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歲月留聲

《煙花易冷》——真實歷史裏的虛構故事

文:李秀辰
圖:維基百科

在近年來誕生的歌曲當中,原唱流行一時,而翻唱又引起轟動的,大概要首推《煙花易冷》。這首周傑倫2010年的作品,在2013年「我是歌手」節目當中被林志炫翻唱,前後兩度引發樂壇和歌迷們的關注。而這首「中國風」歌曲本身所代表的創作理念,也是一種風格的象徵。

《煙花易冷》的詞曲作者是方文山和周傑倫這對黃金組合,其詞曲是典型的「中國風」類型。據稱,這首歌的歌詞源於一個虛構的故事:北魏時期,洛陽城中一名皇家將領因緣邂逅女子後,倆人一見鍾情並且私定終身,此時將領却被朝廷徵調至邊境征戰,在連年的兵荒馬亂中,帝都洛陽已淪爲廢墟,殘破不堪,最後女子苦守將領不遇後,落髮爲尼,待將領歷經風霜歸來尋至女子所出家的伽藍古寺,她却早已過世。人們告訴將軍,這裏一直有一個女子在等他。

無疑,這個故事是樂壇才子方文山所杜撰的,而杜撰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則是一部著名的南北朝書籍:《洛陽伽藍記》。《洛陽伽藍記》是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於一身的名著,在《四庫全書》將其列入史部地理類,簡稱《伽藍記》,為北魏人楊衒之所撰,成書於東魏孝靜帝時。書中歷數北魏洛陽城的伽藍(佛寺),對寺院的緣起變遷、廟宇的建制規模及與之有關的名人軼事、奇談異聞都記載詳核。作者在魏孝莊帝永安年間曾官奉朝請,見帝都洛邑極盛時。時隔二紀,孝靜帝武定五年,因行役重覽洛陽,見其「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牆被蒿艾,巷羅荊棘」,甚至連鐘聲都罕聞。追思往昔,難免黍離麥秀之悲,故撰斯記,傳諸後世。《洛陽伽藍記》作於北魏滅亡,東西魏分裂後,楊衒之借佛寺盛衰,反映國家興亡,其中既寄託了故國哀思,又寓含著治亂訓鑑。至於綴拾舊聞掌故,詳述京城地理,正《魏書》之曲筆,補史志之闕失。

《煙花易冷》之所以受到廣泛歡迎,和詞作者成功虛擬了兩晋南北朝的風貌有極大的關係(這裏絕不是說曲作者和演唱者沒有貢獻)。兩晋南北朝乃是中國山水田園詩歌最為興盛的時代,很多詩作所描述的自然景色,直到今天仍然令人心馳神往。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真實典故:南朝梁代文學家丘遲的《與陳伯之書》中有一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丘遲用此句打動了陳伯之,令這位生於江南而叛投北朝的將軍心生思鄉之意,終於再度南歸,這句話也是後世成語「草長鶯飛」的來源。又如南朝詩人謝靈運《登池上樓》中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乃是千古佳句,被歷代詩詞名家所推崇。《煙花易冷》當中,「雨紛紛 舊故里草木深」一句,則有異曲同工之妙,瞬間把聽者的思維,帶到那個如畫夢境的年代。而兩晉南北朝時期又是佛教在中國的一個鼎盛時期,唐朝詩人杜牧詩《江南春》之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烟雨中」可以使人窺見一斑,佛教一定程度上又是那個時代的文化象徵。方文山先生巧妙結合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氣息進行合理虛構,這種依託於真實的歷史的美妙虛構,爲歌曲塑造了非常成功的形象定位,而周傑倫以及林志炫兩位歌手各自不同風格的成功演繹,令這首歌曲更加的深入人心。

《煙花易冷》最著名的兩個版本是周傑倫的原唱和林志炫的翻唱,其他還有各種巧妙不同的版本:

原唱版本(演唱:周傑倫)

周傑倫的原唱版本,令無數粉絲為之傾倒。不過筆者倒有兩個疑問:1.MV當中的情節,似乎和坊間傳言的故事並不相同,到底怎麽回事;2.歌曲中間的一段說唱很有周傑倫的風格,但對歌曲的意境是好還是不好?

「我是歌手」版本(演唱:林志炫)

林志炫的演繹,令許多並非周傑倫粉絲的歌迷從另一種風格喜歡上了這首歌,說明歌手唱得好,歌本身更具可塑性。

「中國好聲音」版本(演唱:那英戰隊)

四位參賽歌手(其中一位女生是泰國人)一起演唱,各具風格,但大姐大那英出場之後,嘿嘿……

戲歌版本(演唱:霍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sY5VwczLMs
由於《煙花易冷》本身的中國風特徵,令戲歌演繹成爲必然選擇。當然,霍尊在唱功上並不能和胡文閣、李玉剛等前輩相比,瑕疵較多。

二胡版本(演奏:永安)

無疑,二胡演奏也是《煙花易冷》最容易被人想到的器樂演奏方式。這首曲子錄製較早,應該沒有參考後來的林志炫版本,所以獨立的編曲確實有可取之處。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