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話題

買,還是不買 一輛二手車引發的思考

買,還是不買,這是個問題!

——一輛二手車引發的思考

 

文 本刊編輯部       圖 新華社、維基百科

 

在澳洲,無論你社會地位高低、經濟收入多寡、家庭美滿與否,都可以開一輛二手車。這在世界許多國家都是司空見慣的選擇,漂洋過海的華人也「入鄉隨俗」,但在中國本地偏偏就行不通。15日,《日本經濟新聞》便對中國頗爲「特立獨行」的態度嘖嘖稱奇。中國人不買二手車的原因,是在意「面子」使然,而暗流湧動、無法令買家信任的欺詐型市場也令人心生懼意。

說來說去,莫非又要將「中國人的劣根性」這個話題老調重彈、大作文章?並不盡然。身處某個社會,自然便要遵循其特殊的「叢林法則」,這或許是本就沒有是非對錯的生存之道。

 

 

「消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樣的東西會令你產生購買慾?是當下不可或缺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性價比優渥的打折季商品,雖可有可無卻能令人眼前一亮的生活附加物,姐妹淘口耳相傳的熱銷品,還是時刻聚集豔羨眼光的奢侈品?

這個問題或許令人頗難回答——因爲你想要的不一定只是其中一件,也不一定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想法。「這要看情況決定」,你也許會思考片刻,給我這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但或許有一點你會承認:無論是出於何種考慮,「滿足自己的慾望」都是人的消費源動力,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下,慾望或許會折射出千差萬別的模樣。

從這個角度來講,對這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來說,「視情況而定」都是最萬能的消費觀。每天,我們打開手機瀏覽器追逐世界的動向,換上筆挺的西裝與客戶見面,或是在暖融融的陽光下遛着狗與鄰居閒聊家常……種種行爲表明,「社會性」是人處於人類社會中賴以生存的一種屬性,它令每個單獨的個體不至於成爲一個「孤島」。通過這個動態化的社會,人們彼此聯繫在一起,卻也因此而相互影響——我們的消費觀也同樣如此。

 

中澳二手市場面面觀

 

市場營銷學中認爲,社會環境對人的消費心理有很強的引導和暗示作用。在一處能令人心生滿足的商品,換個環境就未必奏效。以本文開頭提到、日媒大着筆墨的「二手車」爲例,在澳洲,二手車幾乎成了物美價廉的代名詞,即便是社會精英也偶爾去市場「淘寶」。它往往性價比出眾,有些甚至與新車無異,又絲毫不會對個人聲譽造成不利影響,擁躉者甚眾。除此之外,澳洲大街小巷中以「救世軍」爲代表的機會商店、本地人一到週末便在自家車庫中擺開陣勢的私人車庫甩賣、節假日的跳蚤市集……都會售賣應有盡有的二手貨物,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甚至還有人總結了買二手商品的九大優勢,其中包括省錢、享受「淘金」快感、益於本地社區資金迴流、商品質量直觀、環保等。甚至有人將常光顧二手市場的人讚許地稱爲有眼光的「行動派」。

在中國則完全相反,不僅二手車市場不景氣,幾乎一切二手貨品都沒了銷路。歸根結底,則是在澳洲能令消費者大獲滿足的二手商品,在中國的環境下無法奏效。一方面,由於社會階級分化明顯,人們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他人眼中的「窮人」,自然對貼了「省錢」標籤的二手商品敬而遠之;另一方面,二手市場魚龍混雜,以二手車爲例,儀表盤、里程計都有可能被商家做手腳,稍不注意就可能落入營銷陷阱,性價比更無從談起。更有甚者,近年大陸還曝出「售賣死人衣服」的新聞,原來,一些沿海地區的商家會低價從國外多種渠道收購被人遺棄的廢舊衣服,並將其簡單清洗縫補,打着「獨一無二」的旗號,當作時下全球流行的「古着」高價販賣,曾有顧客從衣服的褶皺中發現血跡,或因此染上皮膚病,若細細推敲它們的來歷,不可不說毛骨悚然,只能令人敬而遠之。

綜上,在中國購買二手商品既無法省錢,又無法安心,還可能損害社會名譽,這種逆消費者慾望而馳的消費行爲,自然無法站得住腳。購買的人少了,規規矩矩做生意很有可能血本無歸,二手商家只能想盡辦法利用旁門左道賺取利益;而這樣的行爲,又相當於將潛在消費者推得越來越遠——一來二去,就成了惡性循環。因此,若將這份責任都推給消費者,將其斥責爲國人的「劣根性」,未免有些太不公平。無論是更爲健全的市場制度培養,還是更爲寬容的消費觀念轉變,都需要社會各方假以時日,而非一日之功。細細想來,對於中國大陸目前活躍的消費者人羣來說,徹底結束「無從挑選、憑票購買」的計劃經濟時代之後也不過二十多年,或許也就釋懷了。

 

不是「根性」,只是「慾望」

 

另一個反駁「根性」的例子就是,雖然商家習慣打出「培養消費者忠誠」的旗號,但在理念層面上,消費者是很難談什麼「忠誠」的——在這種純粹的利己行爲面前,或許只有內心的慾望值得從一而終。隨着環境、價值觀、市場結構……多種因素的改變,這份搖擺不定則變得更加明顯。嫌棄二手貨品的華人,漂洋過海來到二手市場更爲成熟的社會後,大多也樂意入鄉隨俗,享受毫無後顧之憂的淘寶樂趣。相應地,最近在網絡上流傳一個「來都來了」的笑話——當人們去景區遊玩的時候,「來都來了」仿佛是個有神奇功效的萬能金句,能讓人們心甘情願地付錢吃下高價卻難以下咽的景區食品、乘坐「宰人沒商量」卻又毫無趣味的遊樂設施……它總能令人感同身受莞爾一笑,可歸根結底,令人甘願購買平時看都不看的商品的原因,自是因爲在不同的環境下,它所能帶給消費者的心理滿足感差之千里。想來同樣的一碗公仔面,加上「心理作用」的調味料,在華山之巔與在自家餐桌總會吃出不一樣的味道。

說到底,假如去除「國家」這個敏感的分類,不同社會下人羣的消費態度,其實並不是一個劍拔弩張的話題。相反地,這折射出的卻是人類適應能力——似乎無論身處何處,都能找到適合自己「買買買」的步伐。信息時代給了人們更多可能性,令彼此有機會窺探地球另一端的人有什麼不同的模樣,同時也賦予了人們互相瞭解與學習的動力。形形色色的消費觀雖沒有是非對錯,但對於基督徒來說,《聖經》給了我們最基本的原則:聖靈所結的果子之一——節制。而如何將它應用到生活中的一針一線,則是另一個值得終其一生而求索的話題了。

Copyright © 2022 SAMEWAY MAGAZINE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