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寫人心

香港管弦樂團五月來澳演出 專訪藝術策劃總監林丰

香港管弦樂團五月來澳演出

專訪藝術策劃總監林丰

採訪/撰文︰顏海倫
圖︰受訪者提供

香港管弦樂團將於5月前來墨爾本和悉尼演出,《同路人》率先聯繫藝術策劃總監林丰,作深入的採訪。林丰生於香港,曾到海外讀書十多年,醉心於古典音樂,尤其是管弦樂,作為藝術策劃總監前又曾是港樂的註團作曲家。談藝術、談創作的人常常與夢想拉上關係,有時或會脫離現實,但林丰卻主張看夢想之餘,也要看現實條件是否許可,雖然他曾有一段時間是全職作曲家,但卻把目光定睛到擔任藝術行政工作上,現時可說已實現了自己的計劃,把夢想與現實融為一體。這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卻也是一趟高潮迭起、精彩絕倫的旅程。

學音樂的過程

林丰分享他學音樂的過程,指自己在6歲時開始學鋼琴,10歲時在香港演藝學院的初級生課程上學習大提琴班,16歲考完香港中學會考後到了英國讀書,就這樣留了17年,直至三年前才回港。

林丰在讀大學前以拉大提琴為主力,說到真正對作曲有興趣,是大學時開始,到二年級時才花多了時間作曲,後來讀碩士時才真正把自己焦點投放到作曲上。他在大學時讀的是音樂系,沒有選定某一範疇,讀畢碩士後又在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修讀了以作曲為專業的博士學位,並在2012年畢業。

從拉大提琴到展開作曲之路,林丰笑言全是因為當時的「不安於本份」,他憶述自己拉了好幾年大提琴,和其他人一樣都是拉古典音樂,特別是一些已故的著名作曲家的作品為主,他漸漸開始想尋求新意,在中六、七年級左右便開始拉奏20世紀的作品,到後來上了大學,教授他的老師更讓他涉獵一些在世的當代作曲家的作品,並在過程中看到他的天份,建議他可以嘗試作曲,由此開拓了一場奇妙的創作人之旅。

追求具藝術價值的音樂

管弦樂是林丰創作的主軸,其最重要的作品都被管弦樂團取用,他形容管弦樂獨特的魅力在於,可以展現出很多不同的音色,能發揮的空間大,他自己本身也很喜歡管弦樂。管弦樂屬於藝術性很強、很專門的音樂,並不同於大眾化的流行音樂那麼容易入口,最近在奧斯卡獲得多個獎項的《愛樂之城》(La La Land)中,男主角醉心爵士樂,卻無奈表示它是正在死亡的音樂(Dying Music)。這是夢想和現實中的掙扎,筆者很好奇,林丰會否有同樣的掙扎,他是怎樣看待自己所作的音樂的呢?他回應說,的確有些流行藝術是很容易賣,而有些作品是比較概念性的,但藝術價值卻高得多,這是個人興趣的取捨。他目標很明確,就是想做一些有藝術價值、具創意的音樂,而非商業化的作品,把音樂當成賺錢的工具,更明言對這些不太感興趣。「我想做一些作品,在十五、二十年後回望,自己都會感到自豪的。」

當然,這個取捨是不容易的,當他於2007至2017年這段時間沒有正職,作全職作曲家時,他也有過徬徨,不能預期自己的下一步會怎樣,但林丰仍然保持自己創作的狀態,不斷的作曲。他也很慶幸家庭對他非常支持。他父親是香港前天文台台長,母親曾是中學校長,現為註冊中醫師,哥哥則在美國華盛頓大學任電機工程講師,同時亦是時裝攝影師,又設立工作室助人建立業務。林丰並未如一般人幻想中生於音樂世家,一家人所做的更可謂風牛馬不相及,但家庭的風氣是開放自由的,父母認同興趣比起金錢為本重要,最重要是知道自己做甚麼,對所做的負責,並且不後悔自己的決定。

辭掉工作只為給音一個機會

2004至2007年,身處英國的林丰曾在古典音樂出版社「Boosey & Hawkes Music Publishers」工作,主要作一些行政的事務,期間他負責接洽一些世界知名的作曲家,從而接觸他們的音樂,並對古典音樂世界有更多的認識,為他日後在這方面發展奠定基礎。

2007年,林丰辭掉出版社的工作,「當時我並未有甚麼打算,只是想給自己的音樂一個機會。」他說,辭職不到一個月,便獲英國廣播公司(BBC)委約作曲,他需要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去作曲,便下定決心當全職作曲家。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第一首BBC委約曲便是20分鐘的管弦樂作品,這首曲是《解》(Unlocking)。他坦言在當時有人委約他作一首五分鐘的鋼琴獨奏已經很好了,想不到會是那麼長的作品,這無疑是莫大的鼓舞。隔年,林丰再度獲BBC委約,作了一首較短的歌曲《BE》。

2012年對林丰來說是目前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那年7月18日,對他人生意義重大的兩件事在同一天發生了,分別是其音樂在倫敦的「逍遙音樂會」(BBC Proms)首演,以及他的博士學位畢業典禮。他憶述,約2010-2011年左右,他接受過某傳媒的訪問,當時被問到自己夢想的成就是甚麼,他想都不用想便說是BBC Proms,他沒想過,在一年至一年半後,這件事便迅速發生了。最後,他當然沒有參與自己的畢業典禮,而出席了BBC Proms,見證其第三首獲BBC委約創作的《無盡藏》(Endless Form)世界首演。即使已經是五年前的事,但林丰說起這個經歷時仍然掩不住興奮和激動,他形容BBC Proms的舉辦場地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The Royal Albert Hall)是一個極具歷史氣氛、古典文化的偌大的演奏廳,約可容納逾五千人,處身其中欣賞樂團的演奏是非常震撼、令人無法忘懷的。

與香港管弦樂團的合作

林丰在三年前回到香港,當時他已經在英國待了17年,當思考自己人生的去向時,他想有一些轉變,便決定回到自己的家鄉。他指,英國在古典音樂的發展當然是比較好的,音樂更可謂流淌在英國人的血液中,這是與香港所不同的,但他仍然很想發掘香港的音樂文化,並為香港的古典音樂世界作一點貢獻。

說到與香港管弦樂團的關係,林丰表示自小已有留意,也認識樂團的人,加入他們當中是非常有親切感的。2010年,他獲港樂首次委約,創作了《融》一曲,作品在上海世博中世界首演。回到香港後,他就獲香港管弦樂團委任為2013/14年的駐團作曲家。同年,為慶祝樂團成立40周年,他為樂團創作了第二首委約作品《蘊》。林丰說,能夠為自己的家鄉作曲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在今年初,林丰成為香港管弦樂團的藝術策劃總監,工作內容包括監督整個樂團每一個樂季的每一場音樂曲目的指揮和獨奏者,以及監督課程和外展活動,可謂涵蓋節目內容、形式、人選及演奏曲目等各方面。他指自己其實一直有計畫想做藝術行政方面的工作,現在算是逐步達成自己所想。他認為這跟作曲其實也有類似的地方,因為作曲是將不同音樂元素放在一起,以組成一個連貫的作品,他現在也猶如拼圖一樣,也在組合不同的曲目,來形成一個具連貫性的樂季。而且,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科學和邏輯性強的人,所以做這種協調、整理的工作也很感興趣。

不同作不同時期的自

說到代表作,林丰並不認為是在BBC Proms首演的《無盡藏》,他表示不同的曲其實代表不同時期的自己,就像是2005年,他創作了《明》一曲,這是第一首他比較大型的管弦樂作品,當時由BBC愛樂樂團作世界首演,其後也多次被用來演奏,是《蘊》一曲之前獲演奏最多的作品。

《蘊》一曲相對其第一首獲港樂委約創作的《融》來得成熟,林丰更直言是自己真正想作的音樂。甚麼叫自己想作的音樂?林丰就解釋,創作《融》時想得較多,會擔心自己的音樂別人是否喜歡,結果作出來變成有種討好受眾的意味;但創作《蘊》時卻突破了自己的框框,比較自由隨心、忠於自己去創作,出來的效果是意想不到地受歡迎,在港樂首演後又在多個歐洲國家和中國兩度巡迴演出,現時將會在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5月於墨爾本和悉尼演出。

能夠在這麼多國家巡演,代表着音樂總監對這首曲的肯定,林丰坦言一首曲在首演後通常就會消失了,如今《蘊》能巡演三次,是非常難得的。他續說,其實一首曲次演及再演,比首演更難,因為首演一般會有華麗感,但再度演奏時便會失去新鮮感。他認為《蘊》的魅力在於,通過這十分鐘的作品展現了管弦樂在對比色彩上的不同可能性,可以由全團演奏的澎湃感至只有五、六個樂手演奏的失落感,當中大約有10多個小段,同時有一些重演的元素,使整首曲具有完整性。

未來,林丰希望能做一些大規模的古典音樂作品,例如是歌劇,他認為自己的音樂很適合用於視像作品中,所以很希望能與影視方面有合作。另一方面,他透露自己在2015年曾籌辦了一個叫《禾日水巷》的項目,是一個爵士樂與古典音樂結合的音樂會,計劃今年作巡迴表演,會到中國約六至七個城市,7月到倫敦,11月便會到台灣,這將是其港樂工作之外在今年主力會做的事。

結語

林丰在訪問中說道,他在音樂創作上最大的滿足感是,看着自己的歌曲獲樂團所用,從排演到真正演奏整個過程,當中的感動難以形容。面對「亞洲首屈一指的當代青年作曲家」的稱譽,他表示很享受整個過程,這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經驗,可謂是無價的。這一切都並非必然的,也絕不是幸運。外人以為是樂團偶然找上了他,卻未看到這是他背後花了那麼多努力去爭取而獲得的成果。有人說︰「成功是99分的努力和1分的天才。」所言甚是。

Copyright © 2022 SAMEWAY MAGAZINE

Exit mobile version