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妙寫人心

平凡的白武士

平凡的白武士
採訪/撰文:戴智傑
圖:被訪者提供

有些人一出生時,便散發著耀眼的光芒,永遠都在吸引著別人的目光。有些人可能平凡無奇,一生隨遇而安。另外還有一類人,不會覺得自已很不平凡,從小亦不會對自己的人生有太大計劃。但當找到自己的方向時,總能憑著自身的努力,用比別人多兩倍的心思,慢慢在自已的專業領域上,去成就出一些不平凡的事跡。
李東,也許就是這一類人。
棄醫從商 曾夢想當軍人

李東來自中國廣州,目前在一家會計和理財師行擔任董事,主要負責在澳的亞洲事務。他自言,踏上商業這條路,只是一個機緣巧合。李東從小在廣州軍醫大院長大,身邊幾乎所有朋友或家庭都是軍人或醫生背景。而在他升讀大學時,他得到了兩個選擇,留在廣州讀醫或是出國留學。當時,他簡單地選擇了後者。他笑說:「因為那時不想給爸媽管,所以才決定往外地讀書。」
在中國大陸,他並沒有感到學醫有什麼特別,或是感受到學醫在西方國家受到的尊敬,因此雖然從小就耳濡目染並接觸不同有關醫學的書籍,但他對於是否要踏上醫學這條路,卻沒有太多的想法。而從商這念頭,可能是因為從小的習慣,而慢慢培養出來。他細說他童年放假的時候,父母因為安全考慮不讓他出外玩耍,還不讓看電視。因此在家悠悠長的時間,只能不斷地翻看報章雜誌和書籍,而他最喜歡的是春秋戰國的歷史和百家爭鳴的故事。從小,就在他的心裏埋下了對人生願景的種子,「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他的意義,幸福和痛苦都只是一種感覺,把握唯一一次對人生的體驗」,「我尤其欣賞的是似信陵君、平原君的戰國四公子的故事」。在孩童時代就不斷的汲取了大量書籍的他,人生其實已經慢慢想著與父輩和周圍玩伴不同的方向走去。

李東當時希望往英國留學,可惜因簽證問題,未能成行。他說這對於當時完全未有社會歷練的他來說猶如世界崩潰,慌亂中中介說或者能幫他辦到澳洲留學簽證,他便如拿到一根救命稻草,沒有任何考慮便來到了澳洲。而當時,連讀甚麼都是中介幫他選擇,可說是來澳洲讀書根本不是他的一個規劃。不過,他認為無論在甚麼地方,都是靠個人努力,因此不論在英國或澳洲,其實都並不重要。他更笑言說:「來澳洲也好,至少這邊陽光充沛。」
而言,不論是醫生或商家,都不是李東最渴望的職業。他最想的,原來是當一個軍人。從小身邊的人都是軍人或軍醫,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他慢慢產生當兵的想法。他認為軍人的生活很好有規律,早晨6點鐘的喇叭讓他覺得人生好有使命感,亦會令他感到興奮。雖然他現在仍不時有這想法,但他亦明白到現時距離他的夢想,已經越走越遠了。
如果可以重新再選擇…

如果讓你可以重新再選擇一次,你會選擇走同一條路嗎?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閃過這一個問題。當我問李東這個問題時,他坦言如果真的可以重新再選一次,他會想當一個軍人,不過大前提是仍有這次在澳洲的經歷。
李東說當一個軍人是他的夢想,並不會覺得辛苦。而且覺得一個軍人的生活,會令他感到熱血和興奮,但如果要他放棄在澳洲的經歷,他覺得並不值得。他認為人生就是要不斷去體驗新的事物,多見識,才能豐富自己的人生。他說:「如果我將來有孩子,我不會想他只留在一個地方,我希望他可以多點體驗,多看看這世界。」
夢想是很重要的,它是人努力生活的一個動力,但人生歷練亦是十分重要的。當在只能二選其一的情況下,李東意外地選擇了後者,但也許他在未來會用另一種方式來完成自己童年的夢想。

有自信地看不同

李東剛到澳洲時,並沒有想過會留在這邊發展,當時亦聽聞中國會進入世貿(世界貿易組織),因此認為回中國發展亦無不可。但在這邊讀了幾年書,慢慢地習慣了這邊的生活。最後,決定了留在澳洲,打拼他的事業。
但留在澳洲生活,並不如想像般容易。找到一份工作難,找到一份是澳洲企業,而又備受認同的專業工作更難。而李東坦言認為,他是比其他人付出更多,才能得到現時的成就。他說:「我每到一家公司,都會用筆記寫下每一家公司的特質,工作流程,每一個決策同判斷既因果,然後細心研究。因此我比其他人晉升得更快。而且每次無論主動抑或被動換公司,薪水都會比之前明顯高。即使在2008年金融海潚期間,情況亦一樣。」
李東認為現時中國和澳洲的經濟合作如此緊密下,身為一個中國人,擁有中國的文化背景和懂得中文,的確為在澳工作的華人,增添了非常大的優勢。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澳洲企業文化的不同,的確會令華人容易感到困難。事實上,有很多移居澳洲的華人或畢業後留澳工作的留學生們,往往苦苦掙扎於澳洲的工作環境和文化,認為華人的身份會得不到澳洲企業的認同,最後只能投身於體力勞動工作或只到是中國人開的小公司工作。而言,李東認為這想法本質上有點問題。他認為因為信任問題,在澳的華資企業會請華人,希臘企業會請希臘人,意大利企業會請意大利人,本是平常不過的事,當中不存在認同不認同的問題。他說:「你要有自信地看你的不同,不要把不同當作你的劣勢,在多元文化及中國大陸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要把華人的不同當作優勢,為澳洲企業帶來另一個不同的視角,澳洲企業是不會因你身份而不認同你的。而更重要的是,你不能連一份自信可以拿出來的簡歷都未準備,就在怨天尤人。」
不追求讚揚 希望能服務在澳華人

李東在投身金融行業前,亦投身過在不同的行業,例如,當過教師和在電網公司工作過。在這些行業中,他亦得到很多的讚譽,但他自言這不是他所追求的。他說:「我曾經在補習學校當過一個會計老師,可能我教的手法比較新穎,所以得到的評價也兩極化。傳統的會計老師會要求學生不斷練習,但我比較著重於概念,要求學生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執行前判斷的理由,而不是重複的對其中一種軟件的操作。所以一些比較聰明的學生,會比較喜歡我的方法。但有些學生則很不喜歡我。而我亦曾在維州電網公司工作過,負責公司10年規劃的數據分析和支持,當中亦得到了很多的讚譽。但慢慢發覺這並不是我所追求的東西。因此才決定從墨爾本到悉尼,投身投資及資產管理行業。」

李東認為他在投身金融行業後,得到不少人的支持和幫助,亦碰到了不同的機遇,才會得到現在所擁有的成就。現在,他希望能在他的專業範圍內,幫助更多在澳的華人。李東指,他知道很多在澳的中國人都有少許資產在身邊,但他們在投資、稅務處理方面,在習慣都傾向相信自己,對外界的專業人士抱有懷疑。因此錯失很多投資機會、在稅務上亦經常吃虧,亦常被自嘲「人傻錢多」。李東說:「看看現在我們中國人,就如80年代末話房地產永遠不會貶值,拼命投資房地產。我不想評論他們的做法是對是錯。其實現在的中國人,大多數財富都是幾十年辛辛苦苦把錢慢慢賺回來、儲下來的。而居澳的華人在賺錢時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每當看到華人猶如當年日本人一樣跟風投資房地產,而不去考慮資產投資的組合和分散,又看到美國在澳投資無聲無息卻佔據澳洲吸納海外投資近3成,而華人佔澳洲吸納海外投資低微的2.3%卻經常被新聞報導並一定程度上造成社會反感。看著這一切,我心裏特別的不舒服,尤其被澳洲人問到時,亦覺得面上無光。我希望能用自己的能力,力所能及地慢慢去改變一下中國的投資觀念,讓他們相信專業人士,投資亦更加合理及多元化。」「至少我知道,我炒菜,一定好不過餐堂師傅,不然師傅一定失業;就如投資,餐堂師傅跟風投資一定好不過專業人士及其身邊日日研究經濟與投資的專業團隊,不然我一定讓這批專業人士下崗,再超高薪水請個無敵的餐堂師傅來代替專業人士。當然,前提是師傅確實專業,而專業投資人士亦都專業。 」
冀望平民百姓享用公平的投資和稅務規劃

李東認為,以澳洲稅務為例,其仍然傾向於富人,平民百姓難以享受同等的稅務服務。他舉例說,一位高淨值人士或公司可以拿幾萬或十幾萬來做一個稅務策劃,但一個普通的市民就不可能了。他指普通的市民可能只有5000 元閒散資金,但5000 元可能還不夠付投資或規劃的費用。他在這行業待久了,慢慢也感受到這種不公平。因此他希望有一天可以,可服務到的人群,不只是有錢人或者是商家,而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能享受同樣優質的投資和稅務服務。
他希望將來有一天,可以透過某一種方法,把成本降低,例如設計一個程式,或者把普通百姓的資金以可信任的方式都集合起來,讓他們可以用較低的成本,但仍能享受更好的投資和稅務規劃。不過他亦坦言對這計劃仍只有一個初步的概念,所以現時仍要繼續努力,把這理想盡快實現。

其實和李東細談下,會發覺他對中國的歷史有很深的了解,隨隨便便就可以說出中國某一段歷史。也許他這想法是源於他對中國的一份情念。他經常說:「傳統的中國人是很勤勞努力的,但卻經常享受不到勤勞與努力的結果。」他指尤其是在他的家鄉——擁有當年富可敵國的十三行的廣東,在經歷了近代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文革的徹底摧殘後,再次上路並冒險摸著石頭過河更創造的經濟成就,卻因「分稅制」的實施讓廣大辛勞工作的人們和他們的子女沒有辦法享受自己勤勞的結果。而這些換踹著僅餘的辛勞成果背井離鄉來到澳洲的華人,我希望他們辛勞的成果不會再給剝奪。

可能源自他的廣州背景,平等這概念已經慢慢地在他腦海中萌芽起來。不知道他的想法最終能否實現,但可期待的是,他在澳洲的金融行業,一定有著廣闊的前景。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