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特朗普顯露獨裁者本色

第一次大戰前後, 全球行使獨裁帝制管治的國家, 紛紛走向成為君主立憲或是民主共和政體, 承認管治國家的權力來自人民, 也在制度上還給人民。俄國的沙皇、清朝的皇帝、鄂圖曼帝國的蘇丹都在歷史中消失。

民主制度選出來的獨裁者

不過百多年過去,世界各國在民主制度的名義下, 仍有不少執政掌權的獨裁者, 按自己個人的喜好來管治國家, 亦同樣以國家安全或是霸權的旗幟, 來影響著全球的和平及發展。導致第二次大戰的希特勒及墨索里尼, 都是由他們國家人民手上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國家領袖。可以說, 人民可以用民主方式, 把獨裁者選出來, 以極權管治他們。

今天, 在經歷2017-2020年特朗普強悍管治美國後, 今天他再次成為美國的總統, 看來他在國內及國外, 都毫不保留地運用美國人賦予他的權力, 展現出大獨裁者的本色。

以特朗普的野心和性情,他是很想當「獨裁者」的,他對世界上大權在握、說一不二的政治強人非常羡慕,可惜美國的「民主制度」、「三權分立」、「歷史傳統」使他的野心難以達成。不過,他總想試試,突破一下藩籬,過把癮也是好的。比如日前,特朗普就聲稱計劃讓美國「接管」並「擁有」加沙,並在此過程中重新安置當地居民。遭到反對聲後不但沒有噤聲,特朗普再次表示「承諾購買並擁有加沙」,並稱他可能將該領土的一部分交給中東其他國家進行重建。無論特朗普的言論多麼荒誕,仍然會帶來影響,造成政治後果,因為特朗普是美國總統——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

無疑美國憲法給予總統極大權力, 對美國內政作出行政命令,實施管治。不過運用這些行政命令, 也可令到美國總統對世界其它國家展現極大的影響力。特朗普就任前聲稱為著保護美國的安全, 要「收回」巴拿馬運河、要從不同意的丹麥手上「購買」格陵蘭、或是以關稅來要求或「邀請」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 都令全球驚訝, 在特朗普的思維之中, 他對全球任何一個國家, 都好像有管治的權力。

特朗普最新的驚人言論, 是百年來中東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在土地主權無休止的糾紛, 可以由美國「接管重建」已成頽垣敗瓦的加沙地帶, 得到永久解決, 並且他深信這是巴勒斯坦人心中所願。這樣的奇想, 正突出了特朗普內心唯我獨尊的本色。

/特朗普全面勝選回歸

可能引發更大的混亂

近日,國際社會多方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有關美國將「接管」加沙地帶的言論,反對將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遷往別國安置。哈馬斯(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稱其言論「荒謬,反映了他對巴勒斯坦和該地區的極度無知」;其政治局成員伊扎特·拉什克對特朗普有關「買下並擁有」加沙地帶的言論表示譴責,指出加沙地帶「不是可供買賣的地產」,而是巴勒斯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房地產商的心態處理相關問題只會導致失敗。

許多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或許會在有機會的情況下考慮離開,但即便有百萬人離開,仍會有多達120萬人留在那裏。顯然,美國——這個特朗普所稱的「中東的里維埃拉(Riviera)」的新主人——將不得不使用武力來驅逐他們。在美國2003年在伊拉克的災難性干預後,這種構想預計也將會在美國國內引起強烈反彈。此外,這將徹底終結任何對兩國解決方案的殘存希望。這一願望是希望長達一個世紀的衝突能夠通過在以色列旁邊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而結束。過去,以色列的內塔尼亞胡政府堅決反對這一想法,在多年失敗的和平談判中,「兩個民族的兩國」變成了一句空洞的口號。

一位阿拉伯高層的消息人士甚至對媒體表示,短期內,特朗普的驚人宣佈可能會削弱加沙脆弱的停火。因為,缺乏對加沙未來治理的計劃已經成為協議中的一個斷層線。許多巴勒斯坦人已經相信,以色列利用對哈馬斯的戰爭來摧毀加沙並驅逐當地居民。這是他們指控以色列正在犯下種族滅絕的一部分——而現在特朗普提供了一個計劃,他們可能會認為特朗普正在為以色列的計劃增添子彈。無疑,特朗普的計劃製造了巨大的不確定性,為世界上最動盪的地區注入了更多的不穩定因素。

國際秩序受重大衝擊

和傳統獨裁者不同,今天的獨裁者通常在民主政治環境中興起。美國並非天然對獨裁者免疫。二戰期間,獨裁情結在美國精英階層中頗為時髦。埃莉諾·羅斯福曾向她的丈夫建議,國家可能需要一位「仁慈的獨裁者」來帶領走出大蕭條。這種言論直到珍珠港事件發生後才被平息。曾任多位共和黨人外交政策顧問的羅伯特·卡根曾為《華盛頓郵報》撰文指出,美國有一條通往獨裁統治的清晰道路,而且這條路每天都在縮短。鑒於特朗普的直覺、過去的行為以及對共和黨的控制,他的第二個任期不過剛剛一個月,已經向世人展示了他正在進一步削弱民主。

特朗普提出要「擁有」加沙地帶,並在將巴勒斯坦人「永久」重新安置後,進行所謂的「重新開發」,再次展示了他那令人驚愕的全球霸權姿態。這一言論的背後,不僅僅是對加沙地區人民命運的漠視、對巴勒斯坦人民的進一步壓迫,更是美國全球霸權主義的新表現、對國際秩序和地區穩定的赤裸裸挑戰。特朗普以美國之力,要在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上建立「美國式」秩序,這種做法無疑將加劇中東地區原本就錯綜複雜的政治局勢,更彰顯出他的野心。

加沙地帶是一個位於地中海沿岸的風景優美的地區;特朗普顯然認為,如果他能將該地區的居民遷移出去,他就可以重建這個地區,從而對美國有利可圖。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這個想法是否可行,而在於特朗普的美國作為當今世界的超級大國,會如此認為並希望將任何有利可圖的地方併入美國,不論是加拿大、格陵蘭、加沙還是巴拿馬。聯合國在過去二十年中逐漸被削弱,如果特朗普以這種方式前進,在這個時期將只剩下一個空殼。國際法和條約作為人類的遺產也可能會有同樣的命運。

/特朗普宣布接收加薩計畫 震驚國際社會

民主與獨裁的長久博弈

民主制,它將權力賦予人民,讓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達成利益一致,帶來了自由、公正和平等,很多人認為,民主是一劑政治萬靈藥。很遺憾,自打民主制誕生以來,對它的質疑就沒斷絕過,最典型的就是「希特勒也是德國民眾一票一票選出來的」。民主體制絕非堅不可摧。古希臘雅典城邦的民主制敗於斯巴達的專制政體不論,就說在第三波民主化中,出現了專制的回潮。一些重要的國家在民主體制下出現了帶有威權色彩的政治強人,除了普京,還有印度的莫迪,土耳其的埃爾安、匈牙利的歐爾班等,他們都多次連任當選,在內部實施威權式統治。另一些國家乾脆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實行軍人專政,如緬甸等。最近幾年,在歐洲等發達國家,多個極右政權也上臺執政。

自奧巴馬後期,美國兩黨政治就逐漸走向極化,內部開始撕裂,特朗普四年和拜登四年,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逐漸呈極端對抗之勢,美式民主失能失序加重。《紐約書評》曾刊文,指出美國已是「兩國之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分別領銜兩個尖銳對立的國民群體,各自形成一個聯邦政府,美利堅合眾國已成為「美利堅分裂國」。

應有的反對當然是民主政體的內容之一,只有這樣才能對執政黨形成制衡。然而,為反對而反對,則常常會使政府的運作趨於癱瘓,有效的政策議程不能推進。這就是當今美國民主體制的困境,也是文明發展至今仍未摸索出可行之路的人類共同的困境。特朗普再次全勝而歸:不僅贏得了總統大選,而且共和黨還在參眾兩院佔據優勢;既沒有國會掣肘,又無連任壓力,無疑為其「一言堂」創造了絕佳機遇。

人類文明進化歷程中,「民主」不過是相對而言最不壞的一種制度,而且歷史也向我們證明了「民主」亦可以選舉出「獨裁」的領袖,並且在歷史中帶來全球災難,德國納粹黨當選執政黨就是民選。近些年來,從英國公投脫歐、美國特朗普當選總統,到德國大選後極右勢力崛起……當今世界的最大危機,或許並不在金融危機和全球暖化,而在人心──世人對看似無以為繼的資本主義模式越來越絕望,連帶對「投票式」民主制度也失去信心。畢竟,民主的有效性要建立在選民的理性上,但荒謬的是期待選民投票基於其理性決定本來就是一件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今,我們又行駛到了一個分岔路口——美國國父們辛苦打拼下來的建國根基或許能阻礙特朗普將美國變成一個獨裁國家,但是以特朗普無視民主規範的一貫作風,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的民主必將受到損害,世界會變得更加危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大概就是無法從歷史中汲取到任何教訓。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