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話題

悉尼暴風雨多區變澤國

悉尼暴風雨多區變澤國

 

文:本刊編輯部

圖: 蘋果日報、新華社

想不到在經歷了最乾燥5月份之後,澳洲東部沿岸日前遭遇了自1974年以來最大的暴雨襲擊。多個沿海城市包括布里斯本、紐卡素和悉尼等地區連日來均出現暴風雨。於5日(星期日),悉尼的雨量更高達150毫米,新南威爾士州的利斯莫爾至臥龍崗市,多個住宅、街道被水淹浸,變成澤國。無獨有偶,在同一時間,北半球多個大城市如法國巴黎、中國的武漢等地都因關係,出現街道被淹停電等情況,市民苦不堪言。有市民在暴風雨下苦中作樂,有人則埋怨政府基建不足。到底在大城市生活的我們,又應如何面對大自然帶來的災害呢?

由於受到低壓系統影響,澳洲東南部連日來都受到狂風暴雨吹襲,河流水位暴漲,沿岸地區更首當其衝,悉尼市內水浸情況最為嚴重。於5日(周日),其天氣情況更為惡化,有部分地區的積水更深至接近屋頂位置,整輛車幾乎淹沒在水中。救援當局連日來收到逾9000個求助電話,出動270次到水浸地區救援。但由於水流很急,搜救難度增加,例如在首都坎培拉,就有被困在車內的市民在救援人員商討如何救出他時,連人帶車被洪水沖走。到6日(周一)時,雨勢暫歇,水淹情況得到改善,政府和市民終可有機會清理環境。據知,這場狂風暴雨,奪去了六個人的生命,並有多人受傷失蹤。

除了人命傷亡外,暴風雨亦一度造成超過二十萬間民居和商戶停電,多個網站服務亦一度中斷。從5日下午4點左右,多個網站包括Amazon Australia、Menulog、Dominos、Go Get等均一度無法使用超過6小時。此外,Fairfax Media, Foxtel與DailyTelegraph也受到干擾。與此同時,Westpac(西太平洋銀行)、Commonwealth Bank(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和ME銀行等亦收到報告,指暴風雨干擾到他們的電子轉帳服務,許多客戶的銀行卡暫時無法使用。雖然到了6日早上,多個網站和銀行的電子服務已經恢復正常,而停電地區中,已經有1.8萬戶恢復供電,但仍有8000個設施沒有電力供應。保險業界指已經收到數以萬計索償申請,估計損失達幾千萬澳元,但預期損失不會比去年四月的悉尼暴雨高。

 

歐洲多國、中國武漢水災嚴重

不只身在澳洲的我們飽受水災、停電之苦,在北半球多個地區連日來亦下著狂風暴雨,洪水氾濫導致成千上萬人要緊急疏散,亦造成不少的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

在歐洲,德國的巴伐利亞州、巴登符騰堡州和法國巴黎,自五月底開始,連日廣泛地區下雨,至少造成十五人死亡。而羅馬尼亞和比利時的水災亦造成三人死亡。在災情最嚴重的德國巴伐利亞州,有議員指有二百條橋遭洪水破壞,估計經濟損失達到十億歐元。而法國巴黎著名的塞納河的水位,曾經升至六點一米, 較正常超出近四點五米,是近三十五年來最高。連附近的羅浮宮亦受到洪水威脅而暫時閉館。法國當局預料需要十天時間,才會回落到正常水平。而法國的保險公司亦估計,當地水災的索償額會超過六億歐元。

在五月底時,中國湖北各地亦受到暴雨來襲,其中武漢多條街道被淹,交通癱瘓,情境猶如海洋般。當地的鐵路供電設備亦被雷電擊中,要經多個小時搶修後才逐步恢復行駛。在暴雨下,不少有害生物如具有劇毒的銀環蛇、老鼠等都紛紛在路上游走,使市民生命受到威脅。在武漢,共有10萬人受災,82間房屋倒塌,經濟損失達2,337萬元人民幣,幸無人傷亡。

改善基建工程能解決問題?

近日全球多國的主要城市都發生嚴重水災,造成不少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受影響的市民叫苦連天。在這刻不少人開始質疑,為何這些大城市的基建不足以應付如此暴雨,例如在澳洲的網上中文媒體,有不少網民指澳洲的排水系統非常落後,要求政府要盡快改善。

當然,在有人命傷亡的情況下,我們都會希望政府能改善基建工程,務求做到盡善盡美。但平心而論,暴雨來襲而導致洪水水淹,又是否全都是政府的責任呢?在中國武漢,有當地網民指「城市規劃、媒體不提、民眾不問、政府不作為、一群人當戲看!」批評政府從不改善排水系統,使武漢每逢暴雨就變成澤國。翻查一些資料,近年每當中國有暴風雨時,有關武漢水災的新聞就不絕。自2010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有,而且武漢人口密度高,水災都在主要的商業區中發生,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數以億計。故此如武漢市民要求政府動用數億資金去改善排水系統,亦非常合理。

但如在澳洲、法國、德國等事件中,她們大多都是遇上十年才一遇的大暴雨,而且除法國巴黎外,受影響的地區亦非重要的商業城鎮或旅遊區,其人口密度亦不算高。那政府是否值得用上數億的資金,為的只是讓部分市民能在幾年才會遇到的極端天氣、避免電力暫停供應幾小時的情況下,去重新改善基建,很值得我們考慮。例如有市民建議可將那些地區的電纜建在地底,那就可避免因在狂風而大樹倒塌的情況下,將電纜弄斷而導致停電。但試想想,受惠的人可能只有幾萬或十幾萬人,但卻要用上價值不菲的金錢。不過,如能減少人命傷亡,即使要花上一定的資源,也是值得的。

苦中也可作樂但氣候變化問題卻刻不容緩

有趣的是,生活在澳洲的華人,每每遇上這些極端天氣因而遇上不便時,心中就比較容易產生怒氣、怪罪政府的不足。但是澳洲人往往在遇上這些情況下,卻比較容易適應,更懂得苦中作樂。是澳洲人的性格太過豁達,還是我們華人過份依賴政府和科技呢?

在悉尼沿海的納拉賓(Narrabeen),有一名名叫柯德(Vincent Cotte)的男子近日成為網絡紅人,原因是他因洪水而與家人被困在家中時,無聊時便拿出了釣竿在陽台懸絲垂釣,最終竟真的讓他釣上一條鯛魚。這段影片上傳至社交網站後,獲得多人點讚,更有網友分享這影片來嘲諷釣不到魚的朋友,讓網上笑成一片。或許我們在面對極端天氣而碰上不便時,也應學學這男子,在苦中尋找一點樂趣,就能豁然面對一些天災。

雖然在面對天災時,我們應該要豁然一點,但有關氣候變化的問題,我們就必須要嚴肅去處理。近年,我們從不同的媒體中,都經常聽到全球各地在面臨甚麼「十年一遇的暴兩」、「百年一遇的熱浪」等,而且越來越頻繁。由此可見,氣候變化問題已經是刻不容緩。在早前的專題中,我們有提過一個模擬項目,顯示如水位上升後,各地的面貌會是如何。如今很多模擬的圖像,仿佛在現實生活中已經看到。與其要求政府改善基建,倒不如要求政府更花心機和時間去面對氣候變化的問題。

 

Copyright © 2022 SAMEWAY MAGAZINE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