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專題:世界正走上相反的兩個方向

近日,新州和維州大規模取消疫情限制措施。

本週一,澳大利亞更是在時隔兩年後全面重開國際邊境:所有接種兩針疫苗的簽證持有者,包括遊客,皆可入境。種種跡象已顯示,澳大利亞的疫情控制已經全面進入了「與病毒共存」新階段。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香港疫情告急,卻不得不繼續掙扎在實現「動態清零」的路上,未來不可期。

澳洲全面放寬限制

繼英國官宣徹底取消新冠隔離政策後,澳洲似乎也將在「徹底躺平」的路上跨出更大一步:目前澳政府正計劃大幅修改現行的新冠隔離標準,以免除對數百萬澳人的隔離要求。根據澳衛生部擬議的新隔離政策,未來與確診病例的家庭密切接觸者只要沒有出現相關徵狀,就無需進行隔離。

自上週五,新州、維州已陸續放寬疫情限制:率先對重要工種從業者(包括醫護、教師、食品配送員等)放鬆了隔離要求,允許無徵狀密接的工人無需隔離直接復工;而其他不符合免隔離條件的民眾則仍需要遵守「居家環境密接者隔離7天」的強制規定。

目前,新維兩州衛生部正在考慮將這項免隔離政策的適用人群擴大到全民範圍,即所有無徵狀的家庭內接觸者只要打已接種過3針疫苗,都無需再隔離,並能照常上班。對此專家表示,放鬆隔離政策的潛在後果可能是有些原本會進行隔離的人現在也變成了病毒社傳者,但考慮到澳洲的高疫苗接種率和不斷增長的加強針接種率,從澳洲進入疫情應對下一階段的角度看,大幅放鬆隔離政策是符合邏輯的做法。

以維州為例,超過300萬維州人已經接種了他們的第三針Covid-19疫苗,略低於總人口的一半。由於維州放寬了強制性口罩規定和工作場所限制,此舉受到了商業團體的讚揚。自本週五開始,在家工作的建議將被取消,口罩的規定也將放寬。這些措施讓人們對墨爾本這座昔日充滿活力的城市的未來再度煥起新的希望。

針對英國率先全面取消隔離政策、不再要求確診者隔離一事,專家指出,這是英國政府針對其國情、疫情,以及新冠住院率、死亡人數等資料做出的選擇。對澳洲而言並非「最佳範例」。目前放鬆的趨勢明顯不可逆轉,只是澳洲明顯採取的更為緩和、穩紮穩打的放寬策略。

歐洲其它國家, 更為主動接納新冠病毒的存在,及相信在可見將來, 社會現存機制已可應付。在二月初, 丹麥公佈取消所有新冠限制, 因為政府相信丹麥超過90%的疫苗接種率, 已大大降低現時主導的Omicron變種毒株, 成為不大傷害人性命命的病毒。丹麥不排除在將來有更厲害的變種毒株出現時, 再次實施生活限制, 不過現時丹麥相信社會已可以回復正常。

丹麥是小國, 人口不到6百萬, 但已有超過250萬人受到感染, 疫苗接種率超過90%, 新冠死亡人數不足5000人, 每百萬人口只有751人。從這些數字, 可見丹麥已合乎群體免疫的標準, 就是國民大多已從疫苗或自身對抗病毒的經驗之中, 建立了對抗新冠病毒的能力。其中, 丹麥確實是付上了一些代價,有接近1%國民因而死去。不過, 剩下的人豈不是更應該向前向,重新回到正常生活嗎?

澳洲至今正朝向丹麥的路徑前進, 要是成功, 至少暫時可以把新冠病毒這個包袱放下, 社會重新走上發展之路吧。

來勢洶洶的香港疫情

哪邊廂, 香港卻走著另一條不同的路。自今年以來,香港本地的新冠疫情不斷惡化,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都呈迅速上升趨勢;截至2月21日累計近五萬確診案例。面臨疫情失控和公共醫療系統崩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指示,儘快穩控疫情是「當前香港壓倒一切的任務」,並稱,香港政府官員要切實負起抗疫責任。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多以來,習近平在武漢「戰役」時親自下達重要指示後,很少就各地個別疫情發表看法;此次習近平罕見地就香港疫情親自發出重要指示,突顯事態已提升至國家最高層級。

近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重申,特區政府沒有大規模封城的計劃,但會堅持動態清零,不會放棄或懈怠。香港一些公衛專家和學者建議特區政府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因為這一波奧密克戎變種病毒雖然傳播性強,但是重症率和死亡率都和以前的新冠病毒極為不同。然而,中國國家衛健委已否決了這一提議;中國官媒新華社及《人民日報》更是接連發文評論稱,香港需堅持「動態清零」的抗疫方向,並批評了「與病毒共存」的說法。

目前,特區政府已找到約2萬個酒店和公屋房間作為新冠患者的隔離設施,並爭取本月底完成相關安排。與此同時,特區政府還決定在3月初,為全港750萬市民進行三次全民強制檢測。當局將按香港人身份證編號劃分檢測日期,計劃在一周內完成750萬人的檢測,並連續檢測三周,即每天檢測100萬人,每人將接受檢測三次。

已有專家預測,香港離疫情高峰還很遠,病例正在呈指數型增長。按照目前的衡量標準,病例數預計將在3月中下旬左右達到峰值,這也預示著住院人數的高峰,另外預計疫情或在5月消退。其實,今天在香港看到的,正是世界大部分地區2020年至2021年期間的現實,直到廣泛接種疫苗和以前的感染開始削弱感染和住院之間的聯繫。

香港今天面對奧密克戎的情況, 與澳洲兩月前相似, 在病毒極速傳播之下, 醫療系統無法應付, 出現社會混亂情況。令人意外的是既有澳洲前車之鑒, 為何香港仍沒有好好準備。不少人相信這已顯示了香港的管治, 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香港一向稱為行政主導, 是否現時政治主導已從上層管治官員之中, 滲透至整個系統, 因而出現系統銜接的困難?

中國的政治管理, 其實有她的一套系統, 發揮起來是極有效率。在中國出現多次的新冠爆發, 都可以在短時間未成為廣泛問題前壓下來。不過這一套能否直接用在香港, 現時其實不可知。現時中國主動接管香港抗疫, 相信值得我們留意。

不可持續的清零

認為香港目前沒有條件「與病毒共存」的最大原因是長者接種疫苗速度過慢,唯有長者接種疫苗率上升,才有機會考慮共存。截至2月12日,香港長者接種疫苗率仍只有36%,接種兩劑疫苗的長者只有25%。如果香港現在採取共存策略,長者將染上重症,令醫療系統更加崩潰。儘管香港在過去一年多享有接種疫苗的特權,疫苗供應也沒有問題,但讓人失望的是,香港最脆弱的群體未能接種。

儘管中國政府明確回應堅持「清零政策」,許多香港的公衛專家直到今天還在宣導「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他們認為動態清零策略是無效的。更早地學會與病毒共存不僅可以提高民眾對病毒的集體抵抗力,也能夠讓民眾恢復正常生活——等得越久,出來得就會越困難。

人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在病毒與人類健康的威脅和病毒對人類經濟、社會的影響之間找到一個平衡。一直實行「清零政策」,潛在付出的經濟社會成本過大。拿人口約為570萬的新加坡和香港對比,新加坡在疫情初期採取嚴格的封鎖措施,但現在已改采「與病毒共存」的作法。

與香港相比,新加坡的奧密克戎病例激增,截至2月15日,每百萬人有1911個新病例,而香港每百萬人只有66例。在新加坡,檢測結果呈陽性的人如果沒有徵狀或只有輕微的徵狀,只需要在家裡進行自我隔離,即使是那些徵狀比較嚴重的人,也被告知在去醫院之前要去看醫生,聽取醫生的建議。正因如此,新加坡沒有遭受香港現在正在經歷的醫療系統的壓力。此外,新加坡也是世界上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其88%的人口完全接種疫苗,而香港只有64%。

清零不是等於零,共存也不是躺倒不幹。要想儘早地從疫情的泥沼中解脫,社會逐漸回復正常運轉,中國內地和香港遲早要採取「與病毒共存」的做法,只是已被奉為神話的「清零政策」,如何能夠實現軟著陸,也許是目前令北京政府頭痛的問題。

結論

新冠疫情的發展, 讓我們見到世界正走向兩個完全相反的方向。在澳洲的華人, 接收的信息來自這不能協調的路線, 可以說是處於資訊交匯戰的中心。你若身處澳洲, 接收的是中國及香港的抗疫資訊, 例如要阻止任何一個病毒進入社區, 就會認為澳洲抗疫政策失敗。對資訊的解讀, 其實與社會政策有關聯。

有人會認為今天澳洲仍有很多個案發生, 因此要留在家中, 不應外出。卻又見到政府放寬, 人人上班工作, 但又不願意接種疫苗或加強劑, 這些都令到不少華人無所適從。

不過,我們只要明白資訊要從社會要走的路來解讀, 就可以作出較合理的比較, 從而理順差異, 更深入明白理解。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