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話題

你可逃得出這無形的「五指山」?

你可逃得出這無形的「五指山」?

 

文:本刊編輯部

圖:Sotheby’s International Realty官方網站

 

最近有一則令華人頗啞然失笑的新聞出現在澳洲國際財經時報網站上。日前,悉尼一家地產中介受房主委託,銷售位於Vaucluse的一所擁有6間臥室的現代化豪宅。這間豪宅地處優越、設計精良,似乎萬事俱備,只欠了「運氣」的東風——它的門牌號恰恰是對華人來說諧音是「死」的4號。爲了吸引潛在的中國買家,這個號碼在出售時被煞費苦心地改成了罵人用的「2B」。

澳媒自然是並未覺得有何不妥的,並將這個例子一本正經地搬出來,以分析悉尼房價走勢及中國買家對其不容忽視的影響;但這個消息一夜間在華人圈中炸開了鍋——這座不走運,連連觸碰華人兩個「禁忌」的豪宅瞬間火了。捧腹之餘,不禁也令人回味,緣何虛無縹緲的禁忌卻有如此大的力量,讓萬物紛紛臣服於它無形的五指山下?

 

「將心比心」的「禮儀禁忌」

 

「禁忌」也被叫作「忌諱」,是於某一特定的文化,或是日常生活起居中被禁止的事物的統稱。它爲人們的語言、行爲、接觸的物品等司空見慣的一切畫上了一個邊框,逾越界限的人輕則被內心不安所折磨,重則受到輿論的譴責,甚至法律的制裁。

聽起來,它仿佛是個不能談、不能碰,甚至在腦海中出現一瞬都不被允許的未知「力量」,但其產生總有一個緣由。要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則可以從新近發生的這則「4」變「2B」的新聞說起;「4」的禁忌,無疑出自人對死亡、不祥的恐懼;而「2B」的禁忌,則出於人們對污言穢語詛咒的厭惡。追根溯源,它們同屬於中國民間文化兩大禁忌類型中「禮儀」這一分支。

良好的人際交往活動往往承載着對彼此的尊重及良好祝願。若行爲、言語使人產生不愉快的感覺,则會被打入「禮儀禁忌」的冷宮。有「禮儀之邦」美譽的中國自然不會缺席此類禁忌「盛宴」,甚至有些流傳千年仍不退場。這類禁忌並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總會與迷信聯繫在一起。大到殺人放火等危害社會安全的法律禁忌,小到打噴嚏任憑飛沫亂濺、以粗俗的言語諷刺他人等令人「敬而遠之」的社會公德禁忌,無一不在規範着整個社會運行的腳步,正如同兒時課本上「做個遵紀守法、誠實善良的好公民」一般容易被大眾理解與接受,禮儀禁忌其實萬變不離其宗,要點便是「將心比心」。「2B」禁忌便很好解釋,若是做了房主,不僅自己便與這一「稱號」有了脫不開的干係,親朋會晤時也有貽笑大方的危險。即使說者無意,聽者也未免浮想聯翩,白白生出不少尷尬。

 

「吉利不吉利」,美願還是迷信?

 

上述禁忌自然有其正面意義,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而有些涉及「吉利」寓意的禮儀禁忌則需費些頭腦琢磨。4號門牌觸碰的正是古而有之的「死」字禁忌。其他還有不可將鐘錶作爲禮物贈予他人,因爲諧音「送終」、親友間不可分吃梨子,因爲意指「分離」等,不一而足。與此對應,有着吉祥寓意的各種事物即便牽強附會也大行其道,尾號是「888(發發發)」的車牌一定賣得出高價,商品價格若以「6」結尾,爲了「六六大順」的好彩頭即使被商家多賺些許也樂於接受——只是其功效值得商榷。

若說遵循上述禮儀禁忌,即便無效也有尊重對方的美意在內,則其更爲難以捉摸的表現形式,則是另一大禁忌類型——「鬼神禁忌」。相信許多華人兒時都聽過這樣的教導:不要用手指廟宇裏的神像,否則便是對神佛大不敬、不要將筷子豎插在米飯上,因爲那像是供奉喪者的香爐……兒時聽到這些,許是懵懵懂懂,只曉得這樣做惹大人生厭,卻不明瞭其緣由。稍微年長一些,匪夷所思的禁忌還會輪番登場,依稀記得中學時朋友告訴我想到「不祥」的事情要連聲「呸呸呸」吐三次方可化解危機;路遇井蓋一定要遠遠繞開,否則踩上一定觸黴頭等等,不一而足。年輕人將星座當作每日指點迷津的明燈,一定要清楚記得今日何事不可做才能放心出門——似乎很是「時髦」,實際卻和古人每日必翻看「老黃曆」異曲同工。這類禁忌大多人說不出緣由,觸碰了卻會心裏「咯噔」一下,想是否得罪了什麼未可知的強大力量,或許明日一大早虔誠上柱售價8888元的香才能得到安慰。

 

禁忌功效,「寧可信其有」?

 

說到這裏,一個問題浮現在眼前:這樣的禁忌是否有其實際用處?出門不巧踩上井蓋,人生便瞬間跌落至低谷,而移動電話號碼連着幾個8,與客戶講電話時好生意便接踵而至……若真如此,則人人仿佛都可做掌控未來的「超能力者」,改變命運走上人生巔峯這種事未免也太過小兒科,又何必十年寒窗苦讀來奮鬥。但此次「改門牌風波」的事實卻告訴我們,肯買賬者大有人在——元代不是有句老話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似乎是個雙重保險的好辦法,但歸根結底,不過還是「信其有」。

既然信,不如信個明白。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雖然禁忌中不乏大玩文字遊戲的無稽之談,但有些如今看來很迷信的說法,原本卻有其科學道理。舉例來講,「住宅門不可面向直路」在風水學中被解釋爲是「犯了槍煞」,有血光之災,乍聽似乎神秘可懼,實際卻是因車馬來到門前缺少緩衝,容易出事故。西人也有類似的禁忌,「不可從梯子下經過」,其源頭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梯子打開的三角形對古埃及人來說是不容冒犯的生命象徵,有人則稱梯子作爲絞刑刑具會帶來厄運,但據人考證,其原始目的則是爲防止正好有人或物品落下砸傷路過的行人。時日流轉,原本有理有據的意圖都被模糊成「不可深究」的「怪談」,相當一部分也因別有用心之人故意爲之,向「寧可信其有」的大眾收取一筆「破財消災」的學費。

 

求甚解,也求真理

 

人們對禁忌往往不求甚解,也稱得上是情有可原。《哈利•波特》系列中,人人都將那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巫師稱作「神秘人」,這一避諱歸根結底是出於源自內心的恐懼。現實中,虛無縹緲的禁忌卻將人整得「服服帖帖」,其緣由也大體類似。但是否要被這根無形的線綁住一生一世,則見仁見智。一個有趣的事實是,中國曾強制推行過無神論教育,如今許多中國人一方面信誓旦旦稱自己是無神論者,另一方面則小心翼翼不敢觸碰禁忌邊緣。「知乎」社區曾有人言辭辛辣地對其進行抨擊,稱他們實際上是「不可知論者」,僅是不隸屬於某個宗教,卻絕不像他們所捍衛的無神論立場那般堅決。

但你是否願相信一個愛玩數字遊戲、陰晴不定的神?他因你住進4號房間便大手一揮把你名字寫上「生死簿」,又因你記得遠遠避開梯子而獎勵你好運滾滾來,乍聽起來似乎有些孩子氣;而此次悉尼房產中介鬧出的笑話又清楚說明,不同文化間的禁忌也是「隔行如隔山」。我的香港同事無法理解「2B」有何冒犯之處情有可原,但莫非神祗之間也有其不可逾越的勢力範圍,這範圍竟是以人類語言劃定其界線,細想便足以令人莞爾。

作爲基督徒,我們則有自己的看法:因信稱義,而非行爲。聖經《以弗所書》中說到,「你們得救是靠着恩典,藉着信心。這不是出於自己,而是神所賜的;這也不是出於行爲,免得有人自誇。」追求屬靈的喜樂,而非迷失在五花八門的禁忌中患得患失,要不要逃出這座五指山,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選擇。

Copyright © 2022 SAMEWAY MAGAZINE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