的定位所在,在國家的發展過程中繼續作為中國通往世界的橋樑,並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下保護好自己的核心價值。相信香港會創造下一個精彩的二十年,繼續成為國際化大都市並閃耀於世界舞台。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