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話題

總理的日子 最近有點煩

最近,「不在家」的總理莫里森日子不太好過——先是出席羅馬G20峰會和邊會遭遇尷尬,被美國總統拜登就AUKUS協議「甩鍋」,意欲與法國總統馬克龍緩和關係,卻頗有「熱臉貼冷屁股」之嫌;然後是在格拉斯哥舉行的為期兩天的領導人峰會,發表了以2050年淨零排放計劃為主的澳大利亞氣候變化最新報告,卻又被環保進步人士批評為「沒有細節承諾,而是把希望寄託於技術上」,毫無擔當。不得不說,莫里森總理近來的處境有點尷尬。

G20峰會上的災難現場

在上週末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莫里森總理兩次遭遇尷尬時刻——先是被美國總統拜登當作「潛艇危機」的「替罪羊」,以此向法國總統馬克龍「示好」;之後在主動和馬克龍打招呼時,又遭到這位法國領導人的「橫眉冷對」。

為修復美法關係,拜登上週五對馬克龍說,在和澳大利亞簽訂核潛艇協定前,自己一直以為澳方早已通知法國計劃取消澳法潛艇合同。拜登並未明確是誰誤導了他。不論是美國官員未及時告知拜登總統最新資訊,還是澳洲政府有所隱瞞,這無疑是非常嚴厲的公開譴責。而莫里森並不認同拜登的說法,並堅稱,澳方讓美國政府及時瞭解到了「澳大利亞與法國政府的對話和討論狀態」。他還強調,坎培拉取消澳法潛艇合同的做法是「正確的決定」。

啟程前往義大利參加G20峰會前,莫里森就知道要和馬克龍舉行會晤不容易,而拜登的表態則讓此行難上加難。不過,這名澳總理還是硬著頭皮創造了和馬克龍交談的機會。據澳媒報導,在峰會為領導人準備的休息室裡,莫里森走向馬克龍並用澳式英語的「你好」與後者打招呼。他還把右手搭在馬克龍的左肩以示友好。

雖然莫里森和馬克龍的接觸時間不長,但莫里森認為這是兩國關係踏上「回歸之路」的一部分。不過「法國新聞網」直言,澳大利亞給法國帶來的侮辱並沒有徹底消失。對於拜登的表態,馬克龍稱,當天兩人的會晤是雙方建立信任過程的開始,而「信任就好比愛情,甜言蜜語固然悅耳,但還得有實際行動」。

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刻

這一兩周內,澳洲人民把不少焦點都放在了最大兩個州「封城」的結束,和絕大多數州許諾耶誕節前徹底開放州邊境。但事實上在全球範圍內,更多的目光都聚焦於正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眾多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與會,不過,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沒有到場,而中、俄都是溫室氣體排放大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人類必須停止像對待廁所一樣對待大自然。

會上,莫里森總理正式提出了澳大利亞到 2050 年淨零排放的新目標,該計劃將 40% 的排放量減少歸功於政府 180 億澳元的技術投資路線圖,15% 歸功於全球技術趨勢,另外 15% 歸功於「進一步的技術突破」。莫里森同時向世界各國領導人傳達重要訊息:全球焦點現在必須轉移到支持較貧窮的國家,因為 「提高能源成本只會影響那些最無法負擔的人」。這點擔憂並非是空穴來風,畢竟成功的氣候變化行動不僅必須發生在北大西洋的發達經濟體,而且也必須發生在印度太平洋的發展中經濟體。只有採用更清潔的技術解決方案,且此方案超越現有技術,才能在各地取得成功,特別是在發展中經濟體成功。

對於支持發展中國家的節能減排,聯邦政府宣佈了一項額外的5千萬氣候財政撥款將發放給澳大利亞在太平洋和東南亞的鄰國,這使得澳洲未來五年承諾的氣候財政援助達到總計二十億澳元。而重中之重還是要由科學家給出解決氣候變化的真實方案,各國政府領導人則是致力於支持他們繪製出的淨零排放的路徑。

2005年至2018年期間,澳大利亞削減甲烷排放量的速度超過了除歐盟以外的世界前20名排放國。澳大利亞的甲烷排放量下降了7%,而美國則下降了4%。同期,中國的甲烷排放量增加了48%。儘管澳大利亞的液化天然氣產業快速增長,但政府的減排基金抵消計劃(Emissions Reduction Fund)幫助推動了全國甲烷排放量的下降。

難以平衡的利益抉擇

儘管莫里森做出了澳大利亞到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的計劃,但該計劃因缺乏細節和過度依賴技術發展而受到許多專家的批評。畢竟,如果承諾是基於尚未開發的技術,這不得不讓人質疑其做出此承諾的真誠度。

雖然聯邦政府最新的財政承諾使澳大利亞承諾到 2025 年達到 20 億澳元用於適應和緩解氣候變化,是前五年期間的兩倍,比莫里森總理去年宣佈的多 5 億澳元。但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資料,按照每個國家貢獻其國民總收入的 0.22% 計算,澳大利亞每年應該支出約 30 億美元。

英國首相在整個會議期間呼應了許多其他人——主張到此次聯合國氣候大會英美主張做出具有約束力的全球甲烷承諾,尋求在2030年前將全球甲烷排放量在2020年的基礎上減少30%,具體來講,2030 年富裕國家放棄煤炭,到 2035 年放棄化石燃料汽車。但目前的消息顯示,莫里森政府不會簽署該承諾。澳大利亞位列世界上少數最富有的國家,在面對氣候變化議題上確實不太合群。但這也確實和澳洲自身獨特的經濟結構密切相關。

如果此時做出甲烷排放量減少30%的承諾,其對澳洲農業部門(主要是牛肉產業)以及煤礦和液化天然氣生產的潛在影響是巨大的——很可能導致牛群被宰殺,並迫使部分農業、煤炭和天然氣行業關閉,進而破壞澳洲廣袤農村地區的繁榮甚至使得部分澳洲民眾的生活更加困難。由於澳大利亞的經濟嚴重依賴農業和資源行業,因此拒絕這項承諾的舉動被認為是聯邦政府向國家黨做出的一項關鍵承諾,作為讓這個較小的聯盟夥伴同意政府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的一部分。換句話講,相較國內的經濟發展以及經濟結構轉型,遠期的承諾暫時給國內其他政黨、企業、民眾吃了一顆定心丸。只是在環保組織那裡難以交差。

將要來臨的聯邦大選

本文出版之時, 莫里森總理剛回到澳洲。出訪歐洲並沒有取得正面的成績及國際肯定, 莫里森卻要面對很快就可能進行的聯邦選舉。新州及維州剛開始與病毒並存的新冠常態, 經濟及社會反應如何, 現時還未可知。不過,兩年來被隔離開的澳洲人, 又可重新在聖誕新年假期自由走動, 相信會令大家心中稍為愉快一點。對聯邦政府的支持, 會否回升一點, 相信會影響莫里森的選舉日程。

外交沒有帶來更多的政治本錢, 看來將要來臨的聯邦大選結果, 還是會取決於在短期間, 澳洲能否走出新冠疫情的陰影。

可以預見的是執政黨及反對黨都需要拿出一些有關疫後澳洲發展的具體方案, 給澳洲選民考量。現時民調反對黨的支持度稍為佔先, 但反對黨領袖的支持度卻不高, 反映出選民並不信任反對黨有甚麼治國良策, 可以面對目前處境。總理莫里森看來, 又要大費氣力, 訂出能獲取澳洲人支持的復原方案, 才可以說服澳洲人, 讓政府繼續執政。

不過, 疫情現時看好, 只要沒有新的變數, 看來環境不會再壞下去, 莫里森或許在內政方面, 會比在國外得到更多的支持吧。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

Copyright © 2022 SAMEWAY MAGAZINE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