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澳洲眼看世界

4 享受大自然的澳洲人

澳洲之所以是很多人嚮往的移民國家, 就是因為她的社會強調人人平等和公平, 代價就是社會不能剝削弱勢群體。

新移民的迷思

初初移民來到澳洲的華人, 很多人覺得澳洲相當落後。不少人問為甚麼墨爾本沒有像香港般高效率的地下鐵路。對一些人來說, 他們很難理解在地面上的火車平交道, 怎麼還會存在於現實世界之中?有人又會問在居住範圍內, 為甚麼只有一條巴士路線, 而每半小時只有一班的巴士, 會成為他們出行的唯一公共交通工具? 有人會感到並問自己是不是住進鄉下之中?中國來的朋友, 會稱「墨村」「阿村」代表墨爾本及阿德萊德巿, 來表達他們認為這些城巿是如此這般的落後。

有新移民會問為甚麼沒有很多7.11通宵商店, 或是在社區沒有很多晚間的娛樂場所, 或是互聯網速度太慢沒有光纖服務, 又或是為何社區設施並不太方便等等。其實這些問題, 都是根源於我們原來是來自一些千萬人以上居住的國際大都會, 很自然把這些一直在這些大都會的設施看成為常規, 而忽視了在一個只有四、五百萬人口的城巿, 特別是像墨爾本一樣的平面城巿, 我們所見到的城巿規劃, 才是更合理的安排。

怎樣的城巿才會是「很方便」的?

大家想一下, 為甚麼要把鐵路建在地底下面? 最初的原因是因為要建火車軌道時沒有土地, 而火車又要經過這些地區, 才把路軌建在地底下。在土地充裕只有蓋上數間房屋的地區建鐵路, 只需在規劃路軌時避開這些房屋, 就可以輕易地建成, 完全沒有必要走向地下, 既省錢又容易。墨爾本的公共汽車極少滿座, 要維持頻密班次, 表示每人付出交通費用將會極高,社會根本負擔不了。在同一時間內會使用公共交通服務的居民, 根本不多,使用的人只能接受基本的服務。這實與在中國小縣城或鄉鎮的交通安排沒有兩樣, 也和數十年前, 香港只有三、四百萬人口相若, 並不表示澳洲城巿的落後。

更想一下, 哪有很多澳洲人願意去提供通宵服務? 沒有人工作, 服務從何而來? 不少大城巿內提供24小時服務, 都是由社會中收入不高的低層人仕提供。在澳洲強調人人平等及高生活質素的社會, 加上社會福利高, 根本就找不到很多人願意在日間以外時間工作。就算提供高薪, 也不容易找到人願意「犧牲」休息時間來工作。除非澳洲社會接受要壓迫勞工, 不然要達到大家所要求的「方便」,相信基本上不可能。

澳洲社會是相對平等重視個人權益的社會, 因此中國流行的996或是香港常見的7、8時下班的情況極少見, 也因此移民澳洲的朋友, 是極難可以在這裏找回他們在原居地所享受的「方便」生活。

不一樣的生活

工作及生活平衡是澳洲社會所重視的價值觀。新移民若不明白, 不去探索、經歷及發展這樣的生活, 可以說是買櫝還珠。《韓非子》這一句成語表示一個人買了裝珍珠的寶盒, 卻把其中的珍珠退回, 可以說是反映了不少新移民的實際情況。

有很多人移民澳洲是為著下一代不用面對資源缺乏社會的競爭, 但同時卻希望子女能比別人優秀, 可以找到高薪厚職。當孩子們能出人頭地的時候, 他們又會覺得社會怎麼能夠容許社會提供給有需要的人補貼幫助, 認為是不公平的事。

澳洲之所以是很多人嚮往的移民國家, 就是因為她的社會強調人人平等和公平, 代價就是社會不能剝削弱勢群體。我們的一些「理想」, 其實是社會不公平的結果, 是我們在這裏生活時, 社會不認同我們去追求的。

澳洲人強調工作及生活平衡, 表示著在這裏定居, 你可以有更多時間放在家庭、社區、個人興趣、與人關係發展、大自然生活、或是人生探索實踐, 而不單止是為著基本生存而付上所有時間。

任何從中國來的朋友,都知道中國提供了全世界最賺錢的投資生產環境, 吸引著全世界的投資者,不過她卻不是一個很多人會喜歡生活及有高質生活的地方。不用深入研究, 人人都會知道澳洲並不是投資賺錢的最好地方。澳洲工人工資高, 強調工人權益, 政府監管多, 巿場小, 稅務重等, 都不利澳洲投資賺錢。不過, 澳洲卻被視為人移民的好地方。

已經移民澳洲的你, 是否會積極探討這一個國家提供了一個怎樣不一樣的生活, 令你成為澳洲人後, 真正得到其中最有價值的人生歷程呢?

走進大自然的生活

你選擇住的房子, 大多可以有大大小小的花園, 相信你是會喜歡享受自然寬敞的家居的一群。又或是你選擇在巿區人口多的地方住在高樓大廈之中, 追求更方便的方活。這些都是個人的選擇。不過, 每逢假日你仍可以在家居不遠的社區之中, 走進大自然生活, 這是澳洲社會的特色。

到郊野公園消閒, 與好友聊天, 享受陽光清風, 是不少澳洲人生活一部份。有些人甚至因為喜愛這樣的生活, 而搬到在巿區邊沿的自然環境社區中生活。去年歡欣機構舉辦了多次種草及認識郊野的活動, 不少參加者都表示這是很好的體驗, 是來到澳洲之後才能經歷到的。

你有沒有想過可以在空閒時間, 有更多的大自然生活體驗呢? 我覺得華人社區組織可以提供更多這樣的生活體驗活動, 讓移民藉此擴闊以往在大城巿生活受限制少接觸大自然的困局, 嘗試在大自然生活中, 找到樂趣。

我這一兩年, 常常帶著三歲的外孫女, 走到附近的叢林散步, 外孫女很喜歡拾取樹葉收藏。她回到香港旅行探親, 在街上拾取樹葉,送給別人。在她眼中, 這些在生活中常遇上的樹葉, 就是對任何人都有價值的物品。這正提醒了我們, 珍貴有價值的事物, 都不一定要購買, 就在我們生活之中, 隨處可見。

享受大自然的義工

歡欣機構年多前開始舉辦讓華人接觸郊野的活動, 在今年我們將會繼續朝這方面發展, 開發更多機會, 讓墨爾本的新移民, 能有機會成為保護環境的義工, 同時間又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生活。

擔任義工, 亦是澳洲社會的特色。人不一定要把所有時間, 全投入在賺錢的工作之中, 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不過, 願意把時間用在無償的義務工作,卻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作的事。

我在歡欣機構工作, 常有一些朋友來查詢, 可以怎樣擔任義工。但若要他們付出較多時間,不少人卻又卻步, 因為他們心中覺得付出了時間,卻沒有一絲回報, 心中不是味兒。

不過, 若你能為你生活的澳洲自然環境, 付出時間, 令它能變得更美好, 豈不是一件美事? 我盼望在今年, 歡欣機構舉辦的參與郊野地區土地照顧活動, 你能參與的話, 可以實踐一下, 成為改變這大自然環境義工的努力吧。

周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