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專題:刀光劍影再臨中東?

專題:刀光劍影再臨中東?

 

 

/本刊編輯部

/網絡

 

 

 

美國日前在伊拉克發動空襲,炸死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凱西姆·蘇萊曼尼(Qassim Soleimani),震撼中東與世界。隨後,伊朗又發射數十枚飛彈襲擊美軍基地,作為反擊,至今餘波不止。一時之間,美伊局勢連續升溫,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在很多人看來,這一次美伊劍拔駑張讓他們真切感受到了波及世界的戰爭有一觸即發的危險。

 

美伊勢如水火並非偶然

 

回顧美國和伊朗兩國過去幾十年的歷史,不難看出雙方之間的「愛恨情仇」由來已久。

 

1953年8月,美、英兩國的情報部門聯手策劃了伊朗的軍事政變,推翻了伊朗第一個民主選舉的首相穆罕默德·摩薩台。摩薩台不容於美、英兩國的最主要原因,是這位民族主義總理,堅持將受控於英國的石油公司國有化。摩薩台首相下臺後,伊朗親美的巴列維國王的地位得以鞏固。此後的20多年,巴列維國王延續去伊斯蘭化的政策,伊朗因為豐富的石油資源曾名列世界最富裕國家的行列。但由於摩薩台政府代表著伊朗民族主義的主張,巴列維國王越來越不受民眾歡迎。

 

美國對巴列維王朝的支持以及最終拋棄,幫助塑造了1979年的伊朗革命,致使美伊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1979年1月,在伊朗持續發生數月的抗議罷工後巴列維國王被迫離開伊朗。2月,流亡巴黎的伊朗精神領袖霍梅尼返回德黑蘭,發動伊斯蘭革命,建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曾公開批評美國是「大撒旦」,即「大魔鬼」。1979年11月,數百名穆斯林學生佔領美國大使館,將60多名使館人員扣為人質。美國卡特政府停止向伊朗提供軍事裝備、停止購買伊朗石油並且凍結了伊朗在美國的財產。1980年4月7日,美國正式宣佈斷絕與伊朗的外交關係,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還要求北約盟國參與制裁。雖然「人質危機」在持續14個月之後經過談判得以解決,最終並沒有人死亡,但美伊兩國由此反目成仇,直到今天仍處於緊張狀態。

 

在破壞性極大的兩伊戰爭年代,美國幾乎毫不掩飾其對伊拉克的支持。1988年,隨著戰爭接近尾聲,持續不斷的小衝突導致美國海軍擊落了一架在伊朗領海上空飛行的伊朗客機,造成290人全部喪生。美國堅稱誤將客機當作戰機擊落。羅奈爾得·雷根(Ronald Reagan)總統一邊哀歎,這令人深感遺憾,一邊給海軍軍官授予榮譽和勳章。

 

2002年,美國總統布希稱伊朗與伊拉克和朝鮮是「邪惡軸心國」。2010年,伊朗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稱,很多人認為911襲擊實際上是美國人自己發起的,美國、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代表離場表示抗議。

 

2013年,伊朗即將當選的總統魯哈尼致電美國總統奧巴馬,成為兩國領導人30年來的第一次對話。2015年,在經過數年的談判後,伊朗與美國、英國、俄羅斯、中國、法國和德國就核問題達成協議,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其的經濟制裁。

 

而隨著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稍事好轉的美伊形勢再度冷卻。2018年5月特朗普總統宣佈美國退出伊朗核協定,恢復所有根據核協定暫停的對伊朗制裁,同時威脅要制裁膽敢繼續購買伊朗石油的國家和公司。美國的經濟制裁使伊朗的經濟雪上加霜。去年,隨著波斯灣局勢緊張持續,美國派遣航母打擊群及B-52H轟炸機前往波斯灣,聲稱因為當地出現了與伊朗有關並「令人擔心的情勢惡化跡象」。2019年6月,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打下一架美軍無人飛機,兩國關係繼續惡化,特朗普總統在推特上表示,我們「子彈上膛」準備報復,「在襲擊正式發動前10分鐘,我阻止了它」。去年12月,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遇襲,導致一名美國公民喪生。美國指控是伊朗支援的伊拉克民兵組織所為,以空襲行動報復。這個民兵組織的成員則包圍巴格達美國大使館抗議。

今年年初,兩國緊張局勢再度升級。新年伊始,美軍在伊拉克發動空襲,刺殺了正在巴格達訪問的伊朗軍方實力幹將蘇萊曼尼。這一次,特朗普總統的解釋是,「這不是要挑起戰爭,而是要阻止戰爭。」伊朗以襲擊美軍基地作為報復。

 

隨著特朗普於8日上午發表講話回應伊朗向美國發起的報復行動,為近日處在戰爭邊緣的美伊局勢降溫,稱美國準備好擁抱和平,暗示美國不會再作出直接的軍事回應。伊朗當局亦稱,不尋求事態升級或戰爭。目前,美伊兩國關係局勢得到緩解。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就在伊朗對伊拉克境內的兩個美軍軍事基地發射了數十枚飛彈,以報復美國殺害伊朗最高將領凱西姆·蘇萊曼尼幾小時後,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800飛機在德黑蘭墜毀,機上載有176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罹難。死者中有63名加拿大人、82名伊朗人、11名烏克蘭人和4名英國人。

 

在連日否認擊落烏克蘭客機後,伊朗於上週六發佈聲明,表示該國軍方「意外」擊落該客機。 然而,伊朗在聲明中強調,一切皆因「人為因素」而導致墜機。雖然美加和英國領導人都出面表示伊朗要對這起飛機失事負責,但德黑蘭當局仍堅持意外是技術故障引起。德黑蘭發佈的初步報告稱,飛行員沒有發出求救電話,而是在飛機墜落時試圖返回機場。

 

目前,記錄下飛行資料的兩個黑匣子已經被回收進行分析。伊朗政府發言人拉比伊(Ali Rabiei)邀請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參與調查過程。烏克蘭副外交大臣基斯里茲亞(Sergiy Kyslytsya)在紐約的聯合國會議上表示,這場災難(發生)的情況仍不清楚……現在需要由專家進行調查,並找到導致墜機的原因,並希望伊朗可以無條件支持烏克蘭專家的調查。

 

油價沖高大幅回落

由於美伊局勢峰迴路轉,緊張局勢降溫,石油價格大幅度回落。

 

如果美伊衝突升級為戰爭,可能對全球都產生影響。這一切都歸結於一條狹窄的水路:霍爾木茲海峽——這是一條向全世界運輸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航道,包括澳洲在內的眾多國家將因此遭受巨大損失。而目前幸運的是,美伊衝突的極端情況霍爾木茲海峽受阻,現在尚未出現。

 

要知道,石油市場上最大的黑天鵝事件就是中東最關鍵的咽喉要道——霍爾木茲海峽遭到破壞。2018年每天大約有2100萬桶石油通過霍爾木茲海峽,如果這條水道的船舶運輸受到任何干擾,市場都將受到極大的衝擊。由於美國大部分燃油和天然氣自己開採,霍爾木茲海峽對美國影響並不大。但很多國家,比如澳洲,就卻非常依賴在中東提煉和在亞洲加工的石油。一旦出現緊急情況,澳洲的戰略原油儲備完全不夠用,屆時只能依靠美國的慷慨解囊。

 

如果地緣政治局勢升溫,並且有人開始阻斷這條航道,這很有可能會導致市場陷入10年或15年沒有出現過的恐慌。這次霍爾木茲海峽沒有成為襲擊目標,這可能是一次僥倖的逃脫。在這種政治環境下,每個人都知道,這是脆弱的咽喉,脆弱點確實可能在發揮作用。

 

 

儘管當前美伊之間的危機暫時緩解,但並未改變美伊對抗的局面。雙方的敵對關係本質上沒有改變,兩國在中東地區的博弈仍將繼續,未來中東局勢將持續動蕩。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