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反思

新冠世情反思10

周偉文

與新冠病毒共存

澳洲與世界各地一樣,開始逐步解封。巿面上交通漸漸增多,澳洲人從禁閉在家走了出來,餐館及各類商業活動局部營業,人的社交生活重新啟動。不過大家都知道社會重啟,卻不會再回到疫前模樣,因為病毒其實還存在我們中間。我們要有一段時間,與新冠病毒共存,社會生活正在作出改變,一切不會簡單地回到以前一樣。

實施邊境檢疫監控的各州,如西澳、南澳、北領地、昆士蘭,及塔州仍在堅持14天隔離政策。雖然聯邦政府相信疫症擴散已受控,而且每天各州感染個案不多,各地方沒有必要自我封閉隔離,不過聯邦政府無權干預各州繼續邊境檢疫政策。但州政府仍堅持檢疫政策,在昆士蘭受到巿民作出法律挑戰,向法院申訴,要是申訴成功的話,恐怕各州政府不能再閉關自守。

生活在民主社會,政府及人民各有權利和責任,對影響每一個人的事,大家依法進行。不同意見者可以互相制衡,甚至把政府告上法院。很多時候,會令政府施政面對諸多阻滯,不少人認為是低效率施政。對投資者來說,好像並不化算。因此不少企業家會認為在極權統治的社會發展,可能更有效率,更能與他們合作。

在中國及香港,漠視民意沒有多大的政治後果,更可以被上司認為是忠心及堅決執行政策,因為管治者崇尚極權,有權必用而社會無法約制。美國總統特朗普要動用軍隊鎮壓示威者,被美國人及全球被批評為獨裁管治,大概要在11月總統大選中付上沈重代價,連任恐怕並不容易。

 

莫里森成最大贏家

澳洲總理莫里森,在新冠病毒危機中,成為了最大贏家。在年初處理山火,莫里森被視為欠缺同理心,他在災情最大時往國外渡假,被視為漠視災民困苦,民望下跌,甚至被人質疑他的領導能力。記得他到災區視察,居民拒絕與他握手,成為了莫里森被厭棄的象徵。不過在疫情中,莫里森展現出他的領導能力,在三月中與各州州長組成國家內閣,迅速並有效率地推出各種防疫及紓民困的政策。上週莫里森更宣佈,會維持國家內閣的安排,每月一次進行,每年兩次面對面進行會議,解散實施多年的澳洲政府議會(Council of Australian Governments, COAG)。這一個安排,不少人認為是澳洲政制的一大進步,增強了聯邦及州之間在施政的溝通及政策的一致性。

不單如此,在訂定疫情經濟方案,聯邦工業關係部長波特(Christian Porter)與澳洲總工會秘書長莎莉麥瑪娜斯(Sally McManus)建立定期接觸,現正尋求進一步合作,改革勞資關係。自由黨多年來無法與工會領袖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但在疫症之下,莫里森能摒棄成見,主動與工會建立合作關係,確實展現出大將風範。

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著雖然政府在估算Jobkeeper政策預算時,高估了需求,並且對疫症帶來經濟損失也有失準,不過國民仍肯定及支持莫里森的政策。可以說,聯邦政府的支持度大幅提升,相信在未來兩年,莫里森在推出新政策時,將有更大的支持。

新冠病毒趨勢

自一月以來,全球215國家受到感染,到今天(6月3日)全球受感染者達6452761人,死者382,484人。由最初在中國發現感染者,到亞洲地區,然後是歐洲、美國、到現時巴西及南美多國及俄羅斯成為重災區,我們已見到一些趨勢。

因著經濟能力及各樣因素,世界各國阻堵病毒入侵本國或有不同政策,對懷疑感染者的檢測原則也不相同,加上通報死亡原因的不同處理,因此受感染者的數目及死亡人數,並不一定能直接互相比較。從現時所獲取的資料來看,新冠病毒對年長者殺傷力極大,因此一些人口老化的先進國家,如意大利及英國等,受感染者的死亡比例極高。但如在印度、俄羅斯、巴西、美國及一些以年輕人為主的國家,雖然感染者眾,但死亡的人卻不多。也有一些地區如新加坡等,感染者多為年輕外地勞工,因而死亡者並不多,令人見到病毒確實對年輕人威脅不大。

從這看,新冠病毒對澳洲人影響未必如原來所想的大。例如在學校中,就算小孩子有緊密接觸,並沒有多少孩童呈現病徵,感染者可能大多為隱形病患,構成對家中長者威脅,卻對自己沒有多大影響。要是情況真的如此,如何在長者群體中減低感染可能會成為抗疫的大方向。就像流感一樣,不少長者每年都打流感疫苗,降低感染機會,年輕人則通過受感染而產生抗體,免除威脅。這樣,努力研發疫苗,致力保護長者,就能戰勝新冠病毒。

不要降低警覺性

在各國封關,全球社會推動隔離政策時,我們見到不少人的精神狀況大受影響。有研究顯示,困在護老院的長者與外界隔絕,變得呆滯缺乏反應。亦有在家工作者變得煩躁,精神受困擾。不少年青人對社交生活受限制顯得不耐煩,也沒有體育娛樂的機會,因此而走上街頭抗議,表達對政策的不滿。

有些年輕人覺得政府過份緊張,在現時放寬隔離政策時,並不警覺要維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確保病毒傳播不會死灰復燃。大部份人對第二波及第三波感染並不瞭解,以為今天感染人不多,問題就解決了。所有傳染病學者都警告,疫情受控制後,病毒仍大量潛伏在社區之中,在天氣、環境及個人不注重衛生保護時,就會再次爆發,而且來得比第一波更凶狠,亦更難控制。

因此,澳洲在進到解除隔離政策時,不少政府仍是小心翼翼,逐步地放寬,避免第二波感染的出現。維州現時解封進度比起其他州緩慢,不過州長安德魯的政策看來得到維州居民的認同,支持度也高。在防止疫症及推動經濟復甦之間,作出平衡的選擇並不容易,到現時為止,澳洲各級政府,表現相當不錯,令人欣慰。

前路如何?

生命得到保障,但前路又會是如何?單看澳洲的情況,相信澳洲政府要在短時間內,給國民一個指引。明顯地世界經濟會作出調整,數十年的全球化趨勢將轉向,澳洲會重新發展一些本土工業,而不會完全倚賴別國供應。聯邦政府亦表示會與各州投資發展本地基礎建設,制造就業機會。從現時情況來說,因為在疫情中沒有太多人命損失,國民對政府支持也高,澳洲比起其他先進國家來說,有更好的條件,快速地走出經濟困局。

不過,疫症帶來了中國跟美國的決裂,亦讓美國決心打壓中國的發展。中國領導人採取了爭鬥的態度,與美國對抗。就算熱戰打不起來,中美兩國進入冷戰關係看來是避免不了。全球國家,包括澳洲都會陷在一個兩難的選擇之中。一就是支持美國打擊中國,一就是加強與中國經濟合作關係而放棄傳統盟友關係。對莫里森來說,要在兩者中找到平衡,並不容易。澳洲人現時漸多對中國感到威脅,反華情緒開始出現,莫里森選擇投向中國的機會並不太大。在早前世衛大會召開時,澳洲提倡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更引來中國的攻擊,使中澳關係雪中加霜。但莫里森顯然地得到更多的國際認可,再次被邀請了將要舉行的G7國際峰會,對莫里森個人來說,是極大的認可,有助於他管治澳洲。

同樣得到維州居民極大支持的維州州長安德魯斯,一面倒地投向中國,讓維州簽訂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在這時期也受了壓力。澳洲社會普遍認同中國要為新冠病毒傳播全球負責,安德魯斯與中國友好的關係又沒有為維州帶來實質的好處,似乎是虧了本。除非維州政府能在短期內取得更多來自中國的經濟發展成果,不然的話,恐怕安德魯斯很難說服維州人,要維持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關係。

 

Copyright © 2022 SAMEWAY MAGAZINE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