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話題

澳洲式的農曆新年

文︰本刊編輯部

圖︰新華社、維基百科

澳洲主流社會怎麼看待農曆新年呢?雖然農曆新年是中國傳統節日,但如果農曆新年期間在中餐館用膳,你很多時都會碰上舞獅助興,表演者中更不乏金髮藍眼的澳洲老外,可見澳洲人也非常投入這種中國傳統的慶祝活動。澳洲人或許對農曆新年非常推祟,但對中國的傳統還是欠了解。

中國農曆新年傳統習俗是怎樣的?


農曆新年習俗可能會因不同地方而有所不同,但主要還是離不開「大掃除」、「團年飯」、「貼春聯」、「放爆竹」、「拜年」這幾樣。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到處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過年前一夜叫團圓夜,除了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年飯外,還有幫孩子賣懶,所謂「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意思就是希望下一年孩子們都會用功讀書,不再懶惰。

貼春聯,抒發了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有的人更會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年初一,人們又會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拜訪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孩子更會向長輩討個紅封包。

澳洲具新年氣氛嗎?


用以上幾點來評斷澳洲是否具新年氣氛的話,只可說澳洲社會取了某些形式,卻未能得到精髓。大年初一、二走在唐人街上,特別是主要城市,當然少不了有放爆竹、舞龍舞獅的活動,幾乎每一間唐人店也會放爆竹,爭相在過年時刻吸引群眾的注意。值得留意的是,每次舞獅時,獅子都會把生菜撒在店的四周,因「菜」與「財」諧音,有「生財」之意,寄願生意興隆、財源廣進。而最後獅子會「吞」掉一個紅封包,有封個好意頭、禮尚往來、大吉大利的寓意,甚具中國風俗色彩。

然而新年的佈置上仍是令人失望,農曆新年好似是只局限於在唐人街或市中心發生,主流的商場、街道未見有多一分農曆新年的色彩,就算在墨爾本著名的華人區Box Hill於大年初一也未見有特別不同,就連一些華人店舖也懶於佈置,你不會看見有春聯和揮春貼在門上。在大中華地區,農曆新年的飾品在過年時是很受歡迎的,但澳洲卻不會有專賣這類裝飾的商家,因為是沒有市場可言,可見過節氣氛並不濃厚。

澳洲主流社會對農曆新年一知半解


在幾年前的豬年,悉尼市議會用了一個豬頭做當年農曆新年慶典的標誌,又有一年牛年的標誌是牛字下面加一個交叉(X),對於中國人而言都是不吉祥的象徵,令人啼笑皆非。另外,悉尼曾在農曆新年舉行龍舟競賽,更是令人大惑不解,因為在於中國傳統而言,端午節才會有龍舟,可見澳洲人對於中國傳統節日真的是一知半解。再如猜燈謎這活動是「元宵節」的習俗,但它在農曆新年時也詭異地出現了。現在演變出的現象是,凡是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必定有舞龍舞獅就對了。

澳洲的農曆新年也不像中國會放假,人們如常上班、上學,自然沒有特別留意到這節日,有人更認為比起宣揚中國文化,有些商家卻只是拿節日作推銷商品的工具,如果是與新年有關的食物和飾品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完全與農曆新年沒關的商品也遭打上慶祝新年的旗號,也不禁令人想到人們是真的認識這個傳統節日,還是通過商品才知道節日。就像墨爾本市中心在農曆新年也辦了一場大型活動,誰知卻是與農曆新年亳無關係,主打的是韓國流行音樂和明星,同場多個小食檔包含着各式各樣、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美食,如日本、泰國、巴基斯坦、印度等,完全是個有着濃烈商業意味的多元文化盛會。恰好唐人街就只在隔壁,卻似乎大家對農曆新年有不一樣的理解。

最重要的一點是,澳洲的農曆新年失卻了「團圓」的深層意義。其實無論是「團年飯」抑或「拜年」都可看出中國人重視家庭、重視團聚的想法。澳洲社會卻沒法好好把這種元素展現出來,所呈現的只是熱鬧歡騰的一面,使農曆新年變得有形無神。

多元文化的澳洲

縱然他們未必全然熟悉中國的文化,正如華人對澳洲本土文化也未夠深入了解,但至少我們會彼此尊重,並嘗試認識,在這個地方,我們可自由分享各自的文化、其實也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澳洲作為一個多元文化國家,是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集居的地方,比如印度人是僅次於中國人的一大人口,對於印度人非常重視的傳道節日排燈節在澳洲也有慶祝。

剛過去的1月26日是澳洲國慶日,每年的這一天正正是彰顯澳洲多元文化一面的時候,在墨爾本通常於升旗儀式後,便是炒熱全城氣氛的遊行項目,人們會穿着飽含民族特色的服飾,用各具風情的音樂、舞蹈向道路兩旁的人群展示各自的傳統文化。雖然來自不同國家,大家卻在這裡匯聚一堂,共同揮舞着同一面旗幟,展現了民族共融的和諧氣氛。我們相信不同文化都可在這裏找到自己的位置,更盼望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交融,讓這裏的生活更為多彩、更富變化,也盼望大眾會更理解每一個節日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元素。

農曆新年雖以中國傳統節日之稱而聞名海外,但相信不少澳洲本地人一說起農曆新年都自動把它歸類為中國的新年(Chinese New Year),事實上,農曆新年卻非中國人獨有,與此同時,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也過着有他們民族色彩的新年,如果只把農曆新年歸類為中國的節日,那豈非把其他民族的人排除在外?既然我們認同澳洲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地方,我們不必要照樣畫葫蘆般把中國過的新年完整無缺地搬過來,或許我們可以為農曆新年增添更多元素,身為華人的我們可以邀請韓國人、馬來西亞人等一起過年,共同創造一個澳洲式的農曆新年,這樣不是更富意義嗎?

Copyright © 2022 SAMEWAY MAGAZINE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