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清零」還是「共存」- 逃不掉的選擇

新冠病例的激增依然在新州、維州等人口大州呈持續之勢,總理莫里森則公開表示,一旦達到廣泛的疫苗覆蓋,封鎖將會變得不可持續。這無疑是聯邦政府對各州的一次警告。以目前德爾塔病毒在全世界流行的案例來看,澳大利亞實現零新冠病例的機率微乎其微,但國家不可能永遠處於封鎖狀態。

聯邦政府與州政府之間的爭論遠未停息,上個週末維州再度爆發的反封城抗議遊行演變成了一場暴力示威,導致218人被捕、9名警員受傷。人們用行動對看來遙遙無期的封城表達著自己的心情——恐懼,憤怒,和看不到盡頭的無望。德爾塔病毒在澳洲爆發之前,澳洲享受著其獨特地緣位置帶來的優勢,有一種獨領於世界其他國家率先走出新冠疫情泥沼的錯覺;一場德爾塔病毒席捲新州,進而蔓延至其他州、領地,再度將聯邦、州兩級政府的政客們推到了一個必須做抉擇的境地。

兩個陣營 一直存在

「清零」還是「共存」,其實自去年疫情出現一段時間內,各國就有了這兩種聲音:一派主張「清零」方針,目標是阻止任何病毒傳播,堵截每一宗個案,不惜一切代價密集防控,甚至採取苛刻的「封城」手段,嚴重影響到民眾的正常生活工作,一段時間內可能會產生較好效果,但一旦放鬆只會令疫情反彈;另一派主張「與病毒共存」,盡可能少地影響民眾生活工作,但賭上了醫療系統負荷能力,及高危人士的入院及死亡風險,亦是十分痛苦的選擇,只能等待形成「群體免疫」後局面才能逐步好轉。

只是如今,在德爾塔變種病毒成為主流流行的新冠變種病毒株下,現時主要提供的疫苗,亦已難以徹底阻止病毒散播。而疫情爆發逾一年半,社交距離措施、出入境管制等已令全球各國的經濟大受打擊,一些國家如泰國,甚至已明言其旅遊業再難承受,寧可在疫情未受控的情況下亦重新開關。同時,如英國、新加坡等國,都表明將向「與病毒共存」的方向進發,英國已取消了口罩令,英超足球聯賽也已重新准許球迷入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6月已指出,未來會將新型肺炎視作流感,並按計劃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而澳洲在本已接近「清零」的大好形勢下,卻徹底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如今,各州都試圖將鍋甩給此輪德爾塔病毒爆發的「罪魁禍首」新州,於事無補;州與州之間可以暫時封鎖邊界,但長期以來對於經濟生活都不現實。畢竟,影響維州、新州和首都領地,佔澳大利亞總人口一半以上的嚴格限制措施,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參與澳洲新冠病毒應對計劃建模的流行病學家表示,在未來,若要追求零病例,那將是非常有挑戰性的。以之前抗疫效果非常好的維州為例,在新州爆發初期,維州政府當機立斷採取了非常高效的公共衛生措施,但德爾塔病毒依然趁虛而入,可見這種病毒的高度傳染性和阻止病毒傳播的難度。

不妨看一看接種疫苗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以色列,面對新冠病毒德爾塔毒株時,疫情亦出現了反彈。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資料,8月18日以色列所有核酸檢測人數中陽性率達到了5.5%,這一比例在5月底僅為0.3%。對於世界上其他國家而言,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警告信號。如果這一情況能在以色列發生,那麼它也能在任何其他地方發生。

以澳洲目前的狀況來看,聯邦首席衛生官凱利聯合專家團隊做出判斷,消除所有病例在長期看來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追求病毒清零的新西蘭,也正在應對奧克蘭爆發的疫情。與病毒共存,而不是生活在對病毒的恐懼之中,才是我們近來的目標。

普及疫苗,還是疫苗

國家內閣的最新消息是已經將70%和80%的疫苗覆蓋率設為關鍵指標,以減少封鎖幾率,重新走向正軌。儘管各州的抵抗聲音仍然存在,但是總理莫里森表示將繼續施壓,暗示各州一旦達到疫苗接種目標,疫情封鎖措施將會變得不可持續。莫里森同時表示,澳大利亞需要將重點轉移至入院率,而不是病例數量。此外,從8月25日起,12至15歲的殘障兒童將被納入澳大利亞的新冠疫苗推廣計劃。

針對澳洲正在經歷的最新一輪新冠疫情,傳染病專家表示,這將成為一場「未接種疫苗者的疫情」,因為德爾塔變種病毒的高感染率使實現群體免疫成為「不可能」,即使在接種了疫苗者中亦是如此。換句話講,針對感染率如此高的變種病毒,群體免疫無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實現,也就是說,未接種疫苗的人不能依靠接種了疫苗的人來獲得保護。隨著具有傳染性的德爾塔變種佔據主導地位,世界各地報告的病例數都在增加,未接種疫苗的人在世界各地的重症監護病房中的比例過高,這一點在新南威爾士州爆發的疫情中已經小規模地顯示出來了。

群體免疫要求人們從接種疫苗中獲得免疫力,及從感染新冠後的康復中獲得免疫力。比如,在英國,90%以上的人要麼接種了疫苗,要麼從新冠中康復了,即便是他們還沒有獲得群體免疫力。而在澳大利亞,我們純粹要依靠疫苗接種,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人從新冠中康復。目前,澳大利亞16歲以上的人口中,30%已完全接種疫苗,52%接種了一劑疫苗。然而澳大利亞仍有20%的人口不願意接種疫苗。這無疑也增加了澳洲走出大流行病的難度。同時,即便完成了疫苗接種,也不代表就全然進入了「保險箱」,仍要堅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等衛生措施。

依據目前的消息,新州的封鎖將至少持續至8月28日,大悉尼地區的封鎖則至少維持至9月30日。墨爾本社區傳染病例的不斷升高,也引發民眾擔憂封城或將再度延長。但人們不可能無限期地生活在封鎖之中。目前的封鎖措施已讓人們感到迷茫甚至憤怒:孩子們不能去學校,甚至不能到社區公園玩耍。小企業關門,特別是悉尼西南部的人們正感到痛苦,他們被封鎖,對未來充滿高度的不確定性;或許呆在家中可能減少了病毒感染的機率,但長期缺少社交接觸以及正常生活、工作、娛樂,又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去了多大創傷。

封城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聯邦國會前座議員斯圖爾特·羅伯特已公開呼籲,各州和領地需要堅持全國內閣已經達成的70%和80%的疫苗接種門檻共識。具體來講,70%的16歲以上人士接種新冠疫苗後,就可以少用封城來控制疫情,而接種率達到80%時,就可以更有限地運用封城措施。雖然德爾塔變種病毒確實降低了疫苗的效力,或者說減少了受疫苗保護不感染新冠的人數,但所有這些疫苗對德爾塔引起的重症、住院和死亡仍有真正的實質性保護。能讓我們用來對抗德爾塔的工具,除了那些公共衛生措施外,就是疫苗了。

/ 莫里森称澳洲的目标是与病毒共存

德爾塔改變了一切

在過去一年多,對內部病例「清零」使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特區,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臺灣及越南等亞洲地區,收益頗多。只是德爾塔改變了一切。新的變種毒株讓傲慢的人類看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們也許不願意承認,但此時不得不承認,新冠病毒可能永遠不會消失,無論是否接種過疫苗,我們的餘生中,都將不可避免地反復感染它。

經濟學人智庫(EIU)的一份報告中預計,亞洲部分國家及城市對新冠病毒疫情「零容忍」的政策取向將變得難以持續。短期來看,隨著歐美持續放開並適應與病毒相處,經濟需求將被釋放;與此同時,實施「零容忍」政策的亞洲經濟體將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即如果這些國家及城市不放寬限制,未能恢復通關,經濟地位可能會收到實質性損傷。既然如此,「與病毒共存」也許是最不壞的選擇。

以全面放開的英國為例,看似不合理的政策背後,英國也有其理性的考量:疫苗的廣泛接種改變了一切,新冠病毒已經不像之前那麼致命了,從60分之一,降低到千分之一,入院率也從十分之一,降低到40到50分之一。面對快速傳播的德爾塔病毒,即便是嚴格的國際旅行限制措施也難以完全阻止它突破國家疆界的封鎖。百密必有一疏,而病毒只要抓到這樣一次機會,就可以迅速傳播形成燎原之勢。不如換種思路,全面普及疫苗,接受長期與病毒共存的事實,反而可能將長期發展中受到的負面影響維繫在可控範圍。

也許,是時候澳洲也應將抗擊新冠之戰轉向長期、低強度的模式,以從尋求結束疫情轉向準備與之共存。越早地接受這個事實,越早地回歸生活、學習、工作,越有可能擺脫這場全球大流行病給人們心中留下的恐懼與傷痛。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