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眼看世界
3 定居於樂土
每一個人選擇移民, 都有他個人的特殊原因。沒有人一出生, 就會決定自己要離鄉別井。

人大都是會認為生於斯長於斯, 就算生活不理想, 也會在成長中適應習慣下來。人生活及成長在屬於自己的社群之中,只要不是為大部分成員所排斥,很少人會很堅決地要離開自己長期生活中的群體。當然, 有部分人會因為喜歡冒險, 探索生活群體以外的世界, 又或是嚮往截然不同的生活, 因而旅行或遠走他方, 有機會留下在自己原來所不熟識的社會之中。也有時候人是因為戰爭、貧窮或是饑荒等困難情況, 被迫離開原居社群, 走向他方。
但近代中國、香港及台灣等地華人不少移民外國, 大都是因為要尋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生活的地方。有趣的是在這些人之中, 他們極有可能是經濟條件及在社會中生活較為豐裕的一群。因為他們想要定居的國家, 往往只會吸納能對當地社會有更大貢獻的專業人仕或是擁有更多財富或經驗的一群。可以說, 近代華人的移民潮, 與百多年前「賣豬仔」般走向世界的爭取個人或家人生存空間的華僑, 並不相同。
我的家族成員早在上世紀70年代陸續來到澳洲定居。先是三姊單身匹馬來到當時沒有多少華人定居的雪梨。慢慢其他兄弟姊妹也被她在這裏的生活所吸引, 也一個一個地選擇定居這一個國家。我是其中最後的一個成員, 結果父母也別無選擇,在老年後移民澳洲成為公民, 父親更是長埋於這一片他年輕時從未想過與自己毫無關係的土地。
安全和平的社會
自第二次大戰後,全世界大部分地方都在處於相對和平之中。我沒有經歷過第二次大戰,但聽過父母提及祖母在二次大戰中遭日軍轟炸而死去, 隨即就埋在附近海邊。我小的時候每年家人都會到坑口海旁一間小屋附近掃墓, 直至後來把祖母骨頭遷葬墳場, 才沒有在人家後院掃墓。也有聽過父母提及二戰時在大海中四處躲避日軍轟炸及沒有粮食的經歷。這些有關戰爭的經歷,我們兄弟姊妹都未曾遇上過。在我成長時的香港, 家中生活不斷改善, 而我亦相信香港有和平及會變得更好,我更相信自己生活在這一片土地上, 會是有更多機會發展的一群。因這樣的信念, 我從沒有想過要移民, 因為香港也是一個極安全及和平的社會。
不過因緣際會, 我終於選擇定居於澳洲墨爾本。
為甚麼選擇澳洲?
要是50年前我三姊沒有來過澳洲, 父母及兄弟姊妹連我在內, 都沒有想過要選擇澳洲成為自己、下一代、再下一代的家鄉。我的兄弟姊妹選擇定居這裏,有源於要走出去看一下世界的想法, 也有是因為在香港覺得沒有發展空間,而我卻是因為在六四事件後, 我發現移民澳洲可以免費進修研究院, 讓我可以繼續留在香港追求自己夢想。卻沒有想到因為個人健康狀況, 最後我選擇再次回到澳洲定居。
在定居澳洲之時, 我沒有想過澳洲是否一片樂土, 更沒有考慮墨爾本是否全球最宜居城巿?想的, 是最初這地方給我很好的印象, 是社會平等、富裕、以及人對其他人的尊重及關愛, 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城巿,也是我認為最接近神創造給人, 讓他們能與神同行經歷生活的伊甸園。
伊甸園並不一定是繁榮、熱鬧、富庶、享樂的世界, 而是神在這裏可以給人與祂同在生活, 經歷神豐盛的地方。在亞當犯罪後,伊甸園內人的生活也變得艱難。聖經說人要汗流浹背才能糊口, 不過神也沒有放棄人, 這正是我覺得要回到澳洲定居的原因。也許是因為澳洲的「落後」令我最後選擇以澳洲為家吧。
另外一個選擇生活在澳洲的原因, 是這裏可以給我們下一代更多的機會。在香港,那時在大學教學, 我算是成功者,但我認為97之後香港一定不會像七、八十年代般給香港人更多機會。澳洲人口稀少,資源豐富, 社會沒有很大的競爭壓力, 我認為這是一個不一定能給下一代或再一代不一定有更多成功機會的社會, 但卻是一個他們可以按照自己能力及興趣, 選擇自己生活方式及不一定要與人競爭並要勝出的社會。
我相信這也是不少人決定移民選擇澳洲的原因。
世界動盪令人更思和平不易
自20多年前中國崛起成為經濟及軍事強國, 要回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19年香港抗爭運動, 叫人看得更清楚將來香港的發展方向, 再沒有幻想及懸念。其後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以致今天歐洲及美國將要分道揚鑣, 也叫人看到二次大戰後這八十年相對穩定的世界秩序, 正在進入新的階段。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歐洲各國及中國都受重創, 美國成為領導並以禁止發動侵略戰爭為各國共識, 扮演著世界警察的角色。80年來歐洲各國享受著相對和平,經濟得以發展,但不少國家卻以得到美國軍事保護而漸漸失去自我保護的責任及意識。 現時中國經濟發展把她重新帶回世界強國地位、而俄羅斯25年前普京開始強人管治後, 也重新提出俄羅斯民族偉大復興。而特朗普認定是美國在參與世界事務後令到美國日益衰落, 也重提要「使美國再次強大」的孤立主義,並在新冠疫情後再次執政。原來二次大戰後中、英、美、法、蘇(俄)由美蘇冷戰世界組成民主共產兩大陣營, 逐漸轉變成為中、美、俄都以恢復本國稱霸一而忽視其他中小國家的局面。
今天世界政治形勢,很難令各國再幻想可以維持在二戰後的一切不變狀態。澳洲雖然土地廣闊但人口不多, 一直是在太平洋遠離歐洲本土政治的中型國家。由於澳洲距離中國也遠, 因此可以說是與中國並沒有很大衝突的機會。加上澳洲為孤立大陸島國, 而鄰近國家都沒有很大軍事實力, 在本土受到鄰國軍事威協的機會並不太高, 與中國中間東南亞諸國成為中澳之間緩衝地區, 更成為地理屏障。
因此, 移民到澳洲定居的華人, 確會感受到更安全。可以說, 在全球不少國家都會感受到自身安全會受到威脅的時候,對澳洲人來說, 這並不很明顯。
多元文化社會
不過, 由於過去數十年澳洲在全世界吸納移民, 因此今天的澳洲人, 並不單純來自英國, 而是來自四方八面。因此定居這裏, 我們要學習包容別的民族, 及不把原居住國家政治爭執帶進澳洲社會, 也成為了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課題。對於華人來說,中國的崛起及軍事擴張, 有可能導致其他澳洲人對華裔移民不信任, 更是我們要留意的問題。
華裔移民以中國近二三十年移民為主, 約佔華人60%左右。這些移民由於英語能力稍遜,再加上中國長期推行大外宣及拉攏華裔澳洲人的僑務政策, 並且有不少人從事與中國緊密經濟活動, 因此有時我們不自覺地會以中國人的角度看世界, 忘記了自己其實已成為澳洲人, 結果是有時會令澳洲人覺得難以接受。例如在澳洲社會有不少人視中國為安全威脅, 中國移民卻認為澳洲要因經濟倚頼中國而要接受中國極權管治比民主政制更有優秀, 明顯地讓澳洲人質疑為甚麼要讓華人移民來到澳洲。在成為永久居民或成為公民時, 我們豈不都是認同了澳洲的社會價值觀嗎?
我相信, 在美國與世界各國開始脫鈎之時, 澳洲政府不管誰當家執政, 都會調整澳洲在亞太地區的角色。華裔澳洲人因為人數眾多及與中國的密切關係, 相信更要留心, 保持與其他族裔的和諧及注意他們對中國的態度, 因為這會影響到華人在澳洲社會是否會受到排斥。
整體來說, 多元文化社會強調彼此認識、接納和尊重, 我相信這是華裔澳洲人不能忽視的原則。
周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