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話題

「上山下鄉」移民新政終將落地 長期效果有待持續跟蹤

專題:「上山下鄉」移民新政終將落地 長期效果有待持續跟蹤

 

 

/本刊編輯部

/網絡

 

 

10月初,聯邦內政部官網更新了9月份的技術移民資訊簡報,其中最重磅的內容就是公佈了新偏遠地區494/491簽證轉191PR的最低收入要求。具體來講,491和494轉申請191PR簽證的每年最低應納稅收入要求(稅前收入)要達到$53900(簽證期五年中有三年都滿足)。191簽證類似於現在的887PR簽證,是無法直接申請的,需要489TR持有者滿足偏遠地區居住工作等要求後才能轉。其中,494是新的偏遠地區雇主擔保,雇主擔保原本就有最低工資要求,而且也是$53900,也就是說在申請494的時候本來就要達到這個水準的收入,而491簽證轉191簽證,同樣需要滿足$53900的收入標準。至於這個收入標準在未來還會不會有變動,暫時還未可知。新政將於不到一個月後的11月16日正式實施。

移民政策調整由來已久

 

從2017年4月澳洲聯邦政府取消457工作簽證,過去的兩年半時間內,澳洲移民政策一直在努力進行重大調整,以確定更好的方向,留住澳洲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時把優秀人才引導到最有需求的區域。

 

自2019-2020財年開始,政府已決定削減永久移民上限,將配額將從每年19萬減少到16萬,未來四年內將累計減少12萬個永久移民配額,以減輕對澳大利亞主要城市的壓力,同時「更好地管理人口增長」。在削減移民總量同時,澳洲政府將引入兩個新的簽證類別,也就是馬上正式實施的491/494新政,並計劃在五年內斥資5000萬澳元,鼓勵技術移民在偏遠地區定居工作。491/494新政無疑是近期最為大手筆的一個新政。

偏遠地區技術工作(臨時)簽證(491)和偏遠地區雇主擔保技術(臨時)簽證(494)這兩種新簽證,將允許技術移民在偏遠地區生活和工作五年,但需要至少在偏遠地區生活和工作滿三年,才可申請永久居民簽證(綠卡)。2022年,政府將為偏遠地區引入新的永久居民簽證。此外,政府還計劃設立9400萬澳元的獎學金鼓勵國內學生和留學生去偏遠地區就讀。一旦該計劃付諸實施,未來一段時期,每年約1000多名優秀的本地和國際留學生有望獲得人均15,000澳元的偏遠地區獎學金。

 

不難看出,「削減總量」和「鼓勵上山下鄉去偏遠地區」已成為聯邦政府移民政策改革的兩條主線。畢竟,悉尼、墨爾本等大城市交通正在變得越發擁擠,道路通勤、基礎設施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民眾不滿時有出現。同時,偏遠地區尤其人口負增長地區,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較以往更加強烈。

 

政府同時開放「上山下鄉」移民大門,額外增加偏遠地區簽證23,000個——其中雇主擔保簽證將有9000個名額,而州和領地提名將有14,000個名額。這意味著,未來在偏遠地區定居數年的技術移民人數將增加兩倍多。

 

適度下調移民數量,同時努力將移民引入偏遠地區,這樣既不會對經濟「撤火」過猛,又遏制了悉尼和墨爾本人口過度膨脹帶來的交通擁擠等問題,同時支援了偏遠地區的經濟發展,澳洲政府這一次是下了一盤大棋。

新政更為苛刻 效果有待論證

 

馬上實施的491和494簽證,意圖鼓勵更多新移民在政府指定的偏遠地區工作、學習和生活。移民部長最新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審核491/494轉191PR時,政府會仔細審查持簽者的個人資訊,包括通過銀行的詳細資訊,付款情況、住宅資訊和所有其他證明材料來證明申請人實際在偏遠地區居住了三年。如果真的要達到53,900澳元的應納稅收入,每年交的稅高達8, 872澳元,不得不說澳洲政府在經濟方面的打算十分長遠,但是卻完全沒有考慮到留學生的實際就業情況,更何況是在偏遠地區。

 

新政中要求申請者在偏遠地區居住三年,且至少有三年達到最低稅前年收入53900澳元這一標準,很多專業人士認為難以達到,特別是對於491偏遠地區技術移民簽證的申請者會造成重大衝擊。因為這類簽證申請人需要在沒有永居身份的情況下,在澳大利亞偏遠地區的職場佔有一席之地之後才能開始漫漫移民路。

 

華人社區對於新簽證的提出了強烈質疑,認為年收入的要求讓491簽證申請人轉PR的希望變得渺茫,而且偏遠地區的就業競爭壓力巨大,一個職位往往有成百上千人在競爭。就算申請者非常努力,但是在沒有永居PR的情況下,本來就難以找工作,現在還有這麼高的年收入要求,更是讓移民變得不可能。特別是成千上萬的留學生來說,重新改革的移民計劃絕對是個壞消息。他們申請邀請函所需的分數大幅上升。他們將不得不尋找其他途徑,比如找雇主擔保,或者找州政府擔保。但同時,澳洲政府仍然堅持留學行業是一個高度優先發展的行業,並竭盡全力為其提供便利。

 

另外,由於獲得189獨立技術移民簽證現在變得很困難,偏遠地區的州擔保永居PR的比例會降低到25%至30%,因此其他60%到70%的永居申請者會希望走491的途徑,從這個角度來看,大部分獨立技術移民或者州擔保的申請者都會被這個新政策影響到。

 

在偏遠地區工作生活期滿三年申請綠卡的簽證持有人,不僅需要通過澳洲稅務局(ATO)提供三年的納稅證明,同時還需提供電費帳單等以證實工作居住在某地。如果偏遠地區工作簽證持有人轉赴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黃金海岸和珀斯工作,就有失去簽證、被迫離開澳洲的風險。

 

但由於基礎設施、就業環境、和文化差異等原因,很少有偏遠地區能夠持續獲得新移民青睞,而這將最終影響偏遠地區移民計劃的可持續性。

 

較為悲觀的觀點認為,偏遠地區很難吸引到新移民,經濟相對落後、商業氛圍和就業機會也和悉尼、墨爾本等大城市相錯甚遠。此外,頗為重要的是,技術移民無不希望下一代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而在他們十分看重的當地教育環境和條件方面,偏遠地區目前很難滿足他們的要求和預期。即便在移民新政下,新技術移民被動到偏遠地區居住生活,但最終獲取身份後選擇長期留下的比例應該不高,這部分群體對當地經濟一定帶來貢獻,但能否持續值得斟酌。

欲吸引人才 偏遠地區當挖掘自身優勢

 

雖然從整體條件上看,偏遠地區比不上大城市,但相比之下,人才尤其專業人才更為短缺,正因此,恰恰為新移民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資料顯示,2018財年澳洲引入了11.2萬技術移民,其中87%選擇在墨爾本和悉尼定居。很明顯,新移民更喜歡大城市。引導這些新移民前往不太受歡迎的偏遠地區,並確保他們生活在那裡,除了政策制定者在設計上已對491/494這兩張新簽證做的周密考慮和安排外,偏遠地區能夠為新移民提供發展機遇和條件是重中之重。澳聯邦政府移民新政給所謂的偏遠地區帶來了機遇,問題核心在於,偏遠地區如何充分利用新政的紅利發展起來。

 

偏遠地區要想成功接納移民,離不開具有包容性的發展規劃,持續的就業保障和具有競爭力的公共住房、交通和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更重要的是,偏遠社區對移民的接納文化不容忽視,既可以減少移民與當地居民間的距離,降低移民被孤立的風險,同時還可以促進社區間交流並碰撞出更多商業機會。總之,如何確保新技術移民在選擇的地區安心留下來,將是偏遠地區政府和當地商業組織需要整體規劃和考慮的一點。

 

僅以中澳兩國間的經貿合作為例,從數十年前的礦產、能源領域,目前已向更多領域發散,農牧、乳業、釀酒、特色休閒食品等消費品領域展現的商機撲面而來,而這些商機都是來自於悉尼、墨爾本等一線城市以外相對偏遠的城市。如果偏遠地區能夠借由這次移民新政的紅利,抓住發展時機,融合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資源,不得不說將會帶動新一輪絕佳發展。

 

Copyright © 2022 SAMEWAY MAGAZINE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